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9800000063

第63章 “风教”源于“牝牡相诱”

——“分训”与“合训”的历史展开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评释《毛诗正义·关雎》时特意点出“风之一名三训”的现象,并根据西方文论的三分法理论框架对“风”的三重含义做了如下说明:

……是故言其作用(purpose and function),“风”者,风谏也、风教也。言其本源(origin and provenance),“风”者,土风也、风谣也(《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夫天子省风以作乐”,应劭注:“‘风’,土地风俗也”),今语所谓地方民歌也。言其体制(mode of existence and medium of expression),“风”者,风咏也、风诵也,系乎喉舌唇吻(《论衡·明雩篇》:“‘风乎舞雩’;‘风’,歌也”;仲长统《乐志论》:“讽于舞雩之下”),今语所谓口头歌唱文学也;《汉书·艺文志》不云乎:“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风”之一字而于《诗》之渊源体用包举囊括,又并行分训之同时合训矣。②钱锺书:《管锥编》,第1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58—59、2页。

这里所说的“并行分训”与“同时合训”是《管锥编》开篇时“论易之三名”所提出的。大意是指一字多义而各义之间并行不悖或相反相成的现象。如“易”字有三训:易简、变易与不易;“王”字有五训:皇、方、匡、黄、往。这些歧义之间彼此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可以同时附着在同一字上。钱先生称此为“并行分训”。还有些字兼具相违相反之义,如“乱”兼训“治”,古人称此为“反训”,钱先生则称之为“背出或歧出分训”。他进而指出,“分训”是就其体而言,若就其用而言,则又出现“同时合训”或虚含数意的微妙情形:

心理事理,错综交纠:如冰炭相憎,胶漆相爱者,如珠玉辉映、笙磬和谐者,如鸡兔共笼、牛骥同槽者,盖无不有。赅众理而约为一字,并行或歧出之分训得以同时合训焉,使不悖者交协,相反者互成。②

按照钱先生揭示的这一训诂学原理,一字多义的现象正是汉字本身固有的特性,不但不足为怪,反而可以成为帮助人们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有效途径。“风”这一个概念的三种含义正分别对应着诗的渊源体用三方面,它既有高度的综合概括功效,又不至于以偏概全、以一义斥他义,这正是兼分训与合训于一身的“风”字的奥妙所在了。

如果再放宽一些视界,“风”字其实并不只是“一名三训”,而是十多训。《辞海》中在“风”字下就列出了十二种义项。仅就与《诗经》相关的“风”而言,张西堂先生也曾开列出十二种训释,其中竟有六种之多均出自《毛序》:

一、风风说伪《毛序》:“风,风也。”下一字读如风动之风,不当如讽刺之讽。

二、风教说伪《毛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三、风动说伪《毛序》:“风以动之。”

四、风化说伪《毛序》:“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五、风刺说伪《毛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戒,故曰风。”

六、风俗说伪《毛序》:“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天子省风以作乐”注引应劭曰:“风,土地风俗也。”

张西堂氏以为上述六说都是伪《毛序》望文生义解释出来的。作序者不得正解,因为风可以动人及物,因而联想起风动教化之说,又一变而为讽刺,而为风俗。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06页。后人不满于此,又另创出多种新说。

七、风土说郑樵《六经奥论》卷三说:“风土之音曰风。”又说:“风者出于风土,大概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其意虽远,其言则浅近重复,故谓之风。”

八、风者风雨之风说见郑樵《诗辨妄》。

九、风者民俗歌谣之辞见朱熹《诗集传》。

十、风讽说梁启超《释四诗名义》:“风即讽字,但要训讽诵之讽,不是讽刺之讽。《周礼·大司乐》注,‘背文曰风’,然则背诵之词,实‘风’之本义。”

十一、风气说章炳麟说:“风为空气之激荡,气自口出故曰风。当时之所谓风者只是口中所讴唱罢了!”

十二、风为声调说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说:据《大雅·崧高》“其风肆好”和《左传·成九年》“乐操土风”的说法,“风”字的意义似乎就是声调。所以风的一名,是把通名用成专名的。所谓国风,犹之乎说“土乐”。《诗经六论》,第107页,引用时有删节。

在以上十二说中,张西堂以为后一说“声调”较为圆满合理,因为它兼顾了《诗经》本身提供的内证。除了《崧高》形容吉甫之诗“其风肆好”外,《烝民》也说“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这里的“清风”不能依毛传朱注之释为“风化”,只能释为很清的声调。不过,若依“并行分训”和“同时合训”的辩证原则,以上十二说都未免偏于一端,有绝对化之嫌。其中的风教、风俗、风讽诸说则分别对应于钱锺书所点明的“一名三训”。即便从《诗经》“内证”方面看,“风”的语用意义也不限于单指声调。可以说以上十二说均未得“风”之本义。

好在有“并行分训”的开放性思路引导,我们还可以不拘泥于各种旧说成见,重新审视和容纳别的解说。与梁启超、章炳麟和顾颉刚的说法大约同时,陆侃如先生也提出了一种很独特的观点,姑且在此举出作为风一名的第十三种“分训”吧:

十三、牝牡相诱说陆侃如提出“风”就是“牝牡相诱”的意思,这是他从不大为训诂学家和解经学家们注意的一条古注中发现的:

(尚书)《费誓》“马牛其风”及《左传》“风马牛不相及”的“风”字,普通都训作“放”字,《广雅》及《释名》亦然。惟服虔注:“牝牡相诱谓之风”一句颇可注意。“放”字本可训为“纵”(《吕览·审分》注),又可训为“荡”(《汉艺文志》注)。江南方言,男女野合,恐人撞见,倩人守卫,谓之“望风”,与情敌竞争,谓之“争风”,亦可助证。故“风”的起源大约是男女赠答之歌。陆侃如:《诗史》,转引自朱光潜。亦可参看陆侃如、冯阮君:《中国诗史》,上海大江书铺,1931年;作家出版社,1957年再版,第18—19页。

陆氏此说来得有些突兀,尤其是他引方言以证古,把经书中的一体上溯到“牝牡相诱”的荒古真理,似难为一般正统学者所接受。张西堂罗列新旧说十余种,独不取此;钱锺书力倡“同时分训”,却也未及此,让人感到有点美中不足。建国以来的各种专著、文学史之类也很少顾及陆侃如之说。倒是20世纪30年代的“歌谣”派文学研究者对此做出了反响。如朱光潜先生发表在《歌谣》周刊上的大作《性欲母题在原始诗歌中的位置》便大段引述了陆说,他虽不完全同意陆氏关于“风”诗命名的看法,但也强调“风”诗的内容大半为男女赠答之歌,并从人类学高度加以判断:“依达尔文说,诗歌的原始功用全在引诱异性。鸟兽的声音都以雄类的为最雄壮和谐,它们的羽毛颜色也以雄类的最为鲜明华丽。诗歌和羽毛都同样地是‘性的特征’。在人类也是如此,所以诗歌大部分都是表现性欲的。《国风》大半是言情之作,已为世人公认。”朱光潜:《性欲母题在原始诗歌中的位置》,《歌谣》周刊第2卷,第26期,1936年。把朱光潜的“性欲”说同陆氏“牝牡相诱”说对照,意思大致相同,用词上却更显“科学”化。不过,世人公认《国风》为男女言情之作,虽早自朱熹已开此先河,但“言情”与言“性欲”毕竟还是有相当差别的。把“风教”还原为里巷之“风谣”,已在经学史上引发了空前持久的大混战,若再进一步还原情诗为性诗,又不知会有怎样惊天动地的震撼效果。钱锺书先生把“风”字双关风谣与风教两义看做同“乱”训“治”一样的“背出分训”之例,钱锺书:《管锥编》,第1册,第58页。已揭示出两义之间的对立关系。如再将风谣解作性欲之宣泄,岂不更显得同“风教”不共戴天了吗?

我们的造字祖先就是这样同后代子孙们开着玩笑。在朱熹之前大约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风”主要理解为风教风化,是道德教育的样本;在朱熹之后大约八百年时间里,风谣说日渐取代风教说,道德教化的样本一下子沦为“淫诗”,以至不少卫道者甚至埋怨起孔圣人的智力或人品,谓其“删诗不当存此淫诗”参看崔述:《读风偶识》卷三,顾颉刚编订本《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57页。。谁知到了西学传入的20世纪,训诂学史上围绕一字多义的“风”与“谣”再度展开辩论时,性欲还原说竟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继朱光潜之后,另一位以研究古文字著称的学者陈梦家也加入到牝牡说的行列中来,并且为该派提供了更加充实可靠的论据和论证。陈氏《“风”、“谣”释名——附论国风为风谣》一文似乎远不如他后来的《殷墟卜辞综述》那样知名海内外,乃至今人作《诗经研究史》对他的贡献也不置一词。参看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书中介绍了自鲁迅至闻一多的现代《诗经》研究,未提及陆侃如、陈梦家的观点。不过在今日看来,陈氏此文对“风”的训释足以使这第十三种义项“后来居上”,成为理解风诗本源的一条重要线索。

《“风”、“谣”释名》首先破解的是“谣”字。文中指出,《诗经》中有“我歌且谣”的说法,这个“谣”似为与“歌”相对的乐舞,《楚辞·九思》注以舞容训“要媱”,《方言》以游、戏训“媱”皆为佐证。谣、媱通“游”,故《大雅·卷阿》“来游来歌”也就相当于“我歌且谣”了。《说文》训摇为动,训为跳。谣当为足蹈之歌舞,即“踏歌”。谣字初作,从缶,《陈风·宛丘》说到击缶以节歌舞,又可证谣非徒歌。从作用上看,最初的谣是“男女相和相诱”,因为据《方言》等书,谣字引申为“淫”、“诱”和“讹”。陈氏又从“游”、“诱”同音去推考谣本是诱,即指男女间的互诱,所举第三重证据似十分有力:

现今未开化的民族,还是在中春之月,令男女于山野间对唱定情,也是以歌唱舞蹈诱致对方。以歌唱舞蹈诱致对方,则其所唱必多不实,所以谣引申为“谣言”、“讹言”。以言词相挑拨,见存的俗话叫“调戏”,戏也就是谣。陈梦家:《“风”、“谣”释名——附论国风为风谣》,《歌谣》周刊第3卷第20期,1937年。

其实,古人把“戏房”视为“坏娃的地方”,今人有责怪西方引进的歌厅舞会使社会上离婚率增高,均可视为陈氏解“谣”为乐舞为诱致的旁证吧。闻一多说:鸟兽为人诱致其异性之同类者,在象曰,在鹿曰,在鸱鸺曰舊,要雉曰鹞,充类言之,则人之以异性相诱者,宜亦得此称,《广雅·释诂》一曰“媱,婬也”是也。见《古典新义·释》,《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551页。

“谣”字本义被揭破,陈氏又据此去释“风”,认为“谣(繇)俗”就是“风俗”,“风”与“谣”并是一类。除了陆侃如所引用的服虔注“牝牡相诱谓之风”外,陈氏又从古注中拈出“风合”一语作为旁证:

《吕氏春秋·季春之月》“乃合纍牛腾马,游牝于牧”,注云“纍牛父牛也,腾马父马也,皆将群游从牝于牧之野风合之”。案风合即“马牛风”之风,“游”即诱,“牧”是“牡”的误字(二字形近音同),游牝于牡就是诱牝于牡以相风合。“风”为诱牝牡相合,与“谣”之为诱男女相合,完全一样,所以“风”与“谣”是一。陈梦家:《“风”、“谣”释名——附论国风为风谣》,《歌谣》周刊第3卷第20期,1937年。

这样疏通之后,不仅一字多义的现象可获得发生学的理解,而且对于追索风诗由来至关重要的一义多字现象也得到超越前人的理性透视。可惜的是,建国以来的学术界深受苏联式庸俗社会学浸染,讲到诗歌起源问题成了劳动说的一统天下,各种高头讲章中充斥着鲁迅先生的呀乎邪乎之说,其他的观点大都相对沉寂。谈性色变的文化氛围更不会容忍陆、朱、陈诸位的性欲说存在了。倒是在海外学者中仍有坚持发挥此说者。周策纵先生便在讨论《诗经》与巫医文化关联的新著中发展了牝牡相诱说。

周氏似乎未读到陆侃如和陈梦家的论著,却能从更开阔的视野上阐发同一问题。他先依据甲金文中“风”字形和“凡”字形的内在联系,确认二者同指“风标”,古书中又称为“相顀?鸟”或“伺风鸟”,与巫医的伺风、祈风工作有关。由于风与气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所以与诗歌相关的风概念实与巫术世界观中生命之气的观念息息相通。“这种宇宙观、生理心理观,是古代中国音乐、诗歌、文学,甚至一切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观念。就音乐诗歌而论,原来都是由气之鼓动而生。……《吕氏春秋·音律篇》就说得更明白些了:‘大圣至理之世,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其风,以生十二律。’接着又说:‘天地之风气正,则十二律定矣。’……这些论音乐的说法,在古时实际上都包括诗歌而言。到了曹丕《典论·论文》时更特别以气论文,说是‘文以气为主’。而钟嵘《诗品》序继承这一传统理论来论诗,说得尤为扼要,他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周策纵:《古巫医与六诗考》,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年,第206—207页。周策纵在追溯了“风气”说与诗歌音乐观的历史联系后,转而讨论作为诗六义之一的“风”,在陆、陈等举出的训诂学证据外,又有所发明和引申:“风的意义,还不止于一般的风动、土风,而与性和生殖有关。试看《国风》中许多诗都以恋爱和婚姻为主题,就可以明白了。其实早期所谓‘风化’和‘风俗’诸词,原来也许就包含有这种意义。俗字从人从谷,前人本已有释为人欲之所趋的说法。‘风化’一词,原来似指性与生殖,后世所谓‘有伤风化’,也许还于无意中保留着‘风化’的初义。他如‘风月’‘风流’‘风情’等后起的词汇和含义,恐怕也不仅是无缘无故的妄增。风有性诱惑的意思,见于很早的记载,如《尚书·费誓》……又如《周易》姤卦象传说:‘天下有风,姤。’姤字古文版本一作遘,当即媾字,姤卦辞云:‘女壮,勿用取女。’本来就是为婚媾而卜。”《古巫医与六诗考》,第209—210页。与前人相对照,周氏从风气生命观入手释“风”,在性诱惑说之上又加上“生殖”说,可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风”的第十三种“分训”衍化成蔚为大观的风诗起源理论。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从“风之一名三义”扩展到“十三义”,究竟哪一义才是本义、原始义呢?假如说“牝牡相诱”才是“风”之本义,那么这种性与生殖的观念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两个相关的问题是从理论上根本解决风概念发生与《风》诗命名之谜的“所以然”问题。然而,文献学和训诂学方面的例证迄今为止已近乎搜罗无遗了,似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疑问。在这种情况下,调转另一种研究角度,求助于神话学和人类学的第三重视野,或许是跳出训诂学牛角尖,从更深层次上找出“所以然”答案的唯一可行的选择了。如比较神话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所言,人类思维所从事的最原始的艺术活动——神话创造,“较之任何文学文献都更为古老”③麦克斯·缪勒(Max Müller):《比较神话学》,金泽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8、10页。。从这个“神话时代”(Mythological Age)着眼,“我们对语言的起源,语法的逐渐定型,以及语言和方言的不可避免的分化脱节,都能形成相当清晰的观念”③。既然如此,就让我们试着从神话学入手,对汉语中的“风”再作一次更为彻底的“还原”吧。

同类推荐
  •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
  • 朱自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总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中为我们讲述了,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中学时代、我的大学生生涯、在美留学的三年、在巴黎的一百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校园废材

    重生之校园废材

    “烂尾,慎点!!”柒是个无情又有情的杀手头子,叶七柒是个除家世外一无是处的废材兼纨绔;柒执行任务执行到了地狱,叶七柒追帅哥追到了地狱。两个无所交集的人在某一天变成了一个人!对于重新读书,做学生,柒表示毫无压力。对于一众极品亲戚,她表示应付得了。对于“傻傻”的顾琰宸,她表示毫无……不对,她表示鸭梨山大!PS,欢迎建议、欢迎收藏、欢迎票票,捣乱左拐!我不是写简介的料。
  • 永恒狱皇

    永恒狱皇

    永恒大陆,宗门林立,万族争锋,强者为尊,西极神佛之地,南望龙皇武神,北临极冰之主,东临妖兽神域.一代天骄杨凡携狱皇传承,睥睨天下,动乾坤,逆苍穹,主宰永恒之主.
  • 初恋纪事

    初恋纪事

    [花雨授权]都是她的错好不好?!呜——爱情和面包她都想要啦——本以为她这边的麻烦已经够多了,结果祸害更多!他要防止身边的害虫乱飞乱咬人,留心家里的“外人”窝里反!天啊!怎么谈个小恋爱也这么辛苦啊?
  • 化凡成帝

    化凡成帝

    少年长渊师出青云,步步走向武道巅峰,一路追寻自己的身世,却卷入一场万族的争斗,武道之巅是寂寞,称帝之路步步骸骨,回首间,往事如梦,梦醒之时,物是人非。
  • 冰樱学院公主们误惹邪魅殿下们

    冰樱学院公主们误惹邪魅殿下们

    她们三个从小在国外长大,一天早上夏羽沁被老爸一个威胁电话与闺蜜一起回国,在机场不小心与冷酷校草林熙泽发生摩擦,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之后两个人的命运纠缠在一起!(这是羽忆的新书,写的不好请多多包涵,羽忆在这给大家叩首了】
  • 深爱入骨

    深爱入骨

    她莫名其妙地被绑到这里,所有人待她毕恭毕敬如珠如宝,更有美男子精心伺候温柔体贴。她一时忘形,爱上了他还怀了他的种,他却说他认错人了!有没有搞错?有没有搞错啊?众人:对不起,我们真的搞错了。好想吐血有木有?那她肚子里这个东东到底怎么办才好啊?四年后,她再一次被绑架了,还顺带自己三岁的宝贝蛋。墨韵尖叫:“姓宋的,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老婆!不是!”宋祁曜宠溺惊喜地亲了又亲怀里的小孩子,声音无比温柔:“你不是我老婆?那我儿子怎么来的?”“捡的!充话费送的!商场活动赠品!”墨小开:“妈咪,我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脉灵

    脉灵

    神创造了人,却填不满人的欲望。欲望开始了战争,充斥着每个角落,种族与种族的对峙,人与神的争斗,魔与妖的参与。到底谁才是正道,到底谁才是魔道?
  • 王源:南海有鱼

    王源:南海有鱼

    【选择系列1??】鱼忆海七秒,海忆鱼至深——题记“海鱼,你知道飞鸟与海鱼的故事吗?很久以前,飞鸟从海上飞过,有条鱼正好跃出水面,飞鸟和鱼四目相对时,它们知道对方就是自己今生要等的人。从此飞鸟不再从海上飞过,鱼儿也不再跃出水面,那一刻成为了永恒......"王源轻声说道。
  • 魔鬼四公主vs霸道四王子

    魔鬼四公主vs霸道四王子

    她冷漠、她活泼、她可爱、她温柔因为一次英国相遇成了最好的姐妹但在回国的途中遇到男主,他冷酷、他花心、他温柔、他霸道遇到她们之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魔鬼四公主vs霸道四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