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9800000026

第26章 中人伦理观(下)——“温柔敦厚”诗教的儒家话语背景

通过对上述儒家话语的考察,我们已经看到尹寺阉人集团及其价值标准对于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也就无异于为儒家诗教的发生提供了思想渊源上的宏观视点。不过,在上引诸文献中,作为儒家诗教核心观念的“温柔敦厚”一语尚未出现。甚至“温”与“柔”的概念也还处在各自独立使用的状态,尚未合成为一个新词。作于西周时期的《抑》一诗中,“温”与“柔”两个概念同时并存,作为对恭人人格的界定词与赞誉词,对应于《尚书·皋陶谟》作为九德之二的“柔而立”和之六的“直而温”,可以看到这两个词的近似价值取向已经为它们的进一步合成奠定了语用基础。从诗人用以取兴的“柔木”、“桑柔”等自然物象,到诗人所标榜的恭人品格“温温”,这种隐喻本身也在“温”与“柔”二字之间架构起了类比认同的逻辑联系和语义联系。及至《论语》问世,书中记述了孔门弟子先后3次用“温”的概念称颂孔子,而孔子本人也标举出“色思温,貌思恭”等“九思”的人品和“中庸”为德《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的价值观。于是,在编纂年代稍迟于《论语》且可信程度亦低于《论语》的儒家经典《礼记》中,记述了孔子提出的温柔敦厚说。《礼记·经解》篇云: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达,《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达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经解》以《六经》的教育教化作用为主题,全篇托之于孔子之言,很可能是孔门后学所作。任铭善先生说:“孔子之时实不能有六者之教。孔子教人学文,学文之事,曰读《书》,诵《诗》,学《礼》。故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又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弟子之问,若子张于《书》,子夏、子贡于《诗》,宰我于《礼》,亦未出于数者之外也。至《周易》、《春秋》,孔子不以为教。虽《左氏春秋》言韩宣子观鲁《春秋》,《晋语》云羊舌肸习《春秋》,《楚语》云庄公王教太子以《春秋》不过谓春秋史籍,未尝为国人之教。故此篇所云六艺之政教,非孔子之言,而后人托之者也。”见《礼记目录后案·经解第二十六》,齐鲁书社,1982年,第60—61页。其中所述《诗》、《书》、《乐》、《易》、《礼》、《春秋》的教化功效,而《诗》冠其首,这对于汉代以后的中国文学理论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奠定基调的作用。孔颖达《礼记正义》对“温柔敦厚”的解释是:“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是《诗》教也。”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9页。 用现代心理学的眼光看,温柔敦厚的诗教目的在于培养一种理想人格,其特征同先秦尹寺文献中所推崇的“温温其恭”的恭人性格一脉相承。或许孔子正是看中了出自尹寺之手的《雅》、《颂》之诗所树立的那种以“柔嘉”为榜样的君子型人格理想,因此而极度推崇《诗》对于培养人格性情的这种驯化作用吧。

从语用记录方面考察,尹寺话语早已将“温”与“柔”这两个同义词作为人格理想的概念而使用了,但却没有用过“敦”与“厚”来表达同一意思。清末小学家于鬯指出,《经解》篇所言《六经》之教化功用的六组词中,除了指《春秋》教化功用的“属辞比事”是“各连二字为义”外,其余五组词皆是“四字平列”,如温与柔,敦与厚,疏与通,广与博,易与良,洁与静,精与微,恭与俭,庄与敬,都是同义词并列为义。于鬯:《香草校书》卷三十二,中华书局,1984年,第649页。托名孔子的作者除了将“温”与“柔”两字并为词,还挪用了已有的成词“敦厚”与“温柔”连言为义。仅从这种用语习惯上看,也不会早于战国时代。因为现存先秦文献中尚无“温柔”连言之例,厚与敦连言最早见于战国时的《荀子》一书。

《诗经》中已常见“敦”字。《说文》训敦为怒,似乎成了温柔的对立面。《说文通训定声》谓“敦假借为惇”,这就揭明了敦何以又训厚。《邶风·北门》三章“王事敦我”毛传:“敦,厚也。”《周易·艮卦》:“上九敦艮、吉。敦艮之吉,以厚后也。”疏:“敦,厚也。上九居艮之极,极,止者也。在上能用敦厚以自止,不陷非妄,宜其吉也。”《左传·成公十六年》:“民生敦尨,和同以听。”注:“敦,厚也。”《礼记·曲礼上》:“敦善行而不怠。”注:“敦,厚也。”可见敦与厚连言,犹温柔连言,是同义词的组合。《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士仕者,厚敦者也。”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十谓“士仕当为仕士”。敦厚这个合成词首次出现,便是用来指称某种人格特征的。其源盖出于《老子》第十五章所标示的人格理想:“古之善为士者……敦兮其若朴。”荀子把《老子》较为含混的“敦兮若朴”改换为互文见义的“厚敦”,使之明确化。战国末期的《韩非子·难言篇》沿用了这一说法,但颠倒了二字顺序:

臣非非难言也。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厚恭祗,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拙而不伦。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于“敦厚恭祗”句下曰:“乾道本作‘敦祗恭厚’,《意林》引作‘敦厚恭祗’,是也,今据改。”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一,诸子集成本。不论王氏这一改动正确与否,至少在西汉以来,荀子的“厚敦”已被更为流行的“敦厚”一词所取代。司马迁《史记·公孙弘传》:“其行敦厚,辩论有余。”《礼记·中庸》:“敦厚以崇礼。”《汉书·平帝纪》:“举敦厚能直者各一人。”《后汉书·章帝八王传》:“章帝长者从敦厚。”《后汉书·马援传》:“龙伯高,敦厚周慎。”皆是其例。

值得注意的是与“温柔敦厚”说的出现关联最紧密的《淮南子·泰族训》中的“温惠柔良”说:

六艺异科而同道。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湻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遵杨树达谓尊当读为尊刂,尊刂训减。类书引作揖,盖不知尊为假字。见《淮南子证闻》卷七,《杨树达文集》之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96页。让者,《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几辩义者,《春秋》之靡也。故《易》之失鬼,《乐》之失淫,《诗》之失愚,《书》之失拘,《礼》之失忮忮,《太平御览》引作“乱”。,《春秋》之失訾刘安:《淮南子》卷二十,诸子集成本。。

且不论这里的“温惠柔良”说与《礼记》中的“温柔敦厚”说在措辞上的微妙差异,也不去追究这两处大致相同的六艺施教纲领究竟孰先孰后、到底是谁抄袭了谁的问题。两家说法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特别是在强调每一种经典可能导致的不良教学效果方面,可谓面面俱到。尤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淮南子》与《礼记》在概括《诗》以外的其他五经的可能弊端时,分别用了五种不同的语词:鬼、淫、拘、忮、訾和贼、奢、诬、烦、乱;唯独在《诗》的教学弊端上用了同一个词“愚”,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了。日本学者铃木虎雄解释说:“诗教是以诗教人,教的结果要使人温柔敦厚,而弊害则在愚,所以温柔敦厚而不愚那才是真正深通于诗的。”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洪顺隆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4页。这一解说似只停留在字面,未能触及所以然的问题。

诗既然是“多识”的博物标本,又是启人灵感、教人言语应对能力的好教材,为什么古人却要担心它有使人“愚”的副作用呢?看来这并不是单纯的教材利弊选择的问题,在它背后还潜存着深刻的心理学方面的原因,关键在于对《礼记·经解》所说的“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一句的透彻理解。说穿了的话,道理并不深奥:要教会一个人养成温恭柔顺、敦厚笃实的情性,同时又不扼杀他的个性、才气和创造力,使其变得既无棱无角,又才华横溢,既老实厚道,又机敏过人,这怎么可能呢? 倡导诗教的儒者们似乎多少意识到了他们人格教化理想的副作用。换句话说,他们发现了“温柔敦厚”与“愚”之间的同步关系或因果关系:用人为教化的方式让一个男人变得温柔敦厚,这自然难免使他智力受损,同时变得愚顽呆笨。作为道德培养之工具的《诗经》原来也是软化人的性格,愚化人的灵气的“鸦片”。于是乎,为了让人们在接受《诗》的道德熏陶的同时避免普遍发生的弱智低能的连带效应,儒生们终于假托孔圣之口宣布了他们的可怕发现,不过是用正面预防的语气来宣布的——“温柔敦厚而不愚”,试图尽量淡化诗教后果的可怕性。这可真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一相情愿之苦心,然而事实上又怎能兑现呢?

如前所说,男性的温恭化本是得之于阉割实践的一种教化经验。生理上的去阳手术所带来的驯化效果启发了后代设教者从心理上阉割阳刚气质的尝试。温柔敦厚说的实质就在于此。什么“兴观群怨”也好,什么“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也好,说来说去,实质仍在于“事父事君”。要做事父事君的忠臣孝子,首先要从心理上彻底打消来自生物本能的犯上冲动,使儿子们和臣民们能像温婉顺从的羔羊那样俯首听命。这便是温柔诗教与统治术之间相互呼应的妙处。而敦厚与忠孝当然也是互为表里的,儒生们尚且担心敦会导致愚,可统治者在潜意识中巴不得万民皆能愚忠愚孝,以便江山社稷永保平安。适应此种政治上的需要,温柔敦厚说在后来又蜕变为忠厚说,其心理阉割之初衷,也伴随着语词上的这种简化而由隐变显了。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说:“论诗者动辄说‘诗人忠厚之旨’,‘忠厚’是温柔敦厚的约言,‘诗人’是指《诗经》之作者;这是儒家教给后世诗人最尊贵的赐物吧。而体会其旨的最杰出的作家,是唐之杜甫。杜甫就是儒家思想产出的第一诗人,与道家思想产出的李白,是极好的一个对照。”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概说》,隋树森译,重庆出版社,1982年,第40页。或许还可以补充说,李白继承了道家的自由放达一面,却没有被老子关于柔弱胜刚强的哲理所濡染,他的诗风中透露着一种反阉割的雄健之气;而老杜作为儒家诗教的楷模,在杜诗的“忠厚”格调之中最典型地体现着温柔敦厚与愚的共在关联。即使在杜诗因含有“人民性”被奉为圭臬的日子里,人们对老杜的“愚忠”不是也曾深表惋惜,进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

同类推荐
  • 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本书从“净重三克的爱情”、“绽放如花的谎言”、“借一扇窗发现爱”等几个片段收录了《读者》的多位作家的精品散文。
  •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两宋为词史极峰,诸体大备,风姿多彩,流派竞辉。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来自月亮的爱情

    来自月亮的爱情

    28岁那年,我交了一个男朋友,结果是,我的世界观被彻底地颠覆了。他让我知道,在远离大陆的炎月岛上,生存着一群看起来跟我们差不多的家伙,他们自称为“月之后人”。这些家伙身材高大,体力惊人,寿命长达几千岁,他们的种族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守护月亮近万年。
  • 排毒101个小窍门

    排毒101个小窍门

    研究发现,人们体内的毒素仅有20%能够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体外,剩下的80%仍然会积存在人体内。想要排出这些顽固的毒素,仅仅依靠生理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排毒。为了排除体内的毒素,不少人借助药物,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却会在排毒的同时给身体增加一些新的毒素。其实,要摆脱毒素的困扰,只要从毒素产生的根源人手,采用科学的排毒方法,制订合理的排毒计划,就能使身体远离毒素的困扰。
  • 三目瞳子

    三目瞳子

    一缕执念冥王轮回变凡人一目因一世贪念七星陨落凡间因一句兄弟白帝怒闯天庭因三世姻缘逸轩灭魔斩仙乱神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小霸王游戏机里的三眼神童吗?如果不记得那么找到游戏卡请重玩很不错的游戏如果还记得那么恭喜你本文除了封面剩下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哈
  • 浮云诀

    浮云诀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所谓的修真等级,只要有心,哪怕是凡人,亦能铭绘传奇。三位主角用他们各自不同的身世与经历,在这个看似平静,实则纷乱的江湖中描绘着人世百态。初尝世方的青衣少年,在江湖情仇中苦苦挣扎,最终候得良人,归隐山林,却逃不脱宿命的枷锁;衣食无忧的纨绔子弟,在一场阴谋中家破人亡,流落江湖,人生路就此发生改变,走上了人世的最巅峰;魔教杀手,卧底正道剑派,看到了一段别样的人生,最终得到了灵魂的救赎,然而挽不回走远的人心。第一卷,侧重言情,节奏平缓;第二卷,江湖浪涛汹涌,正魔纷争不断;第三卷,几段传奇,最终落下帷幕。
  • 邪神狂天

    邪神狂天

    瑶光大战,诸神尽灭。爱恨情仇,纵横交错。道术与星魂的巅峰对决,灵魂与巫术的风骚碾压。宇宙大能,侥幸得生。猥琐成性,风骚诡异。集天下修炼之大成,踏破四界于无形……想继续追看进QQ交流群15450929
  • 七芒变

    七芒变

    天生的七色眼瞳掌控天地元素的契机看七个少男少女如何扭转乾坤,逆天改命尽在——七芒变
  • 大同书

    大同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老王的命运夜

    法老王的命运夜

    最古之王?不要忘记你的旁边就有一个和你一样悠久的国家。征服王,你似乎也被承认是埃及的法老,过来叫声祖宗听听。间桐脏砚,谁给你的胆子,竟然将圣甲虫变成了那种肮脏的东西?………………………………………………………………………………这只是看完FZ后的一点点灵感而已。具体写成什么样也不清楚。如果说王的话,无论如何扔掉埃及的法老和中国的著名皇帝都是不应该的,我该说是偏见吗……P.S.这只是一本同人,没有任何收益。所以,建议可以提,串门联谊的欢迎,想找个地方倾诉牢骚的请看右上角小红叉,谢谢合作。
  • 陌上花开之素素动人

    陌上花开之素素动人

    她生的俏丽,有一种清水出芙蓉的气质。墨黑的发被高高的束起,没有人想到绑着的竟是她的武器——凤霞鞭。原来她不仅仅是白府里的千金小姐,也是响彻江湖的墨蝶。冷面的她竟为了他甘愿失掉一半的功力。善良的她能否逃开?他冷明夜与她相遇是在一片潇湘竹林中。尽管深受重伤,他内力深厚的他,在她面前依旧勾起魅惑的笑容,不想却惹得她恼怒。一鞭挥下,是将二人紧紧拴在一起,还是分开?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