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5800000029

第29章 圆融大智(2)

法藏在论述“六相圆融”时,讲到了“总别”、“同异”和“成坏”的相即关系。这里先把“相即”解释一下。在自然社会中,无论现象的性质相同还是不同,哪怕它们在统一体中处于对立的位置,都存在着不二或者相互等同的关系,即甲是乙,乙是甲的关系,这就叫做“相即”。以“总别”为例,“总相”是整体,“别相”是构成整体的部分,从总与别的关系讲,“若不别者,总义不成。由无别时,即无总故。此义云何?本以别成总,由无别故,总不成也。是故别者,即以总成别也”。意思是说,如果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整体是由部分组成,这叫“以别成总”。另一方面,没有整体,也就没有部分,因为部分只有在整体存在的前提下才成为部分,这叫“以总成别”。当人们得到“总”时也就得到“别”,反之亦然。由此得出“总即别”和“别即总”的结论。“若不相即者,总在别外,故非总也;别在总外,故非别也。思之可解。”如果不是相即关系,那就是整体在部分之外,那就不是一个整体;部分在整体之外,也就不是整体的部分。这是可以想象的道理。就“六相圆融”学说而言,是论证统一体中一切事物均处于“总别相即”、“同异相即”、“成坏相即”的圆融状态;就“相即”学说而言,是说明统一体中一切事物都具有不二或相互等同的关系。

第三,相互包容、相互渗透。

华严宗认为,根据事物所具有的作用的差别,一切事物中都存在着相互包容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甲中有乙,乙中有甲,华严宗称其为“相入”的关系。法藏在《五教章》卷四中用“自他”两物的作用强弱来阐述“相入”的含义。他认为,在所有缘起事物中,若某物“自体”的“力用”较之“他物”的“力用”强大,此物即具有摄取“他物”于自身的绝对优势。反之,“他物”如果完全失去自己的“力用”,则必然进入某物自体之内,亦即双方可以互相包容。

第四,事物的普遍联系。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从表面上看都是独立的、有差别的,由于它们都包含着相同的理,所以,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融通。有差别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那么,“事”与“事”的融通和谐、互无妨碍,就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的局面。逐一类推每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这种“圆融”关系,谓之“重重无尽”或“无尽圆融”。这正如宗密在《注华严法界观门》中解释“事事无碍法界”时所说:“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显而易见,这种无尽圆融的学说强调了事物的相互联系,否定了事物的孤立存在的片面歧见。

华严宗的圆融思想对中国佛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相即相入”、“无尽圆融”、“即事即理”、“事事无碍”等等,逐渐为佛教各派所接收。

强调圆融,有利于激发修行者的信心和勇气,吸引来自不同阶层的信徒;有利于消除宗派间的排斥、仇视和争斗,促进不同宗教、不同派别的融合发展。但这种教理在理论上的缺陷也引发实践上的弊端。过分强调事物间的和谐、一致,完全消除了事物间的矛盾、分歧;过分强调事物间平等,完全泯灭了事物间的差别。这些又往往导致实践上不顾具体情况的急功近利以及违背客观规律的以偏概全。

3圆融处世,成就功业

佛家圆融之术,是同其无欲无求的遁世观联系在一起的,它强调的是圆满通融、清除矛盾、和谐和解的处世原则。俗世之人在运用圆融之道时,应吸收其处世精华,祛除其消极因素,以成就自己的事业。我们来看看东汉末年刘备的圆融处世之道。

刘备自乱世起兵后,一直没有安身之地,本想图谋益州,但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备苦无良策。正在这时,身揣西川地理图的益州别驾张松在曹操处受了一肚子气来投刘备。

刘备探知张松的行踪,知道必有缘故,立即派大将赵云前去迎接。

张松来到荆州城,刘备设宴招待张松。席间,张松问:“皇叔占守荆州,还有几个郡?”诸葛亮说:“荆州也是借东吴的,只因我家主公现已是东吴女婿,所以才暂且在此安身。”张松说:“东吴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国富民强,难道还不知足吗?”刘备说:“我才疏力薄,岂敢奢望。”听得刘备一番话,张松觉得刘备是个仁义的君主,便说:“您是汉室宗族,当今圣上的叔叔,仁义四海皆知。别说占据州郡,即便代替皇帝治国也非过分。”刘备仍是谦让,连说不敢。张松在刘备处留了三天,刘备每天都热情招待张松,但却没有提及西川的问题。

三日之后,张松起程返回蜀地,刘备在十里长亭设宴送行。席间,刘备高举酒杯敬张松说:“承蒙先生不把我当做外人,畅谈三日,今日离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先生您的教诲呀!”说罢,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张松顿时备受感动,便说自己有一件重要礼物要送给刘备。

当刘备听说张松送的礼物是益州时,连连推辞。张松说:“大丈夫在世,首先应当考虑建功立业之大事,您若不取,必为他人所取,到时后悔就晚了。”刘备说:“我听说蜀道艰险,车不易过,马不易行,虽想夺取,却没有良策啊。”张松此时将自己怀中的西川地图取出,递于刘备说:“我感谢明公对我的厚待,决计献上此图。只要有此图,便会知晓蜀地的道路了。”刘备和诸葛亮展开地图粗略一看,上面详细地写着行程路线,标明险要山川峡谷,还有重要官府,仓库粮钱等。刘备心中大喜,又谦虚一番,就称谢笑纳了。

刘备用圆融的为人之术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后刘备按照张松提供的地图,顺利地占领了益州。从此才有了立足之地,并以此为基础,攻城掠地,奠定了天下三分的稳定局面。

三、和谐默契的协调艺术

在现实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很多矛盾,这些矛盾有时还很尖锐,要化解这些矛盾,要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同生共长,就要具备“圆融”的思维观念,应用“圆融”的处世艺术。

1化解矛盾,和谐相处

21世纪,人类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各文明之间等诸多冲突,由此将引发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等各种危机。这个世纪,虽然经济在不断发展,但贫穷之苦仍然困扰着许多人。贫富差距的加大,使偷盗、抢劫、杀人、贪污等罪恶不断攀升。此外,由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原因,战争的威胁也时刻困扰着人们。

除了严峻的自然生态形势外,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也十分严重。经济增长、价值失范、道德沦丧、人情冷漠,犯罪率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提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忧患。

如何化解日趋尖锐的各种矛盾?怎样促进世界局势向着和平共处的方向发展?能否找到一种没有西方宗教文化对抗性、排斥性、隔碍性缺陷的,高扬和谐、和平的指导思想?面对这些困扰,世界有志之士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佛学的圆融说。

运用圆融学说,能够处理当今和未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类心灵等各种矛盾冲突,圆融观教导人们从整体观和因缘观着眼看待一切,指出这个世界本来是和谐圆满的,一切矛盾冲突,无不由人而致,由人不能如实认识的缘起性和一体性,不能控制自己的贪欲憎恨等烦恼以及不能慈爱他人而造成。任何国家、民族、个人,都同生共处于一个“大缘起陀罗尼网”中(《华严经》六相之总相),既各有其独立自主性,又互相依存且密不可分(成相),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论你愿意与否,都必然同安危、共患难。

圆融思想在文化方面承认各种宗教、各种思想文化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和所对的机宜,希望在友好交流中互补,在互相对话、比较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多元互动中促进各自的发展完善。

在对待自然方面,圆融观认为,自然界作为人类主体之依靠,与人类息息相关,为依正不二的关系,乃人类自身的一部分,并非只是征服的对象。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人类主体自身的不和谐,产生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滋生各种疾病。经济建设只有从整体思维出发,进行集约式综合资源开发,兼顾生态环境效应,以不破坏自然、不污染环境为前提,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2沟通心结,达到默契

沟通是圆融的一种实际运用,是用圆融的艺术化解人们心灵矛盾的有效方法,它最终的目的是达到沟通心结、默契共识的融通性。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生活需要沟通,工作需要沟通,学习也需要沟通。可以说,现实社会离开沟通就寸步难行。那么,怎样进行沟通、如何才能拥有圆融成功的心灵默契呢?

第一,真诚。

最直接、有效拓展人际关系的方式,不外乎是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是沟通的首要原则。

第二,谦让。

谦让和妥协是沟通的又一原则。外交界的人常说:如果没有妥协,就没有商谈。如果真有绝对不能更改的事,就没有所谓的外交。只有拥有谦让的美德,再加上妥协的技巧,人际关系才会处处圆融。

第三,利益分享。

人生在世,都离不开利益。纵观历史上那些成大事者,都是仗义疏财的聪明人士。死抓住利益不放手的人,别人与你是不可能有共同语言的。所以说,沟通的另一个原则是利益分享,不要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第四,设定目标。

沟通就像爬山,你要先设定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前进,无论怎么走,都不能忘了方向、忘了目标。

第五,善于倾听。

人们沟通失败,常因为不了解对方。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让他把情绪宣泄出来,那么,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第六,多说好话。

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骄傲自大,口出狂言。这种人想要沟通是很难的。语言谦虚,对人礼貌,是沟通者的一大法宝。

第七,学会幽默。

幽默可以消除紧张、减缓冲突,幽默感强的人,常常是社交场上的宠儿。因此,学一点幽默,会使你在沟通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沟通的目的是达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默契与共识,获得心灵壁障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它能使人心意相通,达到消除内在矛盾而和谐相处的目的。

3调和之道,谦和之心

调和之道是我们圆融处世、化解矛盾的另一种方法。通过调和而达到协调,使对立化为统一,内耗化为内聚,从而组织起某种强大的力量。

圆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圆融的深处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合”。中国人的天性,即我们的国民性,就是“和合”。中国人自先古以来便具有“和为贵”、异中求同的“和合”文化传统,所以,“和合”思想包含着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统一的传统美德和兼收并蓄的宽广胸襟。

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有一天,湖南湘乡老家来信说,府上为了盖新宅子,与邻居为一墙之隔的地界发生争执,闹得很凶,甚至还要打官司。老家人忿忿不平,想借助曾国藩的权势压服对方。曾国藩收到信后,便写了一封长信给弟弟曾国潢,并附上张英的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曾家父子兄弟读了曾国藩的信和诗后,茅塞顿开。就主动将自家的地界退缩了三尺。曾家的这一举动,让邻居十分感动,于是不仅不再与曾家争执,还主动将自家的地基转让给曾家扩建新宅。

一场可大可小的纠纷就这样在一封充满圆融境界的书信面前,化为了虚无,曾国藩的谦和之心和圆融智慧真让人折服。

调和是指二者以上相互间矛盾与关系的协调,而谦和一般是指自身内心的谦让,使自己主动与对方化解矛盾,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的呢?还有什么屏障不能跨越的呢?还有什么鸿沟不能相通的呢?

4职场圆融,前程通达

在职场,也需要很高的圆融处世技巧,有人总结了24条《圆融处世启示录》,对我们很有启发,特辑录于此,以飨读者:

①宽恕你的敌人,但千万不要忘记他们的姓名。

②不要将秘密托付这样的人——单独在你房间时,会翻动你文件的人。

③生命中的一个重大秘密是,切莫挡住别人的路。

④人们很少因为能力不足而被开除;开除的原因大都是因为相处不佳。

⑤对上司谦虚,是一种责任;对同事谦虚,是一种礼遇;对下属谦虚,是一种尊贵。

⑥熟悉导致轻视。

同类推荐
  • 心想事成的创意整理术

    心想事成的创意整理术

    超级电玩任天堂Wii的创意是怎么产生的?——企划人希望开发一款全家老少可以一起玩、开心得像在家里吃火锅那样的游戏产品!但是,仅有这样的愿景和情怀是远远不够成就伟大产品的!从美好愿景到完美产品,需要的不仅是创意,而是将无形创意整理成可供开发有形产品的完整解决方案! 只需2小时,帮你把脑子里那滩泥一样的创意,整理成可以立即实施的行动方案!
  •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李君编著的《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从探讨借口产生的原因入手,深入剖析了借口背后的个人因素与企业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到打开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到企业打造高绩效责任团队,分析深入浅出,案例新颖幽默,《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讲述了员工身边熟悉的人和物,使员工切身感受到职场生态。
  • 内向的革命

    内向的革命

    一本书引领一场“内向的革命”!将阿玛斯“钻石途径”的思想精粹排列组合,娓娓道来一代大师所带给人们的灵性的传承!跟随本书脚步,你将会亲身经历一场向内而发的革命,你在其中将会发挥出人性本体的最大潜能,从而活出充满关爱、智慧、慈悲、行动力、至乐、祥和的人生。
  • 你就一常人

    你就一常人

    梦想可以有很多,但我们要抓住一个一生的梦想去执著追求,去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闪光、才会耀眼。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无论经历多少坎坷,我们都不要放弃希望、放弃梦想,而是一如既往满怀热情地去生活、去追寻。由林玉椿编著的《你就一常人》是六角丛书之一。主要内容为越不公平越要努力,别在门外徘徊,惩罚也是一种机会,将努力进行到底,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没有无聊的处境,细节体现态度,将服务做到最细,比别人多努力一小时,把目标分解开来,渴望是一种动力,轻松地走路……
  • 调整心态 健康生活

    调整心态 健康生活

    是什么让我们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是什么让我们失去美好的心情?又是什么让我们觉得生活非常劳累呢?其实这些所有的困扰都是由于心理问题带来的,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心态的好坏不但影响一个人的心理,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只有好的心情,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生活。本书就是基于这个角度出发,讲解了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包括掌控你的情感、有关梦境的思考、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面对生活的压力、身为女人或男人的心理问题、充满抱怨的世界、都市的健康危机、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等几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应是星岁虚设

    应是星岁虚设

    传说北冥之滨有个众所向往的云之巅,那是天人生存的地方。此地万物生长、神药遍布,人人拥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术。神鸟雾兮群起栖息,焰兽鹿麒代代繁衍,此两种神兽世世代代护佑着云之巅,成为其与世隔绝的巨大屏障。然而,一切虚幻传言竟在一位神秘的少年到来后堪堪变为现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神秘少年究竟能否觅得前世之主?历尽烽火的前世痴恋能否抵得过千年岁月侵蚀?一切真相即将昭然于世……
  • exo之世勋对不起

    exo之世勋对不起

    本文介绍十七岁少女柯忆勋初到韩国首都,误打误撞被超人气巨星exo里的忙内吴世勋抱回了别墅,和exo成员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走过了一段美好难忘的时光……
  •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与案例释解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与案例释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经过数年的起草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四次审议,于2007年6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弥补了劳动法制的空白,进一步健全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加强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利剑,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 灾厄邪眼

    灾厄邪眼

    身为驱魔师的夜听寒,拥有着令人崇敬的驱魔之力,身体里却潜藏着比妖魔的更加可怕的黑暗......家族的抛弃和世人的冷眼,也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且看一个拥有灾厄邪眼的少年,如何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 不说晚安

    不说晚安

    毫无疑问,护理专业的谭子晨对甘剑泉也是有好感的,但是他们之间还有着一个吴新生,他们最后的结局会如何?我们都不知道.......
  •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这本书中记了很多,节日、物品、礼节的由来。
  • 哽咽在呼吸里的痛

    哽咽在呼吸里的痛

    命运会把我们连在一起,现实无奈的压迫接踵而至,我可以选择放弃,却不能弃你于不顾。
  • 幸运公子的倒霉小姐

    幸运公子的倒霉小姐

    一个被算命先生定下身体不好却幸运爆表的小子,会在二十八岁因幸运死去,能救他的只有“倒霉”的她
  • 四离天

    四离天

    四离天下,人、神、魔、兽四者,各占据一个“离陆”,各过各的生活,可是,人离陆里诞生了一个婴儿,他将会毁了人离陆,将箭头指向其他三陆。可悲催的是,他掉进了一个坑,~~重生了
  • 那个孤独多年的女孩

    那个孤独多年的女孩

    刹那间所有的试卷,所有的书从他们身旁掠过,飘过,雪白的踪影,飘满整个世界,孤独多年的女孩,终于有人陪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