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2200000037

第37章 简子放生

“原典”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说符》

“古句新解”

春秋战国时期邯郸的百姓每到正月初一就将自己养的小鸟献给赵简子。因为赵简子会给献鸟者以丰厚的奖赏。赵简子的客人问其中的原因,赵简子说:“这叫买鸟放生。在这个好日子,把鸟放回到自然界之中,让它们过自由的生活,不是很大的恩德吗?不但对鸟是很大的恩德,而且可以引导人们爱鸟、向善,培养人们仁慈的性格。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呀!为什么不做呢?”客人听后长叹一声说:“可怜呀!今后的小鸟没几天好日子过了,不是被捉,就是死亡。”赵简子问:“为什么?”客人回答说:“您想想,如果您不买鸟放生,捉鸟的人也会有,但要少一些。您买鸟放生,有鸟的人会从您这里得到一大笔钱,没有鸟的人也会想方设法地去捉鸟,那鸟还有活路吗?”赵简子一听满有道理,说:“依您所见,该怎么办呢?”客人说:“与其买鸟放生,不如禁止捕鸟。禁止捕鸟才能起到保护小鸟,引人向善的作用。”于是,赵简子听从了客人的劝告。

中国春节民俗纷繁多样,但民俗中,都包含“放生”的内容。在古人看来,春节并非只是人类的节日,它是人与自然万物共同的节日。

关于放生,最早的记载始于赵简子。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后代春节放生多选在初八,因为这一天是传说中谷子的生日,对于农耕社会来说,谷是命脉,这一天人们要观谷、食谷和养谷。鸟是吃谷的,会抢夺人的收成,所以这一天要放生(主要是鸟和鱼),表达好生之德,同时也贿赂一下鸟类,让它们嘴下留情。

放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善意,而不打捞、捕捉放生的动物,更体现了敬畏之心,有了善意与敬畏之心,和谐才会有保障。选择放生,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初八是顺星之日,可以让星宿看到自己的善行。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决定着一年的命运,初八是“诸星下界”之日,此日要祭祀星君,求得保佑。如今人们都是正月十五吃元宵,其实是正月初八吃,以示圆满。

有趣的是,古人到郊区,多是为了表达对自然的尊重而去,不仅要放生,还要提供多余的食物给野生动物们吃,在没有汽车的年代,带孩子下乡是件很累的事。如今有了汽车,人们到郊区除了留下许多垃圾之外,还要放鞭炮,把野生动物吓得四散奔逃。传统的春节本来也是野生动物们的节日,如今只剩下人类单方面的庆典。

在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对事物的前景做预测:一个是赵简子,一个是客人。实践证明客人的预测是正确的。相比之下,赵简子的预测则是不正确的。客人的预测之所以正确,在于他摸准了事物发展的脉络和人们的心理,从事物的根本做起。赵简子的预测之所以不正确,在于他仅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深入于事物的本质,仅只看到人们的表现而没有体察出人们的内心世界。

赵简子放生是为了还给小鸟自由。然而,与其还给小鸟自由,不如原本就不要限制小鸟的自由。先限制而后还给,那岂不是舍其近而求其远,弃其本而求其末。而鼓励放生正是这种舍本求末的愚蠢行动,而且还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放生的前提是捕生,没有捕生也就谈不上放生。所以直接鼓励放生也就是间接鼓励捕生。这样一来,不但不能达到给小鸟自由的目的,而且还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造成限制小鸟自由的恶果。

赵简子奖赏献鸟,是为了引导人向善,而人们争相献鸟,是为了得到奖赏。人们要想得赏就得献鸟,要献鸟就得有鸟,要想有鸟就得捕鸟。所以,赵简子从导人向善的目的出发,得到的却是引导人行恶的结果。

故事告诉人们,预期得到好的效果,只有良好愿望是不行的,必须对事物的本质有所认识,并依照其本质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的话便会徒劳无功甚至事与愿违。

同类推荐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热门推荐
  • 倾尽天下之命中注定

    倾尽天下之命中注定

    这天下,若是没了你,再繁华,又与我何关?
  • 男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男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可以说,青春期对男孩的一生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青春期是一个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男孩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和发展;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动荡多变的时期,每一个青春期男孩在面对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变化时,内心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安;青春期是面临种种挑战和难题的时期,身心发展的矛盾、个性发展的任务、性意识和性心理发展的冲突、社会性发展的课题等都给男孩带来了重重压力。
  • 巴菲特投资真经

    巴菲特投资真经

    在投资世界中,沃伦·巴菲特的名字就意味着成功。巴菲特在他的整个投资生涯中所做的选择历来都被人们认为是明智的,他谨慎小心地挑选自己中意的股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巴菲特人生哲学,下篇讲巴菲特投资真经,详尽阐述了巴菲特的取胜策略,记录了巴菲特的思想,其视角可以运用到生意中以及主导人们日常生活的决策,能让读者透视巴菲特的性格和人生,其中还浓缩了那些使其获得非凡成功和声誉的原则及理念。书中以真实的投资案例告诉读者,如何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如何直观地掌握巴菲特成为世界级富人的秘诀,学习如何通过这些信息实现自己的投资致富之梦想。
  • 妖异世界:浅希之刻

    妖异世界:浅希之刻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十年苍生劫!在这个强者横行,天才分分崛起的大陆——吾愿,凭手中之剑,败尽天下。将剑之一道,证遍诸天万界。——或许……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小说QQ书友群:461759779
  • 煅天记

    煅天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我,能煅天。
  • 拖油瓶

    拖油瓶

    被撵出家门自力更生的刘景行,带着四个拖油瓶的生活中会发生什么那?当爱情、亲情交杂......
  • 记忆中的爱人

    记忆中的爱人

    她始终后悔自己遇上他了。就像她后悔当他最后一次离开的时候,没有多看他一眼,没有牵一牵他的手,没有亲吻,没有拥抱。如果没有遇到他,她也不会在失去他以后,承受如此大的痛苦。可是她遇上他了,就无法再去想象没有他的日子。
  •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本书以明代政治斗争为主线,以明朝历代帝王为时间序列、重点讲述明代的君臣关系、政治博弈、朝局走向,以此展现明代的政治运行特点、帝王的心路历程、君臣关系的演进,以及臣子们为了维护儒家礼法所做的抗争,突出演示了大历史视角下的人物命运。
  • 乱世娇女

    乱世娇女

    他是皇后母家将军之子,她是相府千金,二人尚未出世,父母便为二人定下娃娃亲;他们一家被朝中大臣陷害,被贬往边关驻守;十年后,边疆蛮族得到朝中某位权重之人帮助,起兵来犯。他们是否能安然能度过?回京后,他们是否能再续前缘?
  •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里的太阳

    此文虐文,其实小k是拒接这种结局的,希望你们喜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