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3200000054

第54章 家族以外的人(1)

我蹲在树上,渐渐有点害怕,太阳也落下去了;树叶的声响也唰唰的了;墙外街道上走着的行人也都和影子似的黑丛丛的;院里房屋的门窗变成黑洞了,并且野猫在我旁边的墙头上跑着叫着。

我从树上溜下来,虽然后门是开着的,但我不敢进去,我要看看母亲睡了还是没有睡?还没经过她的窗口,我就听到了席子的声音:

“小死鬼……你还敢回来!”

我折回去,就顺着厢房的墙根又溜走了。

在院心空场上的草丛里边站了一些时候,连自己也没有注意到我是折碎了一些草叶咬在嘴里。白天那些所熟识的虫子,也都停止了鸣叫,在夜里叫的是另外一些虫子,它们的声音沉静,清脆而悠长。那埋着我的蒿草,和我的头顶一平,它们在我的耳边唱着那么微细的歌,使我不能相信倒是听到还是没有听到。

“去吧……去……跳跳蹿蹿的……谁喜欢你……”

有二伯回来了,那喊狗的声音一直继续到厢房的那面。

我听到有二伯那拍响着的失掉了后跟的鞋子的声音,又听到厢房门扇的响声。

“妈睡了没睡呢?”我推着草叶,走出了草丛。

有二伯住着的厢房,纸窗好像闪着火光似的明亮。我推开门,就站在门口。

“还没睡?”

我说:“没睡。”

他在灶口烧着火,火叉的尖端插着玉米。

“你还没有吃饭?”我问他。

“吃什……么……饭?谁给留饭!”

我说:“我也没吃呢!”

“不吃,怎么不吃?你是家里人哪……”他的脖子比平日喝过酒之后更红,并且那脉管和那正在烧着的小树枝差不多。

“去吧……睡睡……觉去吧!”好像不是对我说似的。

“我也没吃饭呢!”我看着已经开始发黄的玉米。

“不吃饭,干什么来的……”

“我妈打我……”

“打你?为什么打你?”

孩子的心上所感到的温暖是和大人不同的,我要哭了,我看着他嘴角上流下来的笑痕。只有他才是偏着我这方面的人,他比妈妈还好。立刻我后悔起来,我觉得我的手在他身旁抓起一些柴草来,抓得很紧,并且许多时候没有把手松开,我的眼睛不敢再看到他的脸上去,只看到他的腰带的地方和那脚边的火堆。我想说:

“有二伯……再下雨时我不说你‘下雨冒泡,王八戴草帽’啦……”

“你妈打你……我看该打……”

“怎么……”我说:“你看……她不让我吃饭!”

“不让你吃饭……你这孩子也太好去啦……”

“你看,我在树上蹲着,她拿火叉子往下叉我……你看……把胳臂都给叉破皮啦……”我把手里的柴草放下,一只手卷着袖子给他看。

“叉破皮……为啥叉的呢……还有个缘由没有呢?”

“因为拿馒头。”

“还说呢……有出息!我没见过七八岁的姑娘还偷东西……还从家里偷东西往外边送!”他把玉米从叉子上拔下来了。

火堆仍没有灭,他的胡子在玉米上,我看得很清楚是扫来扫去的。

“就拿三个……没多拿……”

“嗯!”把眼睛斜着看我一下,想要说什么但又没有说。只是胡子在玉米上像小刷子似的来往着。

“我也没吃饭呢!”我咬着指甲。

“不吃……你愿意不吃……你是家里人!”好像抛给狗的吃的东西一样,他把半段玉米打在我的脚上。

有一天,我看到母亲的头发在枕头上已经蓬乱起来,我知道她是睡熟了,我就从木格子下面提着鸡蛋筐子跑了。

那些邻居家的孩子就等在后院的空磨房里边。我顺着墙根走了回来的时候,安全,毫没有意外,我轻轻地招呼他们一声,他们就从窗口把篮子提了进去。其中有一个比我们大一些的,叫他小哥哥的,他一看见鸡蛋就抬一抬肩膀,伸一下舌头。小哑巴姑娘,她还为了特殊地得意啊啊了两声。

“嗳!小点声……花姐她妈剥她的皮呀……”

把窗子关了,就在碾盘上开始烧起火来,树枝和干草的烟围蒸腾了起来;老鼠在碾盘底下跑来跑去;风车站在墙角的地方,那大轮子上边盖着蛛网,罗柜旁边余留下来的谷类的粉末,那上面挂着许多种类虫子的皮壳。

“咱们来分分吧……一人几个,自家烧自家的。”

火苗旺盛起来了,伙伴们的脸孔,完全照红了。

“烧吧!放上去吧……一人三个……”

“可是多一个给谁呢?”

“给哑巴吧!”

她接过去,啊啊的。

“小点声,别吵!别把到肚的东西吵靡啦。”

“多吃一个鸡蛋……下回别用手画着骂人啦!啊!哑巴?”

蛋皮开始发黄的时候,我们为着这心上的满足,几乎要冒险叫喊了。

“唉呀!快要吃啦!”

“预备着吧,说熟就熟的……”

“我的鸡蛋比你们的全大……像个大鸭蛋……”

“别叫……别叫。花姐她妈这半天一定睡醒啦……”

窗外的哽哽的声音,我们知道是大白狗在扒着墙皮的泥土。

但同时似乎听到母亲的声音。

母亲终于在叫我了!鸡蛋开始爆裂的时候,母亲的喊声在尖利的剌着纸窗了。

等她停止了喊声,我才慢慢从窗子跳出去,我走得很慢,好像没有睡醒的样子。等我站到她面前的那一刻,无论如何再也压制不住那种心跳。

“妈!叫我干什么?”我一定惨白了脸。

“等一会……”她回身去找什么东西的样子。

我想她一定去拿什么东西来打我,我想要逃,但又强制着忍耐了一刻。

“去把这孩子也带上玩……”把小妹妹放在我的怀中。

我几乎要抱不动她了,我流了汗。

“去吧!还站在这干什么……”其实磨房的声音,一点也传不到母亲这里来,她到镜子前面去梳她的头发。

我绕了一个圈子,在磨房的前面,在锁着的门边告诉了他们:

“没有事……不要紧……妈什么也不知道。”

我离开那门前,走了几步,就有一种异样的香味扑了来,并且飘满了院子。等我把小妹妹放在炕上,这种气味就满屋都是了。

“这是谁家炒鸡蛋,炒得这样香……”母亲很高的鼻子在镜子里使我有点害怕。

“不是炒鸡蛋……明明是烧的,哈!这蛋皮味,谁家……呆老婆烧鸡蛋……五里香。”

“许是吴大婶她们家?”我说这话时候,隔着菜园子看到磨房的窗口冒着烟。

等我跑回了磨房,火完全灭了。我站在他们当中,他们几乎是摸着我的头发。

“我妈说谁家烧鸡蛋呢?谁家烧鸡蛋呢?我就告诉她,许是吴大婶她们家。哈!这是吴大婶?这是一群小鬼……”

我们就开朗的笑着。站在碾盘上往下跳着,甚至于多事起来,他们就在磨房里捉耗子。因为我告诉他们,我妈抱着小妹妹出去串门去了。

“什么人啊?”我们知道是有二伯在敲着窗棂。

“要进来,你就爬上来!还招呼什么?”我们之中有人回答他。

起初,他什么也没有看到,他站在窗口,摆着手。后来他说:

“看吧!”他把鼻子用力抽了两下:“一定有点故事……那来的这种气味?”

他开始爬到窗台上面来,他那短小健康的身子从窗台跳进来时,好像一张磨盘滚了下来似的,土地发着响。他围着磨盘走了两圈。他上唇的红色的小胡为着鼻子时时抽动的缘故,像是一条秋天里毛虫子在他的唇上不住的滚动。

“你们烧火吧?看这碾盘上的灰……花子……这又是你领头!我要告诉你妈的……整天家领一群野孩子来作祸……”他要爬上窗口,可是他看到了那只筐子:“这是什么人提出来的呢?这不是咱家装鸡蛋的吗?花子……你不定又偷了什么东西……你妈没看见!”

他提着筐子走的时候,我们还嘲笑着他的草帽。“像个小瓦盆……像个小桶……”

但夜里,我是挨打了。我伏在窗台上用舌尖舐着自己的眼泪。

“有二伯……有老虎……什么东西……坏老头子……”我一边哭着一边咒诅着他。

但过不多久,我又把他忘记了,我和许多孩子们一道去抽开了他的腰带,或是用杆子从后面揿掉了他的没有边沿的草帽。我们嘲笑他和嘲笑院心的大白狗一样。

秋末,我们寂寞了一个长久的时间。

那些空房子里充满了冷风和黑暗;长在空场上的蒿草,干败了而倒了下来;房后菜园里的各种秧棵完全挂满了白霜;老榆树在墙根边仍旧随风摇摆它那还没有落完的叶子;天空是发灰色的,云彩也失去了形状,有时带来了雨点,有时又带来了细雪。

我为着一种疲倦,也为着一点新的发现,我登着箱子和柜子,爬上了装旧东西的屋子的棚顶。

那上面,黑暗,有一种不可知的感觉,我摸到了一个小木箱,手捧着它,来到棚顶洞口的地方,借着洞口的光亮,看到木箱是锁着一个发光的小铁锁。我把它在耳边摇了摇,又用手掌拍一拍……那里面咚啷咚啷的响着。

我很失望,因为我打不开这箱子,我又把它送了回去。于是我又往更深和更黑的角落处去探爬。因为我不能站起来走,这黑洞洞的地方一点也不规则,走在上面时时有跌倒的可能。所以在爬着的当儿,手指所触到的东西,可以随时把它们摸一摸。当我摸到了一个小琉璃罐,我又回到了亮光的地方……我该多么高兴,那里面完全是黑枣,我一点也没有再迟疑,就抱着这宝物下来了。脚尖刚接到那箱子的盖顶,我又和小蛇一样把自己落下去的身子缩了回来,我又在棚顶蹲了好些时候。

我看着有二伯打开了就是我上来的时候登着的那个箱子。

我看着他开了很多时候,他用牙齿咬着他手里的那块小东西……他歪着头,咬得咯啦啦的发响,咬了之后放在手里扭着它,而后又把它触到箱子上去试一试。而最后一次那箱子的铜锁发着弹响的时候,我才知道扭着的是一断铁丝。他把帽子脱下来,把那块盘卷的小东西就压在帽顶里面。

他把箱子翻了好几次:红色的椅垫子,蓝色粗布的绣花围裙……女人的绣花鞋子……还有一团滚乱的花色的线,在箱子底上还躺着一只湛黄的铜酒壶。

后来他伸出那布满了筋络的两臂,震撼着那箱子。

我想他可不是把这箱子搬开!搬开我可怎么下去?

他抱起好几次,又放下好几回,我几乎要招呼住他。

等一会,他从身上解下腰带来了,他弯下腰去,把腰带横在地上,一张一张的把椅垫子堆起来,压到腰带上去,而后打着结,椅垫子被束起来了。他喘着呼喘,试着去提一提。

他怎么还不快点出去呢?我想到了哑巴,也想到别人,好像他们就在我的眼前吃着这东西似的使我得意。

“啊哈……这些……这些都是油乌乌的黑枣……”

我要向他们说的话都已想好了。

同时这些枣在我的眼睛里闪光,并且很滑,又好像已经在我的喉咙里上下的跳着。

他并没有把箱子搬开,他是开始锁着它。他把铜酒壶立在箱子的盖上,而后他出去了。

我把身子用力去拖长,使两个脚掌完全牢牢实实地踏到了箱子,因为过于用力抱着那琉璃罐,胸脯感到了发疼。

有二伯又走来了,他先提起门旁的椅垫子,而后又来拿箱盖上的铜酒壶,等他把铜酒壶压在肚子上面,他才看到墙角站着的是我。

他立刻就笑了,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笑得这样过分,把牙齿完全露在外面,嘴唇像是缺少了一个边。

“你不说么?”他的头顶站着无数很大的汗珠。

“说什么……”

“不说,好孩子……”他拍着我的头顶。

“那么,你让我把这个琉璃罐拿出去?”

“拿吧!”

他一点也没有拦挡我,我另外又在门旁的筐子里抓了五个馒头跑,等母亲说丢了东西的那天我也站到她的旁边去。

我说:“那我也不知道。”

“这可怪啦……明明是锁着……可那儿来的钥匙呢?”母亲的尖尖的下颏是向着家里的别的人说的。后来好歪脖的年青的厨夫也说:

“哼!这是谁呢?”

我又说:“那我也不知道。”

可是我脑子上走着的,是有二伯怎样用腰带捆了那些椅垫子,怎样把铜酒壶压在肚子上,并且那酒壶就贴着肉的。并且有二伯好像在我的身体里边咬着那铁丝咯郎郎的响着似的。我的耳朵一阵阵的发烧,我把眼睛闭了一会。可是一睁开眼睛,我就向着那敞开的箱子又说:

“那我也不知道。”

后来我竟说出了:“那我可没看见。”

等母亲找来一条铁丝,试着怎样可以做成钥匙,她扭了一些时候,那铁丝并没有扭弯。

“不对的……要用牙咬,就这样……咬……再一扭……再一咬……”很危险,舌头若一滑转的时候,就要说了出来。我看见我的手已经在作着式子。

我开始把嘴唇咬得很紧,把手臂放在背后在看着他们。

“这可怪啦……这东西,又不是小东西……怎么能从院子走得出?除非是晚上……可是晚上就是来贼也偷不出去的……”母亲很尖的下颏使我害怕,她说的时候,用手推了推旁边的那张窗子:

“是啊!这东西是从前门走的,你们看……这窗子一夏就没有打开过……你们看……这还是去年秋天糊的窗缝子。”

“别绊脚!过去……”她用手推着我。

她又把这屋子的四边都看了看。

“不信……这东西去路也没有几条……我也能摸到一点边……不信……看着吧……这也不行啦。春天丢了一个铜火锅……说是放忘了地方啦……说是慢慢找,又是……也许借出去啦!哪有那么一回事……早还了输嬴账啦……当他家里人看待……还说不拿他当家里人看待,好哇……慢慢把房梁也拆走啦……”

“啊……啊!”那厨夫抓住了自己的围裙,擦着嘴角。那歪了的脖子和一根蜡签似的,好像就要折断下来。

母亲和别人完全走完了时,他还站在那个地方。晚饭的桌上,厨夫问着有二伯:

“都说你不吃羊肉,那么羊肠你吃不吃呢?”

“羊肠也是不能吃。”他看着他自己的饭碗说。

“我说,有二爷,这炒辣椒里边,可就有一段羊肠,我可告诉你!”

“怎么早不说,这……这……这……”他把筷子放下来,他运动着又要红起来的脖颈,把头掉转过去,转得很慢,看起来就和用手去转动一只瓦盆那样迟滞。

“有二是个粗人,一辈子……什么都吃……就……是……不吃……这……羊……身上……的……不戴……羊……皮帽……子……不穿……羊……皮……衣裳……”他一个字一个字平板地说下去:

“下回……”他说“杨安……你炒什么……不管菜汤里头……若有那羊身上的呀……告诉我一声……有二不是那嘴馋的人!

吃不吃不要紧……就是吃口咸菜……我也不吃那……羊……身……上……的……”

“可是有二爷,我问你一件事……你喝酒用什么酒壶喝呢?

非用铜酒壶不可?”杨厨子的下巴举得很高。

“什么酒壶……还不一样……”他又放下了筷子,把旁边的锡酒壶格格的敲了两下:“这不是吗?……锡酒壶……喝的是酒……酒好……就不在壶上……哼!也不……年轻的时候,就总爱……这个……锡酒壶……把它擦得闪光湛亮……”

“我说有二爷……铜酒壶好不好呢?”

“怎么不好……一擦比什么都亮堂……”

“对了,还是铜酒壶好喔……哈……哈哈……”厨子笑了起来。他笑得在给我装饭的时候,几乎是抢掉了我的饭碗。

母亲把下唇拉长着,她的舌头往外边吹一点风,有几颗饭粒落在我的手上。

“哼?杨安……你笑我……不吃……羊肉,那真是吃不得:比方,我三个月就……没有了娘……羊奶把我长大的……若不是……还活了60多岁……”

杨安拍着膝盖:“你真算个有良心的人,为人没做过昧良心的事?是不是?我说,有二爷……”

“你们年轻人,不信这话……这都不好……人要知道自家的来路……不好反回头去倒咬一口……人要知恩报恩……说书讲古上都说……比方羊……就是我的娘……不是……不是……我可活60多岁?”他挺直了背脊,把那盘羊肠炒辣椒用筷子推开了一点。

吃完了饭,他退了出去,手里拿着那没有边沿的草帽。沿着砖路,他走下去了,那泥污的,好像两块腐木头似的……他的脚后跟随着那挂在脚尖上的鞋片在砖路上拖拖着,而那头顶就完全像个小锅似的冒着气。

母亲跟那厨夫在起着高笑。

“铜酒壶……啊哈……还有椅垫子呢……问问他……他他知道不知道?”杨厨夫,他的脖子上的那块疤痕,我看也大了一些。

我有点害怕母亲,她的完全露着骨节的手指,把一条很肥的鸡腿,送到嘴上去,撕着,并且还露着牙齿。

又是一回母亲打我,我又跑到树上去。因为树枝完全没有了叶子,母亲向我飞来的小石子差不多每颗都像小钻子似的刺痛着我的全身。

“你再往上爬……再往上爬……拿杆子把你绞下来。”

母亲说着的时候,我觉得抱在胸前的那树干有些颤了,因为我已经爬到了顶梢,差不多就要爬到枝子上去了。

“你这小贴树皮,你这小妖精……我可真就算治不了你……”

她就在树下徘徊着……许多工夫没有向我打着石子。

同类推荐
  • 诗建设

    诗建设

    《诗建设》主要内容简介:语言有根吗?万物有共同的根吗?或许,这样的疑惑与茫然正是这个纷繁无序时代的症结所在。现代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因为“上帝死了!”上帝在那里,或者从来不在。就像一个密闭的房间中的一个我们曾经得以仰望天空的窗子,我们因一种角度的固化,因对它持久的注视中意识到了它对天空的遮蔽。但如果我们因此最终放弃了对天空的仰望,如果我们对一种僵化方式的克服没有成为与真理与道相遇的一个最新的契机,那么,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丧失者,一个不幸的“现代人”。是的,诗歌可以,同时也应该成为这样一个沮丧的时代获得拯救的力量。
  • 恋上沙发

    恋上沙发

    本书是当代生活写照的散文作品集,包含作者在杭州求学,参加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作品50多件,既有青春学子的追梦思想的火花,也有工作于社会的繁琐和忧郁。
  •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大明湖、白马湖、富春江、镜泊湖、松堂游记、古刹、沈园、重庆、成都、北平、南京、昆明、桐庐……老舍、林语堂、朱自清、沈从文、郭沫若……《黄河之水天上来》中,众多文学大师带你游览中国的山川名胜。《黄河之水天上来》分为山川、古迹、城记三辑内容。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王俊凯——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运

    王俊凯——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运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夏伊沫认识了火爆全亚洲的明星王俊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夏伊沫来到了王俊凯所在的高中重庆第八中学,但是当夏伊沫离开的时候两个人才明白自己都离不开对方......
  • 倾世医妃要休夫

    倾世医妃要休夫

    本是一名有大好前途的脑外科医生,她坚贞保守,视节操为生命。但是上天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竟让她穿越到一位王爷的床上,糊糊涂涂就跟人家嘿咻了。嘿咻完了,才知道自己是一位被王爷厌恶鄙视的王妃,还被自己的亲妹妹各种整治。幸好,幸好,新时代的女性,尤其是靠拿刀混饭吃的女医生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且看她如何在王府与皇宫混出个人模狗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叶落花开,荼蘼彼岸

    叶落花开,荼蘼彼岸

    你是否相信有前世今生?你是否相信有命运?今生的你是否还会去找前世的她?
  • 惟为伊魔渡众生

    惟为伊魔渡众生

    主角原本是受万人敬仰的圣皇,在与魔皇最后的交战中,两败俱伤,但实际上却是一场误会。等他回过神来,他已然重生,但,他却成了魔,原本为圣的他却一步步向魔的巅峰走去,只因爱恨情
  • 胜鬘经疏

    胜鬘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是我的过客

    你是我的过客

    林茵是一位重点中学的教师,一家三口的日子平凡而甜蜜,但是丈夫李昭的意外去世,使得林茵的生陷入痛苦的深渊。迟伟健校长的周到关怀使她慢慢振作起来,并渐生情愫...然而二人终究没有逾越道德底线。几经纠结,林茵最终将做何选择......
  • 女人40枕边书

    女人40枕边书

    本书结合四十岁女性的身心特点和生存现状,给出了个人的再塑、关系的处理、重视自我三个方面的忠告。
  • 命戒轮回

    命戒轮回

    你是否有过后悔之事,你是否又想做却没做的事情。且看《命戒轮回》看幸运少年遭神奇戒指的袭击重生之后前世种种后悔没做之事尽在掌中,为神为魔皆为一念。冷酷?猥琐?还是....新人新书一切尽在你掌握
  • 神丐前传

    神丐前传

    旦白之丁。平凡之身。不疯怎成魔?一卷宝典。从此逆袭江湖。他叫。铁胆神丐。
  • 传法正宗记

    传法正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