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2200000049

第49章 知命安时

“原典”

佹佹成者,俏成也,初非成也。佹佹败者,俏败者也,初非败也。故迷生于俏,俏之际昧然。于俏而不昧然,则不骇外祸,不喜内福;随时动,随时止,智不能知也。信命者于彼我无二心。于彼我而有二心者,不若揜目塞耳、背权面隍亦不坠仆也。故曰:死生自命也,贫穷自时也,怨夭折者,不知命者也,怨贫穷者,不知时者也。当死不惧,在穷不戚,知命安时也。其使多智之人量利害,料虚实,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其少智之人不量利害,不料虚实,不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量与不量,料与不料,度与不度,奚以异?唯亡所量,亡所不量,则全而亡丧。亦非知全,亦非知丧。自全也,自亡也,自丧也。

——《力命》

“古句新解”

因偶然而成功的,好像是成功了,实际上并没有成功。因偶然而失败的,好像是失败了,实际上并没有失败。所以迷惑发生在相似上,近似的时候最容易糊涂。在近似的时候而不糊涂,就不惧怕外来的灾祸,不庆幸内在的幸福;顺应时势而行动,顺应时势而停止,靠聪明才智是无法明白的。相信命运的人对于成功与失败没有不同的心情。对于成功与失败有不同心情的人,比不上捂住眼睛、塞住耳朵、背对着城墙、面朝城壕也不会坠落下来的人。所以说:死亡与生存来自命运,贫苦与穷困来自时势。埋怨短命的,是不懂得命运的人;埋怨贫穷的,是不懂得时势的人,碰上死亡不惧怕,处于贫穷不悲伤,这是懂得命运、安于时势的人。如果叫足智多谋的人计算利害,估量虚实,揣度人情,他所得到的有一半,失去的也有一半。那些缺智少谋的人不计算利害,不估量虚实,不揣度人情,他所得到的有一半,所失去的也有一半。这样看来,计算与不计算,估量与不估量,揣度与不揣度,有什么不同呢?只有无所计算,才是无所不计算,才能完全成功而没有丧失。并不是心中知道要完全成功,也不是心中知道要丧失。一切都是自己完成、自己消亡、自己丧失。

上面文中这段议论是对知命安时观点的理论阐述。在列子看来,人们对事物的判断都是不真实的。看见一件事情成功了,仅仅是好像成功了,而实际上并没有成功;看见一件事情失败了,仅仅是好像失败了,而实际上并没有失败。之所以说它是好像,是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事物自身自然而然的表现形式,无所谓成功,也无所谓失败。从事物自然而然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变成这样或变成那样,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它自身而已。这是列子要说的第一点。把它概括成一句话:事物都是一样的,用不着追求。

在列子看来,表面上事情好像有成有败,而是成是败,其结果是人所难以预测的。不管是智能高的人还是智能低的人,不管是测还是不测,事情的结果不外乎两种可能,或许成,或许败,人对事情的认识也不外乎两种可能,或许对,或许错。成败、对错都是自然而然、各占一半,不是人智所能得知、所能改变的。这是列子要说的第二点。把它概括成一句话:事情总是那样的,追求也无用。

既然事物都是一样的,用不着追求,追求也无用,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承认“一样”,跳出好像成功、好像失败的迷网,舍弃人为的努力,将自己融于天地万物之中,顺其自然。这就是知命,这就是安时。

在这段议论中涉及两个需要指出的问题:一个是“时”的问题;一个是对错各占一半的问题。列子提出:是死是生,都是自己命运的展现;是富是穷,都是自己时机的展现。埋怨夭折的人,是不懂得命运;埋怨贫穷的人,是不懂得时机。这里谈到的“时机”就是所谓的“时”。在列子的学说里,“时”与“势”是对应的两个概念。“势”展现的是事物在一段时间内将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必然趋向;“时”展现的是事物在一瞬之间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的偶然情况。所以,“时”和“命”是同义词,都是指人们难以预测的、事物自身偶然出现的情况。正因为如此,所以列子将“命运”和“时机”前后并举。

列子说,多智多能的人合计、推断、揣度,少智少能的人不合计、不推断、不揣度,行为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和错误的各占一半。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不是正确就是错误。这是从质上说的,不存在量的关系。一层是说,正确的比例占一半,错误的比例占一半。这是从量上说的。从质上说易于理解,从量上说不易理解。实际上,从量上说各占一半是有根据的,在一种事情只有对错两种可能的情况下,如果这种事情重复出现千万次,那么它的结果,对的与错的相比,大体上会是一半比一半。比如将一个硬币向上抛,让它自由落地,抛上千万次,落地的结果,正面向上与反面向上的次数大体是各占一半,这就是概率论。列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这样的论点,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哲学的故事

    哲学的故事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哲学知识。近50个精彩故事独立成篇,连缀起来又共同组成一幅精彩的哲学画卷,清晰地呈现出哲学发展的脉络。此外,还增设了“哲学辞典”、“哲学家小传”、“名人名言”、“名人评说”、“著作列表”等辅助栏目,以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近代思想的主潮

    近代思想的主潮

    本书分为精神生活的基本概念、知识问题、世界观问题、人类生活问题、根本问题五章,内容包括:主观与客观、唯心论与唯实论、法则、一元论与二元论、道德的问题、人格与性格等。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冷宫晚妃

    冷宫晚妃

    后宫的晚妃,将军府的千金,郑晚儿!对不起,我不是她!你们认错人了!皇上,请自重,我不是你的妃子!不要以为你是皇上任何女子都会为你疯狂,不要以为你是皇上吃我豆腐是应该的!不要以为你长得帅就到处迷人!我不吃你那一套!赶紧收起来,否则,我就鄙视你到底!
  • tfboys与复仇公主

    tfboys与复仇公主

    被父亲、后妈和后妈的女儿赶出家门的三位小姐同时被环游世界到湖南的英,美,德的女王们收养,几年后偶遇了三小只---tfboys,复仇三公主要怎么办呢?请期待!
  • 某不科学的超级穿越者

    某不科学的超级穿越者

    作者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好吧,其实还留了点。闲着无聊啊!就稍微写一篇小说玩儿吧!简单说一句,变身文,单身文,还有一点涩涩的暧昧。总的来说就是,我他妈还没写,我怎么知道。简介,神马的过几个月在认真写吧!
  • 血雨山河

    血雨山河

    宋朝初期,赵匡胤一統天下,在宋辽之間斗争迟迟得不到完美的句号。在数年的争斗两国战将各为其主。
  • 这个男人晒不黑

    这个男人晒不黑

    一个历经了世间酸甜苦辣的年轻人,他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在一次几乎是自杀式的英雄救美中,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把他带去了另一个世界。在他不熟悉的世界里,他拥有了该有的一切和他最爱的女人。但是慢慢的,他却发现,这个世界还是没有被他接受,还是那样的陌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雪山之巅:玄女血帝恋

    雪山之巅:玄女血帝恋

    让我们一起见证——女主高冷穿越变逗比的历史,再让我们见证史上的——玄女血帝恋,年龄不是问题,主要看你牛不牛逼!(呐呐,新人报道!本人——帝女花)
  •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理要简单,要少制造管理行为,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向读者讲述互联网时代企业组织变革和人事管理的发展趋势,内容精彩、案例新颖、理论透彻,是领导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人生何处不见妖

    人生何处不见妖

    突然翻到自己曾经的练笔之作就发出来了,也是一个欢脱的小故事。人类和妖怪之间的萌萌小故事什么的哦呵呵……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