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3400000029

第29章 狄仁杰与娄师德

在狄仁杰坎坷的一生中,除了晚年推荐了几位人才,可视为他的门生之外,竟无结交一位挚友。这不是史家记事的疏忽,而是他饱经生活的沧桑与劫难之后,总结出的一种障人眼目的护身术。拨开这种障眼的薄雾,呈现我们面前的竟是人生的悲凉与感慨。

在解读历史时不能不令人发出这样的疑问:狄仁杰为何没有一位挚友见之于记载?从他早年在并州帮助郑崇质的豪爽举动看,狄仁杰并非那种孤僻冷漠、独善其身、不喜结交的人。在分析了他与以下诸人的关系后,答案也许就在其中了。

娄师德与狄仁杰的关系颇为有趣,可以说是两种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之间一种默契的君子之交,表面上平淡似水,实际上浓烈如酒。

根据记载,狄仁杰的第二次入相是娄师德推荐的。狄仁杰就任后,屡次排挤娄师德,想把他外放充使。当时娄师德也是宰相(纳言)。娄师德知道此事后,心地坦然,并不痛恨狄仁杰。武则天发现此事后,召见狄仁杰,询问道:“卿以为娄师德贤否?”回答说:“作为一员统兵的将军能够守御边境,是否贤明臣实不知。”武则天又问道:“娄师德有知人之明吗?”狄仁杰说:“臣曾与他共过事,没有听说他有知人之明。”武则天最后不得不说:“朕用卿为相,乃是娄师德推荐的结果,亦可谓知人矣。”狄仁杰听到此话后,感到十分惭愧,叹息地说:“娄公盛德,我能为其所容,他的深沉真是难以窥知。”还有一种记载说,武则天在说了上述一番话之后,还命左右当场取来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表章10余通,赐给狄仁杰,以证实她言之有据。

据此看来,娄师德荐引狄仁杰为相,是确有其事。娄师德与狄仁杰相识是在神功元年(697),当时河北地区遭受契丹的骚扰与破坏,百姓流离失所。这年六月,武则天命狄仁杰与娄师德、武懿宗一同分道安抚河北诸州。在这次行动中,狄仁杰政绩突出,使娄师德看到了他的卓越才干和不凡品格。回到洛阳后,娄师德于这年九月升任纳言,十月,狄仁杰就被任命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说明娄师德回到洛阳以后,马上就向武则天推荐了狄仁杰。可见娄师德荐贤之心切。

娄师德此次与狄仁杰共同安抚河北,两人志同道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至于狄仁杰排挤娄师德其实是一种假象,狄仁杰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从未干过排挤同僚的卑劣勾当,因为担心武则天怀疑他们有朋党关系,所以才故作姿态,给她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有的学者把狄仁杰的这种行动称之为“自其身”,认为更加难能可贵。娄师德与狄仁杰同任宰相大约有半年多,于圣历元年(698)四月调任陇右诸军大使、检校营田事。次年,又任检校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长史、天兵道大总管。因为有这种到外地任职的事实,使人们更加相信狄仁杰排挤娄师德的说法,并郑重地记入史书。其实,娄师德在西北边境主持军事及营田数十年,对这类事务驾轻路熟,处理朝政非他所长,他再次调任陇右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愿。至于他调任并州,是因为这时突厥侵扰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武则天对他这位宿将的又一次借重,和狄仁杰并无任何关系。

娄师德的性格与处世方式和狄仁杰截然不同,以宽厚大度而为世人所重,也是一位名重一时的人物。

娄师德是郑州原武(河南原阳西南)人,20岁时中进士,从而步入仕途。唐高宗上元初(674),升任监察御史。仪凤三年(678),中书令李敬玄奉命赴西北讨伐吐蕃,娄师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应募从军。李敬玄战败后,娄师德收集散亡军士,军势重振。不久,迁殿中侍御史、河源军司马、兼知营田事。娄师德在这里屡建功勋,多次挫败吐蕃军,高宗遂升任他为河源军使。永淳元年(682)十月,吐蕃再次入寇,娄师德率军迎击,八战八捷,重创了吐蕃军。高宗因此称赞他有文武才。旧史说:“师德在河陇,前后40余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有关娄师德的轶事流传很多,可以说这些记载对他的性格及处世态度有入木三分的刻画。娄师德任兵部尚书时,奉命前往并州办事。途中经一驿馆,娄师德惟恐烦扰驿馆,就与随从人员一同在厅中用饭。他发现自己所食之饭白而细,其他人员的饭又黑又粗,便把驿长叫来,责问他为何饭分两种?当他得知是由于两浙之米尚未及时运到的原因后,就命令给他也换成和众人一样的粗黑饭食。

娄师德任纳言时,有一次奉命检校屯田,因为他有足疾,临行时便命随从吏员先行,自己坐在洛阳宫城光政门外的横木上,等待牵马来。一会儿来了一位县令,不认识娄师德,随便招呼了一声,就与他共坐于横木上。这位县令的儿子随后走来,远远就看见自己的父亲与娄师德坐在一起,此人认识娄师德,急忙过来告诉其父这位是当朝纳言(宰相)。县令大惊,站起来连声称:“死罪!死罪!”娄师德说:“人皆有不相识的人,法律上也没有规定这就是死罪。”这位县令乘机向娄师德诉说自己因年老眼昏花而被解职,其实眼睛并不昏花,夜晚起草表状也不成问题。娄师德风趣地说:“说是夜晚可以书写表状,为何白日里不识宰相?”县令大惭,灵机一动,急忙说:“纳言莫说我不识宰相,纳言就是南无佛陀。”意思是说娄师德是真神不露相。这时娄师德牵马的随从也来到光政门外,闻听此言,不觉大笑起来。

娄师德往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检校屯田时,在一处驿馆用饭完毕,命驿官牵马,准备动身。这时他手下的判官也用完了饭,索要一碗浆水,再三催促也无人应承。娄师德对他说:“等我上马后,再为你料理此事。”娄师德命人叫来驿长,谴责说:“判官与纳言有何不同,你们竟不予供给?取杖来!”驿长见宰相动怒,惶恐不知所措,拜伏在地,连连谢罪。娄师德?说:“我本来要将你重责一顿,宰相打驿官,细碎小事,传出去有损于我的名声。如果把此事告诉所在州县,恐怕你性命难保。这次暂且饶你一次,以后不许再犯。”驿长跪拜流汗,狼狈退去。娄师德本意在于教育驿官,并不想抖宰相威风,责打下面的官吏。

娄师德的宽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早年他在吏部任职主管官员选授时,有些选人到部询问选用情况,竟然直接翻阅簿书,娄师德再三制止,选人不听,他无奈之下只好用笔把墨洒在簿书上,然后以墨污簿书,不便再查阅的理由,才把这些人打发回去。吏部选官决定选人是否重新任官,事关重大,选人通常对主管者都非常敬畏,不敢有丝毫怠慢,娄师德为人宽厚,人皆不惧,这才出现上述情景。

娄师德任纳言时,李昭德任内史,同为宰相。有一天二人相随入朝,娄师德体胖行走缓慢,李昭德屡次等待也不见赶上,不由得气恼起来,骂道:“叵耐杀人田舍汉!”是说他是一个使人难以忍耐的农夫。娄师德听到此话,不慌不忙地笑着说:“师德不是田舍汉,还有谁是田舍汉?”

娄师德不仅自己待人宽厚,还要求他的弟弟也要做到这一点。其弟任代州(治今山西代县)刺史,赴任时到其兄处辞行,娄师德告戒他说:“我无德才,位居宰相。你今又任刺史,兄弟显达,容易招人嫉妒,不知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保全性命?”其弟长跪不起,对其兄长说:“自今以后就是有人唾到我脸上,我也决不生气,只将唾液擦去而已。以此自勉,也许可以免去兄长担忧。”娄师德并不满意,十分严肃地说:“这正是我所担忧的事。你想人唾于你的脸上,说明十分恼怒。而你当面擦去,显然对对方的行为不满,应该笑而承受,让唾液不擦自干,岂不更好?”以上见《隋唐嘉话》卷下。

娄师德性格也十分豁达。据载:“娄师德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师德为‘齿牙春色’。”《清异录》卷下。这一习惯颇合现代养生之道。也许娄师德不是单纯为了养生,很大程度上是排遣郁闷之气,用以调整情绪。

娄师德还非常幽默,做事不露痕迹。他任兵部尚书时,有一次前往梁州(治今陕西汉中)检校营田。有一位同乡也姓娄,任屯官时有贪赃行为,被都督许钦明捕获欲治死罪。娄师德到梁州后,许钦明想释放此人,遂令娄师德的其他同乡去谒见他,让娄师德出面说情。娄师德说:“违犯国法,就是我的儿子也不能免罪,何况他人!”第二天,许钦明设宴为娄师德接风。娄师德对都督许钦明说:“听说有一人犯国法,说是我的同乡。我确实不认识此人,只是童年时和他的父亲一同放过牛。请都督不要因我的缘故而宽贷此人。”许钦明就命左右将此人带到席前。娄师德见到以后,十分生气,严厉谴责说:“你离开父母,到异地求官,不能洁身自好,触犯国法,为之奈何?”随手端起一碟饼递给他,说道:“让你临死做个饱死鬼吧。”许钦明见状,遂将此人释放,没有再加追究。

娄师德外愚而内秀,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长期的官场生活养成了他事事谨慎的作风,决不做冒险的事。武则天一度禁止屠宰、捕渔。长寿元年(692)五月,江淮大旱,发生饥荒,由于不许捕渔,百姓饿死者甚众。右拾遗张德生子三天,按照习俗亲友是要登门贺喜的,主人也要设宴款待。由于禁止屠宰,张德只好冒险私宰羊以款待同僚。补阙杜肃饱啖一顿后,却又上表告发了此事,以谋取政治上的好处。次日,上朝时武则天对张德说:“闻听卿生男,甚喜。”张德拜谢。武则天又问:“待客的肉从何而来?”张德知道有人告密,赶紧叩头服罪。武则天进一步解释说:“我禁止屠宰,但吉凶之事不在其列。卿以后交友待客也要慎重择人。”然后拿出杜肃的表章给?他看。“肃大惭,举朝欲唾其面。”张德此次没有受罚,确系事出有因。如无故犯禁,就不那么幸运了,故江淮之民饥饿而死,也不敢犯禁渔猎。

娄师德这个时期和众人一样,也是很久不沾腥荤。当时他任御史大夫,曾前往陕州(治今河南陕县)办事,用膳时厨子端上一盘羊肉,娄师德问道:“敕令禁止屠宰,如何能有此肉?”厨子回答说:“这是豺咬死的羊。”娄师德十分高兴地说:“好个懂事的豺。”然后大吃起来。一会儿厨子又送上了鱼,娄师德又问:“此从何来?”厨子说:“豺咬死的鱼。”娄师德听后,斥责说:“你好糊涂,为什么不说是獭咬死的鱼?”厨子赶忙改口,说确是獭咬死的。于是,娄师德又放心地大吃起来。从这些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到,娄师德对人对事的细微,不留下把柄让人去抓。

娄师德的这一套处世之术,是他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也正因为这样,才使他安然地度过了一生,身处高位而人不嫉,手握重兵而主不疑。关于这一点,前人早有评述,说他在“武后之年,竟保其宠禄,率是道也”《隋唐嘉话》卷下;“是时罗织纷纷,师德久为将相,独能以功名终,人以是重之”;又曰:“当危乱之朝,屠灭者接踵,而师德以功名终始,识者多之。”《大唐新语》卷7《识量》。这些评论用语虽不尽相同,但看法却出奇的一致。

在武则天统治晚期,宰相中最为当时人所关注的两个人就是娄师德与狄仁杰。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以功名始终,但保其禄位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当时人张评论说:“(娄)纳言直而温,宽而栗,外愚而内敏,表晦而里明。万顷之波,浑而不浊;百炼之质,磨而不磷。可谓淑人君子,近代之名公者焉。”这个评论非常中肯,所谓“直而温,宽而栗”,是说娄师德忠正而温和,宽厚而又坚定。“百炼之质,磨而不磷”,是说他是久经磨炼之人,虽屡次劫难却不足以改变其本质。可见娄师德是一个很有主见,决不随波逐流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慧眼识英才,推荐狄仁杰入相。

张对狄仁杰的评价更有意思,他说狄仁杰是:“粗览经史,薄阅文华。箴规切谏有古人之风,剪伐淫祠有烈士之操。心神耿直,涅而不淄;胆气坚刚,明而能断。晚途钱癖,和峤之徒与!”涅,染黑;淄,黑色。“心神耿直,涅而不淄”一句,是说狄仁杰心志耿直,不向邪恶势力屈服。这个评价是很高的,只有最后一句批评狄仁杰晚年爱财,与和峤为同一类人。和峤是晋朝太子少傅,家产丰足,富甲王侯,然生性吝啬,大学者杜预讽刺他有钱癖,即有钱的癖好。通观狄仁杰一生性格豪爽、乐于助人,且爱民如子,不像是贪财聚之徒,如何晚年却改变心志了呢?很可能这又是狄仁杰的护身术,故意做给别人看的,所谓“自其身”而已。

娄师德与狄仁杰之间虽为君子之交,似不应如此神秘,之所以形成这种状况,是与当时的政治气候有关。武则天是一位警觉性颇高的人,尤其是忌讳大臣之间往来过密,对于朋党之类的事非常敏感。她一生诛杀的大臣中有不少就属于此类情况。如宰相魏玄同与另一宰相裴炎关系亲密,是所谓始终不渝的好朋友,当时人“谓之耐久朋”。裴炎被杀后,有人诬告说魏玄同曾说过:“太后老矣,不若奉嗣君为耐久。”武则天大怒,联想起他和裴炎的关系,遂下敕赐死于家。如果说裴炎与魏玄同的死也与他们一贯不追随武则天有关的话,那么丘神和周兴的死就更能反映武则天这种怀疑一切的心态。丘神和周兴都是一贯追随武则天的大酷吏,他们对广大朝士来说是凶神恶煞,对武则天来说则是忠顺的走狗,鞍前马后,不知为她出了多少气力,可是当有人密告他们两人通谋时,武则天也毫不手软地将他们治罪,最终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前车之鉴,使娄师德与狄仁杰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反正君子之交重在心心相印,至于表面形式倒也是微不足道的。君待臣以诚,臣对君以忠,君既疑臣,做臣子的免不了也要耍些手腕以障其眼目,故李贽说:“梁公实重娄公,而反数挤之于外。……后虽忮忍,而不知反正之权,固已在此老掌握之中久矣。”《藏书》卷9《狄仁杰传》论。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写照

    生命的写照

    蓦然回首,人生将近五十个春秋,三十载的笔耕生涯,无不在空前的历史背景下饱经了“从小失去母爱”“铁窗生涯”“自学之路”“历尽贫寒”这四大不幸的人生磨难中度过。因此,我要说,是三所“特殊大学”造就了我的人格力量,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自己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或者换个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所以说,也是“十大梦幻”演绎了我超越混沌的自由飞翔,更是“七大爱好”陶冶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和高尚情操!一个充满了不幸和坎坷的时代,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我的《牧羊人之子》《不幸的大学》《生命的写照》人生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历尽了苦难而痴心不改的环境中完成的。
  •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是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之一。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竞能成就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后人有对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对其高度赞誉。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本书从修身、处世、治国、治家、识人、用人、为官、养生等方面,全面阐释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本书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是研究曾国藩的重要作品,是学习曾国藩的权威资料,是喜欢曾国藩的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值得大家珍藏!
  • 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

    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

    女人成功靠什么?靠长相?靠男人?靠靠山?不,女人成功要靠自己的智慧。本书将为您展现华语媒体中最优秀的女主播柴静、周涛、侯佩岑、朱丹、李艾等20位魅力女主播不同于荧幕前的别样生活,展现她们身上动人的闪光点,带给读者美丽一生的智慧法则和人生启示。
  •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本书重温顶尖管理巨匠们的光学思想与经典著作,领悟他们精辟而深邃的智慧,这样的智慧之光,必将指引着我们的理想与将来。
  • 民国红伶往事

    民国红伶往事

    说是风流往事,然而更多的,只是红颜已逝的悲悯感怀,与不再纯净的现世现实所给予我们对于民国那质朴爱情的憧憬。佳人的爱情,沉淀于乱世。乱戢,收藏着佳人的泪与心情。看她们过往曾经的故事,就像在听一首老歌,品一杯好洒。眼前不自觉的掠过旧上海的歌舞升平,老北京的朴素大气。那些穿着旗袍的女子画着精致的妆容,慢条斯理的走卜民国的舞台。浅浅一笑,便笑得民国惊了天地,满眼满心,都是温柔的欢喜。
热门推荐
  • 台湾地舆全图

    台湾地舆全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天神医:王妃不好惹

    逆天神医:王妃不好惹

    穿越成了已婚人士?还有个刚出生的儿子?她不受宠?这说的是她么!她可是来自25世纪的神医啊!什么费尽心机只为了那王妃之位,滚一边去吧!她不稀罕!她有的是美男,萌宝!且看她如何玩转异世!
  • 有一种美德叫微笑

    有一种美德叫微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有一种美德叫微笑;给宽容一个微笑;爱从一个微笑开始;把微笑送给自己;诚信——开往春天的地铁等。
  • 末日浮华

    末日浮华

    一场恶魔实验开始,致使末日钟声敲响,一天之内整个城市沦为死亡地狱。死去的人活了过来,而活着的却在慢慢死去……这是一场死亡游戏,赢的人继续活着,输的人沦为丧尸食物。落入圈套的锦白不断的挣扎不停的逃脱,可是网缠的太紧他逃不掉了,他是选择在亡友留下的文件中找出真相,赢得这场游戏拯救他的朋友。还是宁愿成为这场游戏的牺牲者?
  • 万道之墓

    万道之墓

    大道无形亦无质,人有心来也无情。混沌初开,天地难,千年万载弹指间。修者出,天才显,一曲峥嵘血与乱。仙路话永恒,枯骨血肉埋,至亲难现,少年背负酸楚,毅然踏上修行路,为寻找父母之迷,与天才争锋,百族林立,然而这一切……看少年谱写不一样的传奇色彩(新人求推存票+收藏,不给的话小心劫色……)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乘风幻世

    乘风幻世

    穿越文穿越到一个因女少男多的另类女尊世界的空架文讲述一个有点固执、有点认生、又有点闷骚的女孩在女尊男强的世界中经历的一些事情
  • 青春是等不起的无语凝噎

    青春是等不起的无语凝噎

    这个只有名字取得温婉如玉的逗逼姑娘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同宿舍的朋友因为自己喜欢的男神喜欢上她变得反目成仇,同宿舍的另一个朋友因为要竞选的班干部被她选上变得对她相看两厌,同宿舍再一个朋友因为她给起的外号渐生怒火,上了大学因为被在列车上偶遇的男孩喜欢,导致该男孩患有心脏病的女友打上门,各种想到遇不到的苦逼事情不断挑战着这个逗逼姑娘的心灵,生活像一把铁锤把她砸扁,又像一个风机把被砸扁的她吹起来,再砸扁......再吹起......
  • 影光雾迷

    影光雾迷

    总会有一个人出现在你最狼狈的时候一见钟情,只是因为命中注定她命运坎坷,幸运的是遇见了守护自己的人人生所能承受的打击,她一个不落她想过的死法多过了生命美好的享受却因为他开始新生
  • 漫长的东征

    漫长的东征

    穿越了?我草不会这么的凑巧吧,以前的时候只是在小说里面才知道自己是穿越了的啊?怎么现在自己玩着游戏竟然也穿越了?这是什么地方?《东征》?OMG,这个东征要多久?东征的尽头有没有仙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