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3300000129

第129章 凿壁偷光,终成名相

“原文”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

衡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学者多上书荐衡经明,当世少双,令为文学就官京师;后进皆欲从衡平原,衡不宜在远方。事下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府梁丘贺问,衡对《诗》诸大义,其对深美。望之奏衡经学精习,说有师道,可观览。宣帝不甚用儒,遣衡归官。而皇太子见衡对,私善之。

会宣帝崩,元帝初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前将军萧望之为副。望之名儒,有师傅旧恩,天子任之,多所贡荐。高充位而已,与望之有隙。长安令杨兴说高曰:“将军以亲戚辅政,贵重于天下无二,然众庶论议令问休誉不专在将军者何也?彼诚有所闻也。以将军之莫府,海内莫不卬望,而所举不过私门宾客,乳母子弟,人情忽不自知,然一夫窃议,语流天下。夫富贵在身而列士不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古人病其若此,故卑体劳心,以求贤为务。传曰:以贤难得之故因曰事不待贤,以食难得之故而曰饱不待食,或之甚者也。平原文学匡衡材智有馀,经学绝伦,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将军诚召置莫府,学士歙然归仁,与参事议,观其所有,贡之朝廷,必为国器,以此显示众庶,名流于世。”高然其言,辟衡为议曹史,荐衡于上,上以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

“译文”

匡衡,字稚圭,是东海承县人。祖父世代务农,到匡衡时喜好读书,因为家庭贫困,匡衡当雇工获取报酬支付费用。匡衡的精力超过常人,许多儒者赞美说:“不要讲《诗》,匡衡就要来;匡衡来讲《诗》,使人开心大笑不已。”

匡衡得中甲科,因为不中甲科条令,只被任命为太常掌故,后选任为平原郡文学。很多学者都上书推举匡衡精通经典,当世无双,应任命为文学,去京师做官;后学之辈都愿跟从匡衡到平原郡学习,匡衡不应该在远离京师的地方做官。皇上把这件事交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府梁丘贺前往询问,匡衡用《诗经》大义回答,回答得十分深刻、精彩。萧望之上奏匡衡精通经学,讲说有师道传承,可供观览。宣帝不大任用儒者,便遣匡衡回原地。但是,皇太子看到匡衡的问对后,私下里很赏识他。

宣帝驾崩,元帝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戚身份被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任尚书,前将军萧望之为副手。萧望之是名儒,是皇帝的恩师,皇帝重用他,在推荐人才方面颇多贡献。而史高则不问政事,徒有名位,和萧望之产生隔阂。长安县令杨兴劝说史高说:“将军以亲戚关系辅助政事,名位高贵,举世无比,然而在众人的议论中,好的名声、荣誉不全在将军身上,是什么原因呢?在于他们听说将军不能推荐贤士及有才能的人。作为将军的幕府,世人没有不仰望羡慕的,而将军所推举的人不过是私家宾客,乳母的子弟。将军因为人情的缘故忽视了众人的议论,而不知道有自己不对的地方,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私下议论,就会流传天下。您虽然富贵在身,但士人却不称赞,好比反穿着纯白的狐皮大衣一样,华而不实。古人很忌讳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们屈尊费心,以寻求贤能的人作为己任。经传上说:因为贤人难得,所以说办事不能坐等贤人到来;因为食物难得,所以饱食就不能坐等食物送来。还有比这种等待更严重的情况。平原文学匡衡的才能智慧都绰绰有余,经学造诣超群绝伦,因为在朝廷没有机会升迁,只得随着选补的文牒转到远离京师的地方做官。将军如果召匡衡到幕府任职,天下学士一定纷纷跟从他,让他参与议论政事,根据他的特长,推荐给朝廷,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您将这件事做给众人看,您的美名也就会在世上流传。”史高认为杨兴讲得有理,就任命匡衡为议曹史,将他推荐给皇上,皇上让他做郎中,后升为博士,兼任给事中。

“点评”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汉代著名经学家和政治家。祖籍东海丞邑(今苍山兰陵镇),到匡衡时,才迁居在邹县羊下村(今属邹城市城关)。汉建昭三年(前36年)官拜丞相,历元帝、成帝两朝,封安乐侯,被后人尊称为“刻苦治学的经学大师”。

匡衡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不为家贫所误。为挣钱糊口,他白天必须多干活,只有晚上才能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灯,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非常惋惜这浪费的时间。而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灯,把屋子照得通亮。一天,匡衡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灯,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恶毒地挖苦他说:“既然穷得买不起灯,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但并没有因为邻居家嘲讽而丧失读书的信心,反而更坚定了决心,发誓一定要把书读好,学有所成。匡衡回到家中,万般无奈,就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让邻居家的灯光从洞中透过来,借着“偷”来的邻居家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就这样渐渐地读完了家中所有的书,从此,“凿壁偷光”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他迫切地希望能够读到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匡衡打听到附近有个大户人家,家里有很多藏书。为了满足自己读书的愿望,他就卷着铺盖守候在大户人家门前,等主人出现时,便跑上前去,对主人说:“听说你家有许多藏书,我因为家穷买不起书,就想着给您家干活,不要任何报酬,只要能让我读您家里的书就可以了。”主人听后,被匡衡刻苦学习、追求上进的精神深深感动,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匡衡孜孜不倦地苦读,终于成为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

匡衡聪颖好学,精力旺盛,对《诗经》颇有研究。他非常喜欢探讨诗句的含义,说诗论诗见解独到,使人深受教益,一些儒生在读论诗歌时都盼望他出席。当时流传着众儒生编出的顺口溜:“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不要谈论《诗经》了,匡衡就要来了;匡衡解释《诗经》,见解高明,令人愉快)。”当时大文人萧望之、梁丘贺曾与匡衡对诗,匡衡谈吐有据,论理深邃,言语俊美,深得萧、梁二人的赞赏。

数年后,匡衡进京赴试,投考甲科,因对答的文章不切题意,而被录取为乙科之士,补太常掌故,选调为平原郡(今山东平原县西南)的文学史。京城里一些官员知道后都为之可惜,很多人上书推荐匡衡,说他精通经学,当今的世上没有人能超过他,不应谴往远方,而应留在京师任文学史一职;也有一些后辈学生要跟随匡衡去平原郡。这件事情下交给太子的师傅兰陵人萧望之、少府梁丘贺处理。他们亲自召见匡衡,试其学问,匡衡解答了《诗经》各篇的主旨,生动、深刻而全面。萧望之上奏说,匡衡的经学水平精深、纯熟,有儒学的师法。但汉宣帝对儒学不甚喜欢,仍令匡衡去平原郡赴任,而皇太子(后来的汉元帝)见到了匡衡的对答文章,暗自欣赏他的才能,希望他耐心等待。毕竟,二把手说了,匡衡就心中有谱了。

公元前48年,元帝即位,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任尚书,前将军萧望之为副。史高向元帝推荐匡衡,称他“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如果能“贡之朝廷,必为国器”。由于元帝早已对匡衡有好感,就把他调回京城担任郎中,之后又迁任博士、给事中,掌管经学教授,兼殿中顾问,参与议论政事。不久,匡衡先后出任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等职,掌管议论政事兼辅导太子刘骜。汉元帝还曾让匡衡居于殿中为师,为朝内官员讲授诗赋,不少县官也前往旁听。建昭三年(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死,匡衡代之为相,赐封安乐侯,食邑六百户,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统理全国政务。

竟宁元年(前33年),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成帝性情放荡,荒淫无度,作为三朝元老的丞相匡衡又向成帝上疏,奉劝他只有慎重看待过去得失盛衰的教训,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要遵守经学的倡导,做一个有道之君,不要沉湎于后宫荒淫无度的生活中。刘骜非常敬重匡衡,毕竟以前面熟啊,便批准匡衡上奏他的建议,但没有付诸行动。

在以后的几年里,匡衡与同僚渐有隔阂,有人向成帝上疏,弹劾匡衡犯有不忠之罪。后他的儿子匡昌为越骑校尉,醉酒杀人,“匡衡曾免冠徒跣待罪”,天子均未加追究。不久有司又弹劾匡衡以权谋利,违背法制,侵占公家土地,匡衡于是被贬为庶人。之后,匡衡返回故里,做了普通百姓,不几年病死在家中。

在治国安民问题上,匡衡主张“礼让为国”,首先从君臣做起,整肃吏治,使“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从而做到“民不争”“下不暴”“众相爱”。他的这些政治主张,对医治当时百孔千疮的腐败政治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匡衡通古博今,经学绝伦,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被《汉书》列为一代名相而世代相传。

匡衡勇于战胜艰苦条件、刻苦求学的精神一直受到后人的赞扬和钦佩,他身前的一缕光线,一千多年来,点亮了莘莘学子心灵的明灯,开启了东方一种坚忍不拔的治学精神。

§§第四十八章 《汉书》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同类推荐
  • 大凉山旧事

    大凉山旧事

    一部中国式山野田园牧歌一帧帖旧时代的诗意画卷一份都市霓虹里最遥远的乡愁
  • 大笑江山

    大笑江山

    一次生日宴会让李悠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灵魂占据了一个家破人亡的公子哥儿,很幸运的成为了仇家追杀的对象。悠然哥口头禅:谁再惹我,我就用天马流星拳,把你打成浮云。
  • 淳于三国

    淳于三国

    二十一世纪一落寞青年穿越到三国第一酒肉草包、猪一样的队友淳于琼身上,从此,为洗脱这一个标签,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三国、参与三国、成就三国!
  • 三国由我做主

    三国由我做主

    一块玉佩,引发了一场命案,为了守护这国宝,青年不禁用生命作为代价。而造化弄人.....玉佩竟让原本死去的青年回到了那个战火纷争的乱世。青年从原来的绝望,开始逐步改变。变成了一个奸雄。从一开始的黄巾之乱到三国一统。历史开始改变...青年不禁感慨:这个三国,由我做主!!
  • 回到隋末建社会主义强国

    回到隋末建社会主义强国

    两个青年军官穿越到了隋末,本想平静生活,寻找回到现代的方法。强权的欺压,生活的逼迫,一对青年男女被迫自强,起初只想建立一支保卫家园的军队。怎奈人民生活的贫困,战乱的民不聊生,使他们决定运用现代军事技术和社会管理知识,建立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富裕富强的社会强国。并在遥远的古代演绎了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热门推荐
  • 钟声渐远

    钟声渐远

    初三少女冯竹攸在一封诡异的邮件下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的各种罪名,而每个来到这里的人更是身负“原罪”。不过——冯竹攸总觉得——因为没完成作业而来到这里的自己,是不是有点委屈嘞……
  • 一个少年的梦

    一个少年的梦

    一个17周岁的杨凡看着父母一点点的老去,父亲快60了,母亲也快50了。考虑了很久,最终他选择了不读,带着梦想跟着姐姐来了首都,一切的来源都启于他每天睡觉前的幻想,那天这都好像实现了又好像是梦,真实的梦……
  • 回魂本来,废材逆天

    回魂本来,废材逆天

    啊啊,我好好读大学,咋魂穿了。不过也不错,父母和和睦睦,兄弟姐妹宠,有个同样混穿的人,更重要的是——有个独宠自己的王爷。太棒了~
  • 若是无爱

    若是无爱

    她本是将死之人,只因为那个男人肯给她一条活路,所以她还活着,那就让她留在他身边,报答他,永远……哪怕再次被抛弃,亦义无返顾……
  • 复活军团之霸秦

    复活军团之霸秦

    夫天道之行,左阴右阳,付者已去,视之必然,无需心伤!穿越时空,回到另一个平行宇宙,未来和过去,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曾经黑旗漫天的霸秦,会不会金城千里,传子孙后代帝王万世之基?
  • 暗黑血统

    暗黑血统

    我相信…你的话语、表情、动作…那些都是真心的…现在…就让我来救你吧…我深信…你一定可以终结这不断延续的命运的枷锁的…如果你的梦想还没有熄灭,那就让他在此刻尽情的燃烧吧,为这副以鲜血涂抹了万年的画卷上画上绚丽的一笔,即使那结果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 瑞杰的密室

    瑞杰的密室

    《瑞杰的密室》第一部“迷”讲述了程序员绿筱在酒会上邂逅了先恒国际集团研发部主任柏瑞杰。两人成为情侣后,柏瑞杰带绿筱回柏家。令绿筱感到意外的是,柏瑞杰的父母柏钺铧和王致妍竟是曾经打算收养她的人,而且后者是陪伴她成长的人。不久之后,他们结为夫妇。绿筱跟随柏瑞杰到乡间别墅度假,却因频频做怪梦而大为苦恼,更发现好朋友叶子隐瞒了与柏瑞杰相识多年的秘密。适逢柏瑞杰启动一个试验项目,绿筱为了报答柏家的恩德,支持丈夫的事业,甘愿成为受试者。
  • 只能短暂的陪你一辈子

    只能短暂的陪你一辈子

    韩亦菲,父母因为工作去了英国。一次意外,她失去了记忆,为了寻找她失去的记忆,来到了最后记忆的地点——韩国。那里,她交到了很多的朋友,遇见了表哥。当她家的公司面临危机,她通过表哥的推荐进入了s.m.公司,并通过一首首歌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偶然的是,有十二个人跟她是同一个经纪人。当他们相见时,一个人唤起了她的记忆,并帮她解决了公司危机。
  • 仙侍

    仙侍

    遗弃之地终将重见天日,万古的恩怨誓要用无尽的杀戮来了结!当他们出现之时,早已怒火滔天的妖魔也露出了自己嗜血的獠牙,向所谓的“仙”、“人”、“魔”开始了来自万古前的复仇!
  • 尸魂落魄

    尸魂落魄

    黑白无常,离奇索命,三魂健在,七魄离体。当身体长出尸斑的那刻起,才明白自己已经变成尸体。为了活命,我不得不寻找遗失的残魄,停尸间,古墓里,乱葬岗,只要有阴气的地方,便会有我的身影。可我明明还活着,却为什么钟爱阴森的世界。深黑午夜,当你听到锁链的碎响,做好最后的挣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