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900000011

第11章 《永乐大典》的惨重流散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空前绝后的一部百科全书。全书共22937卷,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告诉翰林学士解缙:“天下古今事物,效载诸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欲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而统之以韵,以便考索……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编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到了第二年11月,书成,名为“文献大成”。但朱棣还觉得不满足,又命姚广孝、解缙等开馆于文渊阁,召集中外官员及四方宿学老儒充当纂修,命国子监及在外郡县学生员缮写,并叫光禄寺供给酒馔。当时参加的人数,据说在3000人左右。

永乐六年冬,书成,取名《永乐大典》。在这部书之前,我国历史上已编纂了不少类书。然而,卷帙最多的不过1000多卷。三国六朝时,魏缨袭等编纂《皇览》680卷,梁有刘孝标的《类苑》120卷,北齐有祖艇等的《修文殿御览》360卷;唐代有魏徵等的《文思博要》1200卷,许敬宗《瑶山五彩》500卷,欧阳询《艺文类聚》100卷,虞世南的《北堂书钞》160卷,张昌宗等《三教珠英》1300卷;宋代有李防《太平御览》1000卷,王钦若《册府元龟》1000卷,晏殊的《类要》77卷。

就现存的《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诸书看来,他们都是分类抄辑的群书。《永乐大典》依韵目的次序编纂起来,一字不改进行抄录,也是空前未有的体裁。《永乐大典》的这种体例,原来是依据元朝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和宋钱讽的《回溪史韵》的体裁而编的。他们把每个字依照“韵目”的次序编纂,但篇幅却都很小。《回溪史韵》已散失,仅见残本;《韵府群玉》则只有20卷。《永乐大典》却将其扩大了1000多倍。

也正因为这种特殊的体裁,无数宋元人的诗文和古代的方志、医书、杂书以及宋、元、明人的小说、戏曲等等,被大量保存、收录在内。当时所依据的主要是文渊阁的藏书。但就今日所传的《文渊阁书目》看,有许多书是超出《书目》之外的,特别是关于小说、戏曲等书。编者们并没有“正统派”的文学观念,眼光相当阔大,见解十分“通俗”,也因此而留下了许多最可宝贵的民间文学作品。吉本《西游记》的一段《魏徵梦斩径河龙》被收录在“梦”字内;最早的平话《薛仁贵征辽》全部被收录在“辽”字内。假如《永乐大典》全部保存到现在的话,国人将能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有更深的刻全面的认识。

不幸的是,这部大类书的命运是悲惨的,它的命运就如同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一样,受尽了种种磨难和摧残。虽有正、副两部,但都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

《永乐大典》自编成之日起,一直深藏内府,一般人无缘得见。明成祖朱棣虽然动员和花费了众多的人力物力修纂了《永乐大典》,但在明代各帝王中,查阅过《大典》的却寥寥可数。据记载,只有明孝宗和明世宗两人最酷爱读书,常阅《大典》。明孝宗曾经把《大典》中的医药秘方抄赐过《大医院》,明世宗案头常置数册,按韵索览。

嘉靖皇帝对其十分钟爱,某日宫中着火,嘉靖皇帝一夜之间连颁三道圣旨抢救《永乐大典》。之后嘉靖特意命人照原本重录,以另外保存。重录本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完全一致。《永乐大典》重录后,有关其下落的记载很少,以致以讹传讹,弄得扑朔迷离,隐晦难觅了。

明神宗万历中,南京国子监祭酒陆可教曾建议刊刻《永乐大典》,但他没有说用哪个本子来刊刻。太史令李维帧说过“其书冗滥可厌,殊不足观”的话。他对《永乐大典》的看法当然是错的,但从他的话来看,好像见过似的,从他们二人的言行可以看出,明万历时期《永乐大典》尚是完整无缺的。

至明末,有些人就认为《永乐大典》已经不存在了。明史专家谈迁在《国榷》中有言:“万历末,《永乐大典》不存,抑火失之耶?”谈迁以为正本、副本早在万历末年已经不存在了。明末清初着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里也持有与谈迁一样的看法,认为“全部皆佚”。

明末宦官刘若愚熟悉宫廷内情,写了《酌中志》,以记述明末宫闱旧闻秘事着称,书中记载;“旧《永乐大典》两部,今又见贮于何处也?”在明清之际,宫廷内外的人由于不知道《永乐大典》正本抄本所在,因而便猜疑它们已经不存在了。

那么,《永乐大典》究竟还存在吗?清代康熙年间,徐乾学、高士奇等人在皇史宬发现了《永乐大典》,是嘉靖抄本,并已有残缺。那么,《永乐大典》究竟还存在吗?雍正间又把《大典》副本从皇史宬改贮在翰林院。李级、全祖望在翰林院也见到过。全祖望却认为正本没有遗失,藏在乾清宫里,他曾经想建议用宫里的正本来补配副本。直到清末缨基孙也抱有与全祖望相同的观点,而且他认为正本是在嘉庆间乾清宫失火时消亡了。但实际上,全祖望、缨荃孙对正本的下落都只是猜测之辞。

乾隆九年至五十四年间,在编制《天禄琳琅书目》时,把宫中的善本都集中在乾清宫旁边的昭仁殿进行编目。如果宫中藏有《永乐大典》正本,怎么会不编入《天禄琳琅书目》中呢?

后来修《四库全书》时,屡叹《永乐大典》副本不全,曾在宫里宫外都找过。《永乐大典》是万卷以上的巨帙,如果正本藏在宫里,是很容易发现的,可是并没有找到。清高宗曾有诗:“《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及释道欠精覆,久阅沧桑惜弗全。”清高宗对《永乐大典》不全亦无可奈何。可见《永乐大典》正本“鼎革时亦有佚失”,副本在明清之交也有散失。但正本何时亡佚,史籍并未有明确记述,学界估计毁于明清鼎革之际。《永乐大典》正本的亡佚,无疑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次巨大损失。

《永乐大典》副本的悲惨命运,正是近代中国面貌的缩影,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都在这部书上留下了深深的创痕。

《永乐大典》副本自明隆庆到清康熙这110多年里,一直贮藏在皇史宬,雍正年间又改藏在翰林院的敬一亭。开三礼书局的时候,李级、全祖望都利用过副本,并发现有残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四库全书馆时,要从《永乐大典》中收辑佚书,对《永乐大典》进行了一次清查,发现已缺1000多册,共计2432卷。《四库全书》总编撰官纪昀对《永乐大典》已非全帙而深为叹息。这两千多卷何时亡佚,没有一丝线索。

据传,康熙间修书时,总编撰官徐乾学、王鸿绪、高士奇等人常在皇史宬翻阅此书,估计残缺部分尚留存在他们家中。清高宗命令两江总督高晋、浙江巡抚三宝到这些人家中查问,并讲明《大典》是官物,即使当年拿取,也是无意收藏,只要交出,并不追究。同时估计到《大典》是“前朝旧书”,很可能流通在书贾坊林间,于是又派专人“留心体访”。尽管如此,仍没有找到一本,或寻访出下落。副本2000余卷的亡佚,也可能在明清之际,这是《永乐大典》副本的第一次丢失。

清乾隆时,乾隆帝非常重对《永乐大典》的保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发生过一次《大典》失而复得的事件。当时《四库全书》修纂官黄寿龄,私自把六册《大典》带回家中阅读,被人偷去。清高宗对这件事非常恼火,他说:“《永乐大典》为世间未有之书,本不应该任纂修等携带外出。”命令立即“查询明确,据实覆奏”。步军统领尚书英廉严缉盗贼。

由于官府搜缉很紧,《大典》是宫内之物,书店和纸铺不敢收购,偷盗者无法脱手,又把这6册悄悄放回御河桥边。虽然《大典》失而复得,但黄寿龄受到罚俸3年的处分。从此,四库馆吸取教训,严格限制携书外出,《大典》遗失的机会自然减少了。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对《永乐大典》保管不善,以致《大典》又遭到第二次人为的破坏。《四库全书》修纂完毕后,一些馆臣视《大典》为“精华采尽,糟粕可捐”的多余之物。而后,嘉庆、道光间修《全唐文》时都曾利用过《永乐大典》,但保管制度已经相当松散。尤其是道光后,《大典》被束之高阁,蛛网尘封,虫咬鼠啮,无人过问。

更为可恨的是,一些官员乘机偷窃。按说,《永乐大典》在书籍中可称是庞然巨帙,不易拿走。可是翰林院的贪婪之徒偷盗伎俩极为巧妙。据缨基孙记载:官员早上进翰林院时,随带棉袍一件,打成包袱形状。晚上离院时,把棉袍穿在身上,却把两本《大典》包入包袱里。看守人员见到早上曾带包袱而来,理应晚上仍带包袱而去,丝毫不起疑心。日积月累,像文廷武之流一人就盗走一百多本。

《永乐大典》亡佚日多,逐渐流散出去,引起了一些帝国主义分子的觊觎,用每本十两银子的“高价”暗中收购。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翰林院衙门时,清点《大典》已不到5000册,至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曾入翰林院检查,竟只存800册了,亡佚之快,简直惊人。

《永乐大典》最大的厄运,还是帝国主义两次对中国的侵略。咸丰年间,英法帝国主义谋求扩大侵华特权未果,便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大肆烧杀掳掠,攫夺珍贵文物,称为“万园之园”的清代皇家宫苑——圆明园,也被侵略者焚之一炬,化为灰烬。翰林院中的许多珍贵典籍,侵略军也肆意焚烧拿取,任意糟蹋。《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在这次劫乱中被焚毁,《永乐大典》也焚毁不少。当时相传英人劫走的《大典》最多,故后来黄公度出使英法时,王颂蔚临别赠诗说:“《大典》图书渊,渔猎资来学。岁久渐沦芜,往往山岩伏。颇闻伦敦城,稿尚盈两屋。愿君勤搜访,寄我采遗目。”

帝国分子掠夺我国珍贵文物的罪行是不胜枚举的,掠夺《永乐大典》仅是其中的一桩而已。事隔四十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永乐大典》又遭受了另一场更为惨重的浩劫。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阴谋瓜分中国,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组成八国侵华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坐落在东交民巷,与使馆区相接,该地遂沦为战场,存放《永乐大典》的敬一亭被毁,该书绝大部分被焚,其余也散落在瓦砾中,遍地皆是。帝国主义侵略军竟用《永乐大典》来代替砖块,构筑军事工事和铺路,甚至做成马槽,肆意糟蹋。

一些稍微懂得此书价值的侵略者,又乘机抢劫。英国使馆与翰林院毗邻,可谓“近水楼台”,劫走最多。英国使馆官员翟理斯在《使馆被围日记》中写道,当硝烟余烬尚未完全熄止的时候,他从翰林院的废墟中拾来一些《永乐大典》,其中卷13345这一册,作为“战利品”,后来交给他父亲收藏。

另一个叫朴笛内姆威尔的,在《庚子使馆被围记》中记录得更为详尽。他写道,翰林院里的藏书“排积成行”,“一望无尽”,“皆前人苦心之文字,均手钞本,凡数千万卷”;这些典籍“有与黄金等价者”,在猛烈的枪声中,有人用火具抛入翰林院,“无价之文字。亦多被焚。龙式池及井中,均书函狼藉,为人所抛弃。有绸面华丽之书,皆手订者;又有善书人所书文字,皆被人随意搬移。其在使馆中研究中国文学者,见宝贵之书如此之多,皆在平时决不能见者,心不能忍,皆称拣选抢归。自火光中觅一路,抢之而奔”。

朴笛南姆威尔、翟理斯等人,当然也是属于在火光中恣意“拣选”、抢之而奔者。这些帝国主义分子哄抢完毕后,还装模作样地到总理衙门报信,真正是贼喊捉贼。他们还恬不知耻地夸耀说:“将来中国遗失之文字,或在欧洲出现,亦一异事也。”

事后,在废墟堆中,还有不少人捡到《永乐大典》,译学馆官员刘可毅在侵略军的马槽下就捡到《大典》数十册。

经过这次浩劫,《永乐大典》的残存本被分割流散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或私人手里,成为他们象征东方文化的陈列品或高价待沽的商品。有的甚至出现在旧书店或拍卖行里。1920年,时恭绰先生就曾在伦敦买回“戏”字韵中的一册。

帝国主义分子不但越火打劫,还千方百计地从中国私人手中攫夺,东洋文库便是一例。东洋文库的前身是莫利逊文库,为英人莫利逊创办,他在庚子事变中掠得《永乐大典》六册。莫利逊死后,东洋文库从他的妻子手里接收了六册《大典》,同时委托北京等地书肆,如有出卖《永乐大典》者,希望首先告诉他们,因此又购得多册。1943年春,东洋文库得悉吴兴嘉业堂所藏的49册要出售,便勾结大连满铁图书馆的松冈洋右强行购买,因此,这一大批《大典》为满铁图书馆占有了。

还有一些官吏和书商为贪图暴利,也随便将《大典》售于外人。民国三年(1914年),有个叫董康的官吏曾携带17册《大典》东渡日本贩卖。又如1948年北京解放前夕,美国还通过其在燕京大学的代理人,从该校图书馆取走该馆仅藏的一册《永乐大典》。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统治者的腐败,《永乐大典》在暗偷明抢、巧取豪夺之下、几乎丧失殆尽。残存的少量《大典》,有一些也远离了祖国,流散到异国他邦(美国有45册,英国38册,日本55册)。这部出类拔萃的文化典籍,遭受如此厄运,没有人不为之痛心。

在冷战期间,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之间相互送还对方的文物。1951年6月,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把帝俄时代遗留下来的《永乐大典》11册送还给我国文化部。这是《永乐大典》自1900年八国联军劫掠灾难后,第一次从国外被送还。1954年6月,前苏联列宁图书馆又把原藏日本满铁图书馆的《永乐大典》52册,送还我国外交部,这两批永乐大典,都先后移交至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954年,前苏联科学院又把《永乐大典》“梦”字韵一册送还给我国访苏代表团。

1955年12月,在原东德总理格罗提渥访华期间,将1900年从北京翰林院里散失出国流落至德国莱比锡大学图书馆的3册《永乐大典》送还我国,并由文化部移交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这些资料珍品的失而复得真可谓我国文化界之万幸,这些图书内容,收录了价值极高已久已失传的书籍,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均有填充空白之价值。

时至今日,冷战结束,国家间的关系已今非昔比,若要向那些盗掠我国文物的国家索要失窃之物是相当困难的。虽然我国政府和一些民间组织及私人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努力,但长路漫漫,坎坷重重。我们只能祝愿这些散失在外的珍贵人类遗产会得到妥善保护和有效利用,让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华得以充分展露。

同类推荐
  • 小学生最想知道的100个为什么:自然的秘密

    小学生最想知道的100个为什么:自然的秘密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水是什么颜色?鹦鹉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这些看似普通又不平常的问题,直到现在,它依然是个最常被人们提起的问题。丛书选材自报纸科学专栏的诸期内容。涵盖物理、天文、生物等诸多学科,除了回答问题,还有相应的科学阐释,配合著名漫画家的插画,非常经典的科普童书。
  • 世界奇案未解之谜

    世界奇案未解之谜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无数的光芒与荣耀。但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也有太多的感叹号和问号。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创造了浩如烟海的奇迹,破解了未知世界中的许多难题,同时,也制造了不少的谜团。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无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类生存奇案未解之谜。这些连环套般的奇谜轶事遍布于苍茫时光的各个角落。而当我们在试图还原那些源远流长的奇案时,却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诸多不为人知的疑团……尽管有卷帙浩繁的史料典籍以供查证、追溯,但那些文字记载与真正的历史全貌相比,无异于沧海一粟。
  • 展开翱翔的翅膀(科普知识大博览)

    展开翱翔的翅膀(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本书内容包括: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新形势、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新成果、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新规划、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新经验、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新未来等。
  • 世界科技五千年

    世界科技五千年

    总的来说,罗马人更注重实用技术,而希腊人更注重科学理论。科学史家一般认为罗马时代的科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从此,西方的科学发展从辉煌的希腊时代跌进了中世纪的低谷。而在漫长的中古时代,对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异症侦探医

    异症侦探医

    冤狱十年,成功造就了又一三无宅男。他有的只有心里面一个疙瘩。他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却证明不了谁是真正的凶手。只为了帮助跟他同样遭遇的无辜人,抱着科学探案的理念,一位无证私家侦探就这样一脚踏上了灵异案件的不科学搜查大道。冥冥中真相只有……毛!骨!悚!然!新书求收,百万深坑质量保证
  • 真灵不朽

    真灵不朽

    九龙锁躯,强者亿万年不死,只为追寻不朽,追忆那英雄愿图。神尸坠地,煞气扑天而去,可是神不是不朽的吗?神是怎么死的。万星一线通天仙神路开启,是白骨埋地一路通仙,还是崩断仙神路成就真灵不朽从此红尘做仙。“或者耸身入云,无翅而飞;或者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者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者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气,辟谷茹芝;或者出入世间而人不识,或者隐其身而莫能见。”--《神仙传》
  • 用笔写下我的视界

    用笔写下我的视界

    我的视界,只有我一个人看的到,但若我把它写下来,才能让更多人,换个角度,换个视野,来端详这个世界,这个社会。
  • 妖凰传

    妖凰传

    千年前妖魔两界大战,妖界大败,只剩下小部分族民隐居九华山,圈村避世。身世成谜的芊芊一直是村中最让人头疼的小妖,一千岁那年,她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浩劫,误闯神界禁域,九死一生之际,却被一位威能蹈天的神尊强收为徒。为了将她培养成冷血嗜杀的接班人,这位“师父”无所不用其极,不仅让她的功力一夜爆增,还将毕生武学悉数传授于她,芊芊的人生因而奇遇不断。在经历一场又一场的缘劫之后,她的身世也被逐渐揭晓……
  • 漠南之战

    漠南之战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嫖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以800人歼2028人,受封冠军侯。”——史记
  • 撩妹之旅

    撩妹之旅

    无限流撩妹,各种聊,练笔制作,可能会坑,希望各位指导
  • 如梦仙缘

    如梦仙缘

    一个被修真者圈养之地,出生里面的人,似乎注定只是局中的一枚棋子……当修真之路,就在眼前,你除了坚持,似乎别无选择……
  • TFBOYS致命所爱

    TFBOYS致命所爱

    他们的开始自始至终只有两个字就是缘分因为缘分,分别多年的青梅竹马在十多年后再次相遇因为缘分,原本不认识的几人从相遇相识相知再到相爱
  • 天纵狂妃,相公太傲娇

    天纵狂妃,相公太傲娇

    她,凤倾狂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麻辣女特警。她,貌美如花,脾气火爆,武艺高强,聪明绝顶。一朝穿越,竟成了凤家死了亲娘的嫡女。爹不疼,祖母不爱,还有一群恶毒的后妈。好在她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小绵羊,当即便给了姨娘一个下马威。什么!那娘炮竟是当今太子爷!更是她的未婚夫婿!得知这个消息——她心不甘情不愿:“我不嫁!你们谁爱嫁谁嫁!”“今儿你是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某腹黑太子笑得一脸阴险狡诈。皇命难违,她入了东宫,新婚之夜便扔给某男一封休书。“签了它!从此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她满脸嫌弃道。“凤倾狂,你休想!”某男怒撕休书,眼中却尽是傲娇之色。他,宇文长恭堂堂云起国太子。他,英明神武,权倾天下,最关键的竟生得一张倾国倾城的脸。哪料却有一个上不了厅堂下不了厨房的彪悍未婚妻……纨绔不化到举世无双。什么!她要退婚!不然就要逃婚!傲慢如他,亲自拿着圣旨求婚:“嫁给我,不然……”“殿下,我给您唱小星星,您放了我可好?”某纨绔女总算败下阵来。娇妻进门,他神清气爽,可新婚之夜却又被她将了一军。“女王大人,请不要休了我。”他突然抱住她的大腿,可怜巴巴地说。“宇文长恭,你这么萌,你麻麻造吗?”某女不禁醉了,脸上写着大大的无奈。本文女强男强,一致对外,女主汉子附身,男主略萌,欢迎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