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4600000020

第20章 遇见精神的出生地(1)

我从滚滚红尘中走来,厌倦了浮华声色,内心渴望一份安宁和平静,于是风华旋裹的氛围随着心境而转变,我终于做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断了尘缘,皈依佛门,法名演音,号弘一。

遇见精神的出生地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疲惫劳乏的心需要一片可依托的精神胜地,当我们遇见精神的出生地,就终于可以卸下重负,感受内心的宁静与安然。

我一生中的大部分岁月都是在南方度过的,这其中,杭州是我人生道路发生重大转变的地方。作为一名高校的艺术教师,我在浙一师的六年执教生涯中业绩斐然;作为一个诸艺略通的人,那段时期也该算我艺术创作的一个鼎盛期吧。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杭州,我找到了自己精神上的归宿,最终步入了佛门。

1912年3月,我接受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次年更名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务长经亨颐的邀请,来该校任教。我之所以决定辞去此前在上海《太平洋报》极为出色的主编工作,除了经亨颐的热情邀请之外,西湖的美景也是—个重要的原因。经亨西湖。

我那时已人到中年,而且渐渐厌倦了浮华声色,内心渴望着一份安宁和平静,生活方式也渐渐变得内敛起来。我早在《太平洋报》任职期间,平日里便喜欢离群索居,几乎是足不出户。而在这之前,无论是在我的出生和成长之地天津,还是在我“二十文章惊海内”的上海,亦或是在我渡洋留学以专攻艺术的日本东京,我一直都生活在风华旋裹的氛围之中,随着这种心境的转变,到杭州来工作和生活,便成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1918年8月19日,农历7月13,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我便于这一天在虎跑寺正式剃发出家了,法名演音,号弘一。

到了9月下旬,我移锡灵隐受戒。正是在受戒期间,我辗转披读了马一孚送我的两本佛门律学典籍,分别是明清之际的两位高僧藕益智旭与见月宝华所著的《灵峰毗尼事义集要》和《宝华传戒正范》,不禁悲欣交集,发愿要让其时弛废已久的佛门律学重光于世。可以说,我后来的一切事物就是从事对佛教律学的研究,如果说因此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正是由此开始起步的。

对于我的出家,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我为此过作了详细的介绍,无论如何,这在我看来,佛教为世人提供了一条医治生命无常这一人生根本苦痛的道路,这使我觉得,没有比依佛法修行更为积极和更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当人们试图寻找各种各样的原因来解释我走向佛教的原因之时,不要忘记,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正是来自于佛教本身。就我皈依佛教而言,杭州可以说是我精神上的出生地。

初到世间的慨叹

最初来到世间,我带了一颗澄澈的心,世事的浮躁迭起,让我疲乏,于是一声长叹之后,我终于让灵魂重回清澈的大光明境界,从此莲花静开心从容!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更加显赫了。但是,他为官不久,便辞官返乡了,开始经商。他在晚年的时候,虔诚拜佛,为人宽厚,乐善好施,被人称为“李善人”,这就是我的父亲。

我是光绪六年(1880年)在这个平和良善的家庭中出生的。生我时,我的母亲只有0岁,而我父亲已近68岁了。这是因为我是父亲的小妾生的,也正是如此,虽然父亲很疼爱我,但是在那时的官宦人家,妾的地位很卑微,我作为庶子,身份平待遇给我带来的压抑感,然而只能是忍受着,也许这就为我今后出家埋下了伏笔。

在我5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没有了父亲的庇护和依靠,我与母亲的处境很是困难,看着母亲一天到晚低眉顺眼、谨小慎微的度日,我的内心感到很难受,也使我产生了自卑的倾向。我养成了沉默寡言的内向性格,终日里与书作伴,与画为伍。只有在书画的世界里,我才能找到快乐和自由!

听我母亲后来跟我讲:在我降生的时候,有一只喜鹊叼着一根橄榄枝放在了产房的窗上,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而我后来也一直将这根橄榄枝带在身边,并时常对着它祈祷。由于我的父亲对佛教的诚信,使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接触到佛教经典,受到佛法的熏陶。我小时候刚开始识字,就是跟着我的大娘,也就是我父亲的妻子,学习念诵《大悲咒》和《往生咒》。而我的嫂子也经常教我背诵《心经》和《金刚经》。虽然那时我根本就不明白这些佛经的含义,也无从知晓它们的教理,但是我很喜欢念经时那种空灵的感受。也只有在这时我能感受到平等和安详!而我想这也许成为我今后出家的引路标。

我小时候,大约是六七岁的样子,就跟着我的哥哥文熙。由于我们家是书香门第,又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官商世家,所以一直就沿袭着严格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哥哥对我方方面面的功课都督教得异常严格,稍有错误必加以严惩。我自小就在这样严厉的环境中长大,使我从小就没有了小孩子应有的天真活泼,疑我的天性也遭到了压抑而导致有些扭曲。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这种严格施教,对于我后来所养成的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是起了决定作用的,而我后来的一切成就几乎都是得益于此,也由此我真心地感激我的哥哥。

当我长到八九岁时,就拜在常云政先生门下,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开始攻读各种经史子集,并开始学习书法、金石等技艺。在我十三岁那年,天津的名士赵幼梅先生和唐静岩先生开始教我填词和书法,使我在诗词书画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功力也较以前深厚了。为了考取功名,我对八股文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因此得以在天津县学加以训练。在我十六岁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思想,过去所受的压抑而造成的“反叛”倾向也开始抬头了。我开始对过去刻苦学习是为了报国济世的思想不那么热衷了,却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戏曲,也因此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票友。在此期间,我结识过一个叫杨翠官家包养,再后来又嫁给一个商人作了妾。

由此后我也有些惆怅,而那时我哥哥已经是天津一位有名的中医大师了,但是有一点我很不喜欢,就是他为人比较势利,攀权倚贵,嫌贫爱富。我曾经把我的看法向他说起,他不接受,并指责我有辱祖训,不务正业。无法,我只有与其背道而驰了,从行动上表示我的不满:对贫贱低微的人我礼敬有加,对富贵高傲的人我不理不睬;对小动物我关怀备至,对人我却不冷不热。在别人眼里我成为了一个怪人,不可理喻,不过对此我倒是无所谓的。这可能是我日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的决定因素!

艺海畅游的乐趣

人类的情欲像一座煤矿,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方式,将自己的欲望转变为巨大的能量。我畅游艺海,就像我后来皈依佛门,只是一心清净的不是吟诗作画,而是修一颗无为淡雅心。

有人说我在出家前是书法家、画家、音乐家、诗人、戏剧家等,出家后这些造诣更深。其实不是这样的,所有这一切都是我的人生兴趣而已。我认为一个人在他有生之年应多学一些东西,不见得样样精通,如果能做到博学多闻就很好了,也不枉屈自己这一生一世。而我在出家后,拜印光大师为师,所有的精力都致力于佛法的探究上,全身心去了解禅的含义,在这些兴趣上反倒不如以前痴迷了,也就荒疏了不少。然而,每当回忆起那段艺海生涯,总是有说不尽的乐趣!

记得在我十八岁那年,我与茶商之女俞氏结为夫妻。当时哥哥给了我三十万元作贺礼,于是我就买了一架钢琴,开始学了上海法租界,由于上海有我家的产业,我可以以少东家的身份支取相当高的生活费用,也因此得以与上海的名流们交往。当时,上海域南有一个组织叫“城南文社”,每月都有文学比试,我投了三次稿,有幸的是每次都获得第一名。从而与文社的主事许涣元先生成为朋友,他为我们全家在南城草堂打扫了房屋,并让我们移居了去,在那里我和他及另外三位文友结为金兰之好,还号称是“天涯五友”。后来我们共同成立了“上海书画公会”,每个星期都出版书画报纸,与那些志同道合的同仁们一起探讨研究书画及诗词歌赋。但是这个公会成立不久就解散了。

由于公会解散,而我的长子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不久后我的母亲又过世了,多重不幸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于是我将母亲的遗体运回天津安葬,并把妻子和孩子一起带回天津,我独自一人前往日本求学。在日本我就读于日本当时美术界的最高学府——上野美术学校,而我当时的老师亦是日本最有名的画家之一——黑田清辉。当时我除了学习绘画外,还努力学习音乐和作曲。那时我确实是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那是一种真正的快乐享受。

同类推荐
  • 圆满

    圆满

    人生难以圆满,然而,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是另一种圆满。本书从十个方面,从人生观出发,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放下,珍惜光阴,接受缺憾获得圆满。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热门推荐
  • 黄河启示录传奇

    黄河启示录传奇

    这是一部记录我国60年巨变的作品,从1942-2002,三个家族六十年的恩恩怨怨,映射出一个时代的巨变,在这种巨变的影响下,他们的爱情亲情将受到如何的影响,六十年后还能释怀吗?
  • 理想韩娱

    理想韩娱

    再次来到曾经追随的青春身边,这次又会怎样........(我不是专业写手,随手写写,缅怀我的青春而已。)
  • 法相金身道

    法相金身道

    九域蛮荒,凌霄之上的仙宫,只剩残骸断瓦,却已是仙道已无,蠂
  • 力量与速度

    力量与速度

    在茫茫混沌空间中,漂浮着四个宇宙天体,我们叫作第一宇宙、第二宇宙、第三宇宙和第四宇宙。我们又称第一宇宙为源宇宙,它是一切的源头又是一切的尽头,而第二宇宙和第三宇宙便是我们神话传说中天界与幂界,而我们人界就是第四宇宙,其实不管是天界还是幂界,或者人界都是源宇宙衍生出来的,源宇宙通体由反物质构成,而天界、幂界、人界都是由正物质构成,正反一体,源宇宙在正常情况下是看不见的,只有掌握了反物质的宇宙强者才能看的见,而要想进入其中则必须满足正反物质之间可以随意转换的条件,否则永远也进不去。源宇宙是掌控往生源点,所有生灵死后的灵魂能量都会回归源宇宙,原本这世上并没有轮回,只是一种能量的回归,但是由于三界强者对源宇宙的干扰,人为地制造了往生轮回,虽然对源宇宙来讲,能量总和不会变,但是原来的秩序已经被打破了,所以才有了源宇宙控制权之争,掌源宇宙者掌轮回,这是许多终极强者梦寐以求的终极权利。
  • 星与海的童话:星泪之海曲

    星与海的童话:星泪之海曲

    她盯着他的脸,老想在他的脸上找到自己的存在,可又令她失望。分离已经长久,许多东西都已改变;距离实在遥远,纵使相遇也不相识。也许,这就是命运。她想起前人的教诲和哀怨:千年的分离算不了什么,漫长而孤独的等待也并不可怕,最折腾人的莫过于咫尺天涯。她的守侯虽是时日尚浅,但是她也感受到无奈。祖先们的血液在她体内流淌,祖先们的痛苦在她心里滋生。她不愿接触那种孤寂,更不愿背叛她的命运……
  • 呵呵,傲娇的他

    呵呵,傲娇的他

    她手里捧着一件白色棉麻衬衣对他说:“这件衣服是我一针一线亲手……”他的眼底刚闪过一丝惊喜和感动,却又听她道:“一针一线亲手用缝纫机做出来的……”“……”缝纫机是什么鬼……那难道不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没办法,谁让她是学服装设计的大学狗。而他偏巧是国内顶级服装品牌Chiffon的太子爷。
  • 酷宝来袭:爹地,别太坏!

    酷宝来袭:爹地,别太坏!

    "七年前,夏明微和陌生人一夜春宵,七年后她带着儿子强势回归!云谦洛,云家二少,传闻风流浪荡,不学无术,实际却是跨国公司凌厉风行的幕后总裁,意外撞上一个和自己完全一样的小鬼头!高手过招,她狡猾如狐狸,看着面前的云谦洛,轻声说道:“跟我结婚。”“理由?”“轻佻败家的二少与水性杨花的本小姐难道不是绝配吗?”他腹黑一笑,小狐狸终于上钩了:“女人虐我千百遍,我待睡你如初恋!”云二少宠妻语录:“她需要资金,我便为她建立一个商业帝国,她需要后盾,我便为她送去整个军队,她想要对抗宿命,我便为她搅动风云。”他说:“我的人,我都舍不得动她一丝一毫,谁敢伤她一分。”"
  • 杨子西游记

    杨子西游记

    <杨子西游记>共八卷,今将第一卷<杨子收徒>上传,希望大家喜欢。<杨子收徒>讲的是杨子为了去西方无极之地寻找真经,于是收徒张孙,孙二,小卢等,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走过百树窟,乱坟岗,祖家庄,时空山,完满完成任务。<杨子西游记>是一部集幽默,搞笑,穿越,正义于一身的虚拟小说,以飨大家。
  • 快穿之男配不要逃

    快穿之男配不要逃

    一百种男人的一百种攻略法则,每天都在给男配洗脑这个女配很辛苦,今天又在找男配惹~为了回家的纤纤少女,在系统君的选召下,穿梭于一个又一个小说世界:校园小清新文/豪门女配逆袭文/黑道总裁文/嫡女重生复仇文/古言np文/末世女主文/修仙玛丽苏文---现实世界各系少女角色扮演:柔弱白莲花--冷艳傲娇女(反差萌)--温婉淑女--甜美萝莉(弱娇萌)--腹黑女--天然呆--精分少女(一面神女,一面妖女)--女王回归各系男色攻略:校园王子—鬼畜叔叔—温润学长—老大—邪魅总裁—闷骚阴郁兄长—忠犬痴汉—邪教教主/王爷/将军/神医/天下第一公子/首富/杀手—冰山。帝王—腹黑偏执狂—傲娇正太—纯净仙师。
  • 下一世纪初

    下一世纪初

    一场车祸,她能否记起他和她当初的约定?平凡女生竟摇身成了千金小姐,却殊不知道,自己的男友和姐姐相恋,一场风波必将再次掀起,一场虐恋必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