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500000028

第28章 真衡山假子朗

嘉靖十四年元宵节次日,金陵书画收藏家严宾(子寅)造访停云馆。严宾时常往来于顾璘与文徵明之门;其书法颇有米意,所画山水小景,则酷似文徵明。但是,此次持以求跋的画卷,却使文氏大感意外。

沈周《西山雨观图》,算来已有四十七年的历史,其时文徵明侍父游宦,刚刚回到苏州定居,充博士弟子;而老父则仆仆风尘,转往滁州南京太仆寺赴任。六十二岁的石田老人沈周丧偶未葬。眼见离卜期只有半个多月,却是阴云四合,豪雨不止。沈周在有竹庄中,为西山墓地工程难以进行而焦虑时,有客以米元晖山水相示,一时画里云烟,触动了老人心绪,曾赋七绝一首。可喜次日雨止,沈周复观米图,心情也就随之转变。见卷后有段空方,遂自为《西山雨观图》,以与米作前后呼应,并加题识。

对沈周的人品和画艺,文徵明永远感到仰之弥高。观其画、读其诗,仿佛如见其人。他对米氏父子的特有画法,也极为珍视和尊崇,文徵明曾在他自己所仿米氏云山图并跋中,论及米氏画法:

“……大要父子无甚相远,余所喜者,以能脱略画家意匠,得天然之趣耳;元章品题诸家,谓皆未离笔墨畦径,晚乃出新意,写林峦间烟云雾雨阴晴之变,自谓高出古人。……”(注一)

不过,使他感觉美中不足的是,不知何时,石田老人跋中所称米氏云烟,已被割去,因此只余沈画。沈跋之后,接以好友陈沂和顾璘两跋:

“隐侯孤兴发,摹出米南宫。”

“云山惟米氏为佳,石翁此纸,妙在淡中。”

陈、顾题诗、题句,固然推崇沈氏;唯均隐指《西山雨观图》为沈周傲米之作。此际虽失米图的直接比照,但深知此中三昧的文徵明,却直觉到乃师胸中自有丘壑,并非以米氏云烟为其蓝本。跋中,一面表现浓厚的缅怀之情,有意无意间,也不忘肯定沈周的自出机杼:

“……石丈高情点笔间,悠然胸次白云闲;凭君莫作元晖看,自写吴门雨后山。吴门何处墨淋漓,最是西山雨后奇,一段胜情谁会得,千年摩诘画中诗。……”(注二)

八月的洞庭西山,又是橘实累累,只待严霜染成漫山的橙黄,徐缙取出珍藏的岳丈王鏊所留传的赵孟頫《洪范授受图》,请文徵明为跋。

王鏊既在跋中盛赞孟頫笔墨精妙,更对画中人物的气度称赏不置:

“观此图武王谦冲虚受之心,箕子谆复指授之意,宛然见于眉目颜面之间,可谓善写圣贤授受之际之气象矣。……”(注三)

太傅王鏊乃朝廷元老重臣,跋中所论仅限于《洪范授受图》的技法和表现。关于宋王孙赵孟頫日后仕元,虽是历史话题,但事涉个人节操、春秋大义乃至种族问题,敏感而复杂,王鏊只字未提,不知是否有意回避?

文徵明许多书画题跋,不仅极力推崇赵孟頫诗画,更将其视为遥承二王余绪,书道中兴的功臣。对赵氏应召仕元,也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剖析和诠释。

首先,他认为这幅没有年款的书画卷,画既古雅,小楷亦复精绝,可谓完美无缺的不世之作。考据年代,与赵孟頫初仕兵部郎中时所书《壮子马蹄篇》的书风相近;推测可能系同期所作。

赵孟頫素精《尚书》尝为《尚书集注》,何以生平不书他篇唯独以精楷书“洪范”,并绘授受图?恐怕因出仕异族,招人非议,用以为无言的辩解吧!

文徵明再就“洪范授受”故事本身来加以剖析,前面的假设,可能性相当之大。

故事中的箕子为纣王至亲,然武王伐纣之后,箕子非但接受周朝的封赠,且谆谆指授治世之道,武王则虚心接受。千载之下,未闻以箕子为非;文徵明的疑问与结论是:

“然则公独不得引以自盖乎?……今皆不书而独书此篇,不可谓无意也。”(同注三)

在苏州流传着这样一则趣事:

当文徵明缣素山积,懒于应酬的时候,就以笔札召弟子中画风最肖似他的朱朗(子朗),前来“过军桥”南,曹家巷的停云馆,帮他“一了前债”。久而久之,人们知道文徵明的真迹难求,也为了贪求便宜,索性就请朱氏画幅“文画”,装饰门面,或转售图利。

有位寓居苏州的金陵人,遣童子携带礼物,向朱朗求作“文画”,岂知童子错把礼物缣素送到文府,并说明主人心意。得知原委后的文徵明微微一笑说:

“我画真衡山,聊当假子朗,可乎?”(注四)

朱朗是吴县人,绘画酷似文氏,但其青绿山水峰岫皴法不清,树木刻板,缺乏那种迎风搖曳之势。

对于出自门生、亲友,乃至佣笔者的赝作,文徵明一向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有持画请其鉴定真伪,文徵明也表现得颇为含蓄,并不直言其伪,以显示自己的善鉴。他意思和乃师沈周颇为接近;以为书画不过风雅之士适情适性之物,但,对于佣笔、负贩者流,却是生活所赖,造假作伪,何忍苛责?再者,后世之独具慧眼者,自能分辨真伪,又何必过分关怀!

其后,王世贞在《文先生传》中,写出文徵明此一宽容气度:

“……然诸所欲请于先生,度不可,则为募书生、故人子、姻党重价购之;以故先生书画遍海内,往往真不当赝十二。而环吴之里居者,润泽于先生之手,几四十年。……”(注五)

嘉靖十四年八月中旬,当举家大小正为节日忙碌之际,文徵明且喜连日晴霁,正可以举杯对月,顾影徘徊,享受燕居闲适之乐。近年,由于陈淳经常往返城南和苏州东北的陈湖,隐居作画,师生之间相聚较少,弟子朱朗便每多随侍,成为诗酒之伴。

“月近中秋夜有晖,幽人恋月卧迟迟;及时光景宁须满,明日阴晴不可期。……”(注六)在朱朗陪伴下,文徵明咏于十四年八月十四的赏月诗。担心天有不测风云,可能是老年人的特有心态,非仅明年之事难以预料,连来日阴晴,都在不可期之数,因此,面对一帘清影,金尊引满,及时行乐,才是达者应有的胸怀。

八月十五夜,仍旧万里无云,一轮满月当空辉映,弟子随侍在侧,吟哦言笑,文徵明满怀欣慰:

“银汉无声夜正中,十分秋色小楼东,空瞻朗月思玄度,谁有高怀似庾公。把酒金波浮桂树,卷帘清露滴梧桐,碧云何处人如玉,惆怅东栏一笛风。”(同注六)

“空瞻朗月思玄度”、“碧云何处人如玉”;流晖下面所思念的“玄度”,所惆怅期待的“人如玉”,究竟是何所指?不免令人迷惘。但,读他嘉靖七年所赋“风入松词”,和他另一幅小画上的题诗和跋,就不难恍然而悟。

“萧斋梧竹手题诗,曾写新图为禄之,幽客又逢朱子朗,虚堂如水月明时偕陈道复过禄之书斋不值,为作此图。”(注七)由之可见朋辈凋零,年迈孤独的文徵明对几位入室弟子,在感情上的依赖。

十六夜的月色,依然明朗如故,但感觉上,即将由盈转缺。面临晚境的文徵明,怀人之外,别添一种惆怅:

“入眼冰轮积渐摧,白头顾影重徘徊;极知物理盈当缺,自惜年光去不来。……”(同注六)

由于朱朗的连日相陪,文徵明录了三个月夜所赋的三首七律为赠,并赠以《中秋对月图》一幅。

类似的师生深宵步月佳话,也见于嘉靖十一年十月十三日。两人在玉磬山房小酌,微醉后相偕步月中庭。萧疏的桐影交织着人影,仿佛流水般游动。文徵明拽杖赋诗,极尽逍遥之致。命童子烹苦茗啜之,还坐风檐之下,仰望星月交辉,寒霜暗降,不觉至丙夜。他在赠朱朗的《中庭步月图》中跋:

“东坡云:‘何夕无月,何处无竹柏影,但无我辈之闲适耳。’”(注八)

名满江南,与浙派画领袖戴进(文进)并驾齐驱的老画师周臣(东邨、舜卿),其生卒年月,和他的高足仇英一样扑朔迷离。一般推测,周氏卒于嘉靖年间,享寿八十左右。

学者彭年于嘉靖壬子(三十一年)腊月,题仇英为长洲陈官所作“职贡图卷”(注九),上有“……实父名英,吴人也。少师东村周君,尽得其法,尤善临摹。东邨既殁,独步江南者二十年,而今不可复得矣。……”

人们一则据此推论仇英当卒于嘉靖三十一年之前;并进而认为,由此上推二十年左右,即乃师周臣可能逝世于嘉靖十几年。果真如是,则周氏作于嘉靖十三年八月既望的“松泉诗思”(注十),和嘉靖十四年九月十五日所完成的《长江万里图》(注十一),可能是其生命末季的遗迹。

论者以为,周臣此一高一尺三寸,长六丈一尺余的绢本长卷《长江万里图》,由于山水景观形势不同,在笔墨丹青的变化上,时而思训、晋卿,时而右丞、李成、郭熙、大痴。及至烟霭蒸云,雨洗峰林,则又采用元章父子和高房山的笔致墨韵;因此可谓集众人之长于笔端腕下。

在周臣完成其《长江万里图》的前四天,文徵明检箧,找到自己四十前的一幅旧画,忆及亡友伯虎,心中又是一番感伤。

徵明此画,大约作于伯虎父母妻子亡故之后。奔波忙碌的徵明,经常每隔旬月,才得前往吴趋里和伯虎相聚,安慰这位因家庭巨变,陷于孤独、寂寞而贫困的好友。两人在临街小楼上共饮。面对满架图书,不仅排除了闹市的喧嚣,也容易引发思古之幽情。

谈到画时,由于石田师素日的启示,文徵明曾大发高论:

“作画须以六朝为师,然古画不可见,古法亦不存,漫浪为之,设色行墨,必以闲淡为贵。”(前已引录)

回想起来,对当时的大言不惭,自觉多少有些可笑。但是,再看看四十年前的笔墨,仍旧有着一份淡雅古朴的意趣,比时下某些画家的秾涂丽抹,不可同日而语;显见时虽年轻,所言并非空泛之论。因此,对二十五六岁时的见地和挥洒,也就倍加珍惜。除于跋中忆叙昔日情景,并系七绝一首:

“墨痕依约澹苍苍,断楮回看四十霜,古意犹存颜色外,只应桃李愧严妆嘉靖乙未九月十一日。”(注十二)

《唐伯虎集》编辑工作,已于十三年年尾竟工,付之梨枣;是文徵明既关怀,也为故友感到安慰的事。集分二卷,乐府、诗总三十二首,赋二首,杂文一十五首;若与伯虎平日所作相较,恐怕十不及一二,难以窥其全豹,但他深知海内搜辑其诗文者,仍有人在。

集中诗文,多为伯虎早岁之作,益发使文徵明思绪,沉湎于往昔的青春岁月。稿中为他们共同友人刘嘉所撰的墓志,读之仍有无尽的悲思和怅惘。刘嘉独子稚孙,长成之后,他已将长兄徵静之女为配,相信足以告慰亡友于泉下。伯虎罹祸后的几封《与文徵明书》,向为文氏所秘藏,铿锵的字句,仿佛一直敲击着他的心弦。从此,千载而下,除了知道江南才子的风流蕴藉外,也将一窥其胸中郁勃不平之气。

袁袠在序中形容伯虎晚岁情况:

“……筑室桃花坞中,读书灌园,家无儋石,而客常满。风流文采,照映江左;外若奢汰,而中慕沉元;勤究内典,旁精绘事。袠童时,尝获持高论,接杯酒之欢。哲人已远,九京不作;抚颂遗文,慨仰遐烈;爰加搜摭,庶存梗概云尔嘉靖甲午腊月望日,胥台山人袁袠谨序。”(注十三)

嘉靖十五年,也就是文徵明跋四十年前旧作的次年,得唐伯虎所用“墨霞寒翠砚”,文徵明视如至宝,以行书铭砚侧:

“砚为子畏遗物,衡山于丙申年得之,书此,如见其人也。徵明”(注十四)

嘉靖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文徵明破例于其所书小楷千字文后面,加识:“时年六十有七”(注十五);可能是他于书画中纪年的开始。也许,他自认为生命已经真正迈入了老境。但他作书之勤,却丝毫未见松懈。此本真书之外,单是两年内所遗留下来的各体千字文,便有四本之多。

十四年,四月廿九日,楷书一本。六月廿八日,面对窗外漫天阴雨,作草书一本。

十五年,端阳后二日,为隶书一本。及至阴雨恼人的中元前二日,又书异常难得的篆体千字文一本。

这四本千字文,为弟子陆师道(子传、五湖)所得,装裱成卷,不知羡煞多少书家和藏家。他的法书传人周天球二十五六年后回忆:

“……余从衡山太史公游,垂三十年,见其书千字文不下数百本。家殊体异,不特篆隶行草四种;而好事者刻以行世,亦凡六七家。尝为余言:‘少日学书,日以千字文二刻本自课,尤究心隶书’;毕竟功深意到,咸臻其极。……”(注十六)

自古写千字文既妙且伙者,无如王羲之后裔,陈朝的智永禅师。据传智永所临真草千字文数千本之多,浙东诸寺,各施一本。可是周天球所能见到的,只有真行二体刻本,且只一种而已。智永千字文的成就,可能传说失实,也可能是岁久失传;文徵明的千字文,则是这位太仓书家自少至长所亲自目睹的。

十六年二月,文徵明父子忙于《停云馆帖》第一卷,他们所最珍爱的《晋唐小字》上石的工作。仍由堪称江南名工章文来刻。其中单以《黄庭经》就三易其石,始得徵明首肯。

正在忙乱不堪之际,文徵明长媳钱氏不幸病故。

去年五月二十日,长兄徵静逝世。这位一生正直,不畏权贵,好面诋人过,但也不计前嫌的人,对生死倒也极为豁达。病笃时,不忘告诉乃弟徵明:

“吾生无善状,即死慎无为铭誉我,取人讥笑,无益也。”(注十七)

两人从小失去母爱,稍长,同游学官。自中年一场官司,徵明营救乃兄出狱之后,兄弟间感情逾恒;居家时,几乎无日不见,如影随形。至是,忽成永诀,文徵明内心的空虚和哀伤,当非短短一篇墓志铭所能表达的。

是年冬天,金陵好友许彦明也离开人世。许彦明之丧,由顾璘撰墓志,徵明书石,陈沂题篆。

“卜以丁酉正月二十二日葬隐君于宣德乡王家山祖墓之次。持谢少南状乞余为铭,徵仲书石,鲁南篆题其盖;并先好也。”(注十八)

“并先好也”数字一出,立刻触动了文徵明的隐怀,时至今日,不知多少好友,相待于九泉;留之于世的,仿佛寒风中颤动的几片枯叶。

长子文彭,年逾不惑,此际失偶,正所谓“中年丧偶大不幸”。文徵明不仅替儿子感伤,次孙元发,年只七八岁,淘气、好奇,处处需人看顾,却突然失恃。想到自己幼年时代的孤苦,文徵明不由得格外心疼次孙,从此卧起相携;虽然诸多不便,且喜身侧有伴。

年已十六七岁的长孙肇祉,非但能独访陈淳,相与诗酒唱和,且欲陪父亲前往金陵应试。

“青衫潦倒发垂肩,一举明经二十年,老大未忘余业在,追随刚为后生怜。槐花十日金陵雨,桂子三秋玉露天,壮志乡心两无着,夜呼儿子话灯前。”(前已引录)

想起兵荒马乱的正德十四年秋天,在儿子陪伴下前往南都赴试的心绪和情境,看看长孙肇祉的一片孝思,和相随文彭入京的兴致,使文徵明感到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继祖父和父亲,自己和儿子之后,现在则是孙子陪伴着屡试屡仆的儿子,来往于金陵路上。一代一代的青春和心血,都浪掷在同一条窄路上。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

    苹果教父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年轻人热血创业的偶像。震撼世界的新潮科技之先锋人物。
  •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都市大炼丹

    都市大炼丹

    阴差阳错,聂阳得到一本丹书,从此踏上炼丹的不归之路。吃了我的丹药,包你药到病除,吃了我的丹药,包你神清气爽,吃了我的丹药,包你不再复发。全新三包现已降临!什么骗子?简直是在侮辱骗子,不,侮辱我的人格!有我这么正直的骗子吗?
  • 下一路口,遇见你

    下一路口,遇见你

    爱你,就应守护你。这是一个双向暗恋的故事,主角众多,可能会设置男男。不喜误入,愿者可加群讨论,群号534740952
  • 妖孽世子:征服穿越妃

    妖孽世子:征服穿越妃

    "你真是做最奇怪的事,放最变态的世子!"华惜挽骂道。"还有啊。"血荣淡笑,"要最喜欢的女人。""我不习惯和别人一起睡。"华惜挽拒绝道。血荣伏在她耳边,一字一句道:"那,我非要你习惯不可。"
  • 时空刺杀

    时空刺杀

    无尽的时空,无尽的刺杀......性情淡漠,并非无情。喜悲不露,并非薄凉。只是做为时空刺客,木琅是没有未来的人,因为在正式成为时空刺客的一刻,他就已经杀死了未来的自己......
  • 弃女狂妃:独宠神医大小姐

    弃女狂妃:独宠神医大小姐

    她是将军府的废材嫡女,一朝变故让她重活一世。废材?哼,五行元素她样样精通,炼药草,收神兽,一个不落,神医、毒仙皆是她!欺她辱她之人,她必百倍奉还!不过,殿下,您贴过来作甚?他是冷酷无情野心勃勃的腹黑六皇子,一朝相识,却从此缠上她。贴着她也就罢了,天天睡觉拿硬棍子顶着她是闹哪样!“王爷,咱们和离吧。”“此事不宜张扬,王妃随我进屋来。”被拉着履行了一遍遍夫妻义务的王妃扶着腰哀怨的表示:相公太强,也不是件好事啊!
  • 箫圣

    箫圣

    箫,是种乐器,殊不知它的用途!万千世界,百般武器,我辰箫唯独选择箫!唯独爱它!我要以箫逆天,以箫入圣。尽情的享受我的世界吧。
  • 再会,你依旧是我的幸福夫人

    再会,你依旧是我的幸福夫人

    黎明时,您从天边升起,您,阿吞神!在白天照耀着,您赶跑了黑暗,放出光芒。。。六年的时光太短,我的幸福夫人,你何时会再来到我的身旁?我以阿吞神化身的名义命令你:回到我身边,以一个埃及人的身份与我相扶,直到。。。死去。Egyptneverproducedsuchabeauty
  • 霸道顾总裁邂逅万年季老二

    霸道顾总裁邂逅万年季老二

    事事第一的霸道总裁顾清落邂逅了处处被她压一头的万年老二季林笙,一见不钟情,二见不倾心,三见一言不合就开骂。呔!看我万年老二翻身,收了你这只妖孽!
  • 十全灭天记

    十全灭天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神魔大陆,淼淼无疆。王道一,是个不相信命运的人。然而无论他如何选择,都难以摆脱命运的捉弄。他的两次选择,展开了四个不同的故事,然而一切还将继续...道名十全,剑曰灭天,点开此卷,且看逍遥天子如何十全灭天!
  • 受委者

    受委者

    神术使王朝建立,异能使统治延续。本该一样的世界,却因各种力量的出现而改变。异能、神术、魔法、科技以及…腐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