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500000004

第4章 山静日长

“安化跳梁即日平,中原群盗敢纵横,洪都定乱谁堪使,除是君王自将兵。”——绝句十三首之三(注一)

在正德皇帝、太监和边将一意南征的扰攘声中,退隐洞庭东山达十年之久的太傅王鏊,也忧心忡忡地赋绝句加以讽谏;对朱厚照而言,自然,又是马耳东风。

十四年八月十七日,王鍪七十寿诞,就在这南征的风风雨雨中度过。其时,王鏊许多得意的门生如蔡羽、文徵明等均在金陵应试未返。长子延诘、女婿子容远在北京。次子南京中军都督府经历延素,职责所在,自难返乡为老父祝嘏,场面不免稍为清冷。

门生唐伯虎,为曾受聘宁府事,虽在道路传说纷纭,妒才乐祸之人更处处造谣中伤的情况之下,仍以其洒脱绵密的笔致,精心绘制《长松泉石图》献寿,倩太仓张云槎,补绘王鏊小像于泉石之间。唐伯虎复有七律一首,和《长松泉石图》一样备受贺客称道。

“舒卷丝纶奉禁闱,梦思桑梓赋遄归;古闻南极称天老,今见东方有衮衣。莲社杯酒陶靖节,獭囊诗句谢元晖;无疆陵上诸生祝,万丈冈陵不算巍。”(注二)

人言宰相能燮理阴阳,多年来,王鏊虽然深隐林泉,但子、婿、门生多人在朝为官,对朝政民生,一举一动无不关怀。青年君主的巡游无度、各处盗贼蜂起,藩邸的逆谋,乃至阴阳失调,莫不为之动容,形诸笔墨之间。

寿筵中,宾主谈起今年开岁那场大雪。

正当爆竹声喧,家家贺岁的时候,天气忽然乍阴乍晴,晴而复阴,接着狂风大作,雪片翻飞。连绽放的梅花,也显出一种受不住风雪摧残的神态。正德皇帝腰弓跨马深入边塞的消息,则不时从家人或亲友书信中传来,“土木堡之变”的阴影,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愈发使人感到那狂风骤雪定是岁凶年荒的警兆。

王鏊在风雪撼动的堂屋里,写出胸中不吉的预感:

“……渔蓑未爱江头好,龙驭惟忧塞上深;我是袁安方闭户,地炉火暖独愁吟(是岁年俭民饥)。”——《己卯开岁连雪有作》(注三)

到了七月,正是江西战况扑朔迷离之时,江南忽然刮起飓风,浊浪滔天,颇有驾海驱山的凶恶之势。沿江滨海的地方,竟有一半人家漂流而去,葬身蛟鳄之腹。意想不到的是,虽然侥天之幸,宸濠之乱迅速敉平,生民的苦难,凶年的饥馑,眼看可以稍微降低一点,却由于边将的怂恿,天子的好游,而益形加剧;又使王鏊的心绪,感到无比的忧虑和痛苦。到八月中秋之后的七十初度,虽是贺客盈门,献诗祝寿,却无法驱散王鏊心中的惆怅。回忆正德四年六十岁生日,刚从北京致仕东归,那时刘瑾肆虐已至顶峰,朝中忠义之士,不是被杀戮,便是遭致放逐和囚禁的命运。离京时,看到同僚们痛苦绝望的神色,路途上荒凉残破的景象,至今犹在王鏊心田。

“今日是生时,满座亲知,都来上寿把金卮。百岁人生今过半,好共开眉!玉带挂花枝,醉墨淋漓,世间名利不关伊;况是功成名遂了,不乐何为?”——《浪淘沙》(注四)

当时醉中填词四阕,王鏊用以宽慰自己,也宽慰亲友和家人。然而,真的“好共开眉”?十年于兹,王鏊心中,依旧一片茫然。

王氏三公子——中书舍人国子上舍王延陵,坚邀唐伯虎为乃翁作七十寿序。序文一道,伯虎生平着笔不多;但青年时代的《送文温州序》,分析士林前辈与后进之间,一方面教诲、引擢,一方面是推戴辅翊;然后才能上下相成,使长者的学问道德得以彰显于世,使后辈既能高山在瞻,有所标的,其才智更可借以发挥。态度之恳挚,剖析之透彻,不仅文林心中感到无比慰籍,冲淡了离乡背井的惆怅,读者也莫不赞叹。近年的《送陶大痴分教抚州序》,以反讽、幽默的手法,描写饱学、贫困之士的时代遭遇,更是传诵一时,令人啧啧称奇。

唐伯虎在王鏊七十寿序中,称道王鏊:

“……祁寒盛暑,手不释卷,天下服其勤;贵珰用事,计陷宰相,公力拒之,天下尚其义;遂引疾以归,天下推其勇;归卧包山之麓,太湖之上,耳目所接者,松风雪浪,于世事无一预也,天下称其高。凡是数者,皆天下之所不可得,或有其一,犹自以为逾于天下;况备有之哉?……”——《柱国少傅守溪先生七十寿序》(注五)

短短数百字,非但写出王鏊的性格、功名,节操和风骨,更描绘出归隐后的林园风貌,直与《长松泉石图》相互呼应。

序文之首,伯虎认为冥冥之中必有司福之神,福之多寡厚薄,端视各人德业而定;能造福天下人的,其所享福份,也必逾于天下之人。结论是:

“……盖公平日以言行之善,处宰相之位,施诸普天下,蒙其福者,自人及物,不可计算;故其享福也,备有众美,而逾诸人耳……”

这篇序文,对王氏而言,既为“知言”也可谓之“善颂”,在兵荒马乱的年岁,在略觉清冷的寿辰中,未尝不是一件值得珍惜的献礼。

在无锡诸华中,收藏书画最丰,鉴赏力最高的,无过于五年前逝世的华珵华尚古先生。其博雅好古,仅次于相城沈周。石田老人生前,尚古不时荡舟前往有竹庄,二人互出所藏,相与评骘,累旬不返。正德初叶,华尚古七旬左右,文徵明曾为其作小传(注六),对他的廉洁自持、淡泊名利、乐善好施,以及对古书字画的宝爱,颇加揄扬。

华夏华中甫,也当算此中翘楚,这年五月,文徵明往客无锡,曾跋其珍藏《淳化阁祖石法帖》六卷。

年逾而立的补庵华云(从龙),可谓后起之秀,不仅藏品丰富,对吴下的文、唐、仇诸家,更是备极礼敬。

正德五、七年间,唐伯虎曾作客于华云的剑光阁中,少则数旬,多者数月。吟咏品茗之余,为作《白居易诗意册》达四十幅之多。十四年秋节过后,传言江彬、张忠等正欲前往江南搜捕宸濠余党的风声鹤唳中,唐伯虎又复进入太湖北岸的桃花源,避开扰攘的尘嚣。剑光阁的书案上,摆设着南宋罗大经所撰《鹤林玉露》一部。映入唐伯虎眼帘的,则是《山静日长》篇。想是主人正为江南暑热的余威,以及局势的纷扰,极思遁入古人所开辟出来的那片心灵世界。正德二三年间,一度以《山静日长》为题作画的唐伯虎,对华云这位青年文学家、书画鉴藏家的心弦,似乎很快地就产生了共鸣,于是一起策划分段描摹《山静日长》中的境界。

他们构想中的图册,共分十二幅。溪山树木、茅屋书舍、巾服人物……唐伯虎一一按文中所形容、描写的景象,勾画布置,然后以南宋那种劲拔而工致的笔墨,捕捉于绢素之上。总计十二幅画,一共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光,才告完成。不仅剑光阁主人心满意足,见者无不赞为伯虎生平杰作。

同年冬日,大约《山静日长》图册绘成不久,适王阳明来访;华云曾先后师事乡前辈户部侍郎邵宝,和这位余姚理学家王阳明,时局混乱,戎马倥偬之际的短暂相会,师生二人,又是欣喜,又是感叹。

十月初,在杭州把一干要犯交付张永之后,王阳明就在南屏山净慈寺中养病;事实上,平定藩乱期间,他大半是在病中筹划和指挥。位于西湖南岸的净慈寺,离苏堤第一桥映波桥不远。每日在深松老屋中静坐,进入耳中的无非是钟声与梵诵,但脑海里却怎样也排除不了江西民生凋敝的景象;雪上添霜的御驾亲征,更不知给苦难的江南,带来何等样的劫数。记得以前在这座古寺中养病,还可以跟老僧下棋,乘侵晓湖中无人之际泛舟游湖,或登高眺远,功成名就的此际,却只能望着纷乱交缠的藤蔓,听着窸窸窣窣的落叶,昏昏沉沉,日复一日地嗟叹:

“带苦人间不尽愁,每拼须是入山休,若为此夜山中宿,犹自中宵煎百忧。百战江西方底定,六飞南甸尚淹留,何人真有回天力,诸老能无取日谋。”——《宿净慈寺四首》之二(十月至杭王师遣人追宁濠复还江西是日遂谢病退居西湖)(注七)

他把劝挽天心的希望,寄托在廊庙诸老身上。

时近深冬,不仅回銮无望,传抵王阳明耳中的,尽是太监和边军边帅挟持宸濠滥捕余党、搜刮民财的消息。王阳明之搭舟北上,想前赴淮阳行在,孤注一掷地向正德皇帝犯颜直谏。到了京口,却为致仕家居的大学士杨一清大力劝阻。杨一清督学甘、陕总制三边多年,刘瑾之诛,也多由他所策划;是以无论对正德皇帝,边将、太监,他都有深入的了解。他的极力阻劝,无非不愿王阳明,这国家栋梁,生民柱石,白白牺牲于佞倖和罔顾国家安危的皇帝之手。

华云看得出乃师清癯的脸上,映现着进退维谷的苦闷。由《心静日长》所幻化成的十二幅图画,也许正是王阳明渴欲卧游、隐遁的桃源。剑光阁的书画、惠山泉的滋润,对半年来日夜焦思苦虑,劳碌奔波的王阳明,似乎真正产生了心灵的慰抚作用。此外,命其巡抚江西的诏令,也在仲冬传抵江南;他又可以回到江西收拾残局,对太监和边将的肆虐,多少产生一些制衡的作用。因此,王阳明很快地便应允了门生华云的祈求,分段为唐伯虎的图册、书写《鹤林玉露》中的《山静日长》。使剑光阁主人大喜过望的是,王阳明竟在江西归舟中很快地写好寄至,可见他对伯虎作品的珍赏。腊月,当唐伯虎在桃花庵学圃堂中,题三十年前曾一度见于金陵的《李嵩罗汉图》(注八)时,《山静日长》的书与画,早已装裱成帙。华云以兴奋喜悦的口吻,为阳明、伯虎一代两奇人,且均与宸濠事件相关联者的书画合璧作识:

“……夫子畏得辋川之奥妙,而伯安行书,磊落有奇气;况二公人品才地,皆天下士也,一旦得成合璧,岂非子孙世袭之宝耶?是岁嘉平月十日,补庵居士识。”(注九)

对年届知命的文徵明而言,正德十四年,也是个多事之秋;三月中旬,二十多年好友宜兴李瀛卒,九月,继母吴安人逝世。

吴安人,和前岁十月九日亡故的伯虎岳母吴孺人,同样是默默一生的贤淑女性,生平事迹,鲜为外人所知;但她们往往是家庭生活的支柱。

吴孺人素宁,育有一子三女;次女就是伯虎的元配妻子。伉俪情深,遗憾的是,在伯虎二十五岁前后,就撒手人寰。孺人七十年的生命历程,倒有六十年手不离纺车和筐篮,纺绩不辍。她长年茹素,并非因为好佛,仅仅是生性俭朴。她认为人生修短有算,祸福有数,天道不能以膜拜和祈求而改变;也可说是一种很豁达的人生观吧。从这些方面看,对唐伯虎的人生态度,未尝没有影响。且看唐伯虎在一首《叹世》七律中所表现的观念: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注十)

唐伯虎更在所撰《徐廷瑞妻吴孺人墓铭》里,颂扬她平凡生命中的诸种美德:

“……寅为女婿三十年,内言不闻,非仪两绝,亲所豫见,故为铭其墓之户……”(注十一)

徵明继母吴氏墓铭,则是由王鏊执笔,足见王、文师生情谊之笃。文林逝世时,吴氏年未四旬。

“其为我穿穴冢傍,吾且从公!”

温州公文林葬时,吴氏悲戚至极的话语,犹在人们耳边回荡。二十年后的吴县梅原之上,吴安人即将和先文林而逝的原配祁安人,同事温州公于九泉。感于吴氏独居二十年的冰蘗之操,以及对原配子孙的慈爱,王鏊感慨无限地铭曰:

“诗咏柏舟志矢弗他,鸣鸠饲子其爱无颇,我怀伊人宁复有之,洵美安人维其似之……”(注十二)

文中,王鏊也特别提到徵明潦倒场屋而名彻宇内的景况:

“……徵明虽未第,名已彻海内;每秋试,主司以不得徵明为歉,而徵明未尝以不第为怼也……”

经过十五年的岁月,琴士杨季静,也早已迈入中年。

弘治十八年挟琴南游,访求知音,唐伯虎曾为作南游图,吴下题赞者无数,而一幅浅绛设色的《琴士图》(注十三),山石皴法,乱中有序,似在有意无意之间。款:“唐寅为季静写”,钤“南京解元”朱文印;未署年款。平台松阴下面,杯壶香炉彝器罗列。泉石旁边,对流挥弦的杨琴士,唇侧平添了两绺乌须。从画中笔法和琴士面容上的岁月表征,学者推断为伯虎知命前后的作品。

此外,嘉靖五年文伯仁所绘《琴士杨季静小像》(注十四)后,裱附唐伯虎的杨季静像赞:

“指随流水,心逐冥鸿,白眼一双,青山万重。昭文调高,阳春寡和,枥马仰秣,梁尘暗堕。刘媛短调,稽生广陵,谱中传指,律内符心。石室烟霞,竹窗风雨,流水百滩,冥鸿万里。友生唐寅。”

嘉靖五年,伯虎早已回归道山,想来也是知命前后为杨季静的琴艺和不群的丰采所作的叹赏吧。

“昭文调高,阳春寡和,枥马仰秣,梁尘暗堕。”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伯虎晚岁发自内心的叹息。

徵明、伯虎两位近邻好友,上巳日往往同聚一处,临流修禊;桃花坞本身就是绝佳的流觞曲水,畅叙幽情的地方,但,正德十五年(庚辰)三月初三,两人修禊的方式,却大异其趣。

吴城西面的小溪上,带着几分酒意的文徵明,独自望着西逝的流水,遥想烟波浩淼中的太湖西山。晚风吹拂下的溪柳中,见不到故人舟楫,只有成群的燕子,在落日霞光中穿梭。不知蔡羽是否已经忘记和他的约会,反正这位西山古文大师和陈湖公子陈淳一样,惯于爽约。

其实,前一年八月,他们才同往金陵应试。试毕回航阻风,又同在静海寺,达摩岩和卢龙观留连数日;至今不过六个多月,但在文徵明的感觉中,似乎已经相别经年。

阵阵江风,飘动着他那单薄的衣襟,连两岸的新绿,也泛出一丝丝的寒意,使他备感孤独和寂寞。他在诗中写道:

“……日落晚风吹宿酒,天寒江草唤新愁;佳期寂寞春如许,辜负山花插满头。”(注十五)

回味一日间的孤独与失落,文徵明作《溪上小图》一幅,连诗寄往洞庭西山,让蔡羽也咀嚼咀嚼那孤独等待的滋味。

明末南京工部郎姜绍书(二酉)在《韵石斋笔谈》中,述及其外祖父孙吾阳正德十五年的一次雅集:

孙氏世居武进县之七峰山,宅近江滨,奇岩壁立,龙蹲虎踞,台阁山林相互掩映,是个修禊的好去处。孙氏与唐伯虎、祝枝山、杨邃庵(一清)、陈石亭等名彦均属莫逆之交。据说相思命驾,群集吟咏,诗词书画,时有流传。庚辰上巳,不仅照例群贤毕集,更把唐伯虎的诗、画,以及诸名士的题名,镌于摩崖之上,以纪胜游。悬崖挥翰者,正是屡立边功的致仕大学士杨一清。

经过百余年的风吹雨淋,姜绍书想到遣人拓下这些名公手迹的时候,可惜多已漫漶,只有唐伯虎的图与长歌,焜耀于天壤之间。为了对唐伯虎才华艺业的尊崇,姜绍书并和伯虎长歌两首,其和歌第二首的最后几句是:

“……伯虎前身顾虎头,兴酣盘礴方留笔。掣笔迅如风雨来,骥渴鸿惊凭腕力。石淙墨兴垂琬琰,风雅不孤徵有德。纪元前度是庚辰,惊喜百年传旧迹。云峦幻出蝌蚪文,仓颉书成鬼应泣。”(注十六)

在岁月和风雨的摧残下,摩崖题名半已漫漶,唯有伯虎图画清晰可辨,所作长歌,竟一字不差;综观姜氏此记,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再以庚辰年,祝枝山自兴宁北返的时间相互印证,恐怕也难以赶赴盛会:

正德十一年,祝枝山到达岭南未久,荒僻小县,在他辛勤的治理下,好不容易有些起色;这位爱民如子的百里侯,却以拙于催科,被罚停俸。题诗广东旅邸粉壁,赋过表现愤慨、失望的“归与”之后,对宦海生涯,一天比一天感到无奈。

十四年,早已三年考满,仍无调迁消息的他,把心中焦思,化成《己卯春日偶作韩致光体》七律:

“亡羊何日返初岐,失马由来不用悲。灵药不消心底火,世情犹恶梦中棋。三年紫陌长虚履,一纽铜章只碍诗;好景每将闲领取,淡烟明月两参差。”(注十七)

推测这位年届耳顺的东吴书家,得到荐升应天府通判的讯息,已经是十四年深秋时节了。专督财赋的新职虽非所长,但离乡背井,骨肉离散多年的祝枝山,仍对重返乡山,抱着无比的欣慰。他到广州辞别表弟赵二诗中,流露出此际的心境:

“江沱已喜干戈定,吴越犹闻稻蟹肥。把酒正看黄气好,凝眸无奈白云飞。……”(注十八)

及至十五年春天二月,官归舟中,内心的兴奋与矛盾又一起涌现心头:

“世棋年矢两相催,绝岭春深与雁回;无限胸中未酬事,蓬窗灯枕酒醒来。”——《庚辰二月廿七日晓官归舟中口号》(注十九)

仅从祝枝山这一个时期所赋诗题上,就不难找出他北上的帆影棹痕;

“三月初峡山道中”(注二十)——峡山在广东清远县东,从广州出发未久,四周仍然一片岭南春色。

《庚辰三月归至保昌馆李君士元家适士元车马有行色廿四日解携各北南临岐口占为赠》(注二一)——保昌,即广东南雄,行踪已近粵赣两省的交界。

船过赣州,归心似箭的祝枝山在“赣州”(注二二)七律中,吐露出长途航行的无奈:

“萧瑟滩声怒复幽,四程犹未是炎州,行人不解居人语,章水相逢贡水流……”

好不容易挨到距南昌六十里左右的市汊,又为飓风所阻,屋瓦飘飞,赣江波涛,冲激如雷,在船上,祝枝山眼睁睁地看着水没村落。屡次升帆,都抵不住风浪而踅回,一连三宵,停滞在一个狭窄的山隈之中,行动不得,因而谱下《市汊阻风》(注二三)。

由此推测,他过鄱阳、湖口入长江,再横贯安徽南境,到南京赴任时,恐怕已时近端阳了吧。

同类推荐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是谁?听到本雅明自杀的消息后,他的挚友布莱希特说:“这是希特勒给德国文学界造成的第一个真正损失!”20世纪的学者中,没有谁像本雅明(和福柯)那样,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广泛阅读并适合于众多的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政治倾向者。作为犹太人,本雅明难逃二次世界大战的劫数,作为杰出的思想者,他在哲学、文学等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本书通过梳理浩繁的相关文献,不仅构建出本雅明的一生记录,给人留下惊异和感叹;更透过他在本世纪初坎坷痛苦、随波逐流的生活给世纪末的人们以警醒: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文字清新,叙事生动,对本雅明思想气质的把握极为到位,堪称一部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本雅明传记。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 贝多芬(名人传记丛书)

    贝多芬(名人传记丛书)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一生即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年少时被父亲逼着弹琴,母亲早逝;成年后经历了数次失败的恋爱;26岁时听力衰退,45岁时完全失聪……该书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永恒的艺术而长期忍受苦难、与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阅读该书可以使读者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重收获。
  • 肯尼迪(名人传记丛书)

    肯尼迪(名人传记丛书)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我的老婆是千年女尸

    我的老婆是千年女尸

    因为血脉的关系,我到了一定岁数后,一定要揉着女阴尸睡觉,本来以为我的血脉一般,不需要太多太纯的女阴尸来协助,可是后来发现,我的血脉,不仅需要很多的女阴尸,而且都是极品的,才能压制住我体内的狂涌躁力。为了生存,我开始寻找女阴尸,开始提升我女阴尸的能力。把一个个女阴尸,造就成恐怕的存在,甚至让她们站起来,甚至像一般女孩子一样,在我身边生活。
  • 气动武洲

    气动武洲

    石破天惊的一剑,劈开异世轮回,玩转斗气的最巅峰。穿过东海绝境,走进传说中未被探索的十万大山,那里有理想的国度,惊人的武技,炎黄吗?我曾经是......。主角寻父的过程中,命理不断推演,他是她口中的有缘人。但他......。当我武破虚空,那些嘲笑我的人,你们只是一个笑话。当我化身灵武,那些欺负我的人,你们会后悔当初的愚蠢。你问我武的是什么?呵呵这本书下面很强壮,不会割掉,放心收藏、推荐对本书有看法的朋友可以加群:180995297
  • 绝代双骄:腹黑王爷俏医妃

    绝代双骄:腹黑王爷俏医妃

    一朝穿越,为何别人都是废材小姐,可以逆天,俯瞰天下!而她就是一个不受待见的王妃?而且那个所谓的“夫君”王爷,竟然还有一堆侍妾?还各个都是小婊砸!无妨,反正也无聊,整一整小婊砸也不错!但是,那个啥狗屁王爷你吃错药了吗?不是要休了你姑奶奶我吗?不是不待见你姑奶奶我吗?现在一天到晚粘着你姑奶奶我是要作甚?哎呦卧槽你还脱衣服?卧槽你滚开!别过来!
  • 梦苍渊

    梦苍渊

    尽管如此,然而结局却早已注定:黑暗中寻觅的人,迷失了双眼,还有听觉可以继续前进;历史中沉浮的人,哪怕希望渺茫,却还有一线生机;而他……手握着神剑,劈不开前方薄薄的屏障……染血的战衣分不清血迹为谁……尽管神力通天,道也无法挡你脚步,然,结局早已注定!
  • 惊天逆转

    惊天逆转

    五岁生母被迫自杀,八岁登基,直至今日他已做了十二年的傀儡皇帝!甚至护不了自己的忠臣和爱妃!满朝文武过半是首辅的人,就连后宫也被太后和皇后把持!但是,他说,这天下是大陈国的天下,这天下姓文,不姓晋!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实现这惊天的大逆转!可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才突然发现,从一开这就是一个惊天的大阴谋!所有的一切,早就落入了他人的圈套之中!
  • 异禀医师:少女不可欺

    异禀医师:少女不可欺

    她是天赋秉异的少女医师,百首莞尔动听的萧萧之曲扭转乾坤;十盘出神入化的烟熏制香惊艳天下;一手无人能及的炼丹之术拯救苍生。她是医师,本无心触剑,最终却迫不得已的执起了剑,走遍江湖;她是正义,本无需斗争,最终却迫不得已的化身为暗,守护光明。一念之间,剑可逆天。前世今生的等待,我如今为魔,却为神驱魔。
  • 征战修仙之旅

    征战修仙之旅

    他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家,他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坏学生,一次昆仑山旅游的机会,两个孑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出现交集,却开启了李昆征战修仙的仙途......
  • 绯银

    绯银

    异种的天煞孤星,传说只有神命和皇命的人才能勉强不受他的影响。而清晨,这个来自边境城的少年,他不想就这么轻松的屈服于这自以为是的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不,他只是不想失去那些珍贵的千奇百怪的朋友。还有那个在某一天突然出现在自己家中的奇怪少女。……“一直在沉思些嘿嘿嘿的东西可是很伤身体的哦,清晨。”“谁特么想这些东西了!”……那么,开始转动吧,改变世界的齿轮!
  • 我愿意这样想起你

    我愿意这样想起你

    文艺暖男新鲜旧情人,睽违三年后最新力作。一部让你“感怀旧时光,寻找新开始”的暖心之作。一部道出你心声的青春纯爱集:用整段青春去爱你,是我做过的最奢侈的事。 谁的青春不值得回味?你是否也曾在一个寂寂深夜打着手电躲在被子里抹眼泪?30个纯美故事,让你动情动容,让你感慨:很庆幸,在美的年华,我们可以拥有同一段回忆。 那时年少,有人说你不懂爱,可是你还是去爱了。不为别的,只为给今天的你留下这段微微疼痛却刻骨铭心的回忆。
  • 魔法学生逃学物语

    魔法学生逃学物语

    不可思议的魔法学校?每一个中二病都想破了脑袋都想入学的非常识里世界学校?毕业之后还可以包分配到政府对超自然灾害机关和对超自然犯罪机关?好吧,这其实就是一个学生不超过十个连魔法试验工坊与魔法图书馆都没有的皮包学校......主角东方忽攸被老爸派来向皮包魔法学校校长方寸拜师学艺结果被告知自己被老爸以七千亿卖给了方寸......不过好事还是有的,比如在路上捡到金发少女一只收作私人女仆什么的......于是东方忽攸就开始了他一边上学一边还债一边走南闯北寻找混蛋老爸顺便一边想着怎么逃学的生活。咳咳,这是一本萌元素和燃元素满满的小说哦!我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