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500000022

第22章 关山积雪

也是春天,大约在文徵明、汤珍同游玄墓山不久以后的事,刚刚起任浙江右布政使的顾璘,来信邀文徵明往游西湖。

苏州、杭州,同样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但生长于苏州的文徵明,对那波光潋滟的西湖,狂涛怒浪的钱塘江潮,总像欠缺了一些缘分似的。

文林先后两次任职永嘉,杭州为从苏州到温州的必经之地,但,一次由于徵明年幼无知,随着家人往返,自然无法领略山川之秀。另一次父亲病危,文徵明携医往救,结果是护着文林的灵榇回返苏州,更无心游山玩水。

成化七年春天,那时徵明才两岁,沈周和弟弟沈继南、致仕命宪刘珏、隐士史明古偕游西湖。归后,沈周特别为乃弟作西湖十六景,供其病中卧游,解除寂寥。哪知,第二年继南和刘珏便双双病故。其后徵明每当读到沈周哭悼胞弟和好友的诗作,就好像见到石田师当时那种悲怆的面容,心情也随之黯然。但沈周笔下的西湖胜景,却使文徵明心向往之。视力不良的朱存理,也曾继沈周之后,驾着满载书画的野航号,寻诗于苏堤、断桥、西泠等胜境;一直为乡里之间所津津乐道,就更令为场屋和生计所羁绊的文徵明羨慕不已。

正德中叶,顾璘历任浙江台州知府和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曾屡次书邀徵明前往杭州游湖观潮,到灵隐寺寻访沈周当日所留下的题诗和画迹,也都因故未能如愿。回想起来,文徵明心中,就有着说不出的懊恼。

这次文徵明北京归来,名缰利锁,不但看穿,且已摆脱净尽,正可以闲云野鹤之身,一偿宿愿,却又因病,辜负了好友雅意;文徵明以充满遗憾、歉疚的笔调寄诗顾璘:

“旧约钱塘二十年,春风拟放越溪船,却怜白发牵衰病,应是青山欠此缘。……”——《顾华玉以书邀予为西湖之游病不能赴诗以谢之》(注一)

离家赴任,满怀乡愁的顾璘,不久亦有诗筒传达内心的空虛和怅惘:

“怀君不见动经年,有约犹悭访戴船,草阁自含悬榻愧,莲舟终少听歌缘。徒闻避俗称高士,未必寻幽损大贤;落日依阑空伫立,海山千点淡苍烟。”——《文徵仲翰苑约游西湖不至次韵奉嘲》(注二)

其实,年近花甲的文徵明,除了时患微恙之外,主要还是一种身心的倦怠,常觉一动莫如一静。檐下的避风帘幕,往往放下不卷。有时,连着十几天,懒于梳理头发。对酒、观书、煮茶和晏起,逐渐成了生活上的习惯。

“晚得酒中趣,三杯时畅然,难忘是花下,何物胜樽前?……”——《对酒》(注三)

像这样花下樽前,浅斟细酌的生活情趣,虽然是年岁使然,想来多少也得自石田师的启发。徵明在双峨僧舍、承天寺和有竹居开始受教于沈周时,沈周大约也是八十几岁吧?

“……世事有千变,人生无百年,还应骑马客,输我北窗眠。”

文徵明《对酒》七律后四句所领悟到的那种超然境界,沈周青年时代就已参悟透彻;而他和祝枝山,却都在历经人世沧桑,两鬓皤白的花甲之年,才得大彻大悟,颓然自放,北窗高卧。揣摩其中的原因,文、祝二人,可能基于对社会、朝廷和历史的一种使命感吧!博览群籍格物致知之外,先与仕途所必经的科举搏斗,经过一再挫折;过了知命之年,始以年资和声望,得到一份微末的官职。最终又都因环境和时势,在饱受无力感的摧折之下,神色黯然地超脱了宦海生涯。这番领悟,对祝枝山而言,似乎是晚了一点。温州公文林,虽然及时领悟,却又被迫出山,终至客死官所。有了这些先例,如何安排居家的岁月,倒是很值得文徵明思索玩味的课题。

观书,是文徵明远自少年时代所养成的习惯,如今已老眼昏花,虽然结习未改,却难以长时间阅读。有时欹枕窗下,百无聊赖,有时细雨灯前,满怀寂寥,便一编在手,一面读,一面体会个中滋味,自结静中之缘。

在妻子的体贴照顾之下,徵明一生也未曾插手家事,唯有煮茶,他才亲自动手煎烹。住在阳羡和无锡的好友,知道他雅好此道,不时寄来阳羡茶和用瓦缶封装的惠山泉。这才是文徵明最为兴奋的时候,挽起衣袖,旋洗沙瓶,更亲自引火燃炉,查看火候。品茗、参禅,也几乎成了他的日课:

“绢封阳羡月,瓦缶惠山泉,至味心难忘,闲情手自煎。地垆残雪后,禅榻晚风前,为问贫陶穀,何如病玉川?”——《煮茶》(注四)

暮春三月既望,文徵明在相城邂逅阳羡好友王德昭,两人不但地垆相对,品茗清话。文徵明一时雅兴勃发,为作《青阴试茗图》(注五)一幅,并系以七律一首,无论画意诗境,都不难见出致仕后的文徵明,在茶艺与禅道上面所作的功夫。

对文徵明来说,晏起不仅和老、病、懒以及减少交游有关,恐怕也是当年行脚赴试、听鸡上朝的紧张岁月的一种心理补偿。或者说已经成了他隐逸哲学的一部分:

“林下将迎寡,颓然万事捐,老知闲有益,病与懒相便。残梦荒鸡外,轻寒穗帐前;从教贫到骨,不负日高眠。”——《晏起》(注六)

不过,尽管致仕后的文徵明隐志已坚,闲逸颓放的生活方式,渐渐成了习惯,但对好友的殷殷情意,与杭州的山川始终缘悭一面,仍旧有着挥之不去的萦怀:

“……漫说西湖天下胜,负他北道主人贤;只余好梦随潮去,月落空江万树烟。”(同注一)文徵明在谢顾璘邀游七律中,传达了他的心声。

文徵明宦游金台,求的是多年来的苦心孤诣,能够得到明主的赏识,蔚为国用,造福群伦。不得已,则退隐家园,在闲适生活中,以书画自娱,终老此身。

反观和他谊属世交的琴士杨季静,也是隐居一生,并同样有种难以排遣的空虛和怅惘。

杨季静,以家传的琴艺见重乡里。但常感知音罕遇,壮岁时曾几度挟琴,前往金陵,在古老荒芜的凤凰台、巍巍耸峙的钟山上、六朝风流所在的秦淮河畔……解衣磅礴,意在寻求千古知音的子期。

为了送季静南游,唐伯虎为作《南游图卷》,文徵明也以世交好友,赋五古长诗,以壮行色。

画卷之后,昆山黄云,则以过来人的口吻,奉劝季静对那古老的都城,莫抱过高的期望:

“几年南国看烟花,功业无成笑鬓华,送子薄游携绿绮,知音不在五侯家。昆山黄云。”(注七)

邢参的赠别诗,则更加语重心长:“……师旷明五音,所适无轲;吾独惧子心,此行不能果。丈夫当磊落,莫被利名锁,世路多间关,齐人笑眇跛。愿子求知音,勿诮吾言琐。”(同注七)

当时,文徵明和落拓潦倒的唐伯虎,都是三十六岁的壮年。转眼二十余年,早已人事全非;至于那次杨季静的金陵之行,究竟收获如何,恐怕只能说是“冷暖自知”了。

其后,伯虎又为杨氏作了一幅《琴士图》(注八)。

山岩下,瀑布溪流的淙淙鸣响中,琴士趺坐挥弦。飘逸的丰姿,浑然忘我的神态,仿佛正在和自然天籁互相融和呼应。书卷、古瓶、砂壶、古意斑驳的鼎彝,罗列四周,一个童子叉手侍立,另一童捧物而至;神情间好像怕影响到眼前那种流泉和琴音交相融和的境界,因而止步不前。稍远的坡石下面,一烧火小童,正在燃鼎烹茶。

这画虽然没有年款,但无论从那流动的笔意,淡雅的彩色,乃至杨琴士颏下那缕随风轻飘着的美髯,不仅显示出是伯虎晚年手笔,也可以看出他点染在杨季静容颜上的岁月。

对于请人画像、题赞、题诗,杨季静似乎有着特别的兴趣。他最近一幅小像是嘉靖五年八月七日,由文徵明的从子文伯仁执笔的。引首犹虛而未题。像中的杨氏,置琴膝上,两手轻挥,神情静谧,岁月的刻痕,较之伯虎的《琴士图》,尤为明显。祝枝山、唐伯虎、都穆、黄省曾、皇甫汸、袁氏兄弟……这幅小像后面的书赞,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吴中俊彦。其中伯虎、都穆,逝于小像完成之前;五年八月画像前后,祝枝山均在病中,所书之赞,何以并列卷中,使文徵明颇感费解。长子文彭、次子文嘉,也各有赞辞。最后,则是“皇甫四杰”中皇甫汸的题辞。汸七岁时已能作诗,在皇甫录四个儿子中,是比较恃才傲物的一位,但,对杨季静可谓推崇备至:

“皇甫汸曰:此予里杨子者也;杨子殆古之所谓逸民与?瞻其巾以为若而人,睹其衣以为若而人,是皆窥见杨子之形者也。而其翩翩然山林之气,遗乎域外,有足称焉,乃得杨子之心矣。噫!杨子殆古之所谓逸民哉。”(注九)

浏览过整卷的小像和赞辞,文徵明正不解由朋友传递来的长卷,用意到底何在?究竟是请他书引首,或写像赞?而杨季静却亲自登门拜访,别有所求。

三月二十六日,春末天气,带着几分初夏的炎热。杨季静谈到其父雅素翁,有一个诗卷。将近二十年前,曾蒙徵明跋尾,至为珍宝。最近几年,更承吴中士林好友雅爱,多赋诗歌为赠;说到这里,季静双目微闭,以悦耳的抑扬音调,吟诵几首他最为珍爱的名流题赠。最后话题一转,以徵明多年宦游金台,未蒙惠赠墨宝,未免美中不足。这时文徵明,因天气渐暖,微恙已不药而愈;又以世谊,情所难却,于是以墨笔写琴士依蕉石趺坐,琴声琤琮,仿佛在应和着暮春江南的脉动。并以小楷为书晋嵇康叔夜的《琴赋》。

“……今闲中,季静复以此为言,并请书琴赋;余不能辞,辄此以焉。……”(注十)从跋中,不难看出文徵明作画作书的同时,对季静的到处索画、索诗,求人揄扬,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文徵明既感于有些“隐士”、“逸民”,虽然自谓淡泊名利,只求知音,而心灵深处,却依然不免津津于名流达官的品评和揄扬,他心中多少带有几分戚然和自我警惕。无论释褐之前或致仕之后,他绝少进入公门,抚按高官的馈遗,概行婉辞,拒绝接见四夷贡使,原因也就在此。

自送杨季静离开停云馆,文徵明想到长子文彭(寿承)和他的朋友王子美;两人都善于吹箫。江南紫管配上象牙和耀眼的金饰,看来名贵而雅致。王宠为箫声感动之余,曾以《参差赋》为赠:

“……乱曰:繁音促薄兮荡人。罔象相求兮穷高深。神归来兮勿周章。彷徨四出兮恐弗胜。聊逍遥兮澹容。与哀中则兮乐不淫。”(注十一)每当文徵明读赋至此,不禁为王宠婉转、清新,仿佛一泓徐徐涌起的甘泉般的文辞所沉醉,而文彭在松间、月下所吹奏的箫声,也幽远清亮地浮现于耳际。

嘉靖七年冬天,文徵明和王宠同寓治平寺,楞伽僧舍之中。

对王宠而言,这是艰苦落魄的一年。几年来王氏家境,可谓每下愈况,很可能与不事生产的两兄弟,多次往返两京,参加乡试、会试有关。

“富贵别离易,贫贱去住难,游子起蓐食,尽室惨不欢。……”(前已引录)

“古人贵逃名,今人学干录,岂无遐举心,鹰不充腹。梦寐在山林,苦迫腊与伏。饥来不待驱,燕赵莽驰逐,所悲骨肉离,不及双黄鹄。……”——《乙酉送家兄履约会试二首》(其二)(注十二)

三年前送兄长王守会试的两首七古,衣食迫人的家庭窘况,读来令人酸鼻。穷苦生活,似乎并未因王守的入仕而改善。这一年又逢乡试,刚刚入夏,王宠便为筹措往返南都的旅费而苦思焦虑。结果央文彭作中,向袁氏季子袁褎(与之)借贷白银五十两。王宠和袁氏诸子,不仅同里而居,且不时诗酒唱和,交情极深,本有通财之谊。但既属借贷,王宠也就按着成规,正式立下借据:

“立票人王履吉,央文寿承作中,借到袁与之白银五十两,按月起利二分,期至十二月一并纳还,不至有负。恐后无凭,书此为证。嘉靖七年四月日,立票人王履吉,作中人文寿承。”(注十三)接着,王宠和文彭依次画了押。

如今时序已近腊月,袁氏虽然未必真的如期以券责偿,而王宠的心境,文徵明却不难想象。

事实上,由于袁王两氏交情,袁褎并未求偿;在人们心目中,王宠那手师法王献之和虞世南的八行行书的价值,远胜区区五十两白银和它的藩息。此券后经好古之士珍重装池成册,流传于苏州世家大族之间。历经名家题咏赞赏,考据王宠生平和袁王两氏往来唱酬的风雅韵事,已经成为无价宝藏;这恐怕是王宠和文徵明父子始料所不及的吧?

以前每次乡试归来,文徵明总要大病一场。连平日好友,也少有往来;好像独自一人,在噩梦中浮沉、挣扎。望着王宠清癯的面容,文徵明不仅知道他病过,知道他两个多月来,所经历的心理煎熬。连日落雪,已使窗前竹梢,沉重地弯曲着,给人一种不胜负荷的感觉。寺外峰岭,也失去了往日的青翠。几杯陈酿下肚,两人都有了点暖意。文徵明眼前,更浮现了北方那种天寒地冻的景象;尤其嘉靖五年冬天,阻冰潞河,尽日看着那片白皑皑,单调得几乎让人绝望的河面,和深雪覆盖的远山。王宠则轻拈着颏下的短须,像在欣赏檐外的飞絮,又像在咀嚼过去一段长兄北上幽燕,好友宦游翰苑的孤独岁月。终于,他从箱箧中,找出一卷久藏的佳纸,希望文徵明为他写下这种雪飞几尺,千峰失翠,冷冽、迷离,而又神秘的世界。也许有一天,他会独自骑着匹黑骡或白马,遨游于纡纡曲曲的山间小道,穿越寒林,踏过一片又一片像水晶似的冰面,消逝于那未可知的世界。可能由于体弱多病,自幼失去母亲,缺少温情和依赖,常使王宠生出类似的遐想。他在姨母朱硕人的墓志铭中写:

“……吾母年三十有七而亡,吾时童髫未甚哀也。稍长始知悲慕,每自痛生平不知有母子之乐;见人母子慈恋,妪煦相保持,未尝不怆然心摧也。独时时见硕人仪容声咳,髣髴吾母之存;而今又已矣,吾痛曷有既耶!”(注十四)

文徵明也是童年丧母,靠姨母照顾,他曾在姨母祁氏墓志铭中,以无比哀痛的笔调写道:

“……呜呼!先夫人之亡,于茲三十年余矣,岁时升堂见硕人,犹见先夫人也,矧有恩焉,而今已矣,其何以为情耶!”(注十五)

从此看来,文徵明和王宠的同栖同游,除了情投意合,节操和志趣相同之外,他们少年时代失去母爱的孤独心境,也很相似。

当王宠呵着冻手,为文徵明整备笔墨的时候,徵明舒卷着一丈三尺余的长卷,仿佛想从白纸中,看出山岭绵亘,和桥梁、庙宇、村屋、墟市,乃至两山夹峙的万丈雄关。而他心中所浮现的、是他多年来从江南、燕京所见过的古代名家的雪景图卷。如王维的《雪谿图》、李成的《万山飞雪图》、李唐的《雪山楼阁图》、郭忠恕的《雪霁江行》、赵松雪的《袁安卧雪》……尤其松雪翁的《袁安卧雪》,和此时此刻困坐愁城的王宠境况,倒颇有几分类似;可惜没有雪中出巡的洛阳令和那种荐贤起用的时代,荐举这位穷困潦倒,体弱善病的王秀才。

在时而对纸冥想,时而抬头望向窗外的近树远山,和隐约的殿角,文徵明脑中,已渐渐形成大体的结构。参考各家雪景的画题命意,他想到“关山积雪”(注十六)四字,既不雷同古贤,又和眼前雪飞数尺,万木僵仆的萧瑟感觉,颇为贴切;更重要的是“关山”二字,于萧索、冷冽、幽隐之外,别有一种雄浑的境界。

文徵明开始以淡墨勾勒轮廓,陡峭的远峰,隐僻的山村,环绕着劲松和寒花。桠杈的古木、冰雪中的行旅、冻结在山脚下的船只和林立的桅杆,使文徵明不由得想到在潞河所挨过的隆冬岁暮,恐怕他一生都难以忘怀。

整个画面布局,繁复而细密,在文徵明离寺回城之前,仍只粗具骨架,他必须把它携回玉磬山房,“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地细加皴染和着色,希望能为好友留下一个永恒的纪念。

同类推荐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塑胶巨子的创业实录,台湾首富的成功秘诀。王永庆是台湾最知名的大企业家,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也是年轻一代心目中最崇拜的创业英雄。有 “塑胶大王”之称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成功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本书不仅详尽描述了王永庆的创业发家史,还把他在商业经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管理艺术及独特的人格魅力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于管理者、创业者及普通的打工者都很有启发及借鉴作用。
  • 我先祖的故事

    我先祖的故事

    本书的作者是利玛窦、徐光启与熊三拔的后代。四百年前,利玛窦、熊三拔跋山涉水从意大利来到中国,与徐光启相遇,共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四百年之后他们的后人也走到了一起,追溯古时,谈论当下。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由三位后人分别叙述他们祖先的生平故事、历史贡献及迄今的家族发展史。在2010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纪念之际,本书有着更为特殊的价值。书稿中文后附意大利文。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 安徒生

    安徒生

    在世界文学史上,安徒生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童话的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并明确提出要用童话来争取新的一代的伟大作家。正因为安徒生能把童话意义提到这样的高度,所以他才能远远超出以往童话作家们那种只是收集、整理和加工民间故事的做法,独立地“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童话,使其童话创作无论从思想的深刻、艺术的高超,还是从题材的广泛、影响的巨大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起来翻阅《安徒生》吧!
热门推荐
  • 证仙劫

    证仙劫

    逆天,尚有例外;逆吾,绝无生机。一盏青灯,一部魔典,令得这世上少了一名平庸之人,成就了一尊无上道魔!何谓大道之血?神佛寂灭为何物所制?九龙镇尸棺、血海枯井、山海图经、古魔现世......一切看似被一只幕后黑手所操控的大迷局,因一名山野小子的进入而发生惊天大逆转,且看主角孟小凡不平凡的证仙之路.....
  • 青春的轮回

    青春的轮回

    谁的青春不迷茫,女主小时候失去了记忆,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他到底为什么喜欢我,是欺骗,还是真爱,我不明白,但因为一件件的欺骗导致我不想再爱,但他的出现融化了我的心情……
  • 佛说圣最胜陀罗尼经

    佛说圣最胜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改造嗜血女王

    改造嗜血女王

    因为一场阴谋,让她家破人亡,从此独自一人。她的冷漠和残忍让人不敢靠近。直到转入了三叶堇学院,遇上了他们,她的人生才开始改变。有欢乐,有温暖......
  • 玉蝶泪

    玉蝶泪

    风萧萧兮,如美人轻纱飞过;雨萧萧兮,似美人珠泪滑过;神乎?仙乎?佳人乎?红颜一笑,何止千金?
  • 爱回三世之红颜无泪

    爱回三世之红颜无泪

    前世,他放了她,她不胜感激.今世,她为报前世之恩,留其身边,却不料天意弄人......爱太委婉,情太殇.
  • 闺蜜联盟大逆袭

    闺蜜联盟大逆袭

    本想低调的上个学,却只能高调出现。一个兄控,一个妹控,会发生什么样的火花?现在学霸的她(他)们,将来会怎样?当然是更牛啦!
  • 锦匿

    锦匿

    有些执念便是从那时开始,在彼此的心中根深蒂固,犹如一根无形之中插入心里的刺,成为彼此余生都要牵挂的心病。
  • 巧克力奶茶的秘密

    巧克力奶茶的秘密

    爱情总是青春的一大亮点,但是,过早的爱情终是不会有好的结果。
  • EXO之异世界我是女配

    EXO之异世界我是女配

    推荐作品《exo之我的坏女孩》《exo之离开后的挽回》“白欣妍,你敢动她试试看!”他们说。“哥哥们,妍妍肯定不是故意的,不要这样对她!”她说。“呵,随便你们,恶心!”她说。来到异能世界,再次遇见他们,能够想起来从前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