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400000008

第8章 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即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也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邓小平理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萌生并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体现了历史逻辑和理论起点的统一。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党的十四大报告把它主要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需要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成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的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所谓理论的科学体系,简言之,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理论整体。构成理论的科学体系有三个要素:一是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这个理论的各个方面;二是有重点研究和解决的中心问题或主题。围绕该主题解决的是基本问题,而不是枝节问题,是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不是个别问题;三是有相关的理论概念、范畴、原理等,它们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成严密的整体,而不是零散的个别理论观点、概念的拼凑和堆砌。邓小平理论具备了科学体系的三个要素:一是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二是有研究解决的中心问题或主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是围绕这个主题形成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基本观点。因此,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全面。我们强调要从体系上把握邓小平理论,并不是说这一理论就不需要发展了,它还会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这正是邓小平理论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是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并且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从而构成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从逻辑结构上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理论精髓。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邓小平认为,这是我国历史经验告诉的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第二层次:理论主题。这就是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第三层次:基本问题。指带有基础性的重要问题,而且带有系统性。这些基本问题就是党的十四大概括的九个方面。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基础。

第四层次: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反过来,邓小平理论又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党所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之中。

以上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整体。因此,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要从总体上、相互联系上和精神实质上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时,邓小平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且鲜明地提出对社会主义也要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每项重大决策中,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进行拨乱反正,就遇到了“两个凡是”的障碍。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领导和支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讨论,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起点。邓小平为这次会议作准备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一个时期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党内外思想活跃,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人未曾实践过的伟大事业,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探索出一条好路。全面改革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为不合乎实际、不合乎时代进步、不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经济特区、引进外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问题上,都有过不同意见和各种顾虑。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逐步澄清了是非,统一了认识,转化成为行动。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重要谈话,就是全面改革进程中思想解放的科学总结,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宣言书,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成熟之作、代表之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克服各种干扰,使社会主义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遇到“左”的和右的干扰,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的困惑。过去,我们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排除了“两个凡是”的僵化观念,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由化,跳出了姓“资”姓“社”的怪圈。今后我们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发展、要前进,还必须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党顺应时代前进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永无止境。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和建设在推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毫不动摇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坚持用“三个有利于”判断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就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发展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把各项改革推向前进;就是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总结新鲜经验,积极进行理论概括,正确回答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坚决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

(三)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这一问题为什么会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呢?首先这一问题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最重要的经验教训。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历史,我国3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许多失误,甚至出现了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些失误,有的是经济上的,有的是政治上的,有的是文化上的,但归根到底都有一个思想认识和理论根源,这就是邓小平所揭示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其次,这一问题贯穿改革和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十一届全会以来的拨乱反正、全面改革,实则是逐渐搞清楚这个问题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会继续下去。因为人们对社会主义怎样理解、怎样认识,直接影响和指导人们的社会主义实践,直接影响到制定和采取什么样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办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每前进一步,都要以解放思想作先导。而解放思想主要也体现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最后,邓小平阐明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基本问题,也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展开的,因而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主题。

邓小平是如何解决这一主题的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问题,也是两个问题。说它是两个问题,因为“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是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认识问题,属认识范畴。“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是按照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行的建设实践,属实践范畴。说它是一个问题,因为两者都讲的是社会主义,都存在有认识和实践问题,两者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总之,它是社会主义这个大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认为搞好社会主义,取决于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对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二是采取“正确政策”,实际上就是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要求我们从本质上理解社会主义。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是我们党认识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消除了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采取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要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邓小平理论紧紧围绕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新途径。我们党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

党的基本路线,亦称党的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完成党的主要任务而制定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根本指南。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也是这条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这条基本路线包括了丰富的内容,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政治保证、发展动力、基本方针、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

坚持总的基本路线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历史经验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正确与否,历来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在正确路线指引下,我们的事业就会克服各种困难,不断的得到发展并走向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国际国内发生了这样那样的重大事件,正是由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使我们能够经受风浪,站稳脚跟,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现实都足以证明这条基本路线的正确性。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其一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的。党的基本路线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并为解决这一主要矛盾而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的,作为指导这一阶段工作的基本路线理所当然地应长期不变。其二是由我国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长期性决定的。基本路线与三步走战略紧密联系,要实现三步走战略,就离不开基本路线的指导作用。其三,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党的基本路线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化为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总根据,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和行动的政治基础,是指引党和人民胜利前进的灯塔。党的基本路线改变了,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其四,基本路线是一条强国富民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党的基本路线要达到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人们把它称为生命线、幸福线、胜利线。理论、实践、历史、现实都表明这条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既然是正确的,也就只有认真坚持,没有改变的必要。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的要求,首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主体和实质所在。动摇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动摇了基本路线的基础。其次,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由之路。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再次,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统一起来。最后,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工作。总之,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五)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郑重提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他多次把邓小平理论比喻为我们的“主心骨”,要求全党坚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观察世界、发展自己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运用这一理论,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理论。这既是邓小平理论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进入新世纪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客观要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运用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为全党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辉典范。2001年1月20日,江泽民在向中央政治局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时候,回顾和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所作的工作,最重要的有十个方面:第一,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第二,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三,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制定和实施了促进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四,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方略。第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了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针,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第六,加强民族和宗教工作,保持了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七,坚持“一国两制”方针,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中也取得了重大胜利。第八,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出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全面推进了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第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互利合作关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第十,明确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在进行这样的全面、系统的总结的同时,江泽民还指出:我们最关注的是两大问题。一个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始终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一个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强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同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的这个基本问题,提出和阐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结论,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运用和发展,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所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正在继续向前发展,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邓小平理论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的大思路、大方向、大原则,但是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才能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思考题

1.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2.毛泽东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哪些积极成果,主要教训是什么?

3.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哪些重大贡献?

4.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对邓小平理论有哪些重大发展?

同类推荐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休闲活动和休闲生活,从来就与人类本身的生存发展相生相依。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马克思指出休闲和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社会生活基础,将休闲看作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之一。休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在国外已有百年,在我国大约也就十年光景。时间虽短,从原来一般视“休闲”为游手好闲、享乐主义,到当下重视休闲、研究休闲,发展休闲业,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象征,是人向自身本来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回归。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本文从民间传说与现代生化的角度,对部分字、词、成语进行个性化的解释,对汉字的来源与本义提出了现代人的一些看法。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逆天皇后

    穿越之逆天皇后

    血月,本是异世的一缕孤魂,却因为一些原因进入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变成了那个朝代鼎鼎有名战王府的大小姐轩辕黛星。在经历种种坎坷的磨难中与他,那个风一样的男子遇见了。他是那个朝代命定的王,龙天寒!两人本该在一起有一段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可是因为超级上的分钟和种种不能说的原因,他们各自肩负上了自己的使命,他变成了那个朝代赫赫有名的王,而她则是与他对立的那个国家的圣女!两人的命运该何去何从呢?这是小白的处女作希望大家喜欢!!!!
  • 腹黑首席太会演:娇妻不待见

    腹黑首席太会演:娇妻不待见

    多年以前,那个清冷孤僻的少年,牵着苏许许的手许下承诺:我慕简寒此生非苏许许不娶!一别七年,当他终于找到她,她在酒吧里跳着激烈的舞,唱着撩人的歌。他拦住了她“我要让你爱我,就像我是一个热情的家伙,不停的思念我,让你随心所欲.........这歌你也唱得出来?唱给谁听啊?”苏许许笑靥如花,手慢慢的伸向男人的脸,冰凉的指腹摩擦着脸颊点燃激情的火。“你不是都听到了吗?喜欢吗?”男人的怒火瞬间达到了顶峰,一手抬起苏许许的下颚,狠狠的擒住她的嘴唇。“这七年来是你让我饱受相思之苦,你欠我的,一定加倍索取回来。”.............
  • 中国名酒

    中国名酒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不仅在我国影响深远,而且闻名世界,成为世界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名酒》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大众阅读。
  • 站住我的霸道老公

    站住我的霸道老公

    ‘要么爱我,要么要我’景洛尘对莫雪露说,‘你怎么这么霸道?’‘你不就爱我的霸道么,否则,小奶包是怎么来的。’
  • 回味元朝

    回味元朝

    蒙古帝国瓦解后,元朝没有能经受住一个世纪的风霜。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冲突中,在大自然给予的无情灾害中,在帝国内部不断的争权夺利中,在统治者的腐化堕落中,元朝退出了历史舞台,最终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 今天我们来阅读这段历史,就是希望尊敬的读者们,能在茶余饭后的小憩中,对这段历史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如果能够通过了解历史,了解这些帝王将相的功过成败,得到某些启迪,或者产生某种共鸣,抑或得到一些知识,便使作者心中足感快慰。 回味历史,历史早已消失在了昨天,而在那段历史中的无数个鲜活形象,以及那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件,却久远地记载在春秋史籍中。
  • 仙生途

    仙生途

    众生芸芸,虚空待碎,管他是神是魔,我只求一道可成仙,只求一法可得长生,世间万事与我何干,这一条仙生途,何处才是终点。
  • 叶落秋凉夏至时

    叶落秋凉夏至时

    风经过窗棂吹来回忆时,可还记得那年懵懂无知
  • 有你的青春你我注定相遇

    有你的青春你我注定相遇

    娘娘,你们吃什么?奴婢满足你,"言青青,你死定了居然给我玩猴子偷桃,老娘让你有容乃大!!!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