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4000000047

第47章 情长意深

爸爸和不少为他“捧过哏”的伙伴关系密切。爸爸经常说:“捧逗二人,在台上如同夫妻一样。”解放前,在没有固定工资的时候,无论是撂地、茶社,还是剧场演出,他与哪位捧哏演员合作,一般情况下,都是五五分成,此举也曾被同行暗自称赞。

刘宝瑞先生是最早和爸爸搭档说相声的伙伴之一。刘先生是北京人,生于1915年,比爸爸小一岁。自幼也是家境贫寒,曾随崇寿峰先生学艺,后正式拜张寿臣先生为师学说相声。十四岁就来到天津,那年爸爸正被迫弃学从艺。俩人交往频繁,刘先生曾参加爸爸的拜师会。1932年爸爸十八岁,曾与刘先生搭档初次跑码头、去营口、烟台等地演出。在由营口去烟台的船上,刘先生一连两天没吃上东西,饿得虚脱了,爸爸也没有吃的,情急之下偷了老乡两个锅饼,刘先生吃了泡水的锅饼,才慢慢苏醒过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三叔“变”来的两个锅饼,救我一命!至此二人关系更为密切。

刘宝瑞先生擅演《八扇屏》、《歪批三国》、《朱夫子》等“文哏”相声。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他经常在江南及港澳地区演出单口相声。并在传统的相声使法基础上,吸取南方独角戏及评话的艺术技巧,加上吐字清楚、抑扬顿挫。表演中有独到之处。形成了稳健潇洒,口风细腻的艺术风格。

爸爸很欣赏刘先生的才艺,刘先生更深知爸爸在相声上的造诣,所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刘先生到天津来,必先到我家,爷儿俩有说有笑。一位高腔、一位低调,一谈就是半宿。

我最后见到刘先生是1965年冬的一天晚上,他围着大号毛围脖,兴冲冲地走进门来、微笑着喊:“三叔、三婶、三妹,一向可好。”爸爸问:“又是这么晚来,早干嘛去啦?”“小可,一向穷忙……”“行啦……行啦。吃饭了吗?”爸爸问。“没事,我午饭吃了,晚……”“还是没吃晚饭呀!”爸爸让他气笑了。“三儿,给他摊煎饼馃子去吧。”我扭头要走,刘先生冲我喊道:“三妹,那个……咱甭要带鸡子儿的……”爸爸说:“给他拿俩鸡蛋,还甭要带鸡子儿的……”

“文革”期间刘宝瑞先生下放到北京某农场劳动,1968年病故。走完了他五十三岁的历程。当时爸爸也身在“牛棚”,事后得知此信,爸爸痛惋不已。

从1937年开始至1957年,断断续续二十年,和爸爸搭伙时间最长的要数张庆森先生,他是关外人,生于1913年,比爸爸大一岁,我们都称他为张大爷。身高比爸爸稍矮、挺壮实。台上玩意儿瓷实,人性也好。虽然好酒贪杯,却没误过事。这些年二人合作,珠联璧合。能一连说七八十个段子不翻头。解放前一起上剧场、电台、茶社演出,1950年参加天津广播电台曲艺团,1952年一起参加第二届赴朝慰问团,渡过鸭绿江,为志愿军演出。凯旋回国后,一起住过北京恭王府,进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回天津后爸爸和张大爷,编演了不少创新相声和传统相声。1954年第一次演出《买猴儿》红遍京津,音传全国。1958年爸爸被错划右派,剥夺演出权利,下放劳动。张大爷视力开始下降,1961年爸爸被摘掉右派帽子,复出,张大爷已双目失明,不能参加演出,不久就去世了。爸爸为失去一位难得的伙伴十分心痛,经常怀念他俩合作的那些年代的往事。无论张大爷生前逝后,爸爸对他个人和家庭给予了帮助和援助,多年来张大爷总是表现出感激的心情。他们合作的好,感情更好。经常是形影不离。张大爷临终对爸爸还是念念不忘。

爸爸从1962年开始与赵佩茹先生合作,赵先生也是1914年生人,和爸爸同岁,艺名赵宝琛,曾拜相声名家焦少海为师。赵佩茹先生功底深厚、活路宽阔,是难得的捧哏高手,在与爸爸合作的三年间,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留下很多珍贵的录音资料,可惜爸爸在1964年3月被市曲艺团作为“四清运动重点”又被剥夺演出权利,去看仓库,“文革”期间进牛棚、1970年下放农村至1977年落实政策返回市里。1973年赵佩茹先生因病住院。侯宝林先生专程来天津看望他,并提出待他痊愈后,接他去北京为侯先生捧哏,后因病故,未能如愿。

爸爸得知赵佩茹先生去世消息后,他哭了,亲自回到市里吊唁。对失去这样一位既有天赋又勤奋的伙伴,表示十分惋惜。

从1977年开始爸爸与王凤山先生合作,王凤山先生生于1915年,比爸爸小一岁,是王派快板的创始人。文献记载1931年他拜享有盛名的数来宝艺人海凤为师,得以深造和提高。1935年在天桥撂地时,拜相声名家朱阁泉为师学习相声。艺名王宝山。

爸爸“文革”后复出已是六十三岁了。他在晚年能得到王凤山先生这样一位艺术上的伙伴,十分高兴、满意,甚至是满足。他评论王先生为他捧哏有三个特点:一是认真,二是准、三是不碍事。在他们合作的十四年中,演出大小节目三十余段,留下或者说“抢救”出不少珍贵的音像资料,对曲艺、相声,特别是对马氏相声的传承和研究,是一大幸事。

文献评论说:“马、王二位配合默契、精逗严捧、人艺合一,他们合作表演的每一段相声都是传世经典。”

1992年王凤山先生去世,爸爸痛心不已,寝食不安。王先生患病期间,爸爸多次探望、安慰。王先生无子女,在送走王先生后,爸爸多次让弟弟常去看望王先生的老伴,送钱、送物,念念不忘与王先生的友情,直至又送走了王先生的老伴,才慢慢安下心来。

爷爷久居北京,爸爸三岁时,爷爷带着全家来天津发展。相声名家侯宝林先生是天津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北京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文化艺术的交流。

爸爸和侯宝林先生可以说是情深意长,侯先生生于1918年,比爸爸小四岁,虽然说爸爸出生在一个相声世家,子承父业,而侯先生是先学京戏,后学相声。但爸爸对侯先生的相声技艺和创新精神,很是赞赏。而侯先生非常礼貌,每逢到天津,必先来我家做客,张口闭口“三叔、三婶”。我们也必以家宴招待,犹如亲人团聚,热闹非常。有时,侯先生偕夫人王亚兰女士来家,更是和妈妈谈的投缘。

1986年爸爸七十二岁。曲协天津分会举办马氏传统相声专场,侯宝林先生由北京特地赶来,坐在舞台上场门侧幕后。还有几位相声演员,坐在他的周围。当爸爸的《开粥场》使到“放虱子”一节,“无论找谁往脖颈儿一放”。观众哄堂大笑。侯先生对周围的演员说:“学他要特别注意这些细小入微的语言和动作表演。”二十年过去了,我们仍感觉历历在目。

1993年七十五岁的侯宝林先生在北京逝世。爸爸知道后既难过,又感慨。那年爸爸七十九岁,他马上让弟弟去了北京,送送侯先生。

爸爸说,宝林走了。旧社会做艺的苦呀!他都多大了,还不知自己姓什么?本来他学唱戏,后来爱上相声,拜了朱阔泉,这就是跟相声有缘。他不少段儿相声都跟戏有连结,他努力了这么多年,对相声有功啊!

马季先生原名马树槐,1934年生于北京,他在十七八岁时,因爱好并参加业余表演相声,就表现出很大潜力。1956年他二十二岁时,被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师从侯宝林先生。

马季是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他善于表演并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同时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他开创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

爸爸对马季先生很是器重,马季先生对爸爸十分尊敬。1986年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邀请爸爸演出,马季先生全程陪伴,照顾爸爸。

马季先生说:“我与马老共同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前后,马老先生完全服从晚会的总体安排,反复排练,一点没有额外要求,也没有‘大腕’的脾气。特别是演出结束后,其他演职员都忙活各自的工作去了,把老人给忽略了。但老人并没有在意,只是轻轻地问我,我们可以走了吧。直到这时工作人员才反应过来,表示非常抱歉,但老人并没说什么,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老人的襟怀。在相声界,他的艺术、人格、品德应该是在第一位的,让人感到可亲可敬。”

2001年12月5日,马季先生专程从北京来津,参加爸爸从艺八十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2003年2月25日,出席了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马三立艺术人生追思座谈会”,并在会上发了言。马季先生的过早去世,我们十分痛心,也是相声界不可挽回的损失。

小品表演名家黄宏先生,大家都知道他。可是他的父亲黄枫先生,就没有那么多人了解了。黄枫先生是山东快书演员。早在1955年,一次在小新生茶社演出后,经鼓界大王林红玉引见与爸爸见面,爸爸很喜欢黄枫先生的表演,于是鼓王林红玉就从中牵线说:“那你就收小黄为徒吧!”爸爸当时就应承下来。那年爸爸才四十岁出头儿。算来他们有近五十年的师徒关系。

由于改变语言和风格不是一件易事,所以黄枫先生拜爸爸为师后并没改说相声,只是借鉴爸爸相声中的艺术内涵,丰富自己的表演。他说:“学艺是一方面,我从师父那里学到最多的是为人处事。”黄枫先生十分称赞爸爸对艺术的执著和做人的淡泊。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爸爸刚摘掉右派帽子,到黑龙江演出。黄枫先生陪着爸爸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并四处设法买到羊肉罐头,给爸爸改善伙食,加强营养,爸爸心里十分感激。后来黄宏先生只要到天津就去看望爸爸,爸爸很欣赏黄宏先生的表演才能。谈话中也谈论到相声和小品不同的使活方法。

黄宏先生曾感慨地说:“1978年我随文工团到天津演出学习,第一次欣赏到马三立和王凤山合作的《拣行》,真正感受了他老人家的舞台风采,马老相声中的东西太多了,它除了相声技巧外,还有人物在里面闪光,也有灰色幽默的东西。我们搞一个作品花半年时间,一次晚会就曝光,然后就弃置不用了。而马老的作品是一生的积累,经过千锤百炼的,能够传几代人。”

姜昆先生1950年生于北京。从小酷爱文艺,能歌善舞,1975年起专攻相声。1976年被中国广播艺术团选中,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姜昆先生从师马季先生,后来相声名家李文华先生给他捧哏,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爸爸也很是欣赏李文华先生的捧哏技艺。

1978年姜昆先生创作的相声《如此照相》,一炮打响。以后又创作了许多段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相声。他的表演雅俗共赏,寓意新颖、内涵丰富。后因李文华先生的喉咙疾病,由唐杰忠先生为其捧哏,真是新搭档、新气象。

爸爸曾称赞唐杰忠先生表演,包袱使用恰当,不抢、不挡、不夺,既能脱出逗哏的,又能显示出捧哏的艺术性。

1982年姜昆先生的父亲,书法家姜祖禹先生,由于十分崇拜爸爸的相声艺术,欣然命笔写了幅横轴——妙趣横生。送给爸爸并合影留念。爸爸非常高兴,挂在里屋墙上,十分美观、醒目。来访之人尽皆观瞻,无不称赞。至今保存完好。

爸爸作为一位二十世纪相声艺术的传承者,不但盼望相声后继有人。而且寄希望于“后者居上”。姜昆先生凡来天津,一定去看爸爸,谈论的重点是相声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特别强调了相声传承中的“古为今用”。一致的看法是只要相声不脱离观众,观众就需要相声。

姜昆先生说,相声走到今天,许多人说它落入低俗,但大家又对它抱有希望,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讲清楚的。与其孤立的寻求个中原因或寻找解决办法,不如就从马三立等老先生成功的艺术道路中去进行挖掘,去努力寻求他们在实践当中被证明已经成功的经验。

当报纸登出姜昆先生连续两次在北京无偿献血的消息后,爸爸说:“相声界需要有这样的年轻人,路是自己走的嘛。”

在以后的日子里,姜昆先生虽身兼多个行政职务,但他坚持创作坚持演出,致力于曲艺和相声的发展,他还主编了二百万字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又开辟了“中国相声”网络,要把“世界的笑引向中国,把中国的笑洒向世界”。我想这一切,爸爸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的。

同类推荐
  •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马皇后:大脚马皇后,资深贤内助。秦良玉: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李香君:侠肝义胆李香君。陈圆圆:倾国天香陈圆圆。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初春,江南又染新绿,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却因连年战火,仍是一派肃杀之气。自元旦过后,传入宫廷的消息更难令顺治帝兴奋。南明定西侯张名振,兵部侍郎张煌言率师自长江口溯江而上,入京口,登宝山,望江宁(今南京),逼进明孝陵。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皇帝陛下是个gay

    皇帝陛下是个gay

    慕容冲,历史上最帅的皇帝,还是个gay!苏霏表示真是可惜了!可没想到,她竟会一朝穿越来到慕容冲所在的时代,遇到了这个gay,呼,不好,她可是女扮男装,噫,他怎么对男人不敢兴趣。剧情一:“慕容冲,你这个浑蛋,你不是喜欢男人吗?”“谁说我喜欢男人了!”“…”剧情二:“我原本就属于这个时代,这怎么可能?”苏霏惊叹。“这个朝代的人没人说他喜欢男人,是你女扮男装,让世人以为他喜欢男人。”神秘人说着。这一次就让她给这个男人别样的温暖……
  • 落日劫

    落日劫

    斗神大陆上的武者可以依靠自身体内的魂珠召唤出魂甲,他们称之为神武士。神武士藐视金钱、权利,他们是这个大陆上的主宰。卡萨,一个体内没有魂珠,注定无法召唤出魂甲的武者却在这片大陆上留下了一个个抹不去的脚印...
  • 倾城絮恋

    倾城絮恋

    一对欢喜冤家——邓紫嫣和南宫逸总共有10对情侣都是TK公司各位董事的子女们有的是一见钟情,有的是日久生情主要的是两位主角怎么凑也凑不到一起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下帮南宫逸向邓紫嫣求婚后来缘分让他们走在了一起最后他们十对情侣再次举行了一个从所未有的一个盛大的婚礼
  • 宝藏奇兵

    宝藏奇兵

    寻宝者,像《夺宝奇兵》中印第安纳·琼斯那样去探寻神秘宝物,惊心动魄的历险。在全世界,有数万专以寻宝为职业的人,业余的寻宝者更多,有上百万人。陈东,一个寻宝者,被称为“最出色的海洋探险家“、”当代最成功的寻宝人“带着记忆重生了。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发现的最价值连城的宝藏’西班牙帆船“圣何塞西’号还没被发现。“苏塞克斯”号,纳粹宝船,琥珀宫,中国夏墟,沉没的亚特兰蒂斯大陆,文明的瑰宝,国家宝藏,.....古代失落的文明!地球史前的文明!这是一个黄金与文物的故事!这是一个宝藏与冒险的故事!这是一个地球无数个灿烂的文明交织的故事!这是一个传奇的宝藏奇兵的故事!!!
  • 厨神来袭画逍遥天下

    厨神来袭画逍遥天下

    吃尽天下美食;遊尽天下天下美景;画尽天下美画乃是钟离疏影的励志三部曲。一朝穿越,成为凝晖国丞相的傻子独千金。丞相就她一个女儿视她为掌上明珠。发烧醒来,变聪明了!哼哼,看他不玩转天下!新兴的美食,众人不禁拍案叫绝,却不知这是她的独家作品;疏逍仙子的画,可以卖到令人惊讶的天价,却不知这是他们口中的傻子。皇家宴上,她展现光芒,惹来天下男子追逐。众女羡慕不已。幽禁山魑魅作怪,她主动请缨,前往幽禁山。却没料到,这一旅,她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一幅千年古画,揭开了往事尘封的秘密。她踏上找寻自己身世的旅途。待真相大白时,她竟然是......
  • 我在仙门坑天师

    我在仙门坑天师

    废材逆袭?强者归来?套路简直弱爆了!冷锋带着兑换系统强势来袭,卷入了修仙风云中。我要兑换一个妹子;然后冷锋失身了!我要兑换个宗主;然后冷锋成为了傀儡宗主!我要兑换个仙根;兑换好多读者;然后……坑天师就应运而生了!【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ps:千梦仙新书来袭,欢迎围观,活捉千梦仙可兑换萌妹一只。
  • 妩媚航班

    妩媚航班

    收录了笛安自出道以来,十年间创作的优秀中短篇小说,其中不乏经典之作:第一部小说《姐姐的丛林》,对中年人的世界和成长中的情感内核的描述独特而到位,刊登在《收获》杂志上被广泛认可;将母狮子暗喻一个少女成长过程的中篇《莉莉》,获“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优秀作品奖”;讲述世俗生活中类似活佛一样存在的袁季的短篇《圆寂》,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并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08年度优秀小说排行榜……更有新近创作的短篇小说《胡不归》、《舞美师的航班》等。
  • 超级系统:女配逆袭攻略

    超级系统:女配逆袭攻略

    如你所见,这是一部文笔十分随便的关于女配逆袭的故事~宁萌:所以说这么不严肃的系统是派来搞笑的么?虽然穿越穿越攻略攻略还有时空之神做后盾是很好不错!自带bug的女配逆袭文!
  • 网游之生化降临

    网游之生化降临

    李陌因一些原因从国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正好赶上了《生化灾难降临》的开服。闲来无事的他便打算当个职业玩家。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名异能者的原因,获得了一个极为强大的英雄职业。而他豪情的对这个世界喊道:“传奇并不是只有在现实中出现,而我的传奇将在这里依旧延续!”(本文的一些设定是向穿越火线这一系列的游戏中拟定出来的。而其中的一些设定和大纲都是自己编写出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天地玄黄之宇宙的誓言

    天地玄黄之宇宙的誓言

    宇宙公主,圣,火,月,黑暗族,人类,会发生什么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