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7400000040

第40章 从楚国安全撤军

再说楚昭王拼命逃跑,好不容易摆脱了吴军的追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然后他派楚将申包胥急速到秦国搬兵求救。

申包胥在秦国痛哭了三天三夜,眼中都哭出了血,才最终感动了秦王,派出秦国兵马帮助楚昭王复国。

秦军和楚军在襄阳会师后,楚兵先走,秦军在后面跟着。到了沂水,碰上了吴国夫概的军队。秦国作为生力军的加入,大大激励了楚军的战斗热情,楚军与吴军一见面就开始了混战。夫概有些迷惑,不知道这些楚军为什么忽然变得勇敢了起来。

这时,秦军突然从后面杀出来,夫概一眼望见旗帜上有个挺大的“秦”字,当时吓了一跳,说:“西边的秦军怎么到这儿来了?”急忙收兵,可已经损失了一半多。

夫概跑回郢都,见到吴王后,说秦兵攻势锐利,不可抵挡,吴王心里也有点儿害怕。

孙武建议说:“军队好比是兵器,可以暂时使用却不能长久使用。而且楚国的地盘很大,老百姓未必愿意服从吴国,我以前请您立芈胜为楚王,以安抚楚国百姓,正是担心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

“那先生认为应该怎么办呢?”吴王问。

“事到如今,不如派使臣去和秦国讲和,答应让昭王回来,同时要求楚国把边鄙的一部分国土,割让给吴国,这样您也不算吃亏。”孙武说。

“那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固守吗?”吴王问。

“如果总是贪恋着楚宫,和敌军长期相持,楚国人就会因愤怒而抵抗得更加厉害,再加上像虎狼一样强横的秦军,我可不能保证咱们不出一点儿意外。”孙武回答说。

伍子胥明白楚昭王肯定是抓不到了,也同意孙武的看法。阖闾正想听从他们的意见,伯嚭说:“我军自从离开吴国,一路势如破竹,五战得郢,就把楚国给平了。现在一遇秦军,就要撤退,为什么这样前勇而后怯?请您给我1万精兵,一定让秦军片甲不回。要是胜不了,甘愿受罚!”

阖闾就同意他出去迎战。孙武和伍子胥极力劝阻,伯嚭不听。吴兵出城后,在军祥和敌军相遇,就摆好阵势准备交战。

伯嚭见楚军阵容不整,便叫士兵敲起战鼓,带领人马冲了过去。结果楚军没战几个回合,就败退了下去,伯嚭大喜,认为楚军不堪一击,一直紧追不舍。

可是没追出1公里路,山路两边楚国伏兵,一齐杀了出来,秦将领着生力军,从中间直冲过来。三路兵马把吴军截成三段,伯嚭左冲右突,怎么也跑不出去。这时伍子胥带兵赶到,大杀一阵,救出伯嚭。一万人马,没剩下两千。

伯嚭把自己绑了,来见吴王请罪。孙武对伍子胥说:“伯嚭的为人,恃功自傲,早晚是吴国的祸害,不如乘他兵败,按军令把他斩了。”

伍子胥说:“他虽然这次差点儿全军覆没,可是以前的功劳不小,何况敌人就在眼前,不能斩杀大将。”于是就请求吴王赦免了伯嚭。

这时秦军直逼郢都,阖闾就命令夫概和公子山守城,自己率领大军驻扎在纪南城,伍子胥、伯嚭分别驻守磨城、驴城,形成掎角之势,与秦兵对峙。又派人到唐国、蔡国去借兵。

却说夫概自恃立过破楚的头功,这回在沂水栽了跟头,阖闾改派他协守郢都,总觉得心里堵得慌。

等到听说阖闾和秦兵相持不下,夫概忽然心里一动,想道:“按吴国的规矩,哥哥死了弟弟继位。照这样,阖闾死了,我就可以当吴王。可如今阖闾已经立自己的儿子波当太子,我没指望了!不如乘大兵出征,国内空虚,偷偷带兵回国,夺位称王,不比将来再争王位强?”

于是夫概带领本部兵马,偷偷出了郢都的东门,渡过汉水回到吴国。假装说:“吴王被秦兵打败,不知去向,我应该以他弟弟的名义,继承王位。”

于是夫概自称吴王,派自己的儿子扶臧带领人马驻守淮河,堵住阖闾的归路。太子波和专毅听说夫概叛变回国,领兵抵抗,不让夫概进城。夫概就派使者到越国借兵,想夹攻吴国,答应事成之后,割五座城给越国作谢礼,这正中越王下怀,其实就是夫概不来借兵,他也正准备进攻吴国呢!

公元前505年,吴王阖闾率领大军攻入楚都郢城的第二年,一直对吴国虎视眈眈的越国,果然趁吴国大军在外、国内空虚的机会,起兵伐吴,对吴国进行报复。

越国军队在越王允常指挥下,采取偷袭方式,越过吴军防线,直逼吴都。

再说阖闾正在郢都召集众将商议战事,公子山忽然来报告说:“不知什么缘故,夫概领着本部兵马私自回吴国了。”

孙武说:“夫概这一走,必反无疑。”

阖闾说:“那该怎么办呢?”

孙武说:“夫概是一勇之夫,不足为虑。要担心的,倒是越国人可能闻风而动。大王应该马上回兵,先平内乱。”

阖闾于是留孙武、伍子胥退守郢都,自己和伯嚭率领船队顺流而下。没走多远,就得到太子波的告急信,说:“夫概造反称王,又勾结越兵犯境,吴都危在旦夕。”

阖闾大吃一惊说:“果然不出孙先生所料。”当即一面派人去郢都,叫孙武、伍子胥带兵支援,一面连夜往回赶。沿江传令给夫概的兵将:“离开夫概回来的,恢复本来的职务,回来晚的,杀!”岸上的兵将,纷纷倒戈归队。

夫概见兵将跑了不少,就想强迫老百姓当兵。百姓们听说吴王还在,都躲藏起来。夫概只好孤军迎战。阖闾问:“我和你是亲兄弟,你为什么背叛我?”

夫概回答说:“你杀王僚难道就不是背叛?”阖闾气得直跺脚,叫伯嚭:“为我捉住这个叛贼!”没战几合,阖闾就指挥着大军冲杀过去。

夫概虽然勇武,怎奈寡不敌众,大败而逃。扶臧在江上准备了船只,把夫概渡过长江,向北投奔宋国去了。阖闾安抚了百姓,回到吴都,太子波迎接进城,然后商量抵御越军的办法。

却说孙武得到吴王退兵的命令,正和伍子胥商议如何退兵,忽然听到报告:“楚军中有人送信来了。”

伍子胥打开书信一看,原来是楚将申包胥写来的。信上说:你想为你们父兄报仇,实现了灭亡楚国的愿望。可是我也有个愿望,就是恢复楚国。如果吴军还不撤出楚国,我愿意带领秦军奉陪到底。

伍子胥一边把信拿给孙武看,一边说:“咱们几万吴兵,长驱入楚,烧了它的宗庙,毁了它的社稷,鞭打了平王的尸体,住在他们君臣的家里享受,自古以来,当臣子的向君王报仇,还没有像咱们这样痛快过。”

孙武笑笑说:“是啊!你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伍子胥接着说:“况且秦兵虽然打败了一部分吴兵,但我军并没受到很大的损失。《兵法》说:见可而进,知难则退。幸好楚军还不知道咱们国内危机,依我看,是咱们退兵的时候了。”

孙武说:“就这样无条件的退兵,恐怕楚军会笑话咱们,你何不提出要求,让他们把吴楚边境的一座大城送给吴国,这样说起来也好听啊!”

伍子胥说:“对!”于是就给申包胥写了封回信说:如果楚国能够把边境的一座大城作为进献给吴王的礼物,吴国即刻就撤军回国。

楚将申包胥看了伍子胥的回信,当即以昭王的名义表示同意,许诺送给吴国一座大城。

见到楚国已经派出使者,递交了正式约定,孙武和伍子胥也就满载着从楚国得到的金珠美玉,班师回国。又把楚国境内的上万户人家迁到吴国,充实吴国人烟稀少的地方。

越国的子爵允常听说孙武等已回到吴国,知道孙武善于用兵,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也把兵撤了回去,说:“越国和吴国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于是也自封为越王。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王士倬(1905——1991),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作为中国航空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风洞,协助培养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大批航空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以钱学森同志的书信为序,收录了王士倬写的《我的自传》及其家人、同事撰写的文稿、回忆录和书信。以王先生的生活历程为线索,回顾了中国航空事业初建时期的成就和业绩,高度褒扬了中国航空先驱者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本书为航空领域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客观、鲜活的审读视角,也为各图书馆藏提供了一份可读的参考资料。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热门推荐
  • 千年封神

    千年封神

    在这片华夏的土地上,三千年前有一场真与假、善与恶的大战,这场大战中掺杂了三界诛仙和人间百姓。
  • 青春若序章

    青春若序章

    也许,当很多年后夏初想起冬末,剩下的不止是感动,应该更多的是一点点遗憾,但她却不知道,这些,只是青春这本书的序章而已。
  • TFBOYS情深雨蒙

    TFBOYS情深雨蒙

    在茫茫人海中,老天还是让我认识了你······
  • 凤魅天下:夫君快过来

    凤魅天下:夫君快过来

    被山洞里奇怪的男子吸血,竟然吸到了这个奇怪的时代,虽然美男环绕但是奈何各个心里都是阴谋诡计,你说你有就有吧,还要偏偏把自己拉进去!真当她君无双没有脾气啊!退婚男——无双,我后悔了,可以再给我次机会么?滚犊子,早干什么去了,你以为我是什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啊!妖孽男——小双双,我以后带着你遨游世间,如何?我对人妖没兴趣!众美男——死心塌地追随你,鞍前马后!我有老公众美男齐聚一堂,君无双拐着自家老公的手臂笑道:“我男人在这里,不好意思,你们来晚了。”整恶女,揍渣男,搅风云,睡美男,天下幸事尽揽怀中。
  • 南方有令秧

    南方有令秧

    明朝万历年间,徽州商户人家的女儿令秧,在自己十六岁那一年嫁作休宁唐家的填房夫人,唐氏一族是徽州数一数二的富户,丈夫唐简虽比令秧大上几轮但中过进士,入过翰林院。然而在令秧成为唐家夫人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唐简便因意外离世。二十九年没有出过烈妇的唐氏一族,表面上为着光耀门楣,暗里觊觎朝廷旌表贞节烈妇的好处,像灾民求雨那样期盼令秧成为烈女,他们用尽各种手段诱导令秧殉夫,为了生存,还是天真少女的令秧踏上了艰难而又凶险的烈妇之路……
  • 重生明朝当皇帝

    重生明朝当皇帝

    天启七年,晚明势颓,附身朱由校,身染疾患,垂死挣扎。一朝痊愈后,诛东林,灭晋商,强皇权,问鼎天下,舍我其谁!兴工业,练强军,控文艺,看塞北铁流滚滚,望关内百花齐放。美人泪,杯中酒。齐鲁风云,儒林孔门从此休;江南烟雨,袅娜名妓梳红妆;荆楚鹿鸣,栉风沐雨祭江陵……收商税,开厘金,摊丁入亩,官绅纳粮,行改土归流,藩王锁京都。开贸易,重振海洋霸权,欧罗贵族崇汉化,美洲之地尽是峨冠博带,之乎者也。读者群:398359794
  • 石经碎

    石经碎

    五百年前,中腾五大门派攻打上苍净土,最终石经崩碎。五百年后,一名学生穿越到了那个世界,走上修炼之路,前路漫漫,不知何方。石经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五百年前上苍净土又为何元气大伤从而被灭派呢?这一切,尽在本书中呈现。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 与世误争

    与世误争

    西汉初元元年,在益州郡郡治滇池县,早有婚约的楚沄汐和孟宁远顺理成章的成了亲,两个小人物引出了背后的大环境,是丝绸之路决定了他们的故事,还是他们坚定了丝绸之路的延续。本文谨代表个人喜好,尽我所能尊重历史,尊重非物质文化,希望能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海洋中激起一层小波澜!
  • 失去几回都行

    失去几回都行

    爱得太累不如就此放手,命运的车轮会把你带到那个专属于你的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