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2500000027

第27章 天阆星:16757·落下闳——在“国际天文年”对两次相关活动的补记

2004年9月16日下午三时,一个秋高气爽、云淡如洗的日子,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国际俱乐部大厅,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四川省阆中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落下闳小行星命名仪式新闻发布会”在此隆重举行。

落下闳(复姓落下,单名闳,部分地方文献中亦作“洛下闳”),字长公,西汉巴郡阆中人,天文历数学家。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被征召到长安改制历法,研创《太初历》,在当时较之其他17种历法最为精确,后被汉武帝采纳,于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年号为“太初”元年。《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科学历法,而且具备了后世历法的主要要素。如24节气、朔晦、闰法、五量、交食周期等。其主要特点是:1.采用夏正(以寅月为岁首),与春种秋收、夏忙冬闲的农业节奏合拍;2.规定以无中气(24节气中位于偶数者,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之月为闰月,比以前的年终置闰法更为合理;3.使用的交食周期五星会合周期都比较准确,其28宿赤道距道(赤径差)值,一直沿用了800多年,到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才被世界首位算出子午线长度的人僧一行重新测定的值所取代。另据国家天文台专职从事天文学史研究的专家介绍,落下闳最了不起的成就还是首创的“无中置润法”“正月建寅法”一直沿用至今。

不啻如此,为制历的需要,落下闳还改制了浑仪,制作天文显示仪(即浑象)等,为推动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记载、评述散见于《史记》《汉书》《华阳国志》《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法言·重黎》(西汉扬雄)《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篇》《天文考古录》《吕子方: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李约瑟)《东洋天文专史研究》(“日”新城新藏)《中国古代历法的科学方法》(查有梁,人民出版社《天文学哲学问题论集》)《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正如世界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对落下闳的贡献所作出的高度评价:1.中国“颁行历法一百种的第一种(太初历)”;2.发明“浑仪”,为后来张衡的工作奠定了基础;3.提出“浑天说”。《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中也指出:1.落下闳发明了赤道式浑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2.他测定的28宿赤道距离(赤道差)一直用到唐开元十三年(725年);3.他第一次提出了交食周期,认为11年产生23次日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当时受到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的深刻影响,使阆中这个西南偏僻之地竟先后诞生了西汉末年的任文孙、任文公父子;三国时期周舒、周群、周臣祖孙三代天文学家;吸引了唐代天文历数家袁天罡、李淳风定居阆中,从事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所以,在长达数百年时间中,一不小心,阆中事实上就成了中国古代天文研究的中心。同时,由于落下闳“通其率”算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古代历法和现代数学都具有普遍的意义,非常难能可贵。

也许是由于落下闳本人的草根身份,也许是由于他天性拒绝显赫而习惯隐于市,也许是由于司马迁先生的“疏忽”(参见马执斌文:“司马迁的一次失职”《文史知识》2008年第4期)等种种原因,这位本该彪炳千古的人物却只在他的家乡——四川省阆中市被人知晓,且在当时知名度还不很高,这既是岁月的无情,又是世道的炎凉。所幸的是当时光进入到公元1986年,阆中正式提出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在北京的一次讨论会上,被专家们将申报材料中最后一条理由“诞生了以落下闳为代表的古代天文学家群”提到了第一条,从而使这位被埋没了近两千年的落翁才拂去了尘埃,重显出异彩。

笔者提出以“落下闳”命名小行星的创意,是在2001年,受到当时在四川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由省文联、《华西都市报》、置信实业房产联合举办了一次“四川文化名人”评选活动的启发。最初的推荐方案中并无落下闳其人,但经历时半年多的群众推荐与专家评定,落下闳却名列在第一位李冰父子之后。由当时省新闻研究所所长林元达研究员代表专家委员会作的评语中,主要引用的是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中有关条目的内容。但准确而客观地讲,由省社科院研究员、教育学专家查有梁教授于此前出版的《世界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专著,才是让落下闳重新进入公众视野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当天的命名仪式由CCTV著名节目主持人欧阳夏丹女士主持,首先由时任中国科技博物馆馆长王渝生博士介绍了落下闳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由国家天文台薛随建博士宣读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关于“落下闳星”的命名公报;由国家天文台大视场巡天研究团组代表周旭博士介绍了发现16757号小行星的情况及主要参数;接着由全国政协张思卿副主席颁发了“落下闳星”命名证书;由中科院资深院士、国家天文台荣誉台长王绶琯先生、中科院院士和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席泽宗先生共同颁发了“落下闳星”运行轨道图示铜牌;最后是时任阆中市人民政府市长的魏顺泽讲话。

当仪式即将结束之际,年逾古稀的李元教授主动要求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他对此项活动的祝贺,这位当年曾在紫金山天文台为毛泽东讲解太阳黑子的研究员用美声唱法,演唱了贺绿汀作曲的《嘉陵江上》,把整个活动带到了尾声。

应邀前来参加命名仪式的主要嘉宾有:张思卿,全国政协副主席;鲁平,原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绶琯,中科院资深院士,北京天文荣誉台长;席泽宗,中科院院士,天文史专家;刘晓群,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王渝生,中国科技馆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朱进,国家天文台博士,国际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成员;贺贤士,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赵忠贤,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何继尧,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佟保安,中电信息产业集团副总裁;张振山,全国政协教科文委办公室副主任;李竞,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国际天文台联合会会员;李元,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等。

此外,还有新华社,央视1、10、12频道,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科技报》《光明日报》,人民网、中新网等媒体参加了命名仪式。至此,落下闳成为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用小行星命名的第16位中国著名科学家,也是继“巴金星”之后第二位享受这种崇高的国际性永久性殊荣的四川人。

这一年,距汉武帝刘彻颁布实行《太初历》并改年号为太初元年,己过去了2108年。

附件一:由国家天文台报送国际小行星中心的落下闳命名申请报告

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中国古代著名民间天文历算学家,发明了赤道浑仪,对天象进行了精确的测算(奠定了测28宿的基础)。他所制定的中国首部天文历数系统《太初历》,是沿用了近2000多年的历数标准模式,并把24节气纳入中国历法体系,首次确定将正月定为岁首“春节”。其发明的“通其率”数学方法(即用辗转相除法求渐近分数),不仅为历法计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且对后世影响甚大。

附件二:国际小行星联合会的批复

(16757)落下闳=1996SC

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1996年9月18日于兴隆发现。

落下闳(156-87BC)是中国西汉著名民间天文学家。他利用自制的天文仪器长期观测星象,并藉此创制出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优良历法——《太初历》;他还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仪,在中国用了2000年。

(小行星通报,第52267号,2004年7月13日)

(二)

2006年年初,经中国天文学会、西华师范大学、阆中市人民政府代表三方多次磋商,拟将中国天文学会第六届年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召开,藉以宣传古代优秀的民间天文学家,提升阆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在当地广泛普及相关的天文知识。后将本次会议主题确定为《阆中·落下闳天文学术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六届张衡学术讨论会》。

会期定于6月19日至24日在阆中市召开。因本次会议属专业性很强的学术研讨与科普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故此三方联络员就诸多细节的安排衔接作了周密的讨论和部署,并制作了招贴海报和官方网站,会期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1. 2006年6月19日上午9:30,在新落成的阆中市行政中心德弘堂举行开幕式。议程有:作为协办单位的东道主阆中市人民政府蒋建平市长致欢迎辞;承办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校长佘正松教授发言;主办单位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苏定强院士讲话。开幕式上,三方法定代表人还正式签订了《关于弘扬天文文化普及天文知识的合作协议》。另外,特邀了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查有梁教授为大会作了《落下闳的贡献及对张衡的影响》专题报告。

2.由院士、专家、学者重点围绕恒星和星系物理专业的学术讨论,集中在阆中师范学校多功能会议厅进行。紫金山天文台熊大润院士、中国科大天体物理中心黄家声教授、国家天文台邓李才研究员等近80名与会代表作了书面发言。

3. 6月24日下午,由南京大学天文系彭秋和教授、国家天文台邹振隆研究员分别为阆中师范学校全体师生作了《恒星的生命史》《星系的世界》科普专场报告。

4. 6月24日晚,为纪念阆中市东风中学建校100周年,特邀中科院院士、紫金山天文台首席科学家陆埮教授为全体教师进行了大型公众科普报告《爱因斯坦与诺贝尔奖》。

5.由苏定强院士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向阆中师范学校赠送了天文望远镜一台。

前来阆中参加这次学术活动的主要嘉宾有:苏定强,中科院院士,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天文系博导;陆埮,中科院院士,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物理学会引力分会理事长;熊大润,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邹志刚(台湾)中央大学天文系教授,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Frank Grupp,慕尼黑大学天文台研究员;以及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台、北京天文馆、北京大学天文系、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西华师范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天文爱好者、新闻工作者等,共计100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交流活动。

附件:《关于弘扬天文文化,普及天文知识的合作协议》

甲方:中国天文学会

乙方:西华师范大学

丙方:阆中市人民政府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是我国至今整体保护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多元文化荟萃,相沿千年不辍。尤以古代天文文化深厚独特,是我国古代事实上的天文研究中心,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落下闳、任文孙父子、周氏祖孙等一批杰出的天文学家,形成了自西汉到三国时期“天文学群星灿烂的星空”。中国天文学会是权威的学术团体,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唯一的天文学科研究点和天文学科的教学研究基地。为了充分发掘独特的天文文化资源,弘扬“以崇尚科学为荣”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天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甲、乙、丙三方决定整合优势,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共同打造阆中天文科普之旅,利用“阆中·落下闳天文学术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六届张衡学术讨论会”召开之际,经过认真磋商,现就相关事宜达成如下框架协议:

一、甲、乙方加强对丙方深度打造旅游特色文化的学术性指导,并在全国范围内利用各自的平台资源积极宣传阆中多元文化,特别是独树一帜的古代天文文化。在丙方可能恢复古观象台等设施时,尽可能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和一定的科普仪器。

二、甲、乙、丙三方共同努力,利用各自在天文学科方面的优势,着力把阆中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天文学科普宣传基地,推动对阆中的天文文化及天文学家落下闳贡献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宣传工作,力争在一定时期内让更多的人了解阆中厚重的历史文化,知晓落下闳的杰出贡献。

三、丙方要利用教学科研基地,积极进行阆中天文文化的宣传普及,并适时举办面向公众的科普讲座,起好在天文学术界和阆中天文文化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条件成熟时力争建成一个集教学研究、旅游休闲和天文科普于一体的天文观测实验基地。

四、必要时三方合力发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的全国性倡议活动,以拯救民俗节庆、传承本源文化为己任;以弘扬古代优秀文化和推进现代先进科技并重,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不朽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五、为全面落实本协议相关事项,三方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可不定期举办专题会议讨论实施的具体内容。

“相关链接”为纪念伽利略首次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00周年,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倡议下,联合国大会于2007年12月20日正式将2009年确定为国际天文年,并将主题定为“探索我们的宇宙”。国际天文年的愿景是,希望通过白天的天空和夜晚的星空,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宇宙中的我们,从而激发个人的探索发现精神。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天文学和其他基础学科对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并且理解科学知识是如何对一个更加公正与和谐的社会作出贡献的。天文学的精神(探索·求实)是世界各民族无价的资源。

因欣逢其时,聊以补阙,兹以为记。

同类推荐
  • 蛮荒抢妻记

    蛮荒抢妻记

    更名《蛮荒之力》重发!感谢支持!感谢收藏!
  • 假寐未殇

    假寐未殇

    他本是娄氏之后,天之骄子,只可惜命运弄人,一腔热血,最后却落的满门抄斩!卷土归来后,一改往昔风采,独自沉沦在肮脏的朝堂之上,搅动着天下风云......
  • 回到唐末当皇帝

    回到唐末当皇帝

    大唐盛世,如烟花灿烂,黯然落幕却悲凉凄切,帝辱臣死,巍峨殿堂,尽数飞灰烟灭……某孤身而来,却见黎民百姓竟为草中累累白骨,苍凉之处,且看某如何平军阀、斗豪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凤栖君悦故

    凤栖君悦故

    她是罪妃之女,同时也是夜国最不受宠的公主!为了保护夜国的安危,及笄之礼,却也是她作为和亲公主她嫁之日!轿临府门,却无人来接!新婚之夜,新郎不见!她未有任何怨言!初见他,白衣胜雪,于梨花下弹奏!一颗芳心暗许!为了他,她开始在这尔虞我诈的宫廷争斗中为他扫除障碍!然而,在即将登基之时,他却赶尽杀绝。那一刻,她彻底清醒,他对她,不过只是利用而已!心已死,命不绝,好友将自己救下,从此,因为夺帝之争刚刚平静下来的夏国又再一次掀起了腥风血雨!而她,也在这混乱中寻找到了所爱之人!
  • 我成为崇祯以后

    我成为崇祯以后

    本文的男主因意外触电穿越到了明朝成为了崇祯皇帝,而后因为具有了现代人的历史观和思维,开始为着一个目标为努力——扭转明朝灭亡的历史而努力。为此,不但加强了中央集权管理,清理内政,更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现代科学和军事知识,进一步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抵御皇太极等外族入侵。更为重要的是,对待明朝历史上的众多文武官员,崇祯因为有了后世历史的提示,对各人做出了不同的评价和升迁。但无法遏制的天灾人祸还是接连不断,国库始终入不敷出,崇祯呕心沥血依然感到力不从心。在听取了徐光启等人的建议后,他决定首先着力支持工商业,发展国家经济,其次,利用山西等地的煤矿资源,开办官方挖掘,创造经济效益,以次赈济灾区,充实国库及军事力量。但在一起启动之后,微服私访的途中,突然有刺客跟踪偷袭,到底是农民起义军派来的刺客,还是朝廷内部出现了谋朝篡位之人。最终还是免不了进入历史的洪流,明朝还是灭亡了。
热门推荐
  • 惑心专宠:我的亲亲老公

    惑心专宠:我的亲亲老公

    方小姐这辈子唯一的一次大发善心,就是某个夜晚,在路边救了一只妖孽,从此,她就被妖孽缠上了,永无休止……结婚前,向以彬为了娶到老婆,各种不择手段,结婚后,向以彬为了讨老婆欢心,各种花样百出!某天,身为老公的拿着菜单,套着粉色围裙,很贴心的问自家老婆,“今天想吃什么?”方小姐头也不抬,“你吃什么我就吃什么。”然后,整个人就被扔到了床上,人影罩下,某老公眼冒绿光,“我吃什么你就吃什么,这话可是你说的,我想吃你,你也来吃我吧……”PS:本文女强,男更强,强强互宠!亲们快来踩吧[表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鹿晗:你会腻,我何必

    鹿晗:你会腻,我何必

    七年了,你还是没变,我是没变,可你,还是曾经我认识的那个你吗
  • 华严经心陀罗尼

    华严经心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兵再现

    神兵再现

    和谐的大陆受尽沧桑,当年的太平盛世已石沉大海,不是为师冷漠,只是,命中注定的是你,为师只能袖手旁观。命运的大门已经打开,来吧,命运之神在等着你们!不屈服,这才是你,神兵之心。
  •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武宸至皇

    武宸至皇

    牧潇是山炎部落首领家族牧府的三少爷,从小就被人当宝贝一样捧在手里,含着金汤匙长大,加之他天赋出众、资质超凡,乃是天才一般的人物。但家人期望过高,望子成龙心切。牧潇在吸收十万年份的朱雀明火之时失败,使得体质和精神双双受损,天才的光环就此暗淡,天赋资质损失损失殆尽,还要遭受‘明火焚身’之苦。一次疗伤的时候,他发现了身体的秘密,开始一条与众不同的成长之路。一切从新开始,第二次的人生,虽然没有天才的称号,上佳的天赋资质,但牧潇有坚韧不拔之志,无畏之心。天才是什么,强者又是什么,高手又如何,妖孽又能怎样,不过都是笑话,都是我的陪练和垫脚石,用来衬托我的无敌和强大。
  • 无敌小天师

    无敌小天师

    捉捉鬼,治治病,看看风水,画画符,炼炼丹,炼炼器,异世泡个妞,创个顶级门派。去六界串个门,天下那都可以去。
  • 异界之圣神系统

    异界之圣神系统

    一个孤独的少年,上天赐给他圣神系统,玩转异界,你那召唤术?在我面前垃圾而已!武术?武技?乐涩而已!我一样一样把你比下去!美女?那是有滴……帅哥?好吧,看上你当我小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