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500000006

第6章 五月雨晴

正德十五年六月,江南正是燠热难当的季节。

其时,王阳明的《重上江西捷音疏》,还没有呈奏上来。在各道言官纷纷论奏国是的情况下,江彬、许泰、张忠之辈,虽然以其横暴之势,使百官贵胄不得不侧足而事,但御驾亲征之事,依然让人有师出无名之感;可能连年已而立的朱厚照,也不知将如何落幕。

江彬除了到处物色寡妇、处女、秦淮佳丽供君臣欢娱之外,又特别着人到善于养鹰的苏州,选取四名好手,供奉御前。雉、鹊之类翔空而过,只若正德皇帝略加示意,立刻有人手起鹰飞,摩空一击,那些禽类无不彩羽纷飘,堕于御前,皇帝心中喜悦,真是难以形容。

在溽暑,以及为亲征寻求下台阶的苦闷中,南京城南的牛首山(又称牛头山),自是游畋避暑的胜地。南宋名将岳飞,曾设奇兵大破金兀朮于此山,对生性好武的正德皇帝而言,尤其值得向往与流连。

牛首山的夜晚,各路军兵夜惊,传言江彬为逆,似乎并非无风起浪;就在同月稍早时,江彬曾派遣军官,索取南京各城门锁钥,南京兵部尚书乔宇,以祖宗法制为由,加以严辞拒绝。江彬其他一些矫旨行事的地方,乔宇也以必须面奏皇帝才能奉行,予以破解,使其阴谋无法得逞。

牛首山夜惊之事,虽然过一阵就平静下来,但是留在人们心中的猜疑,却并未因而平息:

美酒、佳丽、财宝、犬马、渔猎、军旅、阿谀……江彬可能详细分析过正德皇帝的性格和嗜好。只要能处处投其所好,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所能拥有的荣华、富贵和权势,比起一国之尊,并无逊色;又可以免蹈宸濠的覆辙,何乐而不为?

也有人认为,江彬所以迟迟没有举事的原因,一半是王阳明巡抚在江西,阅水军于九江、教战法于赣州、命参随前往万安选录多膂力勇武之士……牵制震慑所至。当王阳明弟子及参随人员,发觉江彬遣人到赣州观看动静,纷纷劝阳明早回南昌,以免启江佞之疑,得不测之祸;王阳明处之淡然地说:

“吾在此与童子歌诗习礼,有何可疑?吾昔在省城,处权竖,祸在目前,吾亦帖然;纵有大变,亦避不得。吾所以不轻动者,亦有深虑焉耳。”(注一)

并作《啾啾吟》,以解众人之忧:

“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小儿不识虎,持竿驱虎如驱牛。”(同前注)

时序进入仲秋,警报传来,屡寇北边的鞑靼小王子,进犯大同、宣府。

所俘获的宁王及其子女等一干要犯,均拘囚在扬子江边的船舰之上;民间谣言四起,宁王残众据传也不时窥视,万一纵火脱逃,后果不堪设想,使正德皇帝也不能不有所疑虑。

到了闰八月的时候,王阳明既已受命重上捷书,又在大学士梁储、蒋冕一再劝谏之下,朱厚照遂决定受俘班师。受俘的方式,也为旷古所罕见:

南京城外数十里远的一片广场上,正德皇帝和他的近侍们整肃军容,大纛高树。各路军马,顶盔亮甲,弓刀在握地环绕在广场四周。面容憔悴的宸濠和其主要党羽,被释去桎梏。三军伐鼓鸣金,踊跃呐喊。宸濠等则重被戴上锁械,军兵齐奏凯歌,皇帝受俘,大典于是完成。

冬天十月,车驾还至离北京不远的通州。九月间积水池捕鱼覆舟的悲剧,使正德皇帝满面病容,疲惫异常。连江彬邀请北幸、防边,兼到“家里”休养,均为所拒。宸濠之狱,也决定在此了结;并未按例祭告天地宗庙,再劾天下诸王共议其罪。他先赐宸濠自尽,继而焚毀其尸。还京之时,辇道两侧,缚着诸逆家属数千人之多,可怜吏部尚书陆完,因交通宸濠有据,竟与佞幸钱宁同样裸体反缚着,以白帜标示其姓名于后。

正德皇帝立马正阳门下,看着俘虏、罪臣和挂在高杆上面的敌首……许久之后,才策马进入紫禁城中,颓然卧于豹房之内。

就在圣驾回銮之前,江南人民备受官军、太监、边将及各种天灾蹂躏,鞑靼小王子入侵、江彬造反、宸濠残党劫囚等传言纷纷之际,忧国忧民的文徵明,曾谱下两首意味苍凉的七律:

“江城缥缈度飞鸿,露下高天月正中,宫调谁家歌白苎,商飙昨日到青桐。云迷八骏应回辔,凉入三边合奏功,桂楫兰桡期不至,芙蓉开满五湖东。”——《秋怀二首》之二(注二)

那年十一月初六,文徵明四十九岁生日。

筵后,几位知友陆续散去,阵阵西风,把檐下竹丛吹得萧萧瑟瑟。疏落的灯影,凄冷的月色,隐约的更声,使他愈发感到孤独。信手翻开《太白集》,目光落在《浔阳紫极宫感秋作》上面。无巧无不巧的,那首豁达而又充满了感喟的五古,正是诗仙李白知命的前一年所作:

“……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注三)

时光流逝,不舍昼夜,回忆半生的落魄,文徵明自觉所能把持得住的是无愧于独。至于未来的转变,似乎也只有像李白一样,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百年已强半,大梦才信宿。老作负辕驹,无疑我何卜。圆景有盈虚,逝水无终复。天道良不私,吾人自倾覆。岂无径路趋,思之亦云熟。”——《十一月六日初度与客饮散独坐诵太白紫极宫诗有感次韵》(注四)

近二十余年来,每当岁暮,他习惯孤独地整理一年间的诗作。只要翻检这些诗册,就可以看出他的心路历程、为人处世的原则,乃至功名路途上一次又一次的挫折。

倘如细加分析他积累下来的书画题跋,也可以找出他书画的主张和发展的轨迹,只是“大器晚成”的他,并非像唐伯虎书画那样成熟、丰硕,一眼便能看得到演变的脉络。

文徵明早年学书情形,尽见于《跋李少卿帖》(注五)中:

“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

数十年后,文徵明依然记得,李应祯老师对他学书的当头棒喝。他从中领悟到,学书既不能一味追求新巧,也不能规规于一丝不苟的临摹,应多阅古帖,开阔眼界,融会贯通后,寓古法于带有个性的创新之中。

“……按张融自谓:不恨己无二王法,但恨二王无己法;则古人固以规规为耻矣。”文徵明在跋中写出对李应祯老师这番训诲的心得。

其后论书者,也往往认为李氏的真行草隶,清润端方,正像他那清正尚义的人品一般。

此外,李应祯一面为文徵明示范以三个指尖搦管的悬腕方法,一面为他讲授书论。从运指凝思,吮毫嚅墨,到字的起落转换,小大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一一加以指授。

文徵明所服膺的另外一项书学观点,则是书以人传。他在欧阳修《付书局帖》后题:

“欧公尝云: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日便为故事。且谓:古之人皆能书,惟其人之贤者传;使颜公书不佳,见之者必宝也。”(注六)

文徵明并以欧阳修那寥寥数语的《付书局帖》,其能流传数百年而不朽,来印证欧氏的论点。书以人传,也是文徵明坚信不移,努力以赴的标的。

近代书画篆刻家吴昌硕,在题文徵明的十帧法书时,引用文氏的话说:

“衡山自云:‘幼时书学山谷,嫌瘦硬。继学吴兴,病软弱。五十后学右军,笔之所至,波侧随之,而墨亦聚于锋尖,毫不外溢。’……”(注十)

在跋《李少卿帖》末段,文徵明就自谓,应祯师倾囊相授的书法理论和技法,虽然可以领会,但多少年来,仍旧无法心手相应。到了百岁强半之年,对前此所下的书法功夫,深入检讨的结果,乃决心以王羲之雄逸的笔势,遒媚的字体,来挽救瘦硬、软弱的弊病。

文徵明的绘画,虽启蒙于沈周,但他涉猎的范围,和沈周一样的广阔。赵伯驹、郭熙、李唐、赵孟頫乃至元末吴镇、倪云林、黄公望诸家,都是他学习的对象。像学书的过程一样,文徵明并不规规于古迹的摹写,遇有古人名迹,他往往细心观赏,深入地领会其笔法、意境,然后再师心自诣地形之于笔墨之下。

也许由于个性的关系,回首知命之年以前的笔墨,总觉得偏锋较多,细谨有余,奔放不足。

“千村绿树一谿分,百叠晴峦锁白云,貌得江南烟雨意,错教人唤米敷文。”——《题春山烟树图》(注八)

无论文徵明三十九岁那年为黄云所画的《米法云山图》(注九),或推测画于五十岁的《春山烟树图》,不仅气晕生色,笔致灵活,书法也异常圆熟。大抵受米氏父子旷逸的笔致,淋漓墨韵感染所致,因此,不知不觉间,也打破了早年性格上的那种细谨,成为人们所特加宝爱的“细沈粗文”画风。

三五栋水榭,疏疏落落的寒林,把几间村屋衬托得格外的冷寂。崎岖的山路,把观者的视线,引向树木掩映的山后古寺。愈到画幅的上方,山势愈发奇峭,古木纵横,积雪皑皑的重重远峰,使人不由得想到范宽笔下的“雪山萧寺”;文徵明这幅画于四十八岁的《溪山深雪图》(注十),是赠好友蔡羽的用意之作。是否为蔡氏隐居洞庭飘缈峰西山的写照,不得而知。

在此之前,他山水布局,往往一排远山,与近树遥相呼应,显得单纯而朴素。此后布局,则日益繁复,因此有人认为《溪山深雪图》,在文徵明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颇有里程碑的性质。

从上述种种发展迹象看来,对文徵明而言,无论书画,五十岁都是一个反省、检讨和蜕变的时期;由此渐进于成熟醇和的佳境。

当朝中奸佞,有的逐斥,有的伏诛,许多新人新政,使即将改元的新朝廷,充满了光明的远景,文徵明的心情随之开朗起来。那种豁达而洒脱的声音,从他《追和王叔明溪南醉归诗》里流露无遗。

王蒙诗中的“溪南”,指的是宜兴荆南山下的荆溪景色,曾经多次旅游过的文徵明,对之倍感亲切为此也增加了和韵的旖旎与浪漫。

“荆南山前花满溪,山空独有春风知;春风几度吹花落,溪上花飞春亦归。溪女歌残桃叶渡,相思几绿江南树。思君欲济川无梁,千片桃花溪路长。春风桃李秋空月,人生易得头如雪。万里才看北雁来,一樽又与东风别。对酒当歌秋月明,摘花酿酒春杯冽。溪翁不见草堂闲,无限春光付啼。”(注十一)

和韵之时,杭道卿、吴大本,乃至过世未久的李瀛身影,纷纷浮现眼前。

大本吴纶,已八十二高龄,数年前,儿子吴仕做了户部主事,曾获朝廷封赠。正德十二年,吴仕迁升礼部员外郎;新的封诰,大概不日即至。可惜,他却像宋阳里华子一般,得了遗忘症,诏下之日,怕也只能懵懵懂懂,莫知所以的了。想到这些,使文徵明对人生变幻,世事无常,又平添一分怅惘。

王鏊往游宜兴时,与大本邂逅于荆溪,曾同游善权寺,并邀过其家,赠以茶炉、茶灶,和一匹驯鹿,大概他已把王鏊引为隐逸中的同道。前一年冬天,文徵明与蔡羽、王宠兄弟,同聚王鏊府邸的东堂赋诗、作画之余王鍪还提及此事,并感叹不已。

正德末年,新天子即位以来,在苏州道路传说最盛的,无过于太傅王鏊,和正德十二年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致仕文森的出山问题。两人不仅同在苏州,同样正直廉明,且同样在正德之世与权奸抗衡,不得已而致仕,因此,朝廷内外,莫不为之惋惜。

由于新天子对老成的敬重,朝野政要纷纷论荐;但玺书未下,无论当事者乃至家人,都不宜表示任何意见。

这一年年初,文徵明在《金山追赋》诗中,以谪仙李白来暗喻自己的心境:

“……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注十二)

祝枝山初登仕途时,曾无限感慨地赋《五十服官政效白公》:

“五十服官政六十方熟仕,七十乃致政,古今固一致……”(注十三)

行年五十二岁的文徵明,不仅深明是理,也一定读过枝山这首背井离乡,孤舟南下时的五古。

数十年潦倒场屋,德名、才名、文名虽然日益远播,无奈镜中双鬓,却愈加疏稀霜白。一种时不我予的惆怅,时时袭上文徵明的心扉。

当新朝廷积极起用老成、招致贤才的消息,纷纷传播。望着又一度南归的飞雁、飘飞的湖苇,一直希望能为国用的文徵明,心灵深处,却不无感叹:

“历服明堂次第成,汉廷行致鲁诸生。周南留滞宁非命,江左优游漫策名。四海秋风双鬓短,百年飞鸟一身轻。楼高不碍登临目,直北青云是玉京。”——《感怀》(注十四)

北京城中奸佞伏诛、新天子选才……消息南来,文徵明以欣喜而又感叹的心情,赋《雨晴书事》的五月,深居寡出的唐伯虎,正埋首于桃花坞的画案上。

五月望日,他以刘松年那样细致的笔法,绘写趺坐于奇岩之下,闭目暝思的应真像(注十五),庄严的法相,宁谧至极的境界。是否显示玩世不恭、风流不羁才子晚岁心灵的虔敬?

两天之后,又作了一幅山水小立轴。浩淼湖光中,渔人漾着一叶小舟。在层层远山和古岸、老树、芦荻的衬托下,倍感舟中人的孤独和渺小。伯虎在画中题:

“荻芦瑟瑟西风里,唱出渔歌自按腔;欲采芳华何处所,芙蓉朵朵隔秋江正德辛巳夏五月望后二日晋昌唐寅画并题。”(注十六)

在这勤耕丰收的五月中,唐伯虎遗留于人间的另一巨作,是那长几四丈的《仿宋郭河阳手卷》。

画中充溢着北方气势雄浑的高山巨川,使祝枝山感动不已。五年之后,伯虎已归道山,祝氏也已致仕归隐,在其新筑怀星堂中,重睹故物,不胜唏嘘地题:

“唐居士子畏,坦夷疏旷,漫负狂名。举业之余,益任放诞,托情诗酒,寄兴绘事。务去尘俗,冥契古人,有所临摹,辄乱真迹。然所为率盈尺小景,少见其长卷大幅。今观此图,几长四丈,峰峦起伏,烟水云林;非胸中有万壑千岩,孰能运妙思于毫端哉!……”(注十七)

枝山之跋,把好友的性情、遭遇、艺业,以及这幅秀润可爱,笔法郭河阳的长卷如何精擅巧妙,娓娓而言,饱含着怀思与感伤。

岂料,跋后一年,这位才子书家,便与唐伯虎、徐祯卿等在黄泉中重聚。

同类推荐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

    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现代社交礼仪指南

    现代社交礼仪指南

    《现代社交礼仪指南》(作者马银文)从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的礼仪,有日常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礼仪、仪态服饰礼仪、商务活动礼仪、职场办公礼仪、仪式庆典礼仪、会面接待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服务行业礼仪、居家相处礼仪等。无论是商务人士、各类职场人士,还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通过阅读《现代社交礼仪指南》,相信都能受益匪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淘金岁月

    淘金岁月

    本书讲述了一个有真实背景的淘金故事。山东招远盛产黄金,素有“金城天府”之称,正因如此,一夜致富的神话天天流传,招来五湖四海满怀梦想的淘金者。大桩的黄金交易,复杂的流动游民,使这里同时成为全国神秘大案的发生点。位于金矿区内的羊角村,贫富分化,走私黄金的暴发户挥霍无度,买卖绝色女子;大多数人却过着温饱难继的赤贫日子。主人公李春林毅然辞去公职,回村竞选当上党支部书记,率领全村开采金矿以图致富;而以前任书记为代表的地方官却纸醉金迷腐败作乐,纠合白道黑道企图垄断金矿。
  •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从秦始皇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建立的千秋大业,再现了这位中国始皇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中国封建王朝“首任皇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学习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认识。
  • 裁决圣镰

    裁决圣镰

    此少年非彼少年,第一世修炼禁术大战凶兽、屠杀寒山寺、结交很多义士,为的只是救出自己的师傅和娘亲,目的达成时已物是人非矣。彼少年非此少年,第二世突破境界、毁坏神器、大战武林各个传说人物,杀伐果断,为的只是颠覆历史,恢复父亲的荣耀。目的还没有达成就已厌倦杀戮,与发小、战友休于田园。
  • 孤为圣王

    孤为圣王

    身患绝症的少年龙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穿越异世,自此一个新的世界展现在他的眼前。传说中的军团,倾国倾城的美人,诡诈的阴谋,热血的升华,谱写一首壮丽的英雄史诗。很早以前就想写点什么,一直拖到现在,不过还好不是太晚。我常和人说有梦的青春才是最动人的风景,一切趁着还年轻。
  • 墨染年华:腹黑王爷求抱抱

    墨染年华:腹黑王爷求抱抱

    前世余留的记忆,成为了今世不变的信念。她,前世浴血搏杀,身经百战,正统天下。他,前世与恶魔结下契约,茹毛饮血,杀尽天下无辜。曾经,他将她刺杀;现在,恶魔的心灵已经在她的心里发酵。
  • 元铠

    元铠

    第二次圣魔之战后,原有修炼体系被打破,世界进入新元力时代,数十年之后中土大陆风云再起,各路诸侯磨拳擦掌,虎视眈眈。苏望意外觉醒家传手镯,习功法,凝元铠,战圣魔。看一介少年如何身穿战铠,举国师大将旗帜,御外辱,抗内乱,战诸雄,成就无量神座!
  • 新济公新传

    新济公新传

    守法朝朝忧闷,墙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齐马骆,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人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你笑我,疯济公,天知地知我不疯,痴痴傻傻心不狂,酒肉穿肠过。人家修口不修心,我却修心不修口,哪有不平哪有我,我就是济癫
  • 吾皇爱细腰

    吾皇爱细腰

    吾皇爱细腰,作为宠妃,苏沁琬拥有的,也就只有这一把纤腰、一张脸蛋和一颗还不算笨的脑袋了。宠妃要听话,皇帝指哪打哪!宠妃要自知,皇帝不会爱你!宠妃要……咦?皇帝对她表白了?皇帝:爱妃,朕只要你一人可好?众大臣:妖妃祸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