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8800000012

第12章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小臣艅犀尊》

任何一座博物馆都会选择自己最出色的藏品作为博物馆的徽章标志,这是一种骄傲与荣耀的流露。美国七大中国艺术品收藏中心之一——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自然不例外。这里的中国艺术藏品中尤以青铜器藏品享有世界声誉,在此类藏品中傲视群雄的又当属商晚期名作《小臣艅犀尊》。相传是在清道光年间,其与另外几件礼器同出土于山东寿张县梁山,被誉为“梁山七器”之一。这件作品如此重要,以至于需要留待下一篇文章再介绍其收藏地和收藏者的背景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空出宝贵的篇幅,先行详尽介绍这件富于传奇色彩的——

梁山珍奇

《小臣艅犀尊》绝不同于一般的鸟兽形尊,其表现对象是商代还广泛生活于中原,后来逐渐消失的大型犀牛。在商代军事手工业和其他手工业中,犀皮和犀角分别扮演着重要的原材料角色,直到数百年后的楚国大夫屈原还在吟唱:“操吴戈兮披犀甲”。只是后来随着猎杀的过度,犀牛渐渐在亚洲大陆消失,现今只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还有少量存活。在商代,尽管以犀牛为表现对象的礼器并不鲜见,但是《小臣艅犀尊》无论在构思上还是技巧上都超越了所处的时代,尤以稚拙圆浑的形态见异于几乎所有商代青铜礼器之列,即使是接受过严格解剖与结构训练的现代雕塑家也不得不为之折服。细细观察《小臣艅犀尊》,就会发现《子母象尊》那样的凝重造型和繁复纹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又高度概括的艺术处理手法。

众所周知,写实主义的艺术作品首先来自于现实主义的观察方式,《小臣艅犀尊》创作者的心灵似乎没有被浓重的宗教情绪主宰,而是充盈着对自然以及世间万物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艺术夸张。作者观察细腻,手法统一,似乎熟谙形体塑造规律,无论按照哪个时代的雕塑评价标准——中国的、印度的、希腊的、罗马的、文艺复兴还是罗可可的,甚至是新古典主义的——《小臣艅犀尊》都堪称动物雕塑的精品。也许只有罗丹的杰出学生——法国动物雕塑家蓬蓬创作的白熊与之能有几分形似。总而言之,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几乎就是一只活生生的犀牛,圆圆的,胖胖的,憨厚中流露出一丝调皮,活灵活现又藏不住那股憨气。与自然无异又超越了自然,这也许就是后世无数雕塑家求索终生而不可得的至高艺术境界。

当然,可以把所有形式美的成因都归于作者对自然界生灵的纯真热爱。但是更根本的原因也许从《小臣艅犀尊》的出土地点可以窥得一斑。这件作品既非出土于殷墟,也非出土于湖南,而是出土于今天的山东半岛。在商王朝时期,这一带是东夷人的聚居地,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一直到夏商时期的岳石文化遗址,始终体现着自成体系的发展脉络。也许一件出土于山东泰安县大汶口9号墓的著名陶器——《兽形提梁器》能给观者一点启示。这件大汶口中期文化的代表作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和雕塑史上几近完美的艺术品。它有着硕大浑圆的腹部,器足化为兽腿,小兽天真而又充满稚气的吠叫令人感受到原始社会形态中的亲和力。将同出山东的《兽形提梁器》和《小臣艅犀尊》作一对比,不难发现地处山东的创作者成功掌握了造型艺术与器物功能相结合的雕塑手法,赋予了实用器物以新的生命。这些艺术品与同时期殷墟和湖南等地青铜器在形式上的差异如此巨大,以致只能用创作者所处社会的传统表现手法来加以解释。考古证据显示,到了《小臣艅犀尊》的创作年代,山东半岛已经基本处于商文化影响之下,但是这位创作者依然保持着从大汶口文化一脉相承的淳朴自然的表现方式,顽强且执著。

独特的艺术魅力只是《小臣艅犀尊》的一半价值,更为历史学家所关注的还在于其上的简短铭文揭示了商代末期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王来征人方

出于对经史考证和文字形态的偏好,中国学者长期将研究青铜器的重点落于对铭文的研究中,比如北宋金石学者赵明诚与夫人李清照伉俪合著的《金石录》即是一例。在晚清的类似研究中,有铭文的青铜器就被认为是好的,反之则差。甚至出现了文物商贩在没有铭文的古铜器上伪刻铭文以卖得高价的奇特现象。因此,在造型分析后,也有必要深入介绍《小臣艅犀尊》上铭文的价值,这将打开一片新的历史天空。

由于商代金文字形多变且句法艰涩,因此目前见到的现代楷体字《小臣艅犀尊》铭文出现多种版本。第一种以《中国大百科全书》(1990年版)相关词条为代表,第二种尽管内部各种版本有些微差异,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岳洪彬博士在《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的译文可以作为代表。现将两者上下对照:

“丁巳,王省夔京,王锡小臣艅夔贝,隹王来征人方,隹王十祀又五,彡日。”

“丁巳,王省夔且,王易小臣艅夔贝,隹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

通过对铭文的视觉分析以及查阅《金石大字典》,两种版本的差异中“京”与“且”之争应为后者;“锡”与“易”也应为后者;“隹”是“唯(惟)”的初文形态,为古语首助词,并无实际意义,译成“唯”并非不可以,但至少应前后统一。而“彡”(音同山)与“肜”(音同彤)之争还有待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参照后面配图继续研究。

按照文本分析的一般原则,这段短短27字的铭文包含了时间——十祀又五;出场人物——王、小臣艅以及敌人人方;行为——小臣艅随王征讨人方,得到王赏赐的夔贝,得作此器。简短古奥的语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大真实的历史画卷,有助于我们认识商末那个动荡的年代以及长期被影视剧扭曲的史实。首先需要清楚的概念无疑是战役的时间以及帝王的名号。“隹王十祀又五”则属于商代金文中表现时间的独特句法,中国社科院青年学者严志斌在《商代金文句法研究》一文中指出,类似“在某某之时”实际是一种“名词性谓语非主谓句”,因此铭文中此句即表示战役发生在王的十五祀之时。与甲骨卜辞对照,可以证实“十祀”和“十五祀”时商王两次出征东部夷方的记载。而夷方与铭文中的人方(也有称尸方)基本相同,即商晚期的主要敌人——东夷。由此可以推断出,铭文中的王即商代最后两位帝王——帝乙和帝辛之一。帝辛即商纣王,后世各种典籍反复将他的故事用作反面教材,知名度甚至盖过了他那些贤明强悍的祖先。现在已经确定,“十祀”征讨夷方的当事者是帝乙,而“十五祀”征讨的当事者是帝乙还是帝辛尚无定论。如果《小臣艅犀尊》铭文中的“王”真的是《封神榜》中被脸谱化的商纣王,那么抛开“酒池肉林”不谈,仅从他尽到商王军事首领的责任这一点说,这位纣王还是有一点值得尊敬之处。

战役的大致时间、作战对象、王的具体身份都已确定,下面需要揭开礼器的主人——小臣艅身份的谜团。小臣不是复姓,而是官名。按照《中国历代官称词典》的注解,小臣为商始置的官职,主要负责掌管各种具体事物,并沿用至春秋时期。青年学者韩江苏在就读北师大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期间,曾撰论文《商代边境的“小臣”》深入分析过商代“小臣”的具体类型。按照他的解释,“小臣”分为协助管理商王朝宫廷内部事务的“内服小臣”和负责镇守边境的“外服小臣”。

“外服小臣”中有“邑”族这样的商王朝大族,但更多的是臣服于中央王朝的周边方国首领。从甲骨文卜辞和商代金文中可以辨识出商都东西边疆上几位地位重要的“小臣”——小臣鬼、小臣醜(音意同丑)、小臣高等,以及那位可敬的,为商王镇守东部边境,直面东夷沉重军事压力的——

外服小臣艅

商族以武功立国,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军事扩张战略,并借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但是,昔日不可一世的王朝何以走到帝乙、帝辛时代四面楚歌的地步,其实正是所有军事强权宿命中的必然,亚述、迈锡尼、阿兹特克……无不如此。司马迁早在《史记》中就借元王之口道出:“暴得者必暴亡,强取者必后无功。桀纣暴强,身死国亡。”20世纪的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则在《大国的兴衰》中更为科学地加以分析:“如果一个国家把它的很大一部分资源不是用于创造财富,而是用于军事目的,那么,从长远来看,这很可能会导致该国国力的削弱。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穴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雪,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它付出的巨大代价抵消了。如果这个国家正处于相对经济衰退时期,这种困境将变得更加严重。”

的确,商帝国的扩张受到兵源、财源以及通信手段的严重制约,当商族势力大幅挺进江汉、山东、山西等地时,实际上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已经达到了扩张极限。尽管帝国颓势已现,但是帝乙、帝辛两位末代君王还是率部努力平定四起的方国叛乱。在镇守东部边疆的小臣艅支持下,王朝艰难地打赢了同东夷的战争。获得丰厚夔贝赏赐的小臣艅荣耀之余,决定铸器并刻文纪念。小臣艅选择的工匠自然是当地人,秉承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一贯文化精神的他们,必然地选择了这种自然、朴实,富于生命力的塑造方式。工匠,甚至是小臣艅本人的文化传统及审美品位,最终决定了《小臣艅犀尊》迥异于殷墟青铜器的独特风貌。

志得意满之际,无论是王还是小臣艅,可能都没有料想到——击败东夷挽救了帝国的发肤,却葬送了帝国最后的精气。几百年后,《春秋·左传》以一贯的冷峻口吻评价道:“桀克有緍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小臣艅最后的结局怎样,没有人知道。他是否活着看到了帝国的崩塌和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最终失败,没有人愿去想象。他钟爱的《小臣艅犀尊》也许作为大墓中的随葬品,也许作为窖藏,从此在地下度过两千八百多年的平静时光。直到清末出土后又经转手,20世纪初,一位来自美国的收藏家将它运到大洋彼岸。从此,《小臣艅犀尊》与故土天各一方。关于这位收藏家和这座博物馆,将留待下一篇文章叙述。

同类推荐
  • 中国秦腔

    中国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本书是对电视艺术何以审美化生存的探讨。作者在梳理电视艺术审美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艺术审美化生存所涉及到的几个层面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探寻电视艺术的审美形态、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嬗变的轨迹;第二,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引入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角,探究其审美化生存的意义;第四,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第五,通过电视艺术的几种主要形态——纪录片、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现存问题来切实探讨电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第六,从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关系角度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三只耳朵听音乐

    三只耳朵听音乐

    本书是小提琴曲《梁祝》作者——陈钢的散文集,收录《三只耳朵听音乐》、《关于“耳朵”的补白》、《三个“洋”老头》、《命运在敲窗》等作品。
热门推荐
  • 血变乾坤

    血变乾坤

    他本来是武林公认的新一辈佼佼者,然后他的崛起给了很多人压力,在一次阴谋中他被人暗害了,本来想着重新来过,没有想到他的灵魂来到了异世界,这个世界的一切,他都相当陌生,而且一些原因,导致了这一世他也要孤独一个人成长战斗,报仇等等,随着他的实力增强,他终于可以查自己的身世了******
  • tfboys之四叶草的恋爱

    tfboys之四叶草的恋爱

    tfboys陈梦洁香紫韵李瑞月刘婷婷文星婷,刘志宏林含薇,刘一刢,罗庭信
  • 舞和喻

    舞和喻

    我认识舞七年从懵懂无知到现在的老成,一切事情就觉得只发生在昨天一样
  • 黑羽快斗的妹妹

    黑羽快斗的妹妹

    不会吧?我到柯南的世界里来了?太不科学了吧?最最不科学的是我遇上了快斗?打死我都不信。。。等等,还是别打死我了,他就在我眼前,是真的!书名应该叫做《恋上基德殿下的女孩》,被妹妹恶搞搞成这样的,呜呜呜,六十天以后我就改回来!
  •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 神魔挽歌

    神魔挽歌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输不起!那么比输不起更悲哀的是什么?那就是赢不起!这就是傲天几兄弟的生存格言,异世魔法大陆看几个小厮如何一步步摸爬滚打完成各自的梦想,成为巅峰的存在,这里有高傲的龙族,美丽的精灵,残暴的兽人,伟大的人类,炫丽的武技,迷人的魔法,用感人的亲情,坚定的友情,悲壮的爱情谱写出一曲神魔挽歌。
  • 剑笔啸

    剑笔啸

    有个和尚,在九百年前,披姜黄色长袍,成了天下第一人;仙界有个帝子孤独了百年盗了东西发了疯也成了第一人;有个妖店卖些珠子,在天下间也泛起些波澜;还有着奇怪的老头带着花,女子涂些红妆,野兽流着血泪……他只是热心了一回,便和那第一人相知相识的打了起来……
  • 我家主人才没那么可爱

    我家主人才没那么可爱

    新世纪女仆三定律:第一、服从少爷的一切命令。那包括那些色色、不能说的,潜规则的咩?第二、遵从少爷的一切喜好。那挑什么样的男人嫁也要被他插手咩?第三、绝对不准爱上少爷。哦,三条看起来,最后一条最简单了。像这种阴晴不定,喜怒无常,还命令小女仆和自己玩一年契约婚姻的家伙有什么好爱上的。“我要继承家产,所以你要配合我,把婚结了,不准张扬。”少爷啊少爷,这婚能说结就结吗?你也太胡来了吧?这下可好,按了手指印,签了结婚书,她也算是嫁进豪门了吧?可在公司,他是她上司老板兼总裁,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忙着玩隐婚。人前要和他装不熟,擦肩过,没瓜葛,没交集。
  • 清风徐徐,你仍是我的梦

    清风徐徐,你仍是我的梦

    小学,他们便在一个班级,他是临市转学生,她是本地学生。她成绩优异,他很聪明,学习成绩却是一塌糊涂。三年级两人初遇,经常碰面却不经常说话。五年级,她情窦初开,喜欢上了已经有过N个女朋友的他……初中,很幸运,他仍在本市初中读书,许是上天眷顾,他们仍是一个班级……高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