登陆注册
6514800000046

第46章 与同事保持距离

距离,是一种物理现象,更是一种人际学问,它是现代办公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小小的办公空间中,人来人往,身体的距离该如何掌握?和同事刻意保持距离,隔得远远的,会被认为太冷漠;太接近,则可能承担过于亲近的罪名:距离不只是物理问题,更是心理的、社会的、影响人与人之问互动的非常深远的问题。异性同事之间的距离,更是复杂又微妙的……

有人这样界定同事的含义:同事是谁?是每天和你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他不是你的亲人,也不是你的朋友,是和你在办公室面对面、肩并肩的人,同劳动、同吃喝、同娱乐的人。

有很多人都吃过把同事当朋友的亏,小A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小A刚参加工作没多久,见了本部门的同事就跟见了亲人似的。大家每天一块上班,说着笑着就把活干了;中午一起到食堂吃饭,其乐融融就像一家人;晚上时而泡吧,时而保龄,时而蹦的。真是相见恨晚!小A感叹:谁说工作以后不容易交到朋友!既然是朋友,自然无话不谈,尤其是发牢骚的时候。偏心的老板,拍马屁的他,无知的B,在场人人点头称之,英雄所见略同。谁人背后不说人,小A不觉得自己卑鄙。然而没多久,小A的议论陆续传到那些人的耳朵里,当事人都对他怒目而视,有的偷偷给他准备了小鞋,有的干脆以牙还牙。小A惊诧、愤怒,最后伤心,却发现伤心都找不到理由,再亲密的同事也未必是真正的朋友,同事是你的,也是大家的。

职场上有很多条理由不能把同事当朋友:

理由一:同事不是诉说秘密的对象。

朋友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但对于同事就不行。

小莉是一个才进公司的新人,工作做得蛮出色的,就是整天没有一点笑容。公司的李姐很热心地邀请小莉去吃饭,说着,说着,李姐就告诉了小莉自己的秘密。听着李姐的这些事,小莉不禁愣住了,觉得李姐就似一面镜子,和自己心心相印。于是乎,小莉把自己的心事也全都说了出来。原来,小莉爱上了自己的上司。可没多久,同事们都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她。终于有一天,马姐偷偷地对小莉说:“你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其实,你的事不该告诉李姐,她是个大嘴巴,说她知道你的私事”。“可是她,她不也一样……”小莉疑惑地说道。马姐笑笑地对小莉说道,什么一样?人家李姐和她老公幸福得很哟。

小莉的失败在于,以为别人与自己有相同的遭遇,就轻易说出自己的秘密。我们要知道,不论对别人说自己的秘密,或去听别人的秘密,那都没什么好处,何况在传递的过程中,又会产生许多副作用。

对付特别喜欢打听别人隐私的同事要“有礼有节”,不想说的可以坚决说不,对有伤名誉的传言一定要表现出坚决的反对态度,同时注意言语还要有风度。如果回答得巧妙,就不但不会伤害同事间的和气,而且还保护了自己不想谈论的隐私。保护隐私一来是为了让自己不受伤害,二来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当然也没必要草木皆兵,但凡工作之外的问题全部三缄其口,这样便很容易让人以为你这个人不近情理。有时候,拿自己的私人小节自嘲一把,或者和大家一起对别人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呵呵一乐,会让人觉得你有气度、够亲切。但切忌不要给人留下把柄。

理由二:有时候暗算你的人恰恰就是同事朋友。

小李从省商校毕业后,应聘到一家保健品公司,在试用期有一个指定的考核项目——提交一份市场调研报告。为了写好这份报告,小李跑遍了济南及周边的保健品市场,碰了无数的钉子,挨了无数的白眼,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就在小李着手整理、归纳这些翔实资料之际,与小李同室的小秦央求小李指导指导他,并随意翻看小李收集来的资料,甚至站在小李身后看小李写。小秦也是与小李一起应聘而来的新员工,而且是小李的老乡,小李当时没在意,更没想太多,就热情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和盘托出。

意想不到的是,当小李终于整理好自己题为《我市及周边地区同类产品的市场调研和应对建议》一丈,提交给主管领导时,主管领导浏览一下,就开门见山地说:“你这篇写得很翔实、很到位,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可是,里面的内容有许多是和小秦重复的,你是不是和他一起去调研的?以后可不能这样,要学会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小李后悔得差点哭出来。

理由三:同事中也有素质不高的人。

刘先生一向春风得意,老科长即将退休。有消息灵通人士说,刘先生是下一任科长的绝对人选,原本在办公室不起眼的刘先生马上要走红了,同事们对他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要算程某了。程某与刘先生原来关系平平,自从这个消息透露后,刘先生的周围总是有程某的影子。早上,刘先生上班时桌上一定有一杯热茶,那是程某给准备的。刘先生有什么公事或私事,程某都非常热心,争着去跑腿。经常,刘先生在场的时候,程某一个劲儿向大家赞扬刘先生,说他千好万好。可好景不长,接老科长班的不是刘先生而是新调来的林先生。程某立刻又换了一副嘴脸,围着林先生打转,科长长、科长短的,叫得挺欢,把刘先生冷在了一边。让刘先生最气愤的是,程某还在新科长面前说刘先生的坏话。显然,刘先生被素质不高的程某给“涮”了。

理由四:有的人喜欢和自己的同事交朋友,但是当突然有一天,你的朋友成为你的下属时,你就容易处于尴尬的地位。

自从好友小军成为小华的下属后,小华便面临这样一个困境:由于顾及好友的面子,他没法严厉地对待小军。每逢布置什么任务都是以商量的口吻和小军说。而小军也完全没有身为下属的自觉,总是在同事面前大大咧咧地对待小华,有时候碰到别的同事在工作中有什么错误,甚至会以和事佬的姿态劝小华不要小题大做。小华意识到小军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他的威信以及团队工作的效率,但他无计可施:

理由五:当你与朋友的意见相左时,朋友关系很容易遭到破坏。

在一次业务会上,小金对一个项目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没想到紧接着,好朋友小高也提出了另外一种方案,和他的恰好意见相左。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大家认可了小金的方案。会后,小金明显觉得小高对他有所冷淡。之后,在许多事情上,小金都能觉察出小高和自己好似在暗中较劲,以前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也变得怪怪的。

当仅仅是朋友时,争论一两句不会成为两人关系的障碍,然而作为同事的争论,却关系到上司的看法、个人能力优劣的比较,往往会成为双方关系的致命伤。

理由六:与同事做朋友容易形成小团体。

一般来说,上司不希望自己公司中出现小团体。

上司会认为小团体里的人公私难分。如果提拔了圈内某个人,而与之较好的同事“哥儿们”可能会得到偏爱放纵,不仅对公司、对事业不利,而且对其他员工也不公平。

上司对小团体总是抱持着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小团体里的人多有顾虑。有些时候,上司担心小团体里的人“不忠诚”。经常聚在一起的人气味相投,若上司对其中某个人批评或扣奖金,若其中某个人与别的同事发生矛盾,这几个人可能就会联合起来对付上司,或影响公司团结。再说,即使上司想给其中某个人单独奖励,这个人很可能就会泄露给圈内的朋友知道。

不要过分投入小团体,投入小团队只会整天与三五个人聚在一起,而与大多数人“隔离”。不利于与其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而且如果上司把你认为是小团体的一员而列入黑名单,你就倒霉了。经常参加小团体里的应酬,很难抽出时间来加班或学习专业技能,私人事务还会增多,或接打私人电话,或围聚在办公室聊天。再说,混在小团体里的人,上司会认为其缺乏沟通能力,不适合领导之职。公司里的流言,多半来自这些次级团体。有的单位小团体之间界限分明,如果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一方,会立即遭到另一方的不满甚至排斥。当你一不小心在同事面前表达你对单位的不满情绪,小心第二天就会有领导找你谈话。所以如果你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好选择远离风暴的方式,用心专注于本职工作。

一般说来,如果你不想加入任何一个小团体,就要与周围同事保持距离。同办公室有好几个人,你对每一个人要尽量保持平衡,尽量处于不即不离的状态。也就是说,不要对其中某一个人特别亲近或特别疏远。在平时,不要老是和同一个人说悄悄话,进进出出也不要总是和一个人。否则,你们两个也许亲近了,但疏远的人可能更多。有些人还以为你们在搞小团体。如果你经常和同一个人咬耳朵,别人进来又不说了,那么别人不免会产生你们在说人家坏话的想法。

因此对待同事,明智的是存有两种态度:①充分信任,想像他对你的帮助是真诚的;②处处留心,防备他人背后暗算。这两种态度要同时并存,表面看起来似乎矛盾,其实不然。既然是同事,就应相互信任。因为工作中相互协作的事很多,如果不能相互信任,必然互相牵制,就无法如期完成工作,这是无论对谁都没有好处的事。所以,合作的态度是第一位的。但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所以,在信任之外还要留个心眼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防备别人并不是要把别人怎么样,只是为了避免后院起火,自己措手不及。通常情况下,职场上如果没有来自自己人的破坏,一般是不会被外人打败的。

因此,要想和同事保持长久的合作就要和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有人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准则比作“刺猬理论”,这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同事之间,因为观念、文化、知识、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处世态度和交际方式。如果同事之间交际过近、过密,有时相互个性差异会发生碰撞,反而会损害彼此间的关系。再则,同事之间虽是事业的合作者,又是利益的竞争者,在名和利的面前,往往会充当掣肘者。所以,同事相处,既要密切配合,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使彼此少受伤害。因此,员工与同事相处应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同类推荐
  • 疯狂的用人术

    疯狂的用人术

    本书主要从十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领导用人的疯狂而高明的策略。包括慧眼读心术:识人知人懂人心、礼贤下士术:用感召力让人追随、铁腕立威术:做个有权威的领导、平衡掌控术:综合制衡掌控全局、赏罚分明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等人事管理技术。
  • 书信礼仪

    书信礼仪

    本书介绍书信的格式、称呼、常用语、贺卡、电子信函、网上冲浪等相关礼仪。
  • 领导干部演讲艺术

    领导干部演讲艺术

    这是中国第一本领导当众演讲与即兴发言的实用训练手册。以往的演讲与口才书籍内容面面俱到大同小异,纯理论的知识比较多,实操性不强。现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老板渴望拥有良好口才。罗成老师用25年的演讲经验和10年的演讲口才训练记录凝聚而成本作品,原创性强,简单易懂,实战高效。
  • 能给你带来好运的100个智慧

    能给你带来好运的100个智慧

    本书内容丰富,包含了很多人生智慧和哲学思想,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潜藏在人们体内的种种理念,为一个人不断认识自己、改造自己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 读三国有心机

    读三国有心机

    有人把《三国演义》说成是一部兵书,其实《三国演义》更是一部“心机”智谋全书。人的智慧,文采武功,权术谋略,在当时都发挥到了极致。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如隆中对、舌战群儒、空城计、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巧取西川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无不让人惊叹不已。曹操是不折不扣的谋略大师,一生用计,刺董卓、战官渡、得荆州、间马超,戎马一生,惟一败笔就是赤壁之战,但这也丝毫抹杀不了曹操一生的功绩和谋略大师的形象。
热门推荐
  • 学霸恋爱指南

    学霸恋爱指南

    “学霸”傅嘉尧看上了一姑娘。决定——缓缓诱之。易瑾初发现总有自己和傅嘉尧的小绯闻在自然生长。决定——退而远之。傅嘉尧发现心爱的姑娘在疏远他。拉到角落——壁咚之。易瑾初:心跳得有点快!被撩了,怎么办?
  • 异灵侦探

    异灵侦探

    岸天行,着名私家侦探,因为追查一起古墓盗窃案件而误入某个亡灵院所,一系列紧张可怕的事情下来,岸天行发现,原来这场盗窃案后面,掩藏着更不为人知的阴谋。“一切的谜团,我都会一一破解,岸天行,我最行!”“离开这里,不然你将付出生命的代价。”“敢让我岸天行离开的,一般不是做了鬼的,就是即将要做鬼的。”“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人?”“......”
  • 千金的秘密

    千金的秘密

    重生,她华丽蜕变。欺我,我将百倍奉还!伤我,我要你生不如死!这一世,笑到最后的人,一定是我!“伊小姐,这样不折手段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你就不怕遇到更狠毒的人,吃了你吗?”裴少挑眉问道。“裴少,这狠毒的人,指的是你吗?”伊若水反问道。“伊小姐,你若敢吃,我必让你吃的连骨头都不剩。”裴天翊说完,下一秒便拥她入怀。嘴角扬起的那一抹微笑,摄人心魄。
  • 枕中经

    枕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知的游戏

    无知的游戏

    一个来历不明的少年,一场勾心斗角、冷漠无情的游戏,渐渐强大的他终于想起了他的身世......(我还是学生呢,新书求围观,可怜我么)
  • 大唐奇才

    大唐奇才

    一场猝死让他再回大唐。大唐的他没有主角的光环,却有一个名叫李淳风的爸爸。这是一场尔虞我诈的盛宴,没有胜者,没有最终的王。一介微尘,却要争辉日月。这是我的大时代。
  • 罗云传奇

    罗云传奇

    没有绚烂的到一个禁咒就可以破坏一座城的魔法没有强力得开山裂石的斗气有的只有魂力,只有战斗本人新手加学生,更新不稳定,谅解
  • 胭脂染

    胭脂染

    我是谁?堂堂苏家大少爷苏璟安!虾米?你不知道苏家!天,还有不知道江南苏家的人呐!我苏家可是垄断江南六省胭脂生意的大商家,官府也得给三分薄面,简直不是吹,为财大气粗这四个字做出了最完美的解释!不过上天是公平的,他给了我爹这么多的东西,总也有不愿给的东西,比如说,儿子?问,你不是儿子吗?这个这个,我就不好说了~~~~~这个小妹妹也太自恋了一点儿吧,居然一眼就看出我是女的来了,原因就是因为我竟然米有窥歔她滴美色!这个死抽风的小哥,一出现就装鬼吓我,本来我就胆小儿,这一吓当然不会和他过得去咯,可他居然还是个什么鸟王爷,这也就算了,还说他喜欢我~~~~~天,我怎么能接受!这位大哥更极品,砸了一千两黄金,就为让我笑一个给他看,我看他是小时候脑袋让驴给踢了吧~~~~~~~~~~不过,他怎么和前边儿那个抽风的小哥是兄弟!哦,给我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闭嘴,不要唱了,说难听还不是盖的!)
  • 商界理想国

    商界理想国

    本书介绍博商会这个颇具典型性和先进性的商会组织的运作模式、商业理念和发展之路,共同来探寻这座商界理想国迅速建立与壮大的根本所在。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