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9100000028

第28章 张恨水:佛学情结与长篇小说创作

张恨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章回体小说的集大成者,一生写作逾两千万字,社会言情小说、抗战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国难小说等硕果累累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通俗小说大师的地位,被老舍先生称为“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张恨水不仅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体进行创作,其作品还有着与中国古典小说极其相似的另一特征——浓郁的佛学思想。但正如张恨水在自己的章回体小说创作中融入了新的手法一样,其小说中所表现的佛学意识已与传统小说有了极大的区别。他的小说既延续了中国古典小说吸纳佛学思想的传统,又不断对其加以整合,或以重新梳理的方式给予佛教思想全新的定位,从而使得他的长篇小说超越了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被动地接纳佛学的局限,呈现出一种与中国古典小说所不同的文化风貌。本节选用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金粉世家》、《春明外史》等作品,以佛学意识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论证张恨水小说创作与佛教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传统佛学思想是张恨水小说的文化表征

在中国,小说的诞生和发展都与宗教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佛教的诞生和佛学的盛行,是促进中国小说迅速成熟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关于小说创作》第二十七章中,张恨水提及“子尝谓中国小说家之祖,与道家混。而小说之真正得到民间,又为佛家之力。盖佛教流入中国,一方面以高深哲学,出之以典,则之文章,倾动士大夫。一方面更以通俗文字,为天堂地狱,因果报应之说,以诱匹夫匹妇”。古代通俗小说针对群众对残酷现实的不满或无助心理,常以神仙拯救或鬼怪欺压穷苦大众为题材,促使民众在宗教思想中找到精神支柱,与佛学互融互通成为通俗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

到了近代,由于统治阶级的压制,佛教日渐式弱。清末以康有为、梁启超等新派知识分子“为救众生”、“援佛入儒”,掀起了佛学复兴运动,“五四”时期许多旨在启蒙民众的作家接受了佛学复兴运动的影响,在他们的创作中或多或少地都体现了佛学的影响。在他们身体力行的倡导下,佛教文化成为新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之一。张恨水成长于佛门圣地安徽潜山,其思想受佛道两家的浸染。尤其是青年时期正逢乱世,人生的理想和事业的出路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意志消沉之际,他曾潜藏于家中苦读佛学经典和包含丰富传统佛学思想的《红楼梦》、《西游记》等文学名著。在佛教思想的熏陶下,他将佛教教义与自身的生命体验融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佛学见解。故当他执笔创作时,伴随他成长的传统佛学思想就自然而然地融汇在他的小说世界里,并成为他小说重要的文化表征。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制约小说人物命运发展的“因果循环”的佛家宿命论,而这方面又以其代表作《啼笑因缘》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啼笑因缘》讲述的是关秀姑、沈凤喜、何丽娜与潘家树在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悲欢离合:沈凤喜与潘家树相恋,关秀姑、何丽娜单恋潘家树;接着沈凤喜嫁给军阀刘德柱,潘家树伤心之余愿娶秀姑为妻,关秀姑愿相助沈凤喜逃出刘府成全二人;沈凤喜贪恋富贵并被毒打致疯,最终关秀姑引潘家树见到在家中礼佛信佛的何丽娜,何丽娜与潘家树终成佳眷。五个人的情感纠葛,表现的正是佛学所说的“因果循环”,善有善报,勿贪勿痴的基本理念。为表现这些理念,张恨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就极力宣扬佛学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沈凤喜受迫于军阀而致疯,是对其贪财的惩罚。沈凤喜与刘德柱的贪念使他们步入“地狱”遭受磨炼。出身高贵且心地善良的何丽娜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潘家树在情感上的折磨后,潜心佛门静修;潘家树与何丽娜的善心终于得到了“神仙眷侣”的善果。出身低微却行侠仗义的关秀姑在被静慧师太点破心事之后,决心遁入佛门斩断情缘,关秀姑不贪不痴,心中无所待,命途自然顺转。她们在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候以佛的理念、佛的思想来拯救自己脆弱的灵魂,并以种善因之举取得了善果的命运,这些都体现了张恨水作为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对于人性善恶的一种基本的态度。故有学者认为:“张恨水小说在佛教意识中超越尘世的瓶颈。小说《啼笑因缘》的‘因’字恰恰可以证明:小说社会层面的‘因’,有着浓厚的佛学思想,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在许多作品中,张恨水还把人物的命运变迁暗藏在普度众生的“佛偈”之中,在小说中处处以佛的意象来警示主人公的一言一行。每当张恨水笔下的主人公遭遇到人生的重大转折时,“佛”就会如影随形。《金粉世家》的金老太太,一生为维护家族的荣誉努力,却改变不了树倒猢狲散的家族悲剧,最后是“色就是空,空就是色”的佛家理念点醒了她。《春明外史》中的杨杏园迷恋梨云,无奈佳人早逝,与李冬青相恋不能相守终生。打击之下,他感悟到“如今悟得西来意,看断红消是自然”,一门心思地苦读佛经,手捧《大乘起信论》而逝。《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收到刘德柱的厚礼后辗转反侧,出身低微的她贪财,但是少女怀春的她,却无法割舍潘家树的深情。两难之际,一鸣惊人的钟声敲醒了她,原来是住处不远处的佛门的钟声。但是,沈凤喜还是被迫做了姨太太,堕入了一个因缘的轮回之中,为她的贪和痴付出了代价。

可见,对于传统“佛”文化的延续正是张恨水小说对传统通俗小说的一大继承。他延续了两千年来中国文化中对于“佛”学导人向上,围绕“因果循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敦促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行善,切勿行恶,体现了作者创作的苦心孤诣——既承袭传统文化精华,并在新时代文化环境中将其发扬光大,为后人保留一份传统,同时,也起到警示众生、荡涤心灵的审美效用。

二、佛学思想支撑起小说人物的精神天空

张恨水生活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骨子里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上又受到了新文化的浸染。双重文化的夹击,作者内心也承受了更多的痛楚。故张恨水作品的主人公,大抵体现了作者自身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接受了新学,又有深厚的传统观念;新学重塑了他们的表层皮肤,却无法彻底解放他们的思想。由于痛苦的生活,内心的压抑得不到适当的宣泄,于是转向佛学寻求慰藉,最终佛学浸染了他们的灵魂,让他们得以躲避尘世的喧嚣,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张恨水笔下,寻觅佛教提供避难之所的人物大多是性格孤僻清高、喜清静之所的人。这种人最容易接受佛学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遭遇不幸、独居的环境、身边没有知己好友开解,他们更加倾向避世。《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冷清秋出场的铺排就点明了她与佛的缘分。在“契子”中冷清秋出场是在“废历的二十六日,是西城白塔寺庙会的日子”。她正在庙门前卖书春。冷清秋是清高孤傲,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女子,在金燕西眼中“是个冰雪聪明”的女郎。她“敏感”的个性就已经注定了她与混沌的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而佛学经书就成了她摆脱混沌世界,获取心境平和的工具。

在小说中,张恨水常用学佛的行径来反衬小说人物的悲凉命运,并用“佛偈”来支撑起人物的人格大厦。张恨水擅长以大家族中的女性作为描述对象,她们大多都是上层繁华社会中的佼佼者,在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日常生活中过着平淡而安稳的日子。突如其来的变化,改变了她们原本平坦、安稳的生命轨迹,激发了在她们内心世界里潜伏已久的佛学文化因子。《啼笑因缘》中的何丽娜,一个在西方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千金小姐,本是豪门贵族的交际花,终日游戏在舞会、酒会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上了潘家树,顿悟到自己之前的生活是多么空虚且无聊,于是在情感上遭到潘家树的拒绝之后遁入佛门。尽管她最后没有成佛,而是在关秀姑的帮助下与潘家树成为一对“神仙眷侣”,但也曾经在佛学中寻求心灵的沉静。《金粉世家》中的金太太,一位民国时代的政府总理夫人。她一生劳碌,周游在权势、富贵之间,为丈夫的事业、儿女的前程四处奔忙。面对丈夫死后“树倒猢狲散”的家庭悲剧,她悟到“人生不过如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偈真谛,并迁往西山吃斋念佛,安度余生。

对于她们的遭遇,张恨水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笔下,这些人最终得到了内心的清静,何丽娜、关秀姑、冷清秋更是拥有了自己心中所求的爱情与自由。这不得不说,张恨水在塑造这些人物,安排她们的命运的时候,与各位主人公内心深处佛家理念的沉淀有很大的关系。在张恨水的演绎下,佛、佛教不再是传统小说中被统治阶级神化后用于迷惑、愚弄百姓的工具。在小说中,遭遇命运转折的主人公主动接纳佛学,以净化自己被世俗社会污染的心灵。在佛学的熏陶下,她们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操,并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

三、张恨水小说中佛学文化的全新定位

张恨水笔下的人物在社会、家庭遭遇到挫折之后都会潜心修佛,或借佛学来清扫自身的困扰。虽然他们用佛学思想来武装自己脆弱的灵魂,但是古典通俗文学中女子在遭遇不幸之后遁入佛门的行径不再是张恨水笔下女子的最终归宿。佛,并不是张恨水笔下主人公纯粹的宗教信仰,学佛只是他们用来摆脱心灵困扰的一种方法。

张恨水笔下的凡夫俗子,不论男女,在经历不幸之后都借用佛学来清扫自身的污浊,在学佛的同时并不脱离尘世,他们是用心信仰佛,而不是以身体侍佛。一味让自己沉浸在佛经之中,并不是张恨水对主人公的期待。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是抱着当他们一旦走出了自身心灵的困扰,就会重新进入尘世,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的心态。《春明外史》中的杨杏园,在遭遇了梨云之死后,本来枯燥无味且孤单的生活就变得更加寂寥,从此沉迷于佛学。他是否真正读懂了佛学中的真谛呢?在杨杏园死后,他的知交好友是这样评价他学佛的:

何剑尘悄悄的在旁边椅子上坐下,随手翻弄他桌上的书籍。忽然看见一部《大乘起信论》里,夹着半截纸条,露在外面。抽出来看时,上面写着字道:“如今悟得西来意,香断红消是自然。”便交给吴碧波道:“你瞧瞧,他这种消极的态度,未尝不是佛书有以致之?”吴碧波道:“学佛原不是坏事。像他这种学佛,犹如打吗啡针治病,那是越治越坏的了。”

他在生活破落、情感孤寂之后,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接纳了佛学,他企图以佛来清扫自身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一种不解。如他给李冬青的信上写道:“且预料妹果言之,兄必纳之,乃于冥冥中构一幻境,觉喜气洋洋,其华贵如我佛七宝琉璃法座,灿烂光荣,不可比拟。且妹直至长辛店时,回忆知去年送我之留恋,恍然一梦,以兄乌料有今日更能见我?今故不使已预闻,及时突然造君之寓,排阔而入兄之书斋。时兄左挥毫而右持剪,栗碌于几案之间……今也,冗乃弃世长去,年且不及三十,其遭际更不可以因果之说论之矣。”信中句句都是佛学之言,杨杏园在孤僻的环境里悟到人生不过就是一场虚幻,富贵如浮云,自己短暂的三十年,所遭遇的也正是佛家所说的“因果”之论。佛虽说是渡人,但绝对不是避世。沉迷于佛学的杨杏园将自己与世界隔绝,最终被社会所抛弃,这正是他自己种下的因果。张恨水借杨杏园的朋友之口,讲出了沉浸佛学并不是杨应该追求的归宿。佛学只是用来感悟生命、感染性灵的一种手段、工具。过于执著的心态,近乎偏执的行径,必然会连生命都在佛经中灰飞烟灭,这不是张恨水的追求,也不是张恨水的主人公所该追求的人生境界。

《金粉世家》里的冷清秋在爱情婚姻的梦想破灭后,为寻求精神和肉体上的清静,在居住的小楼里也摆设了佛像经书以谢绝金家人的叨扰。“到了次日早上,等老妈子送过茶水之后,自己便把楼梯口上的楼门锁住了……这样一来,自有许多人来看清秋,都上不了楼。就是金太太来过一次,清秋也是站在楼廊上告罪,不肯开门。道之在家里得着消息,又跑了来,隔着楼门和清秋说话。道之道:‘你这岂不是自己给自己牢坐?你拼倒别人什么?’清秋道:‘我根本就不想拚人,因为我要回家,你们都不放我走,我只好躲在楼上。若是我的目的达不到,我就永不下楼了。设若你再把书送来,让我心思更定些,你就功德无量。’”离婚的念头遭到婆家与众姐姐的劝阻后,冷清秋将自己锁在小屋内,不愿与婆家的任何人接触,只愿让金道之送上书来供自己解闷。冷清秋在这样一个隔绝金家、幽静的环境中,以读经书为乐,实则思想言行不沉浸于打坐参禅,以求来世的好命,而是在寂静之中,不断思索自己未来所要走的人生道路。

张恨水并没有让他的主人公最终与青灯古佛相伴,就像常年与佛相伴也不是张恨水的个人愿望,而是让其笔下的人物借佛学走出漩涡,融入世界。如《金粉世家》里的冷清秋最终逃出了宅深人众的金家大宅,带着自己的儿子和母亲大隐隐于世,除了不见金家人之外,她积极地在社会上求生存,以卖书春为生,比起之前在金家的寄生虫一样没有自尊的日子,她活得比任何人都坦然。金太太虽然身在西山礼佛,但是心里却想念着自己的八个儿女,她虽然悟到“人生不过是一场虚无”,但是尘世间的纷扰却不是她能够一笔抹去的,连她自己都说自己未是姑子,只是以佛来排解心中的烦闷。张恨水巧妙地化被动为主动,将佛学思想巧妙地穿插在小说字里行间。小说中的主人公主动与佛教缔结良缘,用佛学理念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暂时性的失落感或者说痛苦的生活遭遇,使得她们都感觉到佛学中所说的“人世无常”,她们用佛学来清扫自己心灵上的污浊,等待时日,她们依然会在尘世中活得洒脱,活得自在。这才是张恨水笔下的宗教思想与主人公命运的完美契合。

由上可见,张恨水的小说体现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佛教文化与新文学之间一种全新关系的定位。作为一位身处新旧转折时期的作家,他打从骨子里欣赏影响了数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佛教文化,并积极参与佛学的学习,他是一位具有浓郁佛教情结的传统文人。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佛教文化也是随处可见,无论是人物命运、人物性格还是小说的主题思想,都体现了传统佛学思想的精华。小说人物各自的命运遭际,都应了佛家所说的“因果循环”,“人生不过是一场虚诞”的理念,作品中的人物更是时代环境下的凡夫俗子,有着佛家、道家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淡然。但与此同时,他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接续了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者以佛学作为战斗武器的传统。他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中积极引入佛教文化,或用佛学思想来安抚现代中国人寂寞的却又不甘寂寞的灵魂,或让佛学思想支撑起小说人物的人格大厦,但与此同时,还改变了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常常以佛堂为归宿,以身侍佛的悲剧命运。从这一点上说,张恨水的小说创作确实超越了传统古典小说被动接受佛学入侵的局限,并为20世纪新时期文学创作与佛教文化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全新的基础。

同类推荐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玄的弦

    玄的弦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豹、感官、远方、散步、回顾、返途、夜泊成都、不要不安等。
  • 拆楼记

    拆楼记

    “我”姐姐家所在的张庄,即将成为市高新区的组成部分,姐姐和同村人想趁着土地被征之前抢先盖楼,以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偿。为帮助姐姐脱贫致富,“我”身不由己地成了这一重大举措的参与者和背后军师。楼盖好之后,结成统一战线的十几家人家先后遭到上级部门的各种瓦解,一场巨大的较量拉锯战一样展开。在种种现实利诱或威胁面前,统一战线逐渐分崩离析,何去何从?怎么选择都令人心有不甘,结局出人意料,令人难以释怀。作品既有纪实作品的现场感,亦有小说的精巧架构与卓越的叙事技巧,更兼学者般的缜密与思辨力。它在重在刻写人与人之间细腻微妙的情感变迁,人心的向背与暗角,人性的脉络与真相,令人无力逼视。
  • 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本书从“净重三克的爱情”、“绽放如花的谎言”、“借一扇窗发现爱”等几个片段收录了《读者》的多位作家的精品散文。
  • 智慧锦囊

    智慧锦囊

    在这套《中外名家精品荟萃》中,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洗礼,作者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为最美丽的琥珀。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智慧锦囊》分册,收录了《他们要学狗叫》、《医院需要病人》等故事。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异世强者世界

    异世强者世界

    经历了无数风雨的一代杀手之王,从腥风血雨的黑暗世界中退隐归乡,不料被一路过的流星给砸中穿越了异世,当雪高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这早已不是原来的世界……这里是大千世界!诸天万界,没有最强,只有更强!雪高唯一能做的,就是变强。
  • 没有孔明的三国

    没有孔明的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若是这段历史不再有那个隐居隆中高歌梁父吟的男人,还会再有魏蜀吴三分的故事吗?
  • 永远的邂逅:淑曼散文集

    永远的邂逅:淑曼散文集

    人生有许多的感情需要表达,在适当的时候,遇到适当的好人,体现一种价值,真是一种幸事啊!文以载道,首先所写的文章应该是褒扬人世、人性的真、善、美,我的文章,今天看来仍然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内心里却总是怀着敬畏之心,感悟一种真真实实,一路走来的善良……写下来,仿佛从这些文章里作用到我的内心里,我会轻松许多,因为这本书得到了一种认可与垂青。就好像园子里诸多的芹菜似,被施了肥,浇了水,铆足了劲,葱郁向上的生长着。
  • 气场决定格局

    气场决定格局

    记得行内有这么一个说法:“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机制,三流企业靠人才。”已经形成气场的企业,对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极强的同化作用。通过营造企业气场对经营进行管理的方法,我们一般称之为情境管理,也叫情境领导。的气场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和吸引力之所在,是他身上无与伦比的光环。
  • 烟卉漫绽雪山城

    烟卉漫绽雪山城

    莫南夜莫宅唯一白手起家的幕后少主家族地位的掠夺与残暴在他年仅4岁那年亲眼目睹对他疼爱有加的叔叔竟然对他痛下杀手瞬间逝去双亲的他唯有逃离这地狱般的魔爪待他强大之时将会是他的必死之日。柳访烟孤儿善独来独往喜静外人总是看不清那副冰山美人下到底是怎样一番美景大学毕业后进入南流总院当护士偶然一次枪杀案件把无辜的她牵扯其中。就在那一瞬间,那一眼莫南夜的冰山一角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慢慢地融化一次次情不自禁地靠近无时无刻地占有柳访烟从一开始的拒之千里变成半推半就最后是沦陷其中.....
  • 认命的女人

    认命的女人

    她生于残疾家庭,在贫穷和冷眼中长大,虽然秀丽端庄、勤劳朴实、却善良懦弱。刚满十六岁的她,面对母亲的哀求:“闺女呀,谁让爸妈没有能耐?妈求你了,妈对不起你!你就为了爸妈和哥哥认命吧,妈妈下辈子一定好好报答你!”逆来顺受的她真的认命了,忍无可忍之时,……
  • 双生语

    双生语

    “同年同月同日生!”奶生奶气的女娃嘴里总念着。“同食同寝福同享!”另个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娃,也总接着。—“姐姐!你在哪!”怀中还紧抱着一个大白面馒头,望着空荡荡的破庙,柴堆被踢散,落得满地都是。“呜呜——”小女孩被封住了嘴,绑住了脚,心中想着,妹妹你去哪了,我好怕,救救我。—“你为什么要出现。”坐在床上,眼中凶狠的看着那个熟睡中的人。“你凭什么总是跟我抢,什么都可以分,唯独他不可以!”嘴里嘟囔着,从枕头底下抽出了一把刀。—曾经欢声与共,血脉相连。然而命运却让她们背道相持,两人的心越走越远。“你我,终究不应该是双生,我们本是不同的人。”眼泪无止的掉落,伸出手抚摸了那张相同的脸庞,说不尽的苦涩辛酸。
  • 闷罐车

    闷罐车

    那年,我从老山前线下来后,就再也没见过春林。关于他,小道消息很多,各种版本都有;有人说他牺牲了,在负责野战医院回撤时,遭遇敌军的突袭,死的挺惨,绝对爷们;也有人说他在总攻前,被前沿首长看中,当了贴身警卫,给老爷子挡了一颗子弹,抢救了三天三夜,成了植物人;还有一种说法,我愿意听,祈盼是真的,有人在北京国防大学见过他,他在聚精会神地上导弹课,但愿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