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2200000016

第16章 话说“文人无行”

鲁迅先生在《集外集拾遗》的《辩“文人无行”》中说:“轻薄、浮躁、酗酒、嫖妓而至于闹事,偷香而至于害人,这是古来之所谓‘文人无行’。”这里所总结的轻浮儇薄,躁狂狷急,醉生梦死,性事糜烂,倒也是被世人物议的无良文人们的典型表现。

“文人无行”,语出曹丕的《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主。”作家们行为不检,有欠自重,名声败坏,贻人笑柄,在文坛上的这类丑事糗事,确是从来不绝的。曹丕的话里,我们多少还能听出一点宽容之意。但后来的史书记载,对此种现象,颇多诟言,便不那么客气了。也许,古代文人在这方面的表演,要更招人反感些,方才绳诸笔墨,予以针砭的。

当然,如今的作家中,有教养者愈来愈多,所谓无行的文人,总的来说在减少着,应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如何,世纪交替,文明进步,发展趋势,历史必然,作家整体素质的提高,那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时下偶尔出现的,那些一定要往地毯上吐痰,一定要从窗口向外撒尿,一定要从摩天高楼上往下擤鼻涕,一定要随手牵羊从宾馆顺走些什么,一定要吃约稿女编辑的豆腐甚至动手动脚,一定要住星级饭店不然就会失眠,一定要有左拥右抱的三陪才会诗兴大发,一定要麻将打到天亮眼珠通红走出房间的文人,相对于古人的表现来说,是小小不言的无行了。

我们有理由为这种进步而高兴,如果翻一翻宋代端明殿大学士宋祁所修的《新唐书·文艺》,看看他给唐代文人画的像,就会觉得上述边幅不修的诸位哥们儿,和一定要写自己与多个男人滥交经验的姐们儿,简直是非常好样的了。

宋朝的宋祁绝无存心糟蹋唐朝文人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题司空图诗卷末》中得到证明。他说:“噫!表圣,贤者也。以其贤故,一言一物为后人爱秘若此。宁当时之人举不及后人之知表圣耶?是不然,同时者媢,异时者慕,尚何怪哉!”看出他是个很客观和实事求是的学者。

唐代诗人司空图,字表圣,自号休休子,又号耐辱居士。冲其字号,知其自许甚高,故而不甘世俗。原来,他也曾很自负过的,认为有宰辅之才,后因求官不售,便遁迹中条山中,做到了真正的背靠文坛。不像当今一些声称与文学“拜拜”再见的名家,虽欲隐而难耐寂寞,时不时在小楼上用望远镜东张西望,如同唐代那个叫卢藏用的文人,“往来于少室、终南二山,时人称之为‘假隐’”一样,是一种以隐求显的君子,不足为训。

司空图说隐便真隐了,最后召他为礼部尚书都不干。躲在山里,潜心从事诗歌理论研究,一部《二十四诗品》,至今还是诗歌评论界的基础读物。宋祁很尊崇他,所以这几句话写来也很有感情。宋祁所谓“媢”,即嫉妒,表现在文人身上,便是彼此相轻。对同一时代的作家来说,“媢”没有什么稀奇,由于名利、权位、风光,以及莫明其妙的欲念而引发的竞争,而产生恨不能将对手生吞活剥的歹毒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见别人写得稍微好些,活得稍微强些,马上嫉妒得眼露杀气,心怀叵测,做出种种张致,甚而下作无耻,都是可能的。但相隔一段时间以后,前人成了故人,故人成了古人,彼此无利害冲突,感情自然是“慕”而不是“媢”。宋祁的分析很有道理,因此,他没有必要说唐人的坏话。

何况宋祁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作家,虽然,他的小词写得很是清丽可爱,但他相当谦谨自约,为人赞许。他的《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绉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仅点出春天绚丽的这一个“闹”字,其贴切准确的程度,也足以垂范千古。但他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和《治戒》一文中,再三强调其水平“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他要看到后来一些自封或人封的大师,自称或人称的经典,自以为或人以为的不朽和传世,宋祁一定会惊叹这些无良文人,那不亚于城墙厚的脸皮,而自惭弗如。鉴古知今,同样,以今解古,宋祁在《新唐书》里描绘唐代文人的笔墨,应该是可信的。

如:“崔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尝矜其文,谓过李百药,议者不许……坐怨谤流死。”

崔信明“以门望自负”,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恃出身好、成分好来压人,这种以非文学手段在文坛拔尖称霸消灭对手的做法,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照方抓药的。其实,李百药在唐初文坛,不但资格老,而且著《齐书》五十卷,已有定论。但小文人通常就是这样没起子,就是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就是不服气比他哪怕出色一点的同行。自负是文人差不多的共同弱点,一旦无可骄傲还偏要骄傲的话,十之八九会产生歇斯底里。崔信明非要认为自己胜过李百药,而大家不承认,不买账,嗤之以鼻。于是,气极生疯,至少是患了轻微的躁狂性精神病。这样的人,必然要不停地折腾,一直折腾到死为止,最后因怨谤而流放致死,也是活该了。前几年我们也曾见识过这类人物的,结果又如何呢?最后还不是以成文坛笑柄、被人不齿而告终?

如:“李勣戒刘延祐日:‘子春秋少而有美名,宜稍自抑,无为出人上。’”

看来,刘延祐年轻时,就很出名了,少年有成,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才使得老干部对他进行这番善意的教导。李勣是唐初开国元勋,资望很高,把他惊动出来,可见这位神童作家大概张狂了一点。有才华,即使盖世,也不能像南宋谢灵运那样自诩:“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最后闹得在广州弃市,焉知不是骄傲的缘故,才把脑袋弄掉的?因此,一个年轻作者,写了几篇作品,瞎猫碰死耗子,红了,完全用不着亢奋得睡不着觉。文学是个漫长的竞赛过程,而做人更是一辈子的事,所以,刘延祐接受了老将军的劝告,后来他的吏治在历史上还是被肯定的。

如:“张昌龄为考功员外郎王师旦所绌,太宗问其故,答曰:‘昌龄华而少实,其文浮靡,取之,则后生劝慕,乱陛下风雅。’帝然之。”

现在很难评断王师旦对张昌龄的诘难,是不是有些类似时下新潮作家或者实验作品所受到的非议一样?初唐处于文学变革的时期,自然会有各式各样的流派出现,各尊一宗,互有长短,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自不足奇。但从李世民对他发出的警告来看,语气够重的:“昔祢衡潘岳矜己傲物不得死,卿才不减二人,宜鉴于前。”估计张先生的不佳表现,是文字以外的事情了,史书未载,不敢悬拟。但对一位政治家而言,浮靡文风事小,“后生劝慕”所导致的结果事大,是不能不在乎的,就不得不举出魏晋时死于非命的两位文人,给他敲敲警钟了。

如:“杜审言恃才高以傲世……尝语人日:‘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之北面’,其矜怪类此。”

这位老先生是杜甫的祖父,而宋祁称杜甫的性格,也得乃祖真传,是很“褊躁傲诞”的,没准这倒是他们家族的基因遗传了。文人爱口出狂言,非此一例,但像杜审言这样有得狂的狂,多少还说得过去,那么,一些无得狂的狂的作家,蚍蜉撼树,螳螂挡车,就要令人笑掉大牙了。后来,“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省侯何如,答日:‘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这种当惯了老爷子的口气,何其耳熟能详呀!其实,大家明白,文学成就的高低,与年齿的增加,并不成正比的。因此,老作家不等于大作家。而尊老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尊重其人,未必就是尊重其文。但作家一老,便把人们对其上了年岁的尊重,看作自己文学上令人高山仰止了。所以,这种当老爷的欲望,愈老,也愈强烈,杜审言自然不是唯一的例子。

如:“元万顷时谓北门学士,供奉左右或二十余年。万顷敏文辞,然放达不治细检,无儒者风。”如:“凡天子飨会游豫,惟宰相及学士得从……帝有所感,即赋诗,李适等学士皆属和,当时人所欲慕,然皆狎猥佻佞,忘君臣礼法,惟以文华取幸。”如:“阎朝隐,性滑稽,属词奇诡,为武后所赏,累迁给事中,仗内供奉。后有疾,令往祷少室山,乃沐浴伏身俎盘为牺,请代后疾。还奏,会后变愈,大见褒赐,其资佞谄如此。”

这些御用文人,十之八九都非善类。明代的沈德符描写过:“词臣日偃户高卧,或命酒高会而已。”好像很轻松,很潇洒,除喝酒作诗外,就是睡大觉了。其实不然,能巴结到统治者身边的文人,绝对是拍马屁、哄皇帝老子开心的高手,而且要巩固住御用的地位,必无所不用其极地上拍下踹,独领皇帝对他的恩幸,还不遗余力地做皇帝在文化界的耳目,以诛杀同类来邀宠讨好。元万顷等文人,实际是宫廷里用来分宰相行政权的特别秘书班子,一时间,权重势炽,是炙手可热的差使。唐代,宰相在南衙办公,而这些直接受命于高宗或武后的文人,都是从北门进宫,舞文弄墨,插手政治,人们才把这些品格卑污、行为龌龊、轻浮浅薄、不讲廉耻的文人,蔑称之为“北门学士”。

据《朝野佥载》,这类堕落文人的丑态,更有甚者,如:“唐天后梁王武三思为张易之作传,云是王子晋后身,于缑氏山立祠,诗人才子佞者为诗以咏之,舍人崔融为最,后易之赤族,佞者并流岭南。”如:“唐天后内史宗楚客,性谄佞。时薛师有嫪毒之宠,遂为作传二卷。论薛师之圣,从天而降,不知何代人也。释迦重出,观音再生。期年之间,位至内史。”如:“崔湜谄事张易之与韦皇后,及韦诛,复附太平公主。有冯子都、董偃之宠。妻美,并二女并进储闱,得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有谤之曰:‘托庸才于主第,进艳妇于春宫。’”如:“唐天后时,张岌谄事薛师,掌擎黄膜随薛师后,于马旁伏地承薛师马蹬。侍御史郭霸尝来俊臣粪秽,宋之问捧张易之溺器。并偷媚取容,实名教之罪人也。”

无行文人之下流无耻,莫过于此了。崔融、宗楚客之流,竟以诗文来谄媚溜舔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和僧薛怀义,宋之问甚至为张易之捧尿壶,还做不堪入目的样子献媚权贵,如此不择手段的阿谀奉承,说他们是名教之罪人,是一点也不错的。最下作的,还数那位崔湜,他“美容仪,早有才名,与兄弟等并有才翰,列居清要,每私宴之际,自比王谢之家”。就这样一个贵家子弟出身的文人,竟以自己的姿容,甘为男妓,去当太平公主的面首。这还不够,为捞到一份官职,把老婆和两个女儿,送到东宫,供太子寻欢作乐,连最后一点人味也丧失殆尽了。

一个文人,琢磨怎么样走门子、拜把头、串高门、攀名流的话,研究如何去捧臭脚、拍马屁、当走狗、卖灵魂的话,这样无行下去,文坛便真的成了鬼魅的世界了。就是那个捧尿壶而自得的宋之问,看到另外一位诗人刘希夷写的一首《代悲白头吟》,其中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绝妙联句,嫉妒得要死,自己又写不出,于是找人用沙袋压死了他,将这首诗窃为己有。

无行到了极点,便无法无天了。所以,宋祁在《新唐书·文艺》的序文里,一上来就谈到文人中的这类小人,“恃以取败者有之,朋奸饰伪者有之,怨望讪国者有之”,不胜感慨系之。

在他这篇著作中,被点到的还有:

如:“崔颢,有文无行,好蒱博嗜酒,娶妻唯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生活上的不检点。如:“刘太真,迁礼部掌贡士,多取大臣贵近子弟,坐贬信州。”作风上的不正派。如:“崔元翰,好学,老不倦,用思精致,驰骋班固蔡邕间。以自名家,怨陆贽李充,乃附裴延龄。延龄表钩校京兆,妄费持吏甚急,而充等自无过,讫不能傅致以罪云。”品质上的不可信。如:“李益,少痴而忌克,防闲妻妾苛严,世谓妒为李益。”精神上的不健全。据说,他为了防止妻妾红杏出墙,每晚要在她们房屋四周和门口,洒上白粉,作为隔离带,一出去就必留下足印,如此禁锢防范,简直成了变态狂。

所以,文人无行,在唐代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太平广记》卷一八三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唐末举人,不问事行文艺,但勤于请谒,号曰精切。”一直到宋代,秦观在《谢王学士书》中叹息:“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而己独碌碌抱不售之器以自滨于饥寒。”可见一时风气。

甚至诗坛的初唐四杰,同时代的有识者对他们的品格和行为,也是不以为然的。宋·孔平仲在《续世说·识览》中指出:“王、杨、卢、骆,谓之四杰。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他预言的表现较好的杨炯,也是一个“为政残酷”的人,“人吏动不如意,辄搒杀之。又所居府第,多进士亭台,皆书榜额,为之美名,大为远近所笑”。说到底,也是一个不怎么样的浅薄文人。

裴行俭是一个政治家,不能算纯粹的文人,他是以常人的心理来看待文人的。“享爵禄”当然未必是文化人的终结目标,但是,作为一个作家,那应该是最有文化的。作家的文化是表现在知识的丰富和行为的成熟这两个方面。因此,切莫在知识上和行为上都不及格,为文,为人,对作家来讲,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否则的话,一个打折扣的“浮躁浅露”的作家,总是会被人所不齿的。

同类推荐
  •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本书共分四章,阐述美国人对越战从想象到幻灭的过程,概述了美国越战叙事文学以及美国越战叙事文学研究,分析越战是如何被美国公众想象出来的,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如何解构美国人以前想象的越战。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未厌居习作

    未厌居习作

    1935年叶圣陶出版的散文集,收1923一1935年间的散文36篇。
  • 悲剧的人生(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悲剧的人生(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所收录的文章,皆为古保祥创作的名人励志故事,读了此书,会让你醍醐灌顶,原来那些成功者曾经和你一样的平凡。
热门推荐
  • 九城九界

    九城九界

    缘起缘灭一世寒,落花落雪三生叹,潮涨潮落百世怜,九城九界万生天。这是衍武者的世界,不问成仙,不问化魔,只为不辱剑神之名,小小的肩膀就肩负起整个太初域的未来,坚韧而又决绝。这是个非生即死的年代,不畏血泪,不畏将来,只为踏破红尘路,方得赤子心;饮尽玉白堕,梦宿伊人情;行极世间苦,终筑封神路。当所有的情怀落定尘埃,当所有的过往烟消云散,当所有的呐喊无关彷徨。唯有结局返璞归真——惊觉无尘,而天下无心。
  • 豪门追缉:专属保镖惹火妻

    豪门追缉:专属保镖惹火妻

    曲二少爷是个暴君。陷害生父,使大哥锒铛入狱,架空三弟的所有权利。对付对手无所不用极其。一纸契约将她困在身侧,予索予求。她想要温暖他冰冷的心,却突然发现他是她父亲死亡的导火线。她是否应该留恋暴君只给她一人的温柔?
  • 吃货武神

    吃货武神

    吃货也要升级打怪!我的征途是无尽美食。一片充满无尽天材地宝的天地,一个依靠食材进行修行的世界。离云遭人下毒,被随身木牌所救,他意外发现,这天地间所有有毒食材,他通通可以来者不拒!那些别人眼中一无是处,无从下手的毒物食材,却是离云的至宝。带着一块小木牌,他发誓要找寻那片梦中的所在。那里拥有无尽的宝藏,海量的食材,以及不朽的奥秘。美食世界,天才亿万,万道争锋,谁可称神?……打造一个食材玄幻流,本书绝对牛逼,我以我的中指发誓,值得你收藏!
  • 专宠帝王恩:妖后赵飞燕

    专宠帝王恩:妖后赵飞燕

    【有一种爱,很凄美,有一种爱,注定会成为传奇】我只想好好修行做一只小仙而已,可是姐姐太过份了,竟然用媚色引诱人间的帝王,并且做了人间的帝后?怎么办呢,命运的捉弄,我竟然跟姐姐争起姐夫来了。
  • 邪君绝色之公主要出嫁

    邪君绝色之公主要出嫁

    现代特工冰魄意外穿越到刚出生的轩辕国嫡公主轩辕如意身上。面对对自己呵护备至的绝美少年,不觉动了心,许下承诺。岂料,绝美少年另有新欢,一气之下,心如死灰,和夜阑国毁了容又断了腿的七皇叔联姻,本以为就此度过一生,岂料,被自己当成摆设的七皇叔对自己掏心掏肺,关怀备自,举国之力助她母国抵抗外敌。她被感动了,准备全身心投入时,却发现:他竟是他!?多么可笑!兜兜转转,到底是利用?抑或是真心?她到底该何去何从?
  • 以剑正名

    以剑正名

    人族变革,魔族入侵,一个平凡的少年修炼崛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罪错

    罪错

    王安琪罪名成立,处以三年有期徒刑。那是一个昏暗的开始。因坐牢而识得两个好友,霍媛媛,田蕊!从此三人在监狱相依为命。也因三人都有相似之仇,便结为异性金兰,出狱后发誓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在赌业为收入的城市,三人凭借自己的努力想要获取一番成就。也因此受到了很多的伤害,本以为坐牢已是人生最痛的最错的事情,谁知外面人心险恶,更让三人经历了一场场变故,留下了一生遗憾。
  • 末世逆仙神

    末世逆仙神

    空间通道被核爆炸撕裂,地球难民纷纷涌入各界。王明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一幕,自语道:我就听说过奥特曼打小怪兽,没想到还有钢铁侠大战行尸走肉!……啊!是他,是他,就是他,居然还有少年英雄小哪吒!
  • 重生之凰鸣

    重生之凰鸣

    作为一个穿越女,林玉婵觉得自己并没有给前辈们丢脸,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是“觉醒”以后也算是一路碾压了,最后还混了个太后当;可是不知道是哪里惹得穿越大神不满意了,好不容易寿终正寝,没想到等她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又重生了。你说她该报的仇都报了,该还的恩也都还了,还重生回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