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的取名方法中,有一种叫做谐音取意法,就是在甲字与乙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时,可以借助语音作为桥梁,用甲字的字形表示乙字的语意,或用乙字的字形表示甲字的语意的一种构思方法和技巧。
当我们读一个名字时,头脑中想到的不仅是这几个字的意义,而且还有它们的同音字的意义,有时后者还是主要的。例如:“庞礴”这个名字,除了广博、博学的意思,还和“磅礴”一词同音,取其气势宏大的意思。
谐音取意起名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①以谐音字取义。如姓赵,名辉。赵的谐音字有“照”,赵辉的谐音可取“照辉”之意,意为照耀着的光辉或光辉照耀。赵的谐音字还有“兆”,“兆辉”便又成了“预兆着(前程)光辉灿烂”的意思。
②名与姓组为词语,直接表示某种意义。如姓庄,名严,“庄严”一词,意为庄重而严肃;姓严,名肃,“严肃”一词,意为认真(指作风、态度)、使人敬畏(指精神、气氛)。
③姓与名合成为某一事物的名称。如姓白,取名云,“白云”在字面上就是白色的云朵。其印象意义为“纯洁、美丽、轻盈”。此类名字很多,如白雪、蓝天、江波、江涛、黄岩、田间、林海、林木等。
④姓与名成为修饰关系,从而加深、加强其意。这一类的名字是在原事物谐音名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词,使其名更具有艺术色彩。如常见的白如雪、蓝天蔚、梅兰香、黄岩坚等。
⑤姓与名合成为成语或隐含着成语。此类姓名是借成语的谐音来巧妙地组成姓名,其意思基本上保留原成语的意思。如高建瓴(高屋建瓴)、黄腾达(飞黄腾达)、郑清源(正本清源)、叶知秋(叶落知秋)、安乐业(安居乐业)等。
“谐音”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谐音产生的联想有时能令人愉快,有时却令人沮丧。选用谐音字应周密考虑,不能异化姓名,或带来消极、不雅的意义。
有些人的名字,表面上看非常高雅,但由于读起来会与另外一些不雅的词句声音相同或相似,便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嘲弄和戏谑,成为人们开玩笑的谈资,产生某种滑稽的喜剧效果。由于汉字是单音节的,所以,汉字中有大量同音字存在,这样,在名字当中就常出现“谐音”现象。所谓“谐音”就是取同音字的意义。这种语词可分为两类:一是贬义词。例如:如“姚培谦”,这个名字的构思本来是取“要培养谦虚好学的美德”之意。但细听此名,会发现“培”字与“赔”字同音,而“谦”字又与“钱”字和谐,因此,听起来就极像“要赔钱”,这个意义就显得消极和令人不快了。又如:胡礼经(狐狸精)、沈晶炳(神经病)、吴仁耀(无人要)、傅步祥(父不祥)、曾桃艳(真讨厌)、陶仁艳(讨人厌)、夏建(下贱,夏姓起名字须忌)、范建(犯贱,范姓取名字须忌)等。二是生活中某些熟语。例如:马铃淑(马铃薯)、尤咏慈(游泳池)、蔡士常(菜市场)等。
上述谐音使姓名显得不够严肃,不够庄重,在大庭广众之下容易授人以笑柄。
因取名的读音不当而闹出误会的例子,几乎每个人都碰到过。如有人叫伍世苟,一连读便有“我是狗”的意思,很不雅观。上述这些名字本来都有很好的字义,由于在口头上使用时容易引起误会,从而成为人们取笑的对象,因此也不算是好名字。更有甚者,有人曾说在某地的文化界有两位作者,一个叫宋一平,另一个叫毕云高,经常联名发表作品。两人的名字从字面上看都不错,但如果联在一起读出来,便会被不解实情的人误以为是“送一瓶避孕膏”了。
这种谐音往往可能变成绰号。父母起名时,如不慎重,很容易给儿女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到那时可就后悔莫及了。
因名字的读音不雅而让人们引起的误会,有些属于迷信范畴。如果在生意场上遇到一位名叫毕培光的先生,那么,也许所有的人都不愿意与他做生意。因为,他的名字谐音是“必赔光”。
上述在谐音上有不雅的弊病是相同的,当然,它们在读音上引起误会的名字并不是名字本身造成的,而是在与姓氏搭配后才引起的。如常见姓氏中的吴、莫等姓,由于姓氏本身就有“无”、“莫”等不雅谐音,因此在取名的时候,往往会使原本较好的字义改变性质。如“福”、“禄”、“寿”等本来都是很吉利的字眼,但与上述三个姓氏搭配后,却变成了“吴福”、“莫禄”、“冒寿”,听起来让人不舒服。因此,在取名字的过程中,像上述这些姓氏的人应该花更多的工夫去推敲名字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