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3600000016

第16章 在《琵琶记》讨论会上的发言(节选)

在第二次讨论会上的发言

(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对于《琵琶记》,我没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同时到会匆忙,还没有来得及阅读本会所印发的参考文件,没有很好地作发言准备,只是想到什么就谈什么。

从会里印发的材料,知道对于《琵琶记》的估价与看法,意见纷歧,归纳到十六种不同的意见,从全部肯定到全部否定都有。首先我表明我自己的态度,我对于《琵琶记》这个剧本是肯定的。我是研究古典文学和文学史的,对于这样一部古典文学的名著,称为“南曲之祖”的《琵琶记》,无形之中有所爱好。我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就是以剧艺的历史和戏曲文学的历史来说,都是很悠久的。元人杂剧像关汉卿、王实甫的剧本都是文学名著,可惜王实甫的《北西厢》原作,现在不能歌唱演出了。现在昆剧里面有《训子》、《刀会》,还歌唱着关汉卿《单刀会》这个剧本中的二折。此外尚有《西游记》杂剧的一二折在昆剧里保存。由于“百花齐放”的正确方针,我们在地方戏曲中发掘出不少古典的、优秀的剧本,像《琵琶》、《拜月》等都是十四世纪的文学名著,今天还能在剧坛上演出,是很可宝贵的,使我们欢喜兴奋。从《琵琶记》故事流传在民间算起,到今天有七百年的历史,就是从高则诚改编成为这部文学名著算起,也是五百年了。高则诚这位作家,后于我们今年纪念的印度戏剧作家迦梨陀娑几百年,可是在莎士比亚以前二百年。

我看到湘剧《琵琶记》的演出,很能欣赏,演员的艺术是可以佩服的。湘剧《琵琶记》是高腔戏,用高则诚原本的曲词很多。当高则诚写作《琵琶记》时,那时昆腔还没有起来,南戏有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等。高腔大概是承继弋阳系统来的,我想,很接近于高明时代南戏演出的精神面貌。

高明的《琵琶记》是就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南戏,名为《赵贞女、蔡二郎》的剧本改编的。原来那个剧本是写蔡伯喈中举以后,背亲弃妻,后来遭天雷轰死的。这剧本与《王魁负心》同是南戏中间最早的剧本。在宋代科举盛行,知识分子有平步上青云,爬上统治阶级以后,接近势利,忘弃本根,做着不孝不义的事的。同时也有权贵们拉拢新进士,招赘女婿以培养自己的势力的这种事实。这类民间故事的产生反映这个社会现实。蔡二郎不知是谁,有人认为指说牛僧孺之婿邓敞,有人认为指说王安石之婿蔡卞的。假如真是蔡卞,雷轰死也是应该的。南宋时期的人民最痛恨蔡京、蔡卞。不过这都是后人的考据与推测,这类有现实意义的典型故事,不必坐实指哪一个真人真事。我想蔡二郎原不是蔡邕,由二郎到中郎,从蔡中郎变成蔡伯喈,以讹传讹,作为《琵琶记》中人物。蔡邕是后汉时代的一个大文人、笃孝的贤士,原无背亲的故事。不过故事的讹为蔡伯喈实在很早,陆游听到过农村中的说唱盲词已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的慨叹。这个民间故事虽然很好,但是不免诬蔑了一个历史人物。因此到高氏手里,便把情节改换过来了。

文人吸取民间文艺的精华,加以艺术加工,对于荒诞不经违背史事的事,往往是要删改的。例如《三国志平话》有司马断狱一段,刘关张到太行山落草的事,中间也很有人民性的因素,因为荒诞不经,所以罗贯中把它删去了。高明改编《琵琶记》,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按照原来情节,把蔡邕的名字改去,尽管让他雷轰;另一条路是不愿厚诬古人,把蔡邕改成正面人物,如现存的剧本。因为这个剧本流传已久,他也弄不清楚,原来蔡二郎不是蔡邕,所以走了后面一条道路,把“三不孝”改为“三不从”。我认为高的改编是成功的,吸取民间文艺的素材,大大提高了它的文艺价值。第一,他采撷民间文艺的优秀部分,加工创造了为人民所喜爱的赵五娘、张广才的形象。第二,改造的蔡伯喈也成为一个典型形象,着重描写他的在丞相府里被迫做赘婿的内心苦闷。第三,运用场面变换的技巧,以牛府的富贵生活与蔡家的苦难生活作强烈的对照,深刻暴露阶级矛盾。第四,高明的运用文学语言的功夫很深,全剧极富于抒情成分。它的价值应该在四大传奇之上。至于有些细节,不符实际,例如陈留距离洛阳很近,在剧中好像途远万里。有些针线不密和生活细节的不全合理,我们不能以此苛求于一个十四世纪的古典剧本。

有人认为高氏篡改民间剧本,把它的斗争性冲淡了,我们应该改回来。湘剧团也曾经这样试过,但是观众并不接受,马踹赵五娘不免太惨,雷轰蔡伯喈宣传了迷信和果报思想,都不很好。南戏旧本,现在已不存在,否定高氏改作的,光说原本好,没得比较。我们看《永乐大典》所保存的几个宋元无名氏南戏,都比较粗糙。例如《张协状元》的思想凌乱,人物模糊,远不及《琵琶记》明朗。不通过高明的手笔,赵蔡故事不能成为文学杰作。高则诚是大有功劳的。

剧本中写男人科举得意而负心的有《潇湘雨》、《张协状元》、《王魁》、《蔡二郎》等。不负心的也有,如《荆钗记》。由于人物性格、遭遇、环境发展的不同,有不同的结局。所以《琵琶记》也不一定要有《秦香莲》那样的结果。陈士美、王十朋、蔡伯喈是三种不同的典型形象。

高则诚笔下的蔡伯喈是很真实的。牛氏不很真实。《琵琶记》的矛盾是靠这样一个理想的、说教式的人物来解决的。这个人物不很真实,是根据高则诚自己的理想塑造的。

古典剧本值得我们保存和学习,但是如何对现代人民起教育作用,这个矛盾比较大,我以为应该作为我们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

这剧本虽然有“全忠全孝”的标目,按其实际内容,宣扬孝道是实在的,并没有宣扬忠道。全忠全孝不过是一个招牌。戏里面赵五娘真的尽了孝道,蔡伯喈并未尽孝。至于尽忠,乃是皇帝诏书所要求,黄门官口里所说,对蔡伯喈是很勉强的。剧本表现了人民与封建统治者争取知识分子的矛盾,而人民方面胜利了,知识分子厌恶朝廷,最后散发归林。这是高则诚思想进步的地方。

有人认为朱元璋喜欢《琵琶记》,足以证明这个剧本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也许朱元璋喜欢全忠全孝这块招牌,如果分析剧本内容,实际上是和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相反的。贯彻在《琵琶记》中的主题思想是反对功名富贵,提出“人爵不如天爵”的口号。以骨肉团聚能享天伦之乐为人生的至乐。蔡家的悲剧起因于蔡伯喈的上京赴考。虽然最后有团圆的结局,“风木余恨”,终究是个悲剧。高则诚经历仕途,最后隐居避世,不受明太祖之聘。《琵琶记》表现他晚年对功名淡泊的思想。

《琵琶记》揭出了忠孝中间的矛盾。忠和孝都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不过忠是统治者所要求的,而孝道是人民自己所要求的。说“毕竟事君事亲一般道,人生怎全得忠和孝”,那是黄门官勉强劝慰蔡伯喈的话,代表统治者说话的口气。整个剧本却是强调孝道而冲淡忠君的思想的。封建统治者利用孔孟之书来统治知识分子,但是毕竟统治不了;有离经背道的《西厢记》,这是反封建的;也有维护封建道德而反对封建统治者的,《琵琶记》属于后面的一种。孔孟之书,既教忠,又教孝,本身存在着矛盾。高则诚是封建时代的作家,有他的思想上的局限性。《琵琶记》为人民利益、反统治的斗争倾向性,是用显扬孝道来体现的。用孝来压忠。因为孝道也是孔孟之教,所以虽封建君王也无可奈何,虽朱元璋也不能批驳。

因此,《琵琶记》有人民性的一面,也有封建性的一面。《琵琶记》是不是因为过于强调孝道,宣扬封建道德,对今天不能起教育作用呢?我认为今天我们对老年人必须照顾的精神是和过去一样的,只是不能强调迂腐的孝。

保存一个古典戏,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在改编时要考虑得周到些。《琵琶记》剧本很长,可以选择精彩的零折演出,也可以紧缩。结尾并不很好,可以考虑在演出上到“书馆相逢”为止。

同类推荐
  •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本书是小说家张楚的一本散文集,由“野草在唱歌”“窥书窥心”“风行水上”“人与事”4辑27篇文章组成。内容涉及对青年时代的回忆、对读书交友的回望、对创作历程的回顾;语言流畅平和,平和之中又饱含深情。
  • 心智的艺术

    心智的艺术

    她是故乡黄土原上一片深秋的柿树叶子,褪尽绿色素,薄得红得像一帧生命的请帖。是那方石磨,磨孔睁着深邃的眸子望着我,似在诉说那方旋转于日月下的热土。是那辆纺车,吱溜作响着,撩逗我一颗发酸的游子寸心。那叫做南凹村的向阳凹形的山原轮廓,常要把我揽入她朴厚、拙讷而温存的臂弯里去。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热门推荐
  • 暴君不言爱:江山为聘

    暴君不言爱:江山为聘

    她惊才绝艳,倾国倾城,世人称其绝色才女。他少年封王,征战天下,终登九层宝塔君临天下。她一生清贵无瑕,说是妖娆妩媚却也不假。他坐拥江山如画,却甘为她覆了江山袖手天下。她曾说过,做一个明媚如花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一心人。
  • 男色时代:恋上名门公子

    男色时代:恋上名门公子

    今年她命犯桃花,新学期开始,居然就亲身体验了一把“一女二男,纠结爱恋”的狗血爱情剧戏码……不过,两位超级校草都好帅气呀……啧啧,一个温柔如王子,总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另一个则霸道如恶魔……面对两个同样出色的校草,她都有点动心了,咋办?能不能两个都爱?
  • 不一样的街道

    不一样的街道

    见证一条关于dnf传奇街道的历史,重塑不一样的职业历程。第一,不是玩游戏;第二,不是叙述游戏;第三,与狗血无关;第四,我就是在写历史,属于每一个人的历史。
  • 朱新礼如是说

    朱新礼如是说

    1992年,朱新礼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创建汇源果汁厂,后迁址北京,汇源果汁目前已经发展成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在港联合公告,可口可乐拟以约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已公开发行的股份。这一业界最强并购的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尽管收购案未获审批)。本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朱新礼从一个县经贸委副主任成长为果汁行业(甚至中国当代)顶级企业家的艰辛过程,从创业精神、经营理念、资本运作、商战智慧、品牌推广、营销攻略、质量控制、渠道建设、企业家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
  • 一代大儒

    一代大儒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这是一个浩然正气与天地灵气并存的世界。三千年前,春秋诸圣破碎虚空降临,传下养气之法,百家学说。三千年后,士族把持国家,皇族就是天下最大的士族。武痴秦长生穿越而来,一头扎进这斑斓世界。从士林到武林,从江湖到庙堂……刀光剑影,阴谋诡计,天之骄子,绝色佳人……无论落魄还是辉煌,秦长生始终口含正气,坦荡天地,顶着万千风刀雨剑一步步前行,谱下一代大儒的人生传奇。ps1:“儒”泛指学者,读书人;“大儒”则有两种意思,一是儒学大师,二是泛指学问渊博的人,本书“大儒”的意思是第二种。Ps2: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与关注。
  • 史上最牛穿越帝路

    史上最牛穿越帝路

    一介都市小子偶得命运之神选中,在轮回中穿梭在神话世界征战。恭喜“冷寒!获得史上最牛穿越协会联合打造的至尊神器,帝神“。嘀嘀嘀-请注意。一经穿越概不负责,请您妥善使用史上最牛穿越协会联手打造的超级神器。
  • 长歌一笑

    长歌一笑

    经生死,历劫难,命悬一线,却又绝处逢生。隐匿的旧事,埋藏的真相。家族恩怨,权力纷争,江湖情仇。一场江湖风云,一场皇权纠纷。或爱或恨,一入红尘,谁人还能主宰浮沉。他说:“如果可以,我愿以江山换你笑颜。”她说:“如果可以,我愿以世世轮回换他十年寿命。”他说:“如果可以,我愿她从不曾入江湖,从不曾遇见我。”
  • 暮拾晨妆

    暮拾晨妆

    暮拾晨妆女主:辛璃从小与他一起长大,儿时甚熟,年岁过后却渐行渐远。他玩他的音乐,而她随家里人移民,大学学习法律,辅修美术。她受国内杂志邀请,请她回国画一期封面图。而这时候,她见到了他。他有女友在身旁,一腔热血,一腔激情。而她好像被生活变得有些迟钝,她爱那些带有点平静的生活。从玫瑰园走过去教学楼上课,一晚上在自习室看书,就这样的生活。可他的热情,点燃了她的热情。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阴差阳错,她与他在一起。她温柔却不懦弱,而他一贯的洒脱与坚毅。于是,故事开始了。
  • 被风吹过的夏天很美

    被风吹过的夏天很美

    青春是一场放肆,青春是一场疯狂,有时候突然想到的一些的事,真正想和同学一起再庆一次生日,一起再去搞一场恶作剧,一起再去春游一次,一起真正疯狂在追一次星..可,却也不可能了。这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年。时间不会倒走。我们曾说过要永远永远在一起,那一场考试是否考散了我们。跟着00后,走进我们的校园。就用这本书,记忆那些我们曾疯狂的事,描绘我们还想完成的事。
  • 狼与魔法师

    狼与魔法师

    战争带来了虚假的和平,处在夹缝中的我们,到底该如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