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9200000008

第8章 商衍鎏留言

商衍鎏(1875—1963)著名学者、诗人、书画家,清代最后一位科举探花。

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东省政协常委等。

小滢回忆

最后一位科举探花

商衍鎏的题词,我一点也不清楚,那时我大概太小了。他可能认识我的母亲,算是母亲的前辈了。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今年大概他已诞辰一百三十多年了。他是清代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位探花。

我想商衍鎏老先生的墨迹,也许在民间难得一见了。先生的话今天读来我更对于他的一片真情所感动,也希望天下青年在很好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中都要珍惜良好的条件,奋发有为。据商老先生孙辈商志馥告诉艳华,他祖父是天津人,到底是哪个方位不知道,只是知道那个村都姓商。他的大伯(祖父商衍鎏的哥哥商衍瀛长子)一家人现都在天津,在银行系统工作。

亲情回忆

我的父亲商衍鎏

商承祚

我父商衍鎏,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年自称康乐老人,缘于1956年迁居广州中山大学,是地乃旧名康乐村。父亲生于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二月初四日(1875年1月11日),广东番禺人。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

我先祖源出天津卫商家林村。父亲于光绪甲辰科后赴天津采捃,村中父老相告,商家林族中于明季一支迁河南,一支迁沈阳,故祖父尝自称沈阳商某,或被称沈阳商甫,实住铁岭,然已不知居于何村。清皇太极天聪五年,即明崇祯四年(1631),始纳入汉军旗。清初,商姓在铁岭为当地八大族姓之一。清康熙初平定“三藩”后,清廷乃于二十年(1681)决定派八旗军(首派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汉军)入驻广东。商氏家族以正白旗汉军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从铁岭迁徙粤地,驻防广州,故当地方志记载:“自清初移居境内,其族式微。”(民廿二年《铁岭县志》卷十一《氏族志》)我父参加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广东乡试、三十年(1904)甲辰科会试以及殿试中探花(一甲第三名)的金榜上,皆书“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人”。

我父自幼勤学奋读。六岁与伯父师事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翰林冯端(正白旗汉军籍,是科二甲第一百零五名)及其母舅岳炳卿于家舍,读《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五经以及《孝经》、《公羊传》、《穀粱传》等。十二岁以后,学作八股文,读诗、赋、策、论等。十四岁至二十岁走读从师,先在玄妙观,后在光孝寺西华堂,受学章氏昆季(国荃、国珍)。在光孝寺师从二章先生最久,受熏陶最深。又从易氏兄弟鉴邦、鉴徽两师于光孝寺双桂堂,并学诗文、习书法。是时广州府设立羊城书院正外课生,优者资助膏火之资,我父入选,受业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进士(为三甲第八十七名)易学清(鹤山人)达三四年。后再转读学海堂、菊坡精舍、越华书院、应元书院,得名师叶衍兰进士(番禺人,咸丰六年丙辰科进士,二甲第二十五名)、吴道镕翰林(番禺人,榜名国镇,光绪六年庚辰科进士,二甲第四十三名)悉心指导,于是通文史、善诗书、研书法。此外又同时在粤华等书院考课,或每月一课,或每月三课,优列者获奖金以助学业,父亲每每得以资生,在当时小有文名。我父晚年回忆说:“终日仆仆,皆以练习科举考试为目标,以此白昼甚少读书的时候,而用功总在夜间,‘三更灯火五更鸡’,以这句话来形容士子的读书,真是不错。”

在清廷举行的考核中,我父被评为最优列一等,晋翰林院侍讲。从宣统三年(1911)翰林院“玉堂谱”记,父亲的职务是翰林院侍讲衔撰文,同时任协办院理、实录馆总校、国史馆编修、文渊阁校理等。职务繁重,却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曾多次向清廷提出一些改革建议,未被重视。

1912年德国汉堡大学派员来华为该校东亚系招聘汉文教师,我父鉴于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局势很乱,决定应聘出国。汉堡大学董事会对这项工作很重视,专门拨出两万马克,由我父与另一德国教师编制采购中文书目,并以我父的名义向国内订购图书,这是第一次大战前德国购得了这批很有价值的中国图书,成为扩展汉堡大学汉语系基础的里程碑。目前拥有八万余册藏书的汉堡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图书馆,已成为现今德国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图书馆。

我父在课余坚持学习德文,熟悉德国各方面的情况,虽然工作不太繁重,但也不轻松。在教学过程中,父亲常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情况,以消除种种隔阂,同时宣扬有悠久历史且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我父的工作颇获好评,很受尊重。不仅在他们的图书馆里至今仍可看到父亲当年缮写的卡片,作为文物以珍藏,而且由于他知识广博,谦恭厚道,学行无比,教学认真,在当时得到校方的称赞,加之广集汉儒籍,建立德国第一间汉学研究中心,至今为德国所乐道;更为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中德文化教育的交流,起了首创之功。

1916年秋,四年合同期满,该校商议续约。父亲考虑到当时的形势与中德关系以及战时生活的困难,还有对我留在国内而慈母见背、体质孱弱的关怀和挂念,终于决定回国。因受战争影响,交通受阻,回程经丹麦、瑞典、芬兰转彼得堡、莫斯科回国诸多阻滞周折。

1917年5月至11月,父亲先后任副总统府、总统府顾问、咨议,又兼江苏督军署内秘书职,不用全日上班,不理实际政务,只是处理一些礼节性的应酬文字而已。其后曾任财政部秘书、江西省财政特派员等职。在江西任内有商人请求父亲在修订某条例时能照顾他们的利益,事成则酬以重金。祖父当即严词拒绝,此事当时曾传为美谈。

1927年后,鉴于时政腐败,父亲愤而去职,以鬻字为生,并教育我们以治学为本,应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由南京住所暂去扬州再辗转入川。初居成都,因避日机轰炸,移居夹江、眉山、乐山等地。及胜利回南京,居住长兄承祖处。1956年冬由我接回广州定居直至逝世。

我父的思想比较开阔,又有强烈的爱国心,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十分痛恨,曾对采访记者说:“我是经历过三个朝代活的历史见证人。清代,我参加科举考试十五年,袁世凯妄想登基称帝的时候,我正在北平,拒绝为其所用。民国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在德国柏林亲耳听到过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炮声。中国人到处受到歧视,那是个什么世界啊!当我回到广州的时候,走到沙面望一望,帝国主义者都要来赶你。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使我灰心失望,我再也不过问政治,整天过着‘清高’的隐居生活。”在思想苦闷之际他读佛经,并手书《金刚经》、《心经》多通。父亲读佛经并不信仰佛教,因深知其为虚幻,在诗句中,间有佛家语及悲天悯人的情调,流露出一些无可奈何的情绪,反映出知识分子在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之前,对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

但是当民族危机出现,他又表现出爱国知识分子的那种本性。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他的《感愤》诗写道,“惊看砧肉供刀俎,忍撤藩篱逼冀燕”。并有“长蛇封豕欲难填”句,愤怒控诉******的投降主义路线,指出帝国主义的贪婪本性以及反动卖国政策必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1941年秋前方传来喜讯,祖父欣喜不已,写下了“十六万虏同灰埃,欢呼河山指日复,驱除虏骑清九垓”(《辛巳中秋喜湘北奏捷》),与其后所写的“灭寇此嚆矢,欢呀瞻前路”(《湘北三捷》)等句,皆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以上各诗皆见《商衍鎏诗书画集》)

在蜀避难时期,父亲没有收入,经济上有很大困难。那时我与兄长承祖虽皆在大学任教,工资微薄,得出外兼职,有时还要典当,才能维持生计。我父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不让我们为他的生活担忧,乃决定卖文鬻字,靠砚田耕耘,自力更生维持生活。因父亲的书法早负盛名,求书者众。又时人往往分请甲辰科三鼎甲及传胪各写一条幅,合为清代四进士的四屏,珍藏鉴赏。除父亲外,另三皆在沦陷区,在求得他们三位的书件后,必须得到我父的字,才成全璧,因此来找的人不少。此事荣宝斋积极参与,借助他们各处都有分店的优越条件,承担收转写件的联系工作。通过这条渠道,寄来的写件源源而至。由于战时经济不振,润金不可能定得太高,扣除中间费用之后,所得不多,再加物价猛涨,润格的调整大大滞后,收入并不理想,但毕竟开辟了一条财路,生活得以改善。有时书件很多,父亲不得不终日挥毫,十分劳累。写到这里,汗流浃背,内疚万分。

父亲在当时的生活简朴清苦,与当地文士十分友善,以诗会友,不时相聚唱和,每有佳作,辄转抄传诵。其中最有影响的揭露国民党政府只知发国难财,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罪行,并揭发政府人员借修筑飞机场,加重剥削压榨人民的实情。篇篇诗作,针针见血,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一时索稿传抄者众,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他曾向当政者提出“民心去尽国何在”的质问。此时他看清蒋家王朝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方面皆不可救药,再也不存任何幻想了。

1948年冬回到阔别四十五年的家乡,翌年广州解放。在这前后期间父亲客居港澳,赴京与大伯相聚,再返金陵著书立说,至1956年再归故乡。在南京,父亲老友人中的民革成员,常邀之一道参加学习活动,我父觉得很有收获,每次都积极参加,也影响了一些友人并带动了他们同往,从中接受教育,思想进步很快。在当地党和政府对他老人家关怀下,先后安排他为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到广州定居后,仍然安排为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以及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发表了《赠海外爱国侨胞》、《和平共处展望》、《号召实现和平解放台湾》、《为党八中全会的号召欢呼》、庆祝国庆十周年的《开国大典颂》等,歌颂党的英明伟大、政府方针政策的正确,表达了他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的情怀。

我父中年有一些杂著皆毁于战火,后生活飘零无心著述。建国后精神振奋,老当益壮,每想发挥所长有所贡献。他考虑到在清代,自己亲身经历各项科举考试十数年,体会深刻,而对这项重要制度的专门著作还未看到。为填补这一空白,他自1954年起即着手撰写《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在搜集资料方面得到南京图书馆、江苏省文史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及热心友人的大力支持,经三年艰苦努力,五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二十三万字的专著。该书材料充实,内容丰富,对研究清代科举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该书除科举考试本身问题的阐述外,还以最后一章介绍科场案件与轶闻。其中的重大事件与冤案,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而应考士子亦受到种种折磨,甚至陷入文字狱,其被摧残的惨情,使人闻而心寒。

古人以诗书画为“三绝”。父亲在这些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

父亲在书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流传不少,书法界有一定影响。过去在书法界有一种偏颇的说法,是“翰苑书例无足取”,是说科举人士因受“馆阁体”的束缚,不能成为书法家,这当然是片面的。叶恭绰先生曾加以批驳。他说:“谓书家不能囿于翰苑可也,谓翰苑之必不能成为书家不可也。”这是很正确的。这个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我们知道,清代科举考试对书法要求严格,因此士子必在这方面下很大工夫。但是当时考试使用的“馆阁体”,要求字字整齐,笔笔平正,大小划一。这种刻板式的写法为书法艺术界所不取。父亲深知自己的字有笔法单调、不够开展的弱点,中年以后,从章草下手,力攻草书,六十岁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评者以为他的书法兼有颜字的沉着端庄、褚书的秀劲超逸,天骨开张,姿态颖秀,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我父喜欢画竹,作品不多,但风格不凡,挺拔多姿。他题画竹的诗有数十首,每以“遇严寒而苍翠不改,经霜雪而愈盛”的品格以自励。他总结了前人画竹的实践经验,撰写《画竹一得浅说》约两万字,很有参考价值。我父为人正派,心胸开阔,他对子女要求甚严。但绝无****家长作风。每以祖训“四恶勿沾,勤俭守正”教育我们,并亲书《荀子·修身篇》句与我为警言;至今荀子的“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三句,言犹在耳,并将其写成条幅,悬之书房作座右铭以相警。他自己也处身力行,以身作则:为官清廉,烟酒不沾,生活简朴,待人坦诚。我兄弟两人在学术界的贡献与成就以及在思想上不断批判自己,在政治上继续要求进步,这一切是与父亲的教育分不开的。我父青年时经常打太极拳,中年以后坚持练“八段锦”及自我按摩。他近九十时仍耳聪目明,步履稳健,这是他重视自我保健的结果。

我父一生的遭遇,起伏很大。他少年艰辛,青年得志,中岁迍邅,晚年幸福美满,可谓否极泰来,红霞满天。他1963年辞世时甚为安详,公祭仪式由当时********区梦觉主持,副省长、中大校长许崇清等各界人士三百余人参加,十分隆重,足见他深受人们爱戴,可以说一生无憾矣。

“痴愿淘将渣滓净,此身与世共光明”,这是父亲晚年居于中大的《康乐村居集诗》八首之末的诗句,也是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总结。

(志馥、志校补正,本文经与志馥先生相商作了压缩)

同类推荐
  • 诗歌:智慧的水珠

    诗歌:智慧的水珠

    本书就诗歌形式而言,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意象、诗律等方面所呈现的智慧;就诗歌内容而言,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在时间观、季节观、人生观、历史观、自然观、超自然观等方面所呈现的智慧。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中包括《岳飞》、《郑板桥》、《呼唤阳光》、《检验》、《松风柏韵》、《狼烟》、《原野风》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岳飞》、《郑板桥》、《狼烟》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岳飞抗金、郑板桥弃官归隐、戚继光抗倭等过程,展现了古代英雄名士的傲骨和气度。《呼唤阳光》、《原野风》展现了当代县城的经济、生活的变迁,塑造了当代改革者形象。《松风柏韵》、《检验》重现了当代军人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保家卫国,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 九州情歌:雪峰诗选集

    九州情歌:雪峰诗选集

    我从小学起就爱读诗歌、爱唱歌,是抚顺市中心小学歌咏队的小歌手。初中时期开始学写诗歌,可惜都遗失了。高中时期又陆续写了一些,虽很稚嫩,却还保留了一些。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热门推荐
  • 修真之掌控天地

    修真之掌控天地

    你相信命运吗?我相信,所以我要掌控命运,我命由我,我要选择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道。
  • 《史上最牛施工队》

    《史上最牛施工队》

    刘海光荣的成为了创世十万穿越大军者的一员,狗血的带着他的金手指——百万施工队一起穿越了,不过搜到时空限制的影响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召唤师等级才能召唤出更高级的兵种,当刘海称为十级召唤师时,对面的剑圣很吊吗?劳资拆迁专用的装甲火箭车比起来哪个更牛?刘海带领史上最牛的拆迁队颠覆异界,让异界臣服于他的脚下
  • 未来之星河时代

    未来之星河时代

    失落文明的战舰使人类加快了人类的进程使人类进入了星际时代战网,天网,秘宝,机甲让人类强大星际巨兽,域外天魔,失落者……看萧云如何到达不死的永恒
  • 家庭理财妙招1668

    家庭理财妙招1668

    全书从理财前的准备开始写起,依次告诉人们正确的理财理念、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和产品,以及如何打理手中的财产,实现“钱生钱”!
  • 断玉传奇

    断玉传奇

    三个现代的学生偶然在山上挖到一块断玉,离奇地被带到了古代。男主角历经一系列的奇遇,练成不可一世的武功,他是大宋朝的文武双状元,可以征服天下,可以改变历史,最终却保护不了怀里的女人。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女主角由爱生恨,刻骨铭心,一念成魔,最终在舍身崖下,自削鼻尖,自挖双目,自毁容貌,在舍身崖刻下“红尘斩断”几个字后,遁入空门。国仇家恨,如何决择?前生谁是我?今生我是谁?来生我又成为谁?生活继续,故事继续,传奇继续……
  • 凤阙吟

    凤阙吟

    一朝祭司,亦是皇储之选,却处处受制于人。朝臣分门别派,要想镇朝,必先铲奸,后整纲纪。
  • 黙庵集

    黙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后宫风云:枯蝶翩翩

    后宫风云:枯蝶翩翩

    江山,美人是自古以来帝王难以抉择的问题。我为你付出了我的所有,以至于生命,可你回报了我什么?“小蝴蝶,本公子许你一世长欢。岁我走可好?”“我有他了。”--------------------------------------------------------“你不值得这样做,听我的毁了他。”“对,得不到那就毁了他。”
  • 和熹皇后传

    和熹皇后传

    南阳新野,可谓皇后之乡,先有光武皇后阴丽华,后有和熹皇后邓绥。她就是邓绥,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孙女,姿颜姝丽,贤而有德,是一代千古贤后,临朝称制长达十六年,是历史上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女人。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坚毅的女子,她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可又仿佛是身负社稷江山而生。她本是一株幽兰,在空谷中,无人知识,可她的香气飘的太远,落入了凡尘之中,惊艳了帝王的心。可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君恩如流水,即便倾城绝世之姿,也未必留得住帝王一世的心。然而邓绥,就是那个叫帝王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的人,一个柔情似水恭而有礼,一个是帝王,收情敛性,那个历史上不算封建的年代中,就这样响起了一曲悠然而悲怆,深情而平静的宫廷情赋。
  • 墨守成妻

    墨守成妻

    陷入绝望之即,她看到一则广告。她本是好女人,可是却不得不履行合约,为他生一子。她本想好,期限一满,银货两讫,转身便潇洒离开。殊不知,孩子是身上掉下的肉,不管割哪一块都疼。五年后,他依旧是灯光聚焦点,换女人如衣服。她躲在小角落,对他只能仰望,从来没有想过,平行线会有交集的一天。偏偏天才儿童颁奖台,改变了这一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