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9800000007

第7章 祝与咒

无论是“祝”还是“咒”,都是法术思维盛行时期的最流行的语言形式,起初时也许二者并无严格区别,这一点甚至还可从汉字字形构成上看出大概。

祝从示从兄;咒从口从兄,故又写作呪。白川静先生对这两个字的分析是:

“巫”是以鬼神为对象的古代咒术,而“祝”是以什么为对象的呢?祝乃是以灵魂为对象。“祝”之形,《说文》作“示”(神)、“人”、“口”的会意字,谓于神前祈祷。段玉裁注云:“以人口交神也。”然而,此字系合“示”与“兄”的会意字。兄,后来用于兄弟之“兄”,但古代规定以兄为祭主而祭家庙。……兄,非“人”与“口”的会意字。

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祝词也,是表示向祖灵奏祝词之意。巫是以歌舞事鬼神,而兄则是司掌祈祝者,祝告的对象本是于祀家庙的诸祖灵,因此,祝的本义是祭祀祈告祖灵。

又二“”并列则成为“咒”,是表示激烈的祈祷之语,后转为咒诅之意。白川静:《中国古代文化》,加地伸行、范月娇译,台湾文津出版社,1983年,第139页。

这里的字源分析可谓慧眼独具,不过关于祖灵与神的区分未免过于机械了些,因为早自殷商卜辞起,中国人对祖灵和神就一直是混同为一体、不做严格区别的。巫与祝的差别既然不在于人所交通祈告的对象上,祝与咒二者之间也是可以相互通用的。只是到了法术与巫术有了黑白之别以后,祝和咒才在功能和目的上有了逐渐明确的区分。一般说来,祝用于表达积极的、肯定的意愿,而咒用来表达消极的、否定的意愿。祝的应用属于“白巫术”(white magic),意在祈福求祜;而咒的应用属于“黑巫术”(black magic或sorcery)。参看阿梅德(R。Ahmed):《黑巫术》(The Black Art),伦敦,1971年。

由于祝咒同出一源,二者之间的划分并不十分严格,所以在《诗经》时代仍有通用之例。如《大雅·荡》中有云: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懟,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毛传:“作祝,诅也。”这便将祝同咒诅等同了。郑笺:“王与群臣乖争而相疑,曰祝诅求其凶咎无极已。”陆德明《经典释文》释“侯作”曰:“祝诅也,注同本或作诅。”又释“侯祝”曰:“注同本或作咒非。”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七,黄焯断句本,中华书局,1983年。这些古注皆把祝、作、诅、咒视为同义。惟孔疏认为尚有区别:“作,即古诅字。诅与祝别,故各言侯。”对此,王先谦批评说,诅、祝本无别,“作”之即“诅”,于古无征。毛以《诗》言“侯作侯祝”尚系统辞,故以“诅也”释“作祝”耳。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第924页。祝与咒(诅)的混同还表现在二字连言上。或称“诅祝”,如《周礼·春官·诅祝》;或称“祝诅”,如《汉书·武五子传》“使下神祝诅”。王力先生也主张祝与呪同源,他说:

“祝、呪”本同一词。祝愿和诅咒是一件事的两面。《释名·释言语》:“祝,属也,以善恶之词相属著也。”善恶之词即兼祝愿和诅咒两面。

《战国策·齐策》二:“为仪千秋之祝。”注:“祝,祈也。”《吕氏春秋·乐成》:“王为群臣祝。”注:“祝,愿也。”《淮南子·说山》:“尸祝斋戒。”注:“祝,祈福祥之辞。”字亦作“呪”。《礼记·郊特牲》:“诏祝于室。”疏:“祝,呪也。”《后汉书·谅辅传》:“时夏大旱,……辅乃自暴庭中,慷慨呪曰。”《书·无逸》:“否则厥口诅。”疏:“以言告神谓之祝。”《释文》:“祝,之右反。”《后汉书·贾逵传》:“乡人有所计争,辄令祝少宾。”注:“祝,诅也。”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呪”,读去声。《广韵》:“呪,呪诅,职求切。”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7年 ,第309页

从上引材料看,祝与呪在上古相当长一个时期都是互换互训的,只是在后世才按照善恶之词的不同性质分开了祝愿和诅咒这两层意义。这样,考索诗歌起源于祝词或咒词的线索也就同样重要了。陈子展先生便曾指出,《诗经》中的颂部分乃是“史巫尸祝之词”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065页。,这就完全点明了《诗经》中产生年代最早的这一类作品与祝祷咒词之间的一而二、二而一的交叉融合之关系。

在中国诗歌的早期发展进程中,虽然早出的颂诗在礼崩乐坏的东周以降日益被风诗、雅诗所代替,但是那种表达祝咒功能的诗作方式并未随之消失,而是依然流行于民间宗教礼仪之中。试看下面一个例子。《史记·滑稽列传》:“见道旁有穰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这里的四字句祝词从形式上看同《诗经》祝祷丰收的诸诗句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大概所有的种植农作物的社会中都会自发地产生此类祝诗吧。美国语言学家富兰克林·福尔索姆提供的一则材料可以为证:

几乎所有美国人都熟悉一首民歌前面的几个词——“快成熟,大麦燕麦、大豆豌豆……”这些歌词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仪式——当时认为,这样念就会带来丰收。〔美〕富兰克林·福尔索姆(Franklin Folsom):《语言的故事》(The Language Book),中译本,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从这种祝歌的仪式背景出发去考察《周颂》中的作品,不难看出这些仪式歌辞与当时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农耕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这种农耕礼仪诗的专门探讨,拟留待本书后面章节,这里仅集中讨论与法术相关的祝咒问题。

从宗教学立场上看,咒语是法术现象的一种表现;从文学立场上看,咒语也可划入语言艺术的范围之中,这种情形正反映了早期文学与宗教密切相关、尚未获得独立发展时的口头流传和应用上的特点。苏联学者开也夫便在专论民间口头文学的著作中为咒语开辟了章节,他写道:

咒语——这是一种被认为具有魔法作用力的民间口头文学。念咒语的人确信:他的话一定能在人的生活和自然现象里唤起所希望的结果。

在某些形象的、富有传情力的民间成语里,可以看到古代相信语言力量的痕迹。如《说起来,他就起》、《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说狼狼就来》等等。有时在故事、勇士歌和其他体裁的人民创作里也有咒语或它的因素。开也夫(A。A。Kaиeb):《俄罗斯人民口头创作》,连树声译,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1964年 ,第95—96页。

诗的语言形式,如果撇开它与音乐的联系而单独来看,在相当程度上同咒语、祷词之类的有韵的言语形式有关。特别是在考察原始社会的时候,这类具有宗教性用途的韵语形式更普遍地显示了同诗歌起源的密切关联。比如在南美土著雅玛那人(Yamana)中,成熟的诗歌尚不存在,但他们已经拥有一系列程式化的祷词,应用在各种需要的场合。当天气变坏时,他们会说:

天父垂怜,以佑我船。

当一个婴儿从昏迷中醒来,母亲会说:

我已遂愿,老者——我父。

当灾害降临,人也会向神发问,为什么要降灾下来:

我父在上,何以罚我?

埃杜里·匹格米人(Ituri Pygmies)也拥有一系列程式化的祷词,同雅玛那人的那种简单形式十分相近。当一位未生育的妇女去打水时,她会对森林之灵祷告:

赐我以孕,噢,巴里!

赐我以孕,我能生子。

当男人们去寻找作为食物的白蚁时,他们祈祷说:

噢,我祖,让我所有变得丰富。

当一个男人出外打猎时,他会做如下祷告:

巴里,请告我父,让他赐我更多猎物。鲍勒(C。M。Bowra):《原始歌谣》(Primitive Song),威登菲尔德与尼柯尔森出版公司,伦敦,1962年,第30—31页。

这一类简朴的祷词乍看起来并没有经过艺术匠心的加工,但其中所蕴涵的某些语言技巧却与歌谣创作别无二致。如用极少的词语表达所要表达的愿望,使之集中于即时的需要。这些祷词不仅有自身的结构和语音上的协调,而且还常运用反复,后者正是一切原始歌谣的基础。鲍勒认为这些祷词虽是口说的,而非歌唱的,但其自足的语音效果已够得上是诗了。

同类推荐
  • 历代碑铭

    历代碑铭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历代碑铭》中记载的这些凝聚着深邃而精湛智谋的碑铭,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片,绘制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历史长卷。成为了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历史绝唱。
  • 旁观者清(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旁观者清(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这本文集从多个方面展示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刻画的24个节气,定位准确,惜墨如金;他描绘的花卉果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他抒发家和国的情感,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等等。《东篱夜话》中,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写人物的,比如《王彦章铁船开灌河》和《有个男孩名叫可可》这样的文章,作者把人物和历史、人物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人物写出了传奇英武,孩童可可写出了天真可爱,虽然每篇文字不长,但是读来让人印象颇深。
  • 病玫瑰

    病玫瑰

    《病玫瑰》中,诗人的灵魂翼羽随处翩跹,意象婉如思涛中自由飘荡的飞舟。然而,现代文明对精神家园的攻击,也深深地触动着诗人文爱艺,诗人凝重的视境,通过那些悲天悯人的诗句,传递给读者。
  •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本书渗透了作家们朴实、真诚的情感,散发着对真善美的智性思索和追求。
热门推荐
  • 灯光再次扫过你的身影却不在

    灯光再次扫过你的身影却不在

    lmg中学转来几位帅哥,让许多没有心动对象的女生顿时心动不已,几乎都跑到大帅哥旁边。连郑秀晶的校霸位置都开始摇摇欲坠起来……
  • 天国迷梦

    天国迷梦

    清朝晚期,天下大乱,太平军势大,眼见江山岌岌可危,晚清重臣曾志鸿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他操持团练,组成“湘军”,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发生内讧,在曾志鸿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洋人的联合绞杀下,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人人平等的天国之梦破灭了。在此惨烈战争期间,徽商胡万豪官商勾结,富甲一方,而老百姓却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朝廷昏庸,为官者奢侈腐化,经商者为富不仁,演出了一场场“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铁血战争、风起云涌”的历史大剧。
  • 离婚无效:娇妻请入座

    离婚无效:娇妻请入座

    这辈子第一次算计人,便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进错了门,找错了人,爬错了床。和她共枕的还是她未曾蒙面的未婚夫,冷傲集团的掌舵者,S城人人畏惧的冷墨寒。被未婚夫当众宣布婚约,转眼她成为了冷太太。原以为这只是一场契约婚礼,各需所求,却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对方。知道两人没有未来,用一场背叛结束了两人的婚约。五年之后,他把她壁咚在墙角,她淡然巧笑,“冷先生,我们已经离婚了。”“偷了我的东西,离婚无效。”冷墨寒把身后和他如出一辙的小正太搂在怀中,笑的邪魅。小正太仰头,板着小脸严肃道,“你才是东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庭院中的卡农

    庭院中的卡农

    她,曾一度放弃她最爱的小提琴,因为遇见他,她又重新拾起她那份对音乐的热爱;他是从小备受关注的天才小提琴手,父母都是著名的音乐家,因为遇见她,他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演奏.......他,温柔可靠,成绩优秀的学长,学校公认的单簧管王子;她,胆小却坚强,一个一上台就紧张的不得了的长笛演奏者;他,梦想是用热情奔放的小号打动了所有的观众;还有他,还有他们......一场华丽的音乐盛宴即将上演,天才们的对决即将开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天才?PS:本文有部分情节参照动漫《金色琴弦》(作者只是个喜爱看动漫的脑残粉,绝无恶意(*/ω╲*))
  • 疯狂的鸡蛋

    疯狂的鸡蛋

    疯狂的鸡蛋由作者於全军近五年创作的精彩故事组成,其中既有中篇,也有 微型小品,时代跨古至今,地域有中有外。故事不但情节曲折,引人人胜,而且颇具教育意义,能让人于 会心一笑中得到启迪,在拍案怒骂中得到舒张。
  • 她是神,他却是魔

    她是神,他却是魔

    她是身系天下苍生的神,总是透着优雅和高贵的气息。私下她是单纯的邻家小妹,一副美绝人寰的面容却让神界的众生尊敬有加;他是背尽黑锅的魔界之主,世人都说他杀人无数生平最爱喝人血,却不知魔界个个从没有出过魔界,比稚童还单纯。一朝转世,她是朴素的小村姑,不用关注天下众生,是她最真实的一面。他只是个小少年,不是一界之主,是他最开心的时候。陌生的境地,还守得住自己初心吗?面对天下苍生时,他们是否还能,一袭紫衣月下舞,玉萧伴曲,笑看佳人舞。
  • 飘渺仙剑录

    飘渺仙剑录

    东胜神洲,其地广数十万里,其中修仙问道之士多如过江之鲫,神州东部有沃土数千里,自古风调雨顺、物产丰盛,其人皆以为此地便是世界之中心,因此向来称之为“中原”。中原之西部,乃修仙界中赫赫有名的蜀山山脉,其中修仙门派众多,却是同宗同源,均由同一个祖师开枝散叶而成。其开山祖师,乃冠绝天地的修仙大才,一身道行、见识空前绝后,竟以三十六峰、七十二山为势,布成蜀山剑阵,数千年来打退魔道进攻无数次,创下赫赫威名。然道分阴阳,人有正邪,世间正道大昌,魔道却也兴盛不绝,自古以来同样人才辈出。正邪不两立,修仙界中,正道、魔道之争从未止歇,尤其近千年来,双方大战频仍、死伤无算。俗世间,大国分崩离析,裂为五土已有五十年,虽承平一时,而各国均欲一统天下,其势暗流汹涌,大乱一触即发。当此之时,山村少年偶遇蜀山剑仙,从此拜入仙山,踏上飘渺修仙之路。
  • 独恋枭妻

    独恋枭妻

    “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第一次遇见,他将她抵在墙上,语气霸道,眉目间有些不曾拥有的温柔与狠厉。“你准备,用多少现金买去这些人的命?”第二次见面,她用锋利的刀刃抵着他的脖子,冰凉间,有温热的鲜血随着刀刃流下。“如果你不介意,我把自己卖给你……”(作者:对手戏,有虐有肉有感动,不缺甜宠不缺霸道,欢迎来给墨墨加油!)
  • 时寒午枫

    时寒午枫

    周殷在心里暗自为自己抹了把冷汗,心想还是要小心点啊…就是没人会注意到这里头的古怪,自己也没法绷得住不是…
  • TFBOYS之我做你的唯一

    TFBOYS之我做你的唯一

    从自己的家里到达另一个地方,她们从小在蜜罐里成长,他们一次次的努力造就了现在的风光。为了守候,很永恒,我们一起抵挡,不用那么多的阻碍,不那么多的帮助。我们就和你们在一起。【小虐怡情,大虐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