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6000000044

第44章 四、科学管理

在饲养牛的过程中,已经注意科学管理,主要表现在:

(一)适时配种

《礼记月令》:“季春三月,……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郑玄注:“累(牡牛)、腾(牡马)皆乘匹之名,是月所以合牛马”。《郡县农政》:“三月合其牝牡。”古代大多在农历三月青草萌发,开始放牧后进行耕牛配种。为什么要选择此时?因为春天草多,牛食青草易肥壮;春季多为发情期;而生育时又适值农闲季节。古人还很重视母牛产期的饲养管理,《齐民要术养牛》:“牛产日,即粉谷如米屑,多著水煮,则作薄粥,待冷饮牛。牛若不饮者,莫与水,明日渴自饮”。强调对产犊母牛加喂适口的营养物。古人还对怀孕耕牛倍加爱护,《邵县农政》中说:“凡有胎者,役使尤宜珍护,孕六月后停役”,严以护胎。在接生护理期间,有专人负责,多在室内或牛栏内护理。布依族接生牛崽时,认为牛衣包不能乱丢,这会使牛崽生病,因此他们把衣包精心放在竹编的篮筐内,高高挂在树上,不让人畜践踏,认为如此这般才有助于牛崽成长。在元代还出版有《牛马经》,这是一部专门总结兽医技术的著作。

(二)实行去势术

在养牛过程中,还有一种去势法,即对牛进行阉割,令其温顺,便于饲养。这种技术由来已久。明人喻本元和喻本亨合著的《疗马集》记载:黄帝时已发明了马的去势术,“昔黄帝在位百年,朝内出一贤臣,姓董氏,讳仲先,号通微真人,侍于黄帝之侧。因马食人,帝命仲先制之。真人遂往其所,观马形神,察马脏腑,用玄元天术,摘其胆汁,其性愈矣。后蹄?不息,帝复命制之。真人三往其厩,观标察本,以沙性之法,更名?马奇法,净其两肾,蹄?息矣。帝嘉其能,以通微之号封之,彼时者抬有此法也。”其中记载多为附会之语,不大可信。但是商代已有去势技术是肯定的。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已有了公猪阉割术的记载,将去势了的猪记为“□”,将宫刑记为“□”。周代文献中则明确地记载了家畜的去势术。《周礼》:“春祭马祖执驹”,郑玄注:“执驹每令近母,犹项驹也。”“夏祭先牧,颁马攻特。”郑玄注:“攻特谓?之”。其中的“攻驹”、“攻特”和“?”都是给马去势的意思。《易经》也记有“大畜:六五?,豕之牙吉”。“?”就是去势的公猪。《礼记》:“豕曰刚鬣,豚曰?肥”,意思是未去势的猪,毛长得粗壮,叫“豕”,去势后的猪长得腰满臀肥,叫“豚”。

从考古资料看,去势术在汉代画像石中有一定反映。1976年南阳市博物馆和方城县文化馆在河南省方城县东关发掘一座汉代画像石墓,在墓门的右上门楣上,“有一幅斗牛拒龙阉割图。此图中部刻绘一‘蒙熊皮’的勇士(象人),奋身张臂,右拒一龙,左拒一牛。牛后刻一阉者,头戴尖顶帽,赤臂挺胸,趁牛全力前?,抬左后腿扑前之际,用左手托抓牛睾丸,右手紧握利刃待割”。在1982年南阳地区文物队和方城县文化馆的方城县城关,又发现了一座汉代画像石墓,此墓距1976年发掘的汉代画像石墓仅仅200米。这座墓中也发现一块给牛去势的画幅,该图“中部刻一虎一牛相斗,虎猛扑,牛以角相抵,牛后刻一阉者,戴尖顶帽,左手抓牛的睾丸,右手割之。……牛,古时或认为是精怪”。

这两幅是公牛施行去势术的汉代画像石,是研究我国兽医史的珍贵资料,填补了我国兽医史上关于牛的去势术方面记载的不足,证明我国在汉代就已能熟练地给牛施行去势术。有的学者认为,当时为牛去势,主要为走?法,是与斗牛结合进行的,既有娱乐性,又有阉割表演。

汉代的去势术以水?法为主,画像石可以为证。但已运用火法?马。据《疗马集》记载:“至于汉楚分争之时,有大元帅韩氏集将军,因营马多生热症,以谓不利于军,遂易其?法,祛其火烙,用搜筋进步之工,白筋三寸截之,血筋五寸分之,新水净其疮口,油盐少许入之,朝夕牵行,以前喂养,此谓韩元帅水?之法也。”从周代已有?法之术看,推断汉代?马术有所改进还是比较合理的。北魏时期,羊的去势术开始盛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称羊的去势叫“剩”,“拟供厨者宜剩之。剩法生十余日,布裹齿脉,碎之”,“羊羔腊月、正月生者作种,余月生者剩而卖之”。这里说明把羊去势,使其长得肥,供食用或卖掉。去势的方法是羊羔生下十余天后,用布把羊羔的睾丸裹住弄碎;另一种意思则是出于人工选择配种的需要,将不宜做种羊的公羊全部去势。到明代,家畜的去势术已普及到马、牛、羊、猪、狗、鸡等各种家畜。对不同的家畜的去势术却有不同的名称,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猪的去势叫“?”,羊的去势叫“羯”。马的叫“骟”、牛的叫“犍”、猪的叫“?”、狗的叫“猗”。喻本元和喻本亨兄弟二人合著的《元亨疗马集》对公畜阉割术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并写道:“烙筋者,火?也,不烙筋者,水?也。”明代以后,家畜的去势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如牛的去势术出现了“捶牛法”,将公牛的睾丸用麻绳绕紧,用木板敲打碎,然后涂上香油,朝夕牵行。

综上所述,我国畜禽阉割术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上应用最早、最广,对世界畜禽阉割方法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有些方法迄今在世界上还独一无二,尤其是?马术,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三)注意保护

夏季炎热,牛易乏困,所以古代强调日未出,天气凉爽时使役牛。《陈农书牧养役用之宜篇》:“力倍于常,半日可胜一日之功”。当时南方北方夏季昼耕一般都到“日高(牛)热喘,便令休息”。《王祯农书?畜养篇》北方平原地区:“牛皆夜耕,以避昼热。”《郡县农政》:“夏,侵晨而耕,及午,放之阴林,申、酉再耕”。耕到半夜后,休息饲喂,到五更时再去耕作。《三农纪》强调夏季役使要“先于五更饱饲”,“或以水浸绿豆、蚕豆、豌豆或小便浸苦荞、大麦,乘日未出,则凉而腹饱,力倍于常”。夏天喂绿豆或用小便泡荞麦、大麦代替,都有清凉解热去暑,预防疾病的作用,牛也可利用豆类和小便中的尿素作为蛋白质的补充。

对使役后的耕牛要倍加爱护。《齐民要术》:“夏汗,冬寒,皆当节饮”,役畜夏天出大汗以后和严冬季节都要少饮,否则容易引起腹痛。清人张宗法在《三农纪》卷十九载:“旱牛须牵水中浸其蹄,濯其角,水牛令浴于塘”。水牛因汗腺不发达,所以要让它在水塘中“打汪”,以“助其精神”。

古人对保护耕牛越冬措施周密,除对牛舍、冬季饲料外,很早就创制了牛衣。《汉书食货志》:“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这说明我国创制牛衣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牛衣究竟为何物?《汉书王章传》云:“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颜师古注道:“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称为龙具者。”王先谦补注说:“沈钦韩曰,《晋书》:刘?作牛衣卖以自给,亦作乌衣,义同也。程大昌《演繁露》云:牛衣,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今以稻稿作之被牛背。”民间旧时确有将稻草、麻等编织成“衣”,冬天套在牛身上御寒者,俗称“牛蓑衣”。直至20世纪50年代,我国江淮农村尚有替牛穿“牛蓑衣”,喝“老白酒”御寒的习惯。王祯《农书》认为,牛衣是农家保护耕牛安全越冬的必备之物,“今牧养中,唯牛毛疏,最不耐寒;每近冬月,皆宜以冗麻续作?紧,编织毯段衣之,如?褐然,以御寒冽,不然必有冻冽之患,农耕之家不可不预为储备”。鲁明善在《农桑衣食撮要》中介绍了牛衣的制法:“将蓑草间芦花,如织蓑衣法。上用蓑草结缀,则利水;下用芦花结络,则温暖。相联织成四方一片。遇极寒,鼻流清涕,腰软无力,将蓑衣搭牛背脊,用麻绳拴系,可以敌寒,免被致损”。这种牛衣上用蓑草结缀,以利于水从上面流下,不浸牛体,下用芦花结络,是利用其纤绒来保牛体温。

此外,是讲究卫生防疫。

古代对耕牛的卫生防疫十分注意。如冬季多将牛关入牛栏舍饲。《陈农书》:“于春之初,必尽去牢栏中积滞蓐粪。亦不必春也,但旬日一除,免秽气蒸郁,以成疫疠;且浸渍蹄甲,易以生病”。冬季对牛舍地面要铺垫保暖。《农桑辑要》:“农隙时,入暖屋,用场上诸糠穰,铺牛脚下,谓之‘牛铺’,牛粪其上,次日,又覆糠穰。每日一覆,十日除一次”。粪上堆草,既清洁干燥,又可酿热,对冬季养牛甚为相宜。除用草外,也可用干土垫栏。《农桑经》:“宜秋日多镑草根,堆积栏外,每以尺许垫牛立处,受其作踏,承其溲溺,既透,则掘垫栏中,又铺新者。”“一冬一春,得好粪无穷,又使牛常卧干处,岂非两得!”

要养好耕牛还必须经常对其进行观察,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改进饲养管理方法,防止病疫的发生。《三农纪》:“牧养者须不时点检水草,审察行卧,听其喘息,数计回噍,少有异常则有病。凡牛腹中不时鸣动,如少鸣则患生,或食草而少,止,或望天,或暗喘偷鸣,乃是病兆。”古人对耕牛之所以生病有不同的认识,清人张宗法《三农纪》卷十九认为是“由于平日水草失节,炎寒失惜,劳苦失慎也”。宋人《陈农书医治之宜篇》认为只要“养备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关键需要防备保养,适时而动,耕牛就不会生病了。

在天津杨柳青年画中有一幅《士农工商图》,就充分反映了农民对耕牛的爱护。

同类推荐
  • 启真1

    启真1

    《启真(1人文主义)》包括:专题、书评、序与跋、书摘、品书、书荐六部分,收录了:《人文主义者论教育》《人口与社会——读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文字与心史——解读乡绅刘大鹏及其<退想斋日记>》、《理解休谟经济思想的三个维度》、《西南联大的学风》、《法藏的譬喻:因袭故典还是自出机杼?》、《“黄跋”的魅力》、《欲望之书》等论文。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本书收录了百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交往问题。文章包括《读书和写作》、《老年和青年的哲理》、《罗素的公民教育观》、《美国文明的恐惧病》、《文史之旅》、《语言的交往价值》等。
  •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茶酒文化是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其中的载体,不仅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茶酒的历史,文化,名茶名酒等各方面做了系统的介绍,方便读者学习与参考。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热门推荐
  • 倾城泪:帝王独宠冷艳王妃

    倾城泪:帝王独宠冷艳王妃

    那时,人人以为我还小,不懂这些阴谋,但是他们没想到。我,其实并不如此......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杜先生传奇

    杜先生传奇

    杜荀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神气的色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一次又一次的从死亡线上爬回来,他一次又一次的解密神秘莫测的未知。他是全世界知名的大探险家,圈子里的人都习惯叫他杜先生,他的传奇不管你信不信,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 转流年

    转流年

    低声叹,呢喃望星空。三年三年又三年。三年见沧海,三年现桑田。
  •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为纪念金华市名老中医张兆智诞辰100周年,张兆智医师的儿子——金华市名中医张丹山组织汇编了《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一书,几易其稿,终于付梓。
  • 武道仙劫

    武道仙劫

    一个本来祥和升平祥和大陆由于其他位面异蛮入侵苍帝挺身而出,用身躯封住了天界和人间界破损的漏洞,并在封印漏洞前做主了安排,千年后下界的人间界有一个出生在山洞的少年,在自己的努力下,走上了漫漫的修行之路,他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武骼和机遇他日后又会成长大何种地步,又会以怎样的武道精神破除那重重仙劫,你我共同见证。
  • 来自地球的复仇者

    来自地球的复仇者

    因工作原因,断更半年,所以太监了。各位读者老爷不要入坑。。
  • 海贼王之库洛魔法师

    海贼王之库洛魔法师

    原本是无限流主神世界的穿越者,在《海贼王》世界里完成了主神任务后,却因为无限流世界出现了BUG,导致男主再也无法返回无限流世界,只能永远留在《海贼王》的世界里。主神为了补偿男主,愿意满足男主的三个任何愿望,但因为男主的三个愿望过于变态,因此,主神强制消除了男主与《海贼王》有关的任何记忆,同时也消除了男主穿越之前的记忆和关于无限流世界的记忆......于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记得,却拥有《百变小樱》中库洛里多全部魔法的男主,开始了他在神秘《海贼王》世界里的奇幻冒险......
  • 敦煌的诅咒

    敦煌的诅咒

    敦煌万千壁画究竟是神迹还是有意为之的阴谋?古丝绸之路留下的诸多未解之谜到底向世人隐藏了什么?这是敦煌现如今虽已成为全世界旅游胜地,却仍旧守口如瓶的秘密。
  • 商南

    商南

    狼烟四起,也许仅仅因为有人不甘寂寞;涤荡天下,不过只想让你为我一笑倾国。殷商末年,人族逐渐失去神力,原本被人族压制的万族慢慢复苏。对禁忌力量的不断追寻,刀剑与魔法之间的对抗,随着这片古老土地上升起的滚滚狼烟,缓缓拉开序幕……权谋、战争、法术、冒险,来《商南》,带你看一段不一样的远古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