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900000017

第17章 周婷婷之父周弘:赏识教育感动天下

这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用20年的生命探索出了赏识教育,不仅把耳聋的女儿培养成了留美硕士,而且还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让赏识教育走进中国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所幼儿园和每一个社区。让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掌握赏识教育的方法,学做最杰出的父母和老师、培养最优秀的孩子和学生。”这就是周弘的理想。

周婷婷,1980年生。出生时听力就有问题,一岁半时因医疗事故双耳全聋。在父亲的耐心指导下,四岁半开口说话,小学连跳两级,8岁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打破了吉尼斯世界记录,10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17岁被评为全国十佳自强模范,22岁荣膺《中国妇女》时代人物,23岁成为中国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聋人留学生,24岁被美国著名大学录取为博士生,2003年5月父女同获第六届全球热爱生命奖。

周弘,1951年生,江苏南京人。家庭教育专家,赏识教育倡导者,曾做过军人,当过工厂工人和技术员。他历尽千辛万苦把自己的聋哑女儿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后,把成功个案推而广之,培养出了一批早慧儿童。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教育经验升华为一种教育思想,即“赏识教育”。他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现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首席专家。

专找孩子的优点

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周弘始终认为,使庄稼满意的养料是最好的养料,使顾客满意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使孩子最乐意接受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1987年,周弘在上海买了一本书,名叫《幼儿才能开发》,这本书介绍的是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思想。该书的第一段写道:“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这本书后,周弘就萌发了把女儿培养成“神童”的想法。

铃木镇一认为,他所从事的并不是人们常说的超常教育,只要孩子0~3岁的教育没有荒废,能说一口流利的家乡话,也就是听力没有障碍,都可以学好小提琴。周弘想,这两个条件女儿都不具备,但他想用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方法教女儿学文化,她一定也能成功。这不仅能改变女儿的命运,而且能给许许多多的聋儿家庭,甚至能给健全孩子的家庭一些启示。

从那以后,周弘就把女儿当作一块“试验田”,他要把女儿当作天才来培养。为了让女儿相信自己是天才,周弘在她课桌上的玻璃板下压了一张《天才儿童行为表》,一旦她看书时忘了吃饭或忘了睡觉,他就马上指着行为表上的第一条对女儿说:“‘看起书来废寝忘食’,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这样给她一种积极的暗示。

周弘教育孩子的方法和一般的父母不一样,他不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而是专门找孩子的优点。然后让这些优点的“星星之火”,通过父母的“小题大做”形成“燎原之势”。

周弘第一次让女儿做应用题,10道题她只做对了1道。一般的父母可能就火了,非打即骂,但他没有,他没在错的地方打叉号,只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钩,然后发自肺腑地对她说:“婷婷,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对了1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碰一下都不敢呀!”

小婷婷听了这话,自豪得不得了,越来越爱做应用题,一次比一次对得多,升初中的时候,数学考了99分。

女儿写作文的时候,周弘就用红笔把作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划下来,吃饭的时候,让女儿当着全家人的面朗读,全家一起为她欢呼。慢慢地,一句变成两句,两句变成三句,她越来越爱写,就写出了好文章。

不可否认,周弘给孩子的是一种充满激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周婷婷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因为周弘的教育观念变了,教育女儿的方式也变了,他和女儿的关系也变了,他们成了好朋友。

朋友意味权利和义务。对女儿的缺点,他采取宽容的态度,但宽容并不是不管,他对女儿说:“对于你的缺点,爸爸不抱怨,不讽刺,不挖苦,甚至不批评。但朋友是不是应该互相提醒?”女儿非常赞成。

周弘说,他的很多教育方法都是从女儿那里得来的。针对某一问题,他经常会提出几种不同的方案,然后征求女儿的意见,看哪一种方法她更容易接受,效果更好,并询问她是否还有更好的建议。

其实,作为父母,就应该像周弘一样,专门找孩子的优点,而且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哪怕孩子的优点微不足道,也都应该发自内心地去表扬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教子点睛:

父母不要眼里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乱作比较,应该比较孩子的今天和昨天。只要发现孩子有一点微小的进步,就应该及时肯定,千万不要漠视孩子的点滴进步。要知道,孩子的优点是一步步发展的,如果父母是真心帮助孩子,诚意为孩子好,孩子一定能能够感受到。

教孩子战胜自己

在周婷婷上完小学一年级后,周弘决定让她直接读三年级,开始老师不同意,后来经过周弘再三争取,女儿周婷婷终于到三年级就读了。可是,问题就来了,因为周弘并不知道三年级对孩子来说是个“坎”,三年级有作文,有应用题,所以,进入三年级后的几次考试,周婷婷只考了60来分。

上一年级的时候,周婷婷总是考第一,现在她就像泄气的皮球,于是周弘决定帮帮女儿。他想,传统的方法,如“头悬梁,锥刺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笨鸟先飞”……可能会让孩子有一点激动,但不会狂热,他还是使用了教孩子说话的方法。他对女儿说:“你现在碰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这个困难爸爸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够战胜,那就是你。你想想,3岁半你还一个字都不会说,现在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你不行谁还行?”

在周弘的“加油”声中,女儿的情绪越来越高涨,“爸爸,还有一个月就期中考试了,我要让60分翻跟斗!”果然,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在四年级的一次会考中,父母们最关注的就是“语文状元是谁”?当他们知道是周婷婷时,都震惊了。而此时,婷婷又勇敢地从四年级跳入了六年级。到了六年级,语文、数学还好,英语却成了大问题。

于是,周弘先教她学会了48个国际音标,然后让她自学26个字母、单词、短句,最后是课文。周弘不停地在一旁欣赏她:“婷婷,太了不起了!3岁半还不会讲话,普通小学却跳了两级,双耳全聋的孩子现在竟然自学英语,人世间还有比这更值得自豪的事吗!”

在这种极度的赏识之下,婷婷越学越激动,她用半个月赶上了落下一年的英语课程。毕业时,她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跨入了27中的大门,在她童年的生命中画上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句号!

到了中学以后,婷婷又遇到了新的挫折。童年的磨难没有把她压垮,但在荣誉面前她却差点全军覆没。她先后被评为“石城好少年标兵”、“全国百名好少年”、“全国十佳少年”、“全国十佳残疾少年”。

荣誉、掌声、鲜花和闪光灯,让婷婷“飘”起来了。同学们慢慢地从羡慕她变成了嫉妒她,上学、放学都没有人和她一起走,她感到非常孤独。

周弘想,他这个做父亲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开始反省。这时他才真正认识到,教育孩子重要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尤其是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从那以后,周弘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塑造女儿的性格上。每星期六晚上,他都要和女儿谈心,让她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帮她分析,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坚持了将近两年,周婷婷的心态渐渐好了起来。

有一天晚上,婷婷感叹地说:“爸爸,我发现你10年前和10年后的教育方法完全不一样,10年前你总是开发我的智力,而10年后你却始终在塑造我的人格。”

这时,周弘激动得快要流泪了,因为女儿终于领悟到了他的良苦用心。

初中毕业后,周婷婷从27中跨入了南京一中的大门。就在周婷婷逐步走向成熟的时候,一个可怕的现实又来了。一中汇集了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周婷婷终于不及格了,不是一门不及格,而是几门不及格;不是一次不及格,而是多次不及格,最低考过44分。但周弘始终坚守“你考得好,爸爸为你欢呼;你考不好,爸爸为你分担忧愁”的诺言。

当婷婷非常难过地把考试不及格的消息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很平静地对她说:“太好了!”婷婷疑惑不解地看着父亲:“这有什么好的?”“暴风雨终于来了!你不是要做海燕吗?没有暴风雨,怎么体现海燕的顽强呢?”这是父亲的鼓励。

周弘告诉女儿,一个学生就算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没有失败,可他能保证自己到了社会上也没有失败吗?问题并不在于失败,而在于一个人如何面对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失败就是推迟的胜利,失败后的胜利更有价值。他不断鼓励女儿:“成绩不好没关系,关键是不能把自信毁了。婷婷,你就是考最后一名,爸爸也会为你感到自豪!”

可女儿并不理解,周弘继续说:“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个断了一条腿的孩子在和健全的孩子们赛跑,他跑在最后,别人会不会嘲笑他?”“不会。”“当他含着眼泪超过倒数第二名,再超过倒数第三名的时候呢?”“全场会一起为他欢呼!”

周弘说:“你就是在听力全无的情况下和健全的同学们竞争,就算是最后一名又有什么理由自卑呢?更何况你还不是最后一名。现在并没有人看不起你,关键的问题是你如何看待自己!”周婷婷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这时,孩子就会感到痛苦、伤心。有的父母看到孩子遇到一点儿困难,就会帮孩子处理,一次又一次地把孩子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充当孩子保护神的角色。

但是,这些父母应该想一想,自己的做法看似帮孩子摆脱了困境,实际上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为,这并不是在鼓励孩子去发现并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而是在否定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失去了获得必要经验的机会,让孩子永远也不能战胜自己。

教子点睛: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应该越俎代庖,替孩子去克服困难,而应该鼓励他用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困难,告诉孩子,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大胆解决,不要期待他人的帮助!这样才是真正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坚信孩子“行”

周婷婷成功后,全国数百家报刊、杂志作了报道。于是,找周弘“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最多的时候他每天要接待两三个家庭,他恨不得把自己心中所有的奥秘都讲出来。这时,他才感觉到,有些东西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把心中的奥秘讲出来太难了!

但周弘很清楚,女儿并不是“神童”,她只是一个受到了良好教育的普通的孩子。于是,周弘发誓要把这种方法的原理用一个字归纳出来,让所有的父母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他苦苦地思索着。

他想明白了,教育孩子的奥秘就在于父母心灵深处是坚信自己的孩子“行”还是“不行”,如果坚信孩子“行”,哪怕孩子弱智,有残疾,也不会觉得没有出路!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对超常儿童非常有研究的美国专家来我国访问的时候,到一所学校去考察。一位班主任老师说:“先生,您能不能帮我把班里智力超常的学生挑出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

被指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发疯似地跑回家:“妈妈,妈妈,美国专家说我是神童!”母亲半信半疑地找到老师。“一点不错,的确是美国专家说的。”孩子的老师也这么说。母亲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再焦虑,不再指责。

从此,这些孩子的环境变了,同学个个羡慕,老师倍加关怀,家长逢人就夸,他们一下子都到了“行”的教育世界,一个个飞速地向前发展。

一年后,专家再次光临学校,询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班主任回答:“好极了!”接着班主任又问道:“先生,我感到很惊讶,您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您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

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班主任顿时目瞪口呆。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当大家都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他就真的能“行”。

周婷婷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她小的时候,有一次,周弘带她到朋友家玩,正好电视里在讲述一个4岁就能背100首唐诗的神童的故事。朋友的女儿跟婷婷一样大,当时也能背很多,她妈妈高兴得不得了:“难说我女儿也是神童呢!”

他们在做神童梦的时候,周弘只是在做一个爸爸梦,梦想着女儿能喊他一声“爸爸”。然而,因为周弘找到了这种神奇的教育方法,10年后,他把女儿从一个哑女变成了所谓的神童,而周弘的朋友的孩子却受尽父母的指责和抱怨,成绩越来越差。朋友的孩子作文写得不好,她妈妈就把她的作文本撕得粉碎,周弘说:“你撕碎的不是孩子的作文本,而是她那颗幼小的心!”

周弘让朋友把孩子送到他家,他来试一试。让他们不可思议的是,孩子在周弘那儿每天都学得不肯回家。周弘还是用当年教婷婷的方法教她,不断地赏识她,鼓励她,为她欢呼,为她加油。

周弘认为,即使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他而自豪。这才是孩子成才的根本!

“信任孩子!”这是美国教育家对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的概括。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诫人们要“相信儿童,解放儿童”,其中也把“相信孩子”放在了首位。这里的“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就是坚信孩子一定行。

教子点睛:

对孩子说一句“你一定行!”这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认同、尊重、信任和赏识,这就能很好地满足孩子被认同、被尊重、被信任和被赏识的心理需求,孩子会因此而欢欣鼓舞,振奋精神,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同时,这句话也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让他不畏困难、勇于挑战。

学会赏识孩子

周弘认为,做父母的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赏识”,应该给予孩子力量,必须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不停地为他鼓掌欢呼,为他“加油”。也许学会赏识,正是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一个“行”字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因为它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其实,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就是渴望得到赏识。

周婷婷的两个好朋友跟周弘谈心。一个叫杨雨的女孩说,她爸爸非常希望她考试得100分。有一次,她总算得了100分,便一蹦一跳地回家告诉爸爸:“好消息,我终于得100分了!”

爸爸露出了欣喜的神情,“哪一门?”杨雨“自然”两个字还没说完,爸爸的表情立即就不自然起来:“走,走,走,我看见你就心烦。”她感到很委屈!

还有一个叫郭丽的女孩,爸爸妈妈总是抱怨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有一次,她咬咬牙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别总看不起我,我也有一门课经常得第一!”

“你还有第一?”妈妈表示怀疑。“当然了,我的劳动课经常能得最高分!”“亏你还说得出口!我看你将来就是扫马路倒垃圾的料。”郭丽睁着一双困惑的大眼,不知所措地看着妈妈。

可见,一些父母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孩子的心态。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说:“您的孩子并不是您的孩子,他们是生命之火的儿女;他们通过您来到人世,却不是您的化身;他们整天和您生活在一起,但并不属于您。”

周弘说,虽然孩子们总是笑嘻嘻的,但他的内心也有一个悲惨的世界和一个希望的世界,它们一刻不停地厮杀着、搏斗着,焦点无非就是“我行”还是“我不行”。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力量,让孩子看到你,他就浑身充满了力量;要培养孩子“一千次被打倒,也相信自己第一千零一次能够站起来”的胆量和气魄,使他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提出: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地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不可否认,中国父母的爱心最博大、最深沉,可教育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也许只有赏识才能打开孩子的潜能之门!

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欣赏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积极的心态欣赏就是赏识,也就是要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一定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表扬,赏识的标志是“行”,而不是“奖”或“罚”,赏识就是“看得起”。

要在赏识孩子的同时,主要严格要求孩子,及时指出孩子所犯的错误和各种不足。告诉孩子改正错误和修正不足的方法,并在孩子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及时给予孩子赏识。

教子点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动物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成功,孩子就是在一个个成功中不断进取,更上一层楼的,而赏识正是催促孩子奋进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父母,要重视赏识孩子,学会赏识孩子。

同类推荐
  • 胎教百问百答

    胎教百问百答

    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完整的生命,其中的量变和质变是如此地震撼人心。生命,在不断的孕育与诞生中,在无穷的体验与感受中,从远古洪荒向我们走来,走过了千万年。生命的每一过程,是那样难以捉摸,但每一个阶段,现在却都能被父母所把握。诚然,在了解生命最初阶段时,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第一个月的胎儿是什么样的?”“胎儿有记忆力吗?”“胎教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双亲的遗传对孩子的智力有什么影响?”“音乐对胎儿是有益的吗?”……如果你浏览一下手中的这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对关于胎教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孕期保健宝典

    孕期保健宝典

    本书根据怀孕周期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每个孕月相应的饮食营养调理、日常生活防护、孕检医疗预防以及临产与分娩的有关保健事宜等内容。
  • 别让家庭伤害你

    别让家庭伤害你

    本书从夫妻、婆媳、姑嫂等多方面的关系,介绍了家庭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除了各种技巧与方法之外,身处各种家庭关系中的人们应坚信:家庭是以“情”为纽带维系的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更多的是以情动人,而不是以理服人。所以,无论你在一个家庭中扮演着何种角色,付出真情总能获得回报。
  • 妈妈育儿百科全书1-6岁

    妈妈育儿百科全书1-6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养育婴儿的方法成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12的一些不科学的养育婴儿的观念务必更新,以求与时俱进。这不仅是每一个家庭的个体需求,而且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精心编写、结集出版了《新妈妈育儿百科全书》系列丛书,旨在能给年轻的夫妇更科学、更全面、更系统的指导,提供滋养爱情之树的养料,助其培育出聪明健康的下一代,促使家庭之舟在生活海洋上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 让叛逆的孩子与你更亲密

    让叛逆的孩子与你更亲密

    一个周六的下午,七个家庭的父母与孩子齐聚在心理咨询师昕怡的课堂上,热烈展开了关于父母如何与叛逆的孩子相处的讨论,并由此引发了关于如何倾听才能听到孩子内心声音、如何对话、如何表达爱意、如何互相理解等一系列叛逆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矛盾、冲突、互不理解的话题。经历12个争执与觉醒的周六,这七个家庭的父母和各自的叛逆宝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互相理解和融洽,家庭的快乐与温暖包裹了每一个人。家长从此不再伤心、焦虑,孩子更与愤怒、孤独彻底说拜拜!
热门推荐
  • 侦探犬小奇

    侦探犬小奇

    一位萌萌哒的萨摩耶犬小奇与一位小萝莉安小希的探险故事将如何进行呢?最后这只来自外星的狗狗将何去何从呢?
  • 残笛声里带月归

    残笛声里带月归

    紫檀树下,你一袭广袖白裙,嫣然回眸,我已晓此生必万劫不复。知瑶山前,你一身昂然玄袍,长身玉立,我自知此生定永然相随。情之所事,人难逃;神,亦不可脱也。情之诺诺,可否能抵挡住六世凡尘的蒙蔽。初心使然,是否能忆回那时的浅笑相望。许你之言,终是敌不过宿命的轮回;苍苍钟声,只为你祈祷,愿君安乐。
  • 团队学习力:从学习型团队到基业长青

    团队学习力:从学习型团队到基业长青

    越来越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证明,学习力是一个优秀团队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团队学习力:从学习型团队到基业长青》从学习力入手,对企业领导者如何引爆学习力,如何铸造永葆学习激情的团队,如何打造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做了深入分析和细致介绍。理论通俗易懂,论述鞭辟入里,案例精彩丰富。
  •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前沿性的学科,但它并不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它有所了解,尤其是生态伦理关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一样的生态伦理观念,就会对应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究竟应该持有怎样的生态伦理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生态伦理本身了解多少。
  • 傀儡新娘:撒旦公爵的逃妻

    傀儡新娘:撒旦公爵的逃妻

    人称‘撒旦公爵’的他,为报夺妻之恨,掳来她,妹抵兄债,可她却宛如冰山上的雪莲,越挫越坚忍……当遭遇杀手阻击,她为他挡下杀手那致命的一枪倒下,他竟觉得世界在瞬间崩溃,他竟爱上了她!可伤好之后的她,却利用了他的爱,在他向她求婚的那一晚践踏他的心逃走!“既然不能爱我,那就恨我吧,用你的心,用你的全部力气来恨我!”这是她被捉回他面前,他恨极的第一句话!而她,为了挽救家族事业与身陷险境的兄嫂,亦在同一天沦落为由他操控的傀儡新娘,没有心,没有自由,更没有说“不”的权利……
  • 蛋蛋闯异界

    蛋蛋闯异界

    七大门派之国,天书内的五行秘术。正与邪,爱与恨,兄弟情。且看主角在异世的精彩之旅。
  • 十二指轮回0重生

    十二指轮回0重生

    大家,这本小说以前发过,可是因为我们不和,放弃了,现在,它重生了!放心吧,它再也不会死去!
  • 那年夏天的承诺

    那年夏天的承诺

    那年她14岁,花一样的年纪,也幻想着浪漫的爱情,那年他18岁,青春活力,帅气十足,他帮了她,她也帮了他,他一脸痞相的问:你多大?她红着脸答:14。他又问:你叫什么?她想了一下答:霏凡。他看了一下时间说:等我,我们还会再见的,等你长大了我娶你可好?在她发呆的时候他已走远,边走边喊:等我。等她回过神来,已不见他的身影。他说等他!在最美好的年纪,他许下承诺,在最懵懂的青春,她默默的在心里告诉他:我会等你的。
  • 清宫绝恋之醉清风终结篇(已出版)

    清宫绝恋之醉清风终结篇(已出版)

    十岁那年的匆匆一瞥,造就了一生的情缘,一世的纠葛。傅恒,犹如天上的星辰,有时触手可及,有时又若即若离,从不轻言爱意,却始终把她放在心底的最深处。纪昀,大清国有名的才子,热情如火,敢爱敢恨,深知真爱可遇而不可求,碰上了便再也不放手。她,金枝玉叶,流落民间,迷失于他的似水柔情,但当繁花落尽,才明白一切只是水中月,镜中花。不甘心放弃一段刻骨铭心,不想,平淡朴实才是真真正正的幸福。佛说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天寻者的目录

    天寻者的目录

    我有着很多很多,独立的幻想,只是某些片段,陆陆续续的,很多!有的很长,有的自己现在还记得。有些早已忘记。不过无论哪一种都是,独立的科幻的,或许把。能够想象吗自己被自己的幻想所动,被自己的幻想感动,流涕,热血沸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