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4500000009

第9章 其实我们不了解自己(1)

同样是风险,感受大不同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计算损益的出发点是参考点,而不是传统经济学提出的绝对值的变化。

找出自相矛盾的答案

请先看看下列选项(即使看起来不切实际)。

问题48从以下两项中选择一项:A.赢得2500元。

B.赢得和乔治·克鲁尼(GeorgeClooney)、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Jolie)等帅哥美女亲吻的机会。你会选择哪一项?

问题49抽奖的中奖几率为1%,可供选择的抽奖内容为:A.赢得2500元。

B.赢得和乔治·克鲁尼、安吉丽娜·朱莉等帅哥美女亲吻的机会。

你会选择哪一项?

芝加哥大学决策研究中心的尤瓦·罗登斯杰克(YuvalRottenstreich)和奚恺元(ChristopherK.Hsee)以这两道问题测试学生。大部分学生(70%)在“问题48”选择拿现金,可是在“问题49”,多数人(65%)却选择了和帅哥美女香吻的抽奖机会。这样的实验结果显然违背了合理决策的原则。按照合理决策原则,如果本来的偏好是选X而不选Y,那么应该也会选择有1%的机会赢得X,而不是有1%的机会赢得Y。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大部分人可能是这样盘算的:不想为了一时的快乐而牺牲稳当的收益,因此在“问题48”选择拿现金。然而,假如金额不高,中奖几率又只有1%,那也不必太在意金钱,不如趁机赌一把,选择和梦寐以求的名人亲吻的抽奖机会。要是真有机会吻到名人,也可以向亲朋好友炫耀一辈子。

接下来,再看看情况比较糟的另外两道问题。

问题50

从以下两项中选择一项:

A.损失700元。B.接受会带来短暂痛苦的电击实验(对健康无害)。你会选择哪一项?

问题51抽签的中签几率为99%,可供选择的抽签内容为:A.损失700元。B.接受会带来短暂痛苦的电击实验(对健康无害)。你会选择哪一项?

由结果可知,在“问题50”中大多数人为了回避不愉快的电击体验,毫不迟疑地选择了付钱。然而在“问题51”中,大多数人为了不想损失700元,宁愿选择抽可能会接受电击实验的签。

大家应该已经看出,这并不符合合理决策的原则。如果本来的偏好是选X而不选Y(宁愿付钱,回避电击),应该也会倾向选择有99%的机会抽中X的签,而不是有99%的机会抽中Y的签。

一般人心里会这样想:没有人能强迫自己接受电击实验,如果花点钱就能消灾,当然毫不犹豫,所以在“问题50”中,大家宁可选择支付700元。“问题51”的结果恰恰相反。损失700元的几率很高,而且没有一丁点赚头,谁想抽这种签?不如选择抽可能不必接受电击实验的签。

也就是说,碰到可能会损失金钱的情况,大家只会想到赔钱的几率很高;碰到接受电击实验的情况,大家却期待有机会可以逃过一劫。

这两组问题清楚地呈现了决策的矛盾。在“问题49”中,1%的低中奖几率让诱人的体验(亲吻名人)显得更诱人,让不令人激动的体验(赢得一点奖金)显得更不起眼。“问题51”的情况恰恰相反,99%的高中签几率对原本可怕的体验(接受电击)影响不大,却使得原本不令人伤神的后果(付一点钱)显得比较严重。

为了得到明确的结果,把乔治·克鲁尼、安吉丽娜·朱莉和电击实验放到合理的天平上对比,是一项很巧妙的实验。自古以来,热情与理智互不相容,这并非偶然。大家都以为两者互不相干,然而棘手的是热情与理智并存于人的心中,彼此的距离也不像传统经济学认为的那么遥远。

扰乱理智的因素不是只有热情,情绪的干扰更不容小觑。请看以下的例子。

情绪影响对数字的判断

问题52

今天是星期天,有假日集市,你决定参加抽奖,从装有红球和白球的箱子里抽一个球。如果抽中红球,就能赢得2000元,如果抽中白球,将什么也得不到。

在抽奖之前,你可以选择甲箱子或乙箱子。A.在甲箱子里,10个球中有1个是红球。B.在乙箱子里,100个球中有8个是红球。你会选择哪个箱子?

只要懂得几率的基本概念,就知道选甲箱的中奖几率(10%)比乙箱(8%)高,可是有不少人无视于几率高低,依然选择乙箱。他们会在脑中想象中奖的红球:“甲箱只有1个红球,为什么要选甲箱?”与其选择只有1个红球的甲箱,倒不如选择有8个红球的乙箱。

其实,为了突显红球,问题中故意不提白球的数量,让白球成为了不起眼的陪衬,使抽奖人忽略两个箱子里红、白球的数量关系,而扰乱其合理的判断。

保罗·斯洛维奇(PaulSlovic)等专家研究过许多类似的例子,发现人们在碰到这类问题时,情感的反应会增强。在尚未进行分析思考之前,只依靠情感得到的印象(脑中描绘的红球)而迅速认知风险。斯洛维奇观察到,情感在无意识中产生变化,主导判断与决策。这种现象称为“情绪捷思”。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情感对于显眼的数据反应最快,也会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有效率的判断和决策,从而省略我们能力不及的复杂计算。然而情绪捷思和我们之前探讨的所有捷思一样,并非百发百中,选择甲箱或乙箱的问题就是其中一例。

以这两个箱子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不然。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请再看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问题53

假设某地区每年平均每100人中有24.15人死于A癌症,每10000人中有1285人死于B癌症。

请问,A和B这两种癌症,何者的危险性比较高?

该地区每年死于A癌症的几率(24.15%)约为B癌症(12.85%)的两倍。然而实验结果显示,有75%的人认为B癌症比A癌症危险。也就是说,1285(癌症患者死亡人数)比24.15(癌症患者死亡百分比)影响更大,让人忽略了这两个数字其实属于不同的范畴。

人们在判断事物时总是想抄捷径,有时候难免因此走错路。人类似乎还活在丛林里,为了生存必须迅速决策、尽快行动。人的双眼容易忽略静止的东西,偏好捕捉移动的影像(这是人类在早期狩猎维生时培养的本能),注意力就会由100和10000转移到24.15和1285。

就像抽红球的问题一样,我们凭着直觉捕捉我们认为重要的数字,而将其他数字视为无意义的配角。若要重新检视自己的捷思思考,进行合理的决策,就必须提醒自己不要受到脑中的影像所影响。不过,有多少人能时刻保持理智而不掉入陷阱呢?

“1%”和“每100人之中有1人”的差别

我们再列举一个并不正面的例子来说明“情绪捷思”。

问题54

假设你罹患重病,正在接受治疗。你现在服用的这种药的死亡率是0.06%,价格为8000元。制药公司发售新药,可以将死亡率降至0.03%。

你愿意花多少钱购买新药?

再对照以下问题。

问题55

新药可以将死亡人数由每100万人有600人死亡,降至每100万人有300人死亡。

你愿意花多少钱购买新药?

这两道问题的内容其实相同,每100万人有600人死亡相当于0.06%的死亡率,每100万人有300人死亡相当于0.03%的死亡率。前后两题都是死亡率减半,人们愿意支付的金额理应相等。

但信不信由你,实验结果显示,在第一种情况下大家愿意支付9500元购买新药,但在第二种情况下却愿意支付1.6万元购买新药。

当时参与调查的是在校大学生,不过即使换成人生阅历丰富的“上班族”,同样很容易出现情感偏差。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在相关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

斯洛维奇等专家向法庭心理学家和法庭精神科医生两组受试者询问,精神状态不稳定的威尔第先生该不该出院。参与调查的这479位受试者并非虚构人物,而是美国法院、心理学协会等极具权威性团体的成员,都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累积多年经验的专家。许多人定期或视法院需要,应邀在法庭上阐述专业意见。

调查问题大致如下。

问题56

第一组专家听到的信息为:“像威尔第先生这种患者,出院之后半年内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为20%。”

第二组专家会听到同样的信息,不过信息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像威尔第先生这种患者,出院之后半年内每100人之中有20人会出现暴力行为。”

你认为两组专家反对威尔第先生出院的比例各为多少?

调查结果为,第一组专家中有21%反对让威尔第先生出院,第二组专家则有41%持反对意见,比例高达第一组的两倍。

由此可知,一般人和专家都会受到情感的影响,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显著的影响呢?

最大的原因在于,以百分比(20%)表示几率,比较难直接影响情绪。以威尔第先生的情况来说,百分比的表示方法削弱了暴力行为的危险性。而以频率(每100人之中有20人)表示几率时,效果恰恰相反,会让人脑中浮现施暴者的影像和具体的暴力场景,刺激情感。也就是说,因为信息呈现的方式不同而诱发了不同的情感,使得选择结果出现极大的差异。

不是只有必须对他人负责的专家才会犯下这种错误,当我们为自己作决定的时候,也常常落入此种陷阱。即使风险相同,只要呈现的方式不同,激发的情感强度就不同,选择的结果也会不同。呈现方式愈能强烈地把你拉进现实、提高连带感,效果就愈大。

虽然你平时可以合理思考抽象的问题,可是当你身临其境时,脑中就会响起警铃,即使发生危险的几率很低,也会引发恐慌不安的情绪。

不仅面对风险的情况是如此,碰上机会时也一样。假设你到超市购物,看到鲔鱼罐头,其中一些标示着“买二送一”,另一些则以百分比标示同样的折扣。很明显的,前者比后者更容易影响你的情绪,“免费赠送”让你觉得那一罐已经进了自己的口袋。

相反的,假设你为了某件事需要支付中介费,你可能会发现,中介费通常不以金额表示,而是以百分比表示。选用这种抽象的表示方式当然有其目的,因为如果顾客看到自己必须支付的中介费的实际金额,脑中必定会浮现出自己的存款化为乌有的景象。

杯子小一点,感觉分量比较多?

爱吃冰激凌的人一定知道大杯里的量比较多,如果店员同时端出这两杯冰激凌,你应该会毫不迟疑地付较多的钱买大杯的冰激凌,付较少的钱买小杯的冰激凌(至少多次实验都得到这样的结果)。有趣的是,如果店员分别端出这两杯冰激凌,人们反而会付较多的钱买小杯的冰激凌,付较少的钱买大杯的冰激凌。在第一种情况下(同时端出),大家钟情于量比较多的那一杯;在第二种情况下(分别端出),人们反而钟情于量比较少的那一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店员分别端出这两杯冰激凌时,顾客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冰激凌和容器容量的关系上。一般人看到满出杯子的冰激凌会觉得很开心,看到只装了半满的杯子就觉得好像差了一点。可是当店员同时端出这两杯冰激凌时,顾客就能很客观地比较出两者的量。

可以与其他东西比较大小,对于情感的影响程度也会增强。人在比较时会产生参考点,与参考点相比,高下立见,马上能判断出“好”与“坏”。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计算损益的出发点是参考点,而不是传统经济学提出的绝对值的变化。

不过,有时候以比例来表示会变得更吸引人。例如商店打折时,店家标示“所有商品降价30%”,顾客立马知道每件商品可以省下多少钱。相反,如果只标示每件商品折让后的金额,顾客反而没有参考点可以比较,就像“高速公路上车祸死亡人数为750”的说法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判断。

消费者容易受到比例印象的影响,而做出矛盾的决策。就像我们在第一部提到的例子(买手机时为了省500元而跑到另一家店,买电视机时即使能省下同样金额也懒得到另一家店去买)。然而,这种例子不适用于和人身安全有关的情况,请看下列机场安全的问题。

问题57

假设你出席机场管理公司的董事会议。A.现在的建筑结构会导致150人有生命危险,公司拟定对策,可以拯救98%的人。B.情况和A相同,不过你只知道,公司拟定的对策可以挽救150人。

你支持哪一项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支持可以挽救有生命危险人数的98%(相当于147人)的A对策的人数,大大胜过只听到可以挽救150人的B对策的人数。董事会竟然选择挽救绝对人数少了3个人的对策,仿佛147条人命比150条人命更有价值。

再看看下面这个问题。

问题58

你身为非营利组织“生命科学”的负责人,必须决定将赞助经费分配给下列哪个救助重症患者的团体。

A.X协会救助X疾病患者,该疾病去年死亡人数达1.5万人。X协会的救助方案可以将死亡率降低2/3。

B.Y协会救助Y疾病患者,该疾病去年死亡人数达16万人。Y协会的救助方案可以将死亡率降低1/8。

请问,你选择资助哪个协会?

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可以挽救1(1.5×2/3=1)万人的X协会,而不是可以挽救2(16×1/8=2)万人的Y协会。仿佛Y协会多挽救的1万人的性命没有价值似的!

比例影响情感,会让人忽略绝对值的重要性。要清楚呈现绝对值的大小,必须同时提示所有相关数字。在“问题58”中,如果同时把两种救助方案拿给受试者看,再问大家会优先资助哪一个协会,相信多数人会选择资助可以挽救较多人的Y协会。

在意大利禁止播出带有比较性质的商品广告,这实在很可惜,因为许多信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广告里,消费者很难找到参考点。举例来说,某品牌的矿泉水号称“喜悦满溢,钠只有一点点”,从客观角度看来,这句话实在不切实际(喜悦是否满溢只有当事人知道,也没有人知道饮用水中含有丰富的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然而销量却大幅攀升。

要去除广告中的营销标语、销售手法等影响情感的因素,只关注产品的实质部分,实在不容易。所以购买矿泉水时,我们只能发挥想象力,将自己能想到的关于矿泉水的所有宣传语在脑中浮现一遍,再决定如何行动。虽然这样做也未必能买到真正的好水,可是至少别忘了你自己或多或少会受制于情感经济学。如果你真能做出完全合理的决策,请把理智留给更重要的选择。

和风险拉锯

不熟悉统计,很容易落入陷阱,

陷阱造成的错觉会扰乱我们的思维。

相对风险比绝对风险更耸人听闻

大家从谈话性节目中可以看出,只要观点不同,统计数据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数字并不是绝对的。

同类推荐
  • 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本书选取了管理心理学中的内容精华,在阐述方式上,把枯燥的心理学知识还原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管理作了简单却经典的阐释,帮助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会激励与领导下属的心理策略,学会管人、用人的心理秘诀。
  • 普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

    普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 酸口味心理学

    酸口味心理学

    《酸口味心理学》以爱情心理学原理为依据,用心理学知识指导你的婚恋生活,用最平凡朴实的生活故事进行最深层的情感解码,用最细腻温暖的语言给予最有效的心理指导和情感呵护,帮助每一对进入婚恋中的情侣或夫妻纠正爱的迷途,学会善待爱、理解爱和懂得爱,从而在爱的经营之路上共成长。通过切实有效的相处策略以及沟通技巧,帮助你摆脱情感困扰,化解两性间的冲突,提升情感魅力和幸福指数,在美妙多姿的情感世界中收获天长地久。
  • 即学即用的88条心理法则

    即学即用的88条心理法则

    本书从众多的人生法则中提炼出88个最经典的心理法则,分为处世识人不可不知的心理法则、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的心理法则、让财富增值的心理法则、合作共事中的心理法则等几部分。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热门推荐
  • 天地大盗

    天地大盗

    他是天生地养的一只老鼠,因为前世不愿意接受佛主的恩惠甘愿躲藏到尸娃洞中修炼。但是他赢得了佛主让他随意拿取天地间万物的本事的承诺。玉帝因为害怕他来世出生以后,让他修炼的尸娃洞所在的隘口镇大旱三千年。玉帝想要直接饿死他,可是谁知道他的命运天地都已经注定,同为天生地养的玉帝拿他也没办法,让他逍遥在三界,演绎了许多欢乐,悲伤,搞笑的故事。
  • 结客少年场

    结客少年场

    在未来的某次全球性战争后,地球人口膨胀,自然环境恶化,物种相继灭绝,人类文明在阶段性停滞后开始急速倒退。被关押在超级监狱中的少年雨师锲通过网络对外发出了越狱求助悬赏,而最终出现在他面前的,除了同样是少年的赏金猎人外,还有名为“物种管理委员会”的神秘组织……
  • 命犯桃花:极品九公主

    命犯桃花:极品九公主

    一夜春风来,满园桃花开。他说:跨越千年的鸿沟,下一个轮回,我们还要站在湖畔的山岗上,彼此相望,你说好么?他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他说:人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自己,不求拥有,不求同行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 大唐我是阎王

    大唐我是阎王

    2019年大年三十的夜晚,本是合家团圆之夜,一起看春晚嗑瓜子放鞭炮,享受一年忙碌的的成果。可是在这夜色之中一支神秘的队伍正在机场悄然集合,他们就是华夏中最神秘的部队龙组......机缘交合下,主人公重生到了大唐,做了李世民的二子李宽...面对将来的一切,他如何翻云覆雨......且看历史中没有李宽的故事.....
  • 未曾言说

    未曾言说

    苏言,你见过凌晨的世界吗?我见过,漆黑的高楼,空荡的大街,漫长的长巷,我像个无人问津的野鬼四处游荡,我等不到你,也找不到你。我知道所有你讨厌的喜欢的,努力想要讨你欢喜,可我不知道,你最不喜欢的是我。
  • 宿命爱恋

    宿命爱恋

    明明喜欢他,却不敢告白,可当沐汐玥放手后林雨轩却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喜欢的人是沐汐玥,当两个人在一起后,又发生了什么?
  • 新世界的异能者

    新世界的异能者

    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两百年了,人类慢慢的从当初的灾难中恢复过来。由于人口的锐减,人类在地球上霸主的地位,变得摇摇欲坠。地球如今的发展步入了未知的轨道......
  • 巨星老公VS麻辣甜心:暖男来袭

    巨星老公VS麻辣甜心:暖男来袭

    他是当红明星,一直过得顺风顺水。突然有一天,一个自称是他女儿的少女闯入了他的生活,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她不但霸占了他的房子,还死皮赖脸地要他照顾她的生活。为了保全自己的形象,他只好让她留了下来,对外宣称她是自己新请的私人助理。小魔女天不怕地不怕,帮他接了很多慈善事业来做,又拒绝了许多赚钱的合同。就算面对黑社会的挑衅,她也面无惧色。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但却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有了她,一些莺莺燕燕再也不能靠近他,就连最亲密的女朋友也被她气跑了。她到底什么来历?她这么做究竟为了什么?谎言揭穿,她含泪离去,他才发现,原来他的心,早被她带走……
  • 封石冢

    封石冢

    买了一辆有问题的车,从此各种诡异玄奇的事出现在我身边;二舅死在车轮底下,女鬼上了我父亲的床,我自己也被盯上。为求解救之法,我不得不拜一个道士为师,背井离乡,却卷入了更大的旋窝,一个叫封石冢的地方,成为我挥之不去的梦魇。
  • 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20几岁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困惑的时期,其困惑来源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因为刚从学校毕业,从单纯无忧的学校步入复杂的社会,很多事情都不像自己所想象的,并不是想要什么就会拥有什么,也并不是想让事情怎么发展就会怎么发展。现实总是让人失望,又让人无可奈何。这本书从年轻人的生活、工作、爱情、家庭等方面,解答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帮助年轻人拨开迷雾,直面挑战,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境。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