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3800000052

第52章 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

“南怀瑾语录”

做善事是应该的,应做到做善事不留名,这就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意思是没有绝对的完人,每一个人总有不对的地方,但是这些坏事不要达到犯法的边缘,不要达到受打击痛苦失败到极点的边缘。

南怀瑾大师强调人在善恶之间,在人生的行为上绝对要走至善的路子。

什么是真正的至善?佛祖讲得很清楚,一是出于至诚之心;二是不求回报;三是不贬低人家。下面我们不妨一一剖析。

第一,依从一念之善,是真行善。在佛的三大布施原则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至诚之心。你不是因为他有权有势,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不是因为他将来可能有出息,不是因为想炫耀自己,总之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完全是因为一念之善,这样的施予才是真正的慈善。无论你的施予多么微不足道,都是该得善报的。

南怀瑾曾讲过一个施善得报的故事:

有一次,佛托着钵出来化缘,遇到两个小孩在路上玩沙子。他们看见佛,就站起来非常恭敬地行礼,其中一个孩子抓起一把沙子放在佛的钵盂里,说:“我用这个供养你!”

佛说:“善哉!善哉!”

另外一个孩子也抓起一把沙子供在佛的钵盂里。佛就预言,百年后,这两个孩子一个是英明的帝王、一个是贤明的宰相。

百年后,一个孩子当了国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另一个就是他的宰相。在典籍中,关于阿育王的史实与传说很多,比如:他曾经打败东征的亚历山大;他建的一座寺曾经飞到中国来,就是浙江宁波的阿育王寺。

阿育王的一把沙子就得到了这么大的回报,很多人向寺庙里捐金捐银,什么好处也没见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捐金捐银者动机不纯,或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好心,或者是出于对未来的渴求,或者是出于对过去所行恶事的恐惧,总之都无诚意。阿育王和他的伙伴却仅仅是出于一念之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另外,在我们看来,一把沙子根本不是可捐之物。但对两个玩沙子的孩子而言,沙子是他们的玩具,是他们喜欢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善念价值并不比别人送出的财物低。

第二,行善不能求回报,否则不是真行善。有的人天天抱怨:我好人没少做,坏事没多干,为什么好事轮不到我头上?真是“好人没好报”啊!这种人居然自称好人,真是滑稽!与其说他是好人,不如说他是商人——他做好事都是为了换取好报,跟商人卖东西赚钱又有什么差别?而且他追求的是暴利,想用微小代价换取巨额回报,认真算起来还只能归入奸商一列。

第三,不要轻视和贬低接受帮助的人。“不轻毁他”是什么意思呢?“轻”是轻视。因为自己处于“施主”的地位,心里难免有几分优越感,在语言神态上就可能表现出看轻对方之意。“毁”是诋毁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家的坏话。这个坏话不是当场说的,是背后说的。比如:受自己帮助的人发达了,自己却原地踏步,就说:“那小子,当初如何如何,要不是我帮他一把,他哪有今天?”这就不止是诋毁,而是诬蔑了。他混到今天这一步,99%肯定是靠他的才能和努力,你那点帮助哪够用?不自度者,连佛祖也认为度不了他,难道人的本领比佛祖还大?你的话,等于抹煞了他的全部努力,不是诋毁吗?人家不报复就好了,你还指望他的回报?所以,我们平时起码要保证不轻视和贬低接受帮助的朋友,才叫至善。

古往今来,与人为善都是一种美德,备受推崇和褒奖。“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也充分说明与人为善是君子之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与人为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格。只有与人为善,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只有与人和睦相处,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南怀瑾先生闲来无事也参禅,在他劝人向善的时候,都似乎带有丝丝禅意,其实他讲的是一个对个人功利和社会功德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要去面对。与人为善,面对别人,也是在面对自己的内心,用与人为善自律、自省,追求和谐和美好,这便是一种大境界。

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想要雪耻复仇。除了企图凝聚强大的军事力量、杀人盈野、杀人盈城之外,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他希望孟子能够给予他帮助。这样的想法真是无济于事。孟子一向主张施仁义、行王道;主张“保民而王”则无敌于天下。当然他的回答让梁惠王大感意外。

首先,孟子为梁惠王想要取胜提出“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三个施政要项。他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刑期无刑,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努力稼穑,增加生产。只有先与人为善了,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如果不能“省刑罚”、“薄税敛”,而一味地苛刻待民,则民不聊生,势将离心离德,纷纷迁往他国,还谈什么深耕易耨,谈什么“愿比死者一洒之”呢?

治国的要务就是施仁政于民,善待百姓,把民众照顾好,让民众安居乐业。如果不顾民众有父母妻子冻饿离散之苦,硬是把民众逼上战场,以满足国君开疆拓土的私欲,这就是“陷溺其民”,就是“残民以逞”。其结果必然是众叛亲离,不得民心。只要有机会,民众必然叛离,国君将成独夫。“陷溺其民”和“仁政保民”相较,其胜负高下就很清楚了。这就是“仁者无敌”的道理。

古来好战杀人、残害百姓的政权,尽管逞其淫威暴虐于一时,但是最后的下场都很凄惨。为了满足侵略野心,发动世界大战的独夫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军阀,到头来莫不自食恶果、败国丧身。凡是大权在握的政治、军事领袖怎能不以此为戒呢?

如何笼络民心?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善待他人。多一点包容、宽容和理解,少一点苛求与责难;多一点爱心,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气人有笑人无的浅薄”。能够看见别人的优点,并能够欣赏它,赞美它,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啊!能真心祝福别人的幸福也是一种美丽的善良。永远与人为善,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在愉悦之中。这样的人,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生。与人为善,自己路宽,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到这点,就没有了独木桥,大家都可以在阳关大道上阔步前进,达到理想中的状态。

南怀瑾先生为了全面透彻地讲述人性中的微光,刻意把这个问题简单化、单一化。他总结说:人性中处处存在的均是善念,与人为善便是成就任何事情的根本。

与人为善是一种爱心的体现,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但是它放射出的却是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有许多用智慧千方百计也得不到的东西,凭着与人为善却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与人为善总是一种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珍贵感情,它是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对行为的一种负责。生活中,许多人明知彼此都需要爱的温暖、感情的温馨,但却又常常用无端的猜测将满腔的爱意、友情冰封在坚硬的假面具后面。其实,只要你能真正付出你的真诚和善良,那么必定会赢得共鸣,使你从中感受一分温馨和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与人为善是做人的一种积极和有意义的行为,它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惠于人的快乐,从而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与人为善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心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健康。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讨人喜欢,甚至四面楚歌,主要原因不是大家故意和他们过不去,而是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百般挑剔,随意指责,人为地造成矛盾。只有处处与人为善,严以责己,宽以待人,才能建立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在很多时候,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这就教育我们,要待人如待己。在你困难的时候,你的善行会衍生出另一个善行。与人为善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与人为善其实极易做到,它并不要你刻意做作,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就行了。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无非是想丰富你的生活,实现你的价值。而这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来自于你是否善待他人。与人为善使你有一种充实感,你知道没有很多人会故意和你过不去。与人为善不仅给你财富,还使你拥有被他人喜爱的充实感。

可见,善待他人是人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我们去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单单是行动上做出来的,更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用心和他人交往。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任何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想方设法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生活就是这样:对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同中国有句古语说的那样: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个人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

与人为善来源于高尚。“人心本善,世界终将大同”。有了这样的情操,人们的行动才有了指南,人生杠杆才有了支点,理想大厦才有精神支柱。与人为善来源于自信。无论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他,他都能应对自如。人们需要善良,世界需要善良,你自己也需要善良。与人为善是一种力量,它能征服人心、征服世界。

和与人为善相对的是与人为恶。与人为恶者把一生的奋斗目标放在损人害人上,或者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或者疑神疑鬼,坐卧不宁;或者厚颜无耻,卑鄙下流;或者贪婪无度,违法乱纪……由于他们担惊受怕,神经高度紧张,必然导致五行失调,阴阳错乱,如入炼狱,如坠火海,最后的结果便是早衰早亡。而与人为善者经常处在和谐之中,人际平和,心态平和,豁达乐观,无忧无虑,其身必健,其寿自长。

与人为善是一壶洗涤灵魂的净水。与人为善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同情心,它是一种无形的相助、一种博大的爱,是一股矫正世俗的春风。

南怀瑾在讲学的时候,不是一概地谈自己的见解,而是时刻体会听者的想法,心思细腻不是常人所能比的。他在讲与人为善的时候,怕很多人把这个“善”单一地误认为是做善事,说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所处环境和心境的影响很大,受个人道德和修养规范的影响很大,受社会整体文明和和谐水平的影响很大。”

其实南怀瑾的意思是:与人为善在脱离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阶段之后,是需要着力培植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对公民公德的要求是对与人为善的规定性培植;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激发与人为善的情感,是追求心灵美好安宁的有效途径;从人的价值取向来看,激励与人为善的追求,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人的幸福指数来看,与人为善的普及程度越高,人的幸福感越强烈。

中国传统文化教人向善的善恶观千百年来一直强烈地占据着话语权,“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类的教化一代代地传播着。然而对于目前“与人为善”的一般状态,大家却都很不满意。人在日常遇到的普遍问题、矛盾和烦恼中,有一些是原则性很强的,需要认真对待。另一些则是因为人心不善而引发和激化的。这使得我们感受到目前整个社会对“与人为善”的规定性素质要求不足,同时也感受到我们个人对“与人为善”的非规定性修养要求也很不够。

“与人为善”的付出,理应不怀任何目的、不求任何回报。你所付出与人的,不必念念不忘;而你所收获于人的,应当铭记在心,这就是“与人为善”的胸怀!

同类推荐
  • 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女人的幸福必须靠女人自己来争取。幸福没有诀窍,在这里,本书是成就女人幸福的终身指南,是馈赠女人最好的人生礼物!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揭示女人一生幸福的六个关键,教会女人由内而外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成就自我。
  •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摘选了反映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智慧感悟的格言700余则。这也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构筑成了反映其智慧结晶和人生心声的教育格言。
  • 信念左右你的一生

    信念左右你的一生

    本书重点讲了信念的重要性。信念是人生的太阳,是通往成功的天桥;信念让人充满激情,让人脚踏实地地实现梦想;信念是挑战逆境的力量,使人不断超越自我。
  • 让所有漂泊迷茫的心靠岸:懂得一点糊涂

    让所有漂泊迷茫的心靠岸:懂得一点糊涂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让学生催人奋进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催人奋进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热门推荐
  • 踏天为尊

    踏天为尊

    世间万事万物皆存联系,人与人就像是蛛网上的露珠,相互影响,动一所有人的命运都会受到影响,当一颗水珠落到蛛网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命运相生相克,所有的人都被其控制,想要挣脱千难万难,唯有踏天。
  • 千里追妻,再爱我一次

    千里追妻,再爱我一次

    三年后,苏语梦强势归来,谁知竟被权倾c市的前男友逼婚,苏语梦淡定表示,呵呵,姐姐可不要渣男。某夜,某只大boss全裸地躺在她的床上,“宝儿,我来赎罪了~”“霍亦辰,你流氓啊,”苏语梦还没来及捂眼,便被扑倒,“宝儿,我随你处置哦。”某只不要脸的说道。
  • 如果注定是你

    如果注定是你

    大学毕业小鲜肉初入职场,还没来得及遭受社会的摧残就被一只老狐狸套到怀里。心惊肉跳的表白,晕晕乎乎的怀孕,风风火火地结婚~每一步都踩在老狐狸为她设好的甜蜜陷阱里。他为她遮风挡雨,陪她成长;她是他的开心果,让他重新相信爱。他们的爱情让彼此的人生圆满;虽然偶有风波,却都被机智化解。她经常的迷糊和关键时刻的灵光乍现让他哭笑不得、疼爱不已;他心中绵长又深刻的疤痕让她心疼。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诀方解

    本书以清·汪昂(庵)的《汤头歌诀》中220首歌诀为纲,歌诀中的正方和附方全部录入,不改变原书的分类和次序。
  • 持世陀罗尼经

    持世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弑天武魔

    弑天武魔

    人生百世,颠沛流离,万千年后,纵你天纵神武,强可摘星,可弄月,到头来,也只是一掊黄土。问苍天,谁才能主宰沉浮,才能永世不灭?
  • 请放下假面具

    请放下假面具

    街上凉风哗啦哗啦的吹着,异常的安静,马路上一辆出租车前面躺着一位妙龄少女,她穿着一身纯橙的连衣裙,如灵动的精灵,可这精灵披上血色,原本的灵动不再灵动。少女脖子上的玉石项链,碎了一地,也染上了鲜红的血色,再也合凑不了。
  • 陆世为古

    陆世为古

    嗯,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上辣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陆压道君。当师兄们拯救世界的时候,他在看热闹;师兄们拯救百姓的时候,他在看热闹;反正没他什么事,这种大事师兄摆得平,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啥?女主怎么样?女主当然和师父(师夫?)一样啦。
  • 龙极纹身

    龙极纹身

    天地人,你我他,混沌为晴空阴雨,也无所谓时空交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放歌千万里!全新的修真设定,浪漫的仙侠奇情奇异的金面少年,神秘的龙极纹身少年心事当拿云,让龙极纹身带着我们一起进入,少年拿云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