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0400000011

第11章 日军侵占朔州时密探横行

郭万新

毫无疑问,日军手下的警察没一个好孙子。然而,比警察更为恶劣的,却是所谓的密探,即便衣特务,他们在沦陷区简直神出鬼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想当年朔县日军宪兵队手下臭名远扬的,号称三大密探:其一,上泉观王祥;其二,面高黄德军;其三,吉庄张存厚。对吉庄人来说,王祥、黄德军离得远,不曾领教过什么;张存厚却是本村乡亲,事迹那就多了。

张存厚父母早亡,年轻时跟他五叔同院而居,住一间小破房,寒碜得不像个光景,有一次因为一桩小小纠纷,竟把他的五婶子张五老人揍了一顿,受到村民嗤笑。后来张存厚娶了冯家岭的媳妇,成家立业,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去面高五区当了区警,平时也很少回村,他的女人生育了两个女孩,一个叫大金女,一个叫二金女。等日本人一打过来,老张忽然摇身一变,投靠了日军一位叫做石则的翻译官,成为受宠的密探,顿时踌躇得志,与过去的张存厚不可同日而语。

最先张存厚在神头开办了一家俱乐部,说白了就是开赌场,依靠日伪政府扶持公开聚赌,规模还不小。为了吸引赌徒,造出声势,专门请来一帮晋剧演员组成剧团在神头老爷庙唱戏,附近村民就叫张存厚戏班。开始阶段那就热闹了,每天上午、下午、晚间连续三场,附近的百姓蜂拥而至,过足了戏瘾,一旦遇有拥挤,张存厚手拿皮鞭迎头抽打,谁也不敢侧目。台上几位女演员把风头出尽了,名字有杨兰兰、贾梅兰、八岁红、一朵云、滴滴旦等,各自都有保留节目,比如一朵云的《三上轿》、贾梅兰的《四郎探母》等,尤其是滴滴旦,名副其实的娇滴滴样子,花哨得不行,下台后脖子上围一条完整的狐皮,最能唱些腻戏,如《狐狸缘》之类,她的眼神左瞅右瞟,勾魂摄魄。有时唱戏期间,县城来了日伪大官或者土豪劣绅,演出就要中断,演员退场下来接待握手,打情骂俏不亦乐乎,乐队则选些传统曲子予以现场伴奏,也就不成个规矩。

唱戏只是其外,赌博才在其中。俱乐部就设在老爷庙旁边,设施很排场的,冬天供热还用地灶。参赌人员来这里很受欢迎,人们看戏间隙,都可进去一试手气。当时的赌博方式,还以传统的押宝为主,庄家坐在那里,面前搁一个去皮柳条编成的匣子,里边再套装一个铜盒子,叫做宝盒子。具体怎么玩法,这里不去研究,总之周围全是押宝之人,开盒子时候,猜中的手舞足蹈,猜空的一声叹气,然后欲罢不能,直到最后,多数要输红了眼睛,最大的赢家还是俱乐部老总张存厚和他的背后主子。因为自古以来,当赌头放底抽红都是来钱最快的捷径。

俱乐部纵赌很有一套,不论有钱没钱一律来者不拒,有钱的当下见了成效,没钱的也可以赊欠,也可以随口空喊,全部由张存厚担保,也不怕赖账,因为他的手下有一帮子小密探,号称“马鞭队”,吉庄老乡李先担任队长,凡是欠钱的记住名字、特征、身份,然后上门暴力索要,驴打滚利滚利的,而且绝不会出现呆账坏账,为此附近百姓倾家荡产的屡见不鲜。当然,有些密探警察照样输钱,例如吉庄村的阎四圣,也在日军手下当警察,输得焦头烂额之际,居然掏出手枪抵押,俱乐部不许,他就踢翻设施,大闹一场,结果被张存厚告到石则翻译那里,不知怎么处理了。不过阎四圣有了吹牛的资本,以后落魄回村后屡屡夸口说只有他敢和张存厚叫板。

张存厚的戏班子唱到一年头上,慢慢的观众逐渐减少,直至戏院门可罗雀。常言说物极必反,天天看那几个传统剧目,即使唱戏再精彩也会令人腻烦。看看人气不旺时,戏班经常进行宣传,隔一段就贴出海报,广而告之说请来哪里哪里的名角等,效果也不大。不过演员照唱不误,有俱乐部养活着,何须顾及台下有没有共鸣?而俱乐部的赌台前依旧人头攒动,因为赌博如同吸毒,一旦上瘾,很难戒除,更别说那些天生好赌的赌棍了。

这时候,赚了钱的张存厚衣锦还乡,首先挑选村东较好的红围地买了80亩,每亩买价50大洋;然后,他瞅准村里的老财子弟贾存小抽鸦片变卖家产,花钱买下贾存小位于堡里街的一套四合院,建筑档次不亚于大门院或大南院,尤其是一座高大排场的门楼,森严不俗。这样张存厚等于迅速跨入吉庄地主老财阶层,而且派头十足,不是其他土老财能够相比,即使风流一时的老监生在世,怕也难以望其项背。看看那身装扮,上下洋布衣服一尘不染,衣袖箍一块红布,写着“中日亲和”,脚下则穿了吉庄有史以来的第一双皮鞋。关键张存厚还骑着一辆自行车,让村里人们大开眼界。一次他四叔的妻舅来吉庄走亲戚,听见身后铃铛响没有留意,忽而张存厚骑车超过他,下了车子就骂:“你妈的,没听见老子打铃子?”他四叔连忙上去说:“别骂别骂,我的亲戚。”张存厚才悻悻罢休,丢下一句话:“若不是我四叔家亲戚,老子甩你两耳光!”完了扬长而去,他四叔望着侄儿背影,一脸的怅惘。

即使到了三十年以后,一辆自行车在中国农村也算稀罕,何况当年?想象张存厚在村民眼里出人头第,像个大人物一般,有钱有势,有房院有田产,又值四十多岁的年纪,没些男女话题反而不太正常。据说老张看上了村里的二改玲,或者和二改玲有了眉来眼去,反正情节也不太清晰,就那么一回事吧。二改玲是李壮的二闺女,已经嫁入本村贾们院的贾佑为妻,新婚不久尚未生育,模样当然漂亮,令张存厚垂涎不已,兔子也吃窝边草,决心要娶回去当小老婆,一再托人上门跟贾佑协商,提出把二改玲卖给他。那时候卖老婆虽不稀奇,但不到山穷水尽谁干那种没出息营生?贾们院自然不能答应,贾佑即使在张存厚面前自惭形秽,却也出于男人的本能,竭力保全自己的婚姻,一口拒绝了关于老婆的买卖。

眼见软的不行,张存厚就来了硬的,忽然一天撕破脸皮,带着几个马鞭队的队员径直进入贾们院,将贾佑拽出街头,拿来杠子压腿,严刑侍候无法无天,贾佑疼得哭爹叫娘,涕泪交流,张存厚单刀直入的问:“你妈的贾佑,卖老婆不卖?”贾们院早已丧失了如同当年跟粪蛋子军争斗的胆量,全村人同样人人自危,因此贾佑的哭叫,只能博得满腔同情,却喊不来哪怕一个帮手,被强迫之下他只能选择了屈服,呜咽说:“卖呀,卖呀。”这才从杠下解脱出来,两腿哆嗦好歹站立不稳。张存厚如愿以偿,也要走个程序,立即邀请他的朋友、南山人孟发堂担任中间人,主持双方达成买卖协议,至于张存厚给了贾佑多少钱,他们谁都没有跟别人透露过数额,总之二改玲与贾佑解除了婚姻关系,改嫁成为张存厚的二房小老婆,还给张存厚生下一个男孩。

再过一二年,张存厚在他家办起一所私塾,聘请李会锦过去教书,招收村里的孩子们就读,至于收费多少,大概随行就市。相信张存厚并非出于盈利目的,或许为了自家孩子的启蒙着想,或许也想在村里做些功德事情。不论动机如何,客观说来办学育人总该受到称道,只是由于张存厚仗势欺人从不收敛,口头禅就是“老子甩你两耳光!”吉庄人提起来无不嗤鼻。比如他夺娶二改玲也罢,以后却看着贾们院人人都不顺眼,一次穷孩子贾桂小赤脚从他面前经过,他抬起穿皮鞋的鞋跟狠劲踩住贾桂小的脚掌,贾桂小受疼,使劲想推开他,他的左右耳光就抽到贾桂小脸上,噼啪作响。再如张存厚企图占有李林仁兄弟李林义一块打粮场,李林义死活不让,不仅遭到张存厚毒打,还被捏造一个什么家中私藏违禁物品的借口罚去三四十元现洋,倒不如把打粮场白送了张存厚。

除了张存厚定居在本村,吉庄街头经常还晃悠着城里来的其他密探的身影,他们一丘之貉,把打人当作家常便饭。

其中一位密探名叫张哈明,他的职位不比张存厚,只靠两条腿步行,到了吉庄一般在甲长家里过夜和吃饭,偶然一回不知怎么安排到李沛家中住宿,他感觉卫生条件不大放心,就问李沛:“你家有壁虱没有?”壁虱指的是臭虫,晚上爬出来咬人吸血。李沛心中反感,低声嘟囔了一句:“壁虱谁家都有。那是我们的土脉。”土脉之说,大约意思就说相依相存吧,属于李沛的歪理,但肯定没有恭顺附和张哈明的成分,张哈明听得顿时大怒,动手就将李沛打趴下了。

前边提到过的那位李家窑村的朱福,好像在密探中算个小头目,行为更是令人发指。一天他来吉庄,正好碰上村里的神经病人二刘金。二刘金疯得天日不知,素日嘴里嘀嘀咕咕,两手空抓乱抽,没运气竟然朝着朱福手舞足蹈起来,朱福哪能容忍这样的挑衅?管你神经不神经,马上给了二刘金一顿拳头巴掌,二刘金本能地抱头鼠窜。但朱福火气难消,喊来甲长李惠德前去缉拿二刘金,李惠德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只好领着朱福在庙沟追上二刘金,朱福操一截大棒上去猛击二刘金脑袋,致使二刘金头破血流,几乎丧命。那会儿村民围来不少,默默观看,让李惠德无地自容。从那以后一直到死,二刘金始终躲在家中,门都不出一步。

猖獗的密探并非尽职尽责侦察八路军,他们根本不具备那样过硬的本事,许多时候都在借机作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汉奸”。首先,这些人挖空心思搜掠民财,要么从这村白要了瓜菜莜麦,到那村摊派转手卖出;要么鸡蛋里挑骨头,在百姓家中到处搜寻,随便认定哪些属于违禁的物件,然后敲诈勒索乱开罚单。当然,他们还不放过任何索贿的机会,甚至包括人命事故。

再次要提到三步娃老前辈的一段经历。那年冬天,乞丐苏三在吉庄庙后他姐夫李旺的看园房子内栖身,三步娃也过去寄宿,两人往灶膛烧些枯枝败叶避寒,有说他们争炕头,有说苏三打呼噜厉害,总之晚上三步娃竟把苏三弄死,谎称被土匪杀掉了。苏三的性命本不值钱,那年代没人过问就算了,李旺还没吭声,不想消息已经传入密探谢爱的耳朵,这人与苏三沾点表亲,事后来到吉庄,破案子一样,一个劲问:“谁杀了我的表兄?”很明显三步娃杀人嫌疑最大,因为土匪谁杀一个乞丐?三步娃的儿子李文明赶紧出面,塞给谢爱三十大洋,事情才被摆平,就算私了。自那以后,李文明把父亲关入自家不让出来;三步娃受不了束缚,不久之后居然自杀身亡,一代乡村谐趣宗师走完人生的旅途。又是后话。

回头再说密探。不择手段欺负良家妇女,又是他们最热衷的勾当,哪个村稍有姿色的女人只要被盯上了,无异于招来跗骨之蛆,吉庄李成新就曾经深受其害。

李成新的父亲一辈子当木匠,特别擅长爬梁,也就是制作安装榨油的大梁,在神头一带闯出了名气,他看中新磨村的美女海心,就给儿子订了亲事,娶过来时候让全村小伙子羡慕不已。谁知日军一来,海心遭到密探的觊觎,最终与李成新离婚,后来辗转嫁给一位油坊的老板。当年新磨四大美女,除了海心之外,还有刘梅女、开花、二蹦蹦,她们的婚姻同海心一样充满了悲剧色彩,其中开花嫁给密探张哈明,解放后离异;二蹦蹦男人拉响手榴弹,与她同归于尽;刘梅女出嫁后不久离婚。这是题外话了。

且说李成新失去老婆,伤心不已,把一腔怨恨发泄到海心身上,他喜欢唱几句大秧歌,还自编了歌词到处哼哒哼哒:

我在外面当木匠,

狗贱人私通岗所长……

倒是挺押韵,内容也贴切,有点戏文的味道,但从他嘴里唱出来那就差劲,嗓门先天难听,曲调又拿捏不准,结果给吉庄留下一句歇后语:“李成新唱秧歌——赖死个赖。”

女儿去了北京

回到家里,空落落的。放鞋的地方,有女儿的一双拖鞋和一双跑步的花球鞋。

女儿去北京了。

跟前再没有她缠着我和她花样翻新地玩,也没有她坐在我膝上吃零食。看似省心,我有些孤独。

自己下楼到操场跑步。也没人陪,高大的灯光下,是我孑然的忽长忽短的影子。没有那个小影子相随。

出来操场大门,卖玩具的还蹲在那里揽客,可是于我无关。寻常和女儿出去,她要么抬头问:爸你拿钱了么?要么说:我猜你要给我买玩具。

现在,没人要我买玩具。想花钱都没处花。

早上醒来,也没人需要我送幼儿园。再睡一会,却无法入睡。起来乱转半天,看着茶几上,有女儿剪下的一个小图片喜羊羊。

照惯例回村看父母。给父亲买点烟酒,手边总是没一个小手牵着,不大习惯。回村时车子开得飞快,没人和说话,也没人提醒我慢点。没人看见路边一个牛或驴而大惊小怪。

村里自家的小院郁郁葱葱。不知那棵小花是前一次女儿回来种下的。上次她等着吃黄瓜,现在黄瓜很多,女儿去摘一定有趣。但她在北京啊,或许在海洋馆玩,她以前津津乐道的是海洋馆的打架鱼。

我拨通儿子的电话。儿子正在拼命考雅思,一派苦大仇深的,我让他把电话给他妹。我问女儿:你什么时候回来?她说:不知道。我问:“你在干什么?”她说:“我在水立方玩。”

我又问:“你不管我了?”她说:“管哩哇。”再问:“怎么管?”回答又是:“不知道。”

女儿走两三天,就会回来。

同类推荐
  •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滚石填塞去路。深深地下降然后以臂力攀升,如蚂蚁的影子在垂直天梯上匍匐、蜿蜒。野花如雾,涌上我的热泪。赤日蒸晒,峥嵘人间。有纵横之健翮坠亡,顷刻间被虫蚁食尽。石头扑向心,气息崚嶒而凌厉。
  • 走在阳光下

    走在阳光下

    很久以后—— 我们知道伦敦格里莫广场12号那幽暗的布莱克家宅。 我们知道那些被施了魔法、永远拉不开的窗帘。 我们知道那些长长的、烛光摇曳的走廊。 我们知道阿兹卡班的监狱。 我们知道摄魂怪带来的黑暗。 我们知道那些重重深锁、没有窗户的牢房。 我们知道贴遍大街小巷的疯狂杀人犯的通缉令。 我们知道狼群游荡的夜晚。 我们知道霍格莫德村外阴暗潮湿的洞穴。 我们知道属于凤凰社的那个色彩黯淡的漫长夏天,他坐在厨房的壁炉边,孑然一身,望着跳跃的火焰。 我们知道那个深陷地下、不见天日的房间,我们知道那道微微飘荡的帏幕。 他走的时候,只有魔杖发出的光亮照亮他的脸。 所以,很久以后,我们知道,他没有撒谎。
  • 山中杂记

    山中杂记

    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散文,她的散文常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母爱和童真的内容占重要地位,她的散文文笔清倩灵活,清新隽丽。《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完全是现代的,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 “小鬼儿”谈天

    “小鬼儿”谈天

    本书从少年那些事儿说起,共分九个部分,包括引子、结尾各一部分,正文七部分,全文近20万字。全书以中国中部农村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记述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片段,摹写了20世纪中后期向21世纪变迁的农村景象。作品用写实的语言把人生的价值取向融入逸闻趣事,用畅想的笔法把未来的美好希冀诉诸于字里行间,其中不乏灵魂的漫步、理想的萌芽、批判的责任以及矛盾的冲突和心灵的自白。作者以一个反躬自问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还将向哪里去”等力求做出注脚,也显示了自己写作的初衷,探究了生活的真谛。整个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画卷,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人称“弘一法师”,是我国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我国话剧开拓者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创作透露着“情”与“佛”相互交融的真性情。他的诗词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他的联语具有极高鉴赏和创作水平,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艺术功底,是警示后人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
热门推荐
  • 冷帝的绝情逃妻

    冷帝的绝情逃妻

    他,犹如狠绝的撒旦,冷酷而残忍,让人闻风丧胆。她,仿若带毒刺的玫瑰,妖艳却强势,让人望而生畏。一纸婚约,一场赌注,将他和她绑在一起。她不断透支独有的骄傲只为他的回眸关怀,他却把所有的柔情给了另外一个女人……最终,曾经的美好诺言迷途不知返,屡次的阴差阳错铸成伤害,幸福不过是一种奢望。当她和他最后的牵绊被无情泯灭,当爱恨已成枷锁,她的心也随之死去。曾经,他是她的景仰,她是他的承诺,然而,曾经沧海难为水……再次相遇,她锋芒毕露,只为报复而归,对他,死水微澜。若有依靠,谁愿独自坚强?当爱已成痴,伤已成痂,泪也无痕。
  • 谢谢上天让我遇见你12581

    谢谢上天让我遇见你12581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不知道怎么写简介(写多了算剧透),多多见谅
  • 我最想要的养颜美容书中医典籍:给女人的美丽健康处方

    我最想要的养颜美容书中医典籍:给女人的美丽健康处方

    女人有爱美的天性,养颜驻容是其天生的追求。怎样才能容光焕发?怎样才能骨肉均匀?怎样才能护好身心?千百年来,女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本书从历经岁月考验的中医典籍中汲取精华,用本草汉方为爱美、爱健康的女人献上低成本、高效用的养颜美容良方。书中用贴近生活的事例给大家作为参照,从而透析你的容颜及身体状况,然后根据中医典籍中的理论和实践,为女人开出行之有效的处方。让女人从内养外调中,实现由内而外的美丽。
  • 古道争锋

    古道争锋

    自古以来,妖、魔、仙代表着三种大道,天地众生可于大道中悟得种种神通,踏长生之境,与日月争辉,脊梁可撑天地!但在这三种大道之上还有一种道,名为古,三千大劫古路开,一古众生天地叩!
  • 蜕变之我心依旧

    蜕变之我心依旧

    高飞的父母在她两岁便离婚了。她是在继母的虐待中长大的。不管她多努力干活,她一直被继母骂做扫把星。直到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她遇见他………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本书收有35篇研究唐代碑石与文化的文章,有“《张士贵墓志铭》所反映的问题”、“唐代的学士”、“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魏征的史论观”等。
  • 瘴疟指南

    瘴疟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重生肆天下

    废材重生肆天下

    师傅在她眼前被诛,魂飞魄散,尸体被化成一滩浓水。她家族里背叛的池家人里应外合,将整个池家从大陆的历史上颠倒黑白。她走投无路的寻找着虚无缥缈的“屠殇”,找着没人见过的屠殇。当被肆虐一生,惊艳重生,必反手负天下。池艾看着眼前这个惊艳的妖孽男子:“这如花似玉的,我也算是为民除害了。”少女点点头啧啧的说道。“是,除暴安良。”妖孽男子低了低眉眼,浅笑。
  • 我的爱人是牛郎

    我的爱人是牛郎

    什么?第一次喝醉酒竟然就发生了无论如何后悔是来不及了,不过幸亏眼前的帅哥还是很养眼的。可他竟然是......?!而且是很贵的那种。她,父母心中的乖乖女,闺蜜眼中的女汉子,同事口中的冷面女罗刹。……这一切太让她崩溃了。更加无语的是,这位身娇肉贵的郎竟然闯进了她的生活……天哪,她该怎么办
  • 西游杂谈

    西游杂谈

    当西游变成修真,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了···——————“来吧,如来!”孙悟空猛然跳起,挥棒向天!闪电飘过~~~~那个身影,永恒在传说之中!曾经的热血,锋芒依在!让我们再战全新的修真西游!留吻全新力作,砸票求包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