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3400000047

第47章 政变原因

武则天册立李显为皇太子,表明她最终是要把政权移交给李唐皇室,对于她来说也许是打算在自己“千秋万岁”之后,再由太子接管政权。这个打算实际上行不通的,由于她的皇帝宝座是从李氏家族那里抢夺来的,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合法的,对李氏家族来说也是耿耿于怀的,一句话,她的政权内部本身就存在着不稳定因素。李显自圣历元年(698)被立为太子,到神龙元年(705)即位,共经历了7年时间,这对李显和拥戴他的朝臣来说是太漫长了,假如不发动政变这个过程可能还要更长一些,这是李显和拥戴者们所难以忍耐的。历史上太子册立以后,因急于即位不知发生了多少抢班夺权的悲剧,其中成功者也为数不少,这些还都是同一个家族内部的纷争,更何况武则天所面对的却是另外一个家族,这种斗争的爆发就更难以避免了。

武则天册立太子时,年已75岁,李显已43岁,完全可以上台执政了。这时武则天没有马上退位,如果说是为了调和李武之间的矛盾,也还能说得过去,可是数年之后她仍无退位的丝毫表示,甚至连患病期间也不愿让太子监国,这样不免就引起了许多人对她的不满,苏安恒的上疏反映决不是他个人的看法,实际上代表了一大批人的观点,反映的是朝野中拥李派人们的共同心声。张柬之等人后来发动的这次政变,被一些人视为抢夺拥立之功,捞取政治上的好处。这种看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张柬之等人早就有匡复唐室的想法,狄仁杰当初引荐他们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政治理想和功利有时候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政治理想一旦实现,功利权位便会相伴而来,这些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武则天年逾八旬,且经常患病,既然已经册立了太子,为什么仍贪恋权位,迟迟不愿交出政权呢?是太子年幼无力主持朝政?显然不是;是因自己年富力强,正在精力充沛之时?也不是;那么是她另有打算,不想让李氏子弟继承皇位?仍不是;是否因为李武之间的关系还未完全融洽?这也不是理由,因为她也知道要他们从根本上消除隔阂是不可能的,这从她与吉顼的对话中可以得到证实。武则天不愿退位的根本原因不在客观方面,而在于她主观方面。她是一位权力欲很强的女人,这一点在她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中都有强烈的充分的表现。在她当了皇帝大权在握之时,仍不满足,一度甚至干预大臣权力内的事务。如她曾问宰相陆元方宫外之事,回答说:“臣备位宰相,有大事不敢不奏,民间小事,不足以烦圣听。”陆元方的回答十分正确,深得为政之体,但武则天不满意,于是罢去其宰相之职。狄仁杰也曾就她为太学生批假这样的小事而提出过批评。试想权力欲如此之强的人,怎么会肯自动退出政治舞台?一方不愿意自动退出政坛,另一方心怀疑虑,急于恢复帝位,不采取非常手段是无法解决这一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狄仁杰仍然在世,恐怕除此一途之外,也拿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从他临终对张柬之等人叮嘱起事时一定要先杀死武三思这件事看,狄仁杰也是主张采用武力手段解决这一问题。他与武则天共事多年,洞察其心,深深地知道她是不会主动放弃帝位,故也不得不持这一主张。

此外,在武则天的晚年,她一方面努力缓和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却在扶持新势力,制造新矛盾,这也是导致发生政变的一个因素。武则天晚年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在她的扶持下,二张势力发展很快,一批朝臣依附于二张,他们的兄弟张同休、张昌期、张昌仪依仗其势,卖官鬻爵,请托如市,强买民田,抢夺庄宅、奴婢、姬妾不可胜数,他们还欺压百姓、草菅人命,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极大愤慨。二张势倾朝野,飞扬跋扈,连太子、相王、太平公主等李氏子孙都对他们非常敬畏,曾共同上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可见其势力之大。到了武则天统治的最后几年,二张与朝中诸种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史载:“则天春秋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二张本来就是势利小人,不知机谋,见武则天宠信,遂有恃无恐,恣意所为,却不知已将自己置于火炉之上。

长安元年(701)八月,皇太子李显之子邵王李重润与他的妹妹永泰郡主以及妹夫魏王武延基在一起议论二张专权之事。这件事被张易之知晓,遂报告给武则天,武则天大怒,于九月逼令他(她)们自杀。还有记载说武则天令杖杀,也有记载说武则天责令太子处置,李显遂令他们自缢而死。总之,不管是如何死的,这三人的性命都与武则天、张易之有直接关系。李重润是李显长子,曾一度被立为皇太孙,永泰郡主为李显第六女,后追封为公主。李显因张易之之故一下子丧失了长子爱女,其对二张的愤恨自不待言。同时此事的发生也给刚刚缓和了的武则天与李显的母子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当时李显不敢有丝毫不满的表示,但其内心肯定十分悲愤,从他即帝位后追赠李重润为皇太子,永泰郡主为公主,并号其墓为陵看,规格如此之高,显然是用于寄托自己的哀思。李重润的谥号为“懿德”,意为美德。李显授其爱子这样的谥号,说明他并不认为李重润议论二张专权为无德。据载:“重润风神俊朗,早以孝友知名,既死非其罪,大为当时所悼惜。”李显焉能不痛惜自己的子女?二张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已经得罪了武氏诸王,使他们从吹捧依附二张一变为离心离德,这次又因二张之故使魏王武延基丧命,武延基为武承嗣之子,袭爵魏王,在武氏诸王中地位较高,他的死自然使诸武对二张更加不满。

二张不知已经树敌过多,仍然如故,恃势弄权。宰相魏元忠任洛州长史时,洛阳令张昌仪依仗其兄之势,横行无忌,目中无人。以往长史每次坐衙理事时,下属官员参见都一律立于厅下,张昌仪有恃无恐,往往直上长史厅事,长史惧怕二张势力,不敢得罪,只好听之任之。魏元忠到任后,张昌仪依然如故,魏元忠大怒,斥其下厅。张易之之奴仗势横暴于洛阳街市,被魏元忠杖杀。长安三年(703)九月,武则天欲用张易之之弟张昌期为雍州长史,这时魏元忠已为宰相,遂出面坚决反对,致使张昌期未能如愿。这些事都极大地刺激了二张,使他们对魏元忠恨之入骨。

不久,二张便诬陷魏元忠与司礼丞高戬私下议论说:“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武则天大怒,将魏、高二人下狱。为了致二人于死地,张昌宗诱使凤阁舍人张说作伪证,并许以事成后授以高官。张说不受引诱,当廷力辩魏元忠不反,于是张说也受到牵连。凤阁舍人宋、殿中侍御史张廷、左史刘知几、凤阁舍人桓彦范、著作郎魏知古、殿中侍御史王睃、宰相朱敬则等先后上疏力辩魏元忠、张说不反,被置之不理。苏安恒也上疏进谏,由于言辞激烈,张易之等大怒,欲杀苏安恒,经朱敬则等力保才幸免于一死。魏元忠、张说、高戬最后还被流放到岭南,临行时太子仆崔贞慎等8人饯行于郊外,张易之又指示其党密告魏元忠与崔贞慎等谋反,武则天遂令监察御史马怀素审理此案。武则天对马怀素说:“这件事基本是实,你略问一下,迅速奏闻。”审理期间武则天前后4次派中使催促,认为反状昭然,为何稽留如此?马怀素要求让告密人对质,武则天认为没有必要,并指责马怀素故意放纵谋反者。马怀素据理力争,认为陛下操生杀大柄,欲加之罪,取决于圣意就可以了,如果要我推问此案,我只能据实奏闻。武则天无奈,崔贞慎等人才免受株连。

崔贞慎等人为东宫官员,张易之等欲以谋反罪诬陷,意在太子李显,如果罪名一旦成立,李显也难逃干系。又,这次被流放的司礼丞高戬,“太平公主之所爱也。”二张此举不免又开罪于太平公主。张易之、张昌宗不懂政治,倚仗武则天的宠信与支持,目空一切,到处树敌,很快与李显、太平公主、武氏诸王以及广大朝士结怨,在当时诸种政治势力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武则天对二张的支持与纵容,也引起了各种势力对她的不满,尤其是李氏子弟及其支持者的不满,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她以前所做的努力。这就是当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时,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也参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事件发生后不久,武则天从长安回到洛阳。十一月,突厥遣使者到洛阳答谢同意和亲之事,武则天在宿羽台设宴款待,命太子李显陪宴。由于当时是以文符召太子入宫的,此事引起了太子宫尹崔神庆的忧虑,遂上疏武则天指出这种做法与制度不合。唐朝规定官员五品以上都有随身鱼符,分为左右,右符随身,左符进内,如有征召,颁下左符,与右符勘合后,即证明没有诈伪,然后应命。武则天建立大周政权后,遂于天授二年(691)将鱼符改龟符。由于太子地位尊贵,所以征召时用玉契,勘合无误后,方可应命。崔神庆认为太子乃国本,征召时必须极其慎重,除朔望朝参外唐制,每月初一(朔日),十五(望日)为大朝会,在京官员九品以上皆要参加,称朔望朝。另有征召应该降墨敕与玉契。此议得到武则天的赞同。这一时期二张经常入宫陪伴武则天,且专权擅政,崔神庆作为辅佐太子的主要大臣政变成功后,崔神庆被张柬之等作为二张同党收捕下狱,原因是崔神庆在后来审理张昌宗勾结术士一案时,坚持了自首者原其罪的法律原则。从法律规定来看,崔神庆并没有错,倒是张柬之等人有些偏激。深知二张与太子已经产生隔阂,惟恐二张矫制诱太子入宫,发生什么意外之事,遂上疏重申征召太子要按有关制度和程序办事。对崔神庆的这次上疏决不可作为一般朝臣守制的事例来看待,它反映出李氏家族及其拥护者已经与二张的矛盾相当激化了,太子对二张的戒心与防范发展到最后,就不得不以武力手段来解决问题了。

事实上,拥护李氏家族的朝臣们在此后对二张还是进行了猛烈的反击,企图一举摧垮这股势力,但是由于武则天的竭力保护,使他们的目的落空了。长安四年(704)七月,宰相韦安石奏张易之有罪,武则天不得已遂命韦安石与同凤阁鸾台三品、太子右庶子唐休共同推问此案。事情正在进行时,韦、唐两位宰相却于八月同时外任地方官,韦安石任扬州(治今江苏扬州)刺史,唐休任幽(治今北京西南)营(治今辽宁朝阳)都督、安东都护,遂使此案不了了之。不用说这是二张在其中起了作用。唐休临行时,秘密对太子李显说:“二张恃宠不臣,必将为乱。殿下宜备之。”

这年十二月,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杨元嗣告发张昌宗曾召术士李弘泰为其看相,妄言张昌宗有天子相,劝他在定州(治今河北定州)造佛寺,则天下人归心。武则天虽然也命人推按此事,只不过做做样子,并不打算真的治其罪。御史中丞宋等朝臣力主严惩张昌宗,斩首籍没家财,武则天不予理。却又故伎重施,调宋到外地办案,宋抗诏不去,武则天心虚理亏,一时也无可奈何。司刑少卿桓彦范、崔与崔玄等人,也都先后上疏要求将张昌宗交法司严惩,但都没有成功。武则天公然袒护二张的行为,引起了广大朝士的不满,也将自己置于朝士的对立面,同时也给政变的策划者以发动宫廷政变的口实。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以“人民好公仆”——裴庆生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历程为主线,通过他生前书信、日记、论文和妻子、儿子的笔记等,发掘了大量真实生动、鲜为人知的素材,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裴庆生同志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品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反腐倡廉、造福一方的执著追求,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
热门推荐
  • 轮回劫之前世缘

    轮回劫之前世缘

    很久以前,有一条凡间的小鲤鱼。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天界的仙茶,小鲤鱼经过刻苦的修行,终于鲤鱼跃龙门化身为龙,并成为了佛教的护法天龙。由于小鲤鱼在修行过程中,经常和王母身边的清灵仙子一起完任务,本身小鲤鱼就喜欢清灵仙子。在他功成名就之后,想要和清灵仙子在一起,但他们在一起却触犯了天条,由于小鲤鱼不服天条的压迫和管束,由此便在仙界掀起了一场大风暴......
  • 屌丝的自我修养

    屌丝的自我修养

    如果说一本好书可以夸其为接地气,那么我写的东西比较接沼气PS:如不读请勿评论收藏,此文不为大火,只求轻喷!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我的萝莉大小姐

    我的萝莉大小姐

    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穿越了,随身还带着一只附有傲娇属性的小萝莉,面对着危机重重的强者世界,一人一萝莉开始了他们的异界征程。什么?你说不开外挂会死的很快?好吧,那是因为你没有点进这本书。什么?你说介绍不够详细?嘿嘿,那是故意滴。
  • 梨花泪衾衣薄

    梨花泪衾衣薄

    姐姐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自己细化那就好啦
  • 寂寂流年

    寂寂流年

    顾雅言是个女孩子,但更多的时候她更愿意将自己当作女汉子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要想不被拒绝,最好的办法是先去拒绝别人,要想不被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无爱无感觉。她告诉自己,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辜负自己,唯独自己不可以
  • 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琉夏半殤月无恙

    琉夏半殤月无恙

    一个是冷情的王爷,一个是疯癫的相府嫡小姐,两人之间的情路回环曲折。最终他们是否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爱你是情难自禁

    爱你是情难自禁

    曾经的四年,温席追莫槿安成了一种习惯,威逼利诱、倾其所有只为得到他。而现在公司破产,亲人离世,负债累累的她再次遇到莫槿安,如今两人身份颠倒,温席被迫进入他的生活,日夜遭受嘲讽,冥冥之中又是谁先动了情。那些不安、偏执、强势、卑微、都只源于一点,情难自禁。到最后也不过是一句,“温小姐,我只是情难自禁。”
  • 师傅是无赖:倾城徒弟

    师傅是无赖:倾城徒弟

    【宠文】被自家师傅按在床上的叶倾儿一脸委屈,埋怨道:“师傅,我们不能这样。”“为什么?”一顿吃干抹净后,墨云殇从叶倾儿的胸前抬起头来,问道。“我们可是师徒!”某倾强调道。“没事,我不在意。”某殇把手放到自家徒弟背上,轻轻抚摸。“呜~不要了!”某倾可怜地求饶。“不行,我还很饿。”说完直接压了上去。一顿啪啪啪后。“师傅,以后你精尽而亡了怎么办?”“不会有那一天的!”墨云殇邪肆一笑,又压了上去。满间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