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4200000010

第10章 三书并记

余家虽曾殷实一方,但自1938年3月父亲去世之后,家境日渐清落。及至我启蒙,即住在街道路北的院庭,街道路南的另一院,曾是过世的三叔父住的,早已连同庄基典卖于现在的朱家了。当时的北院居家,曾是标准的北方四合院。我和母亲住在东厢,二叔父一家住在西厢,北边堂屋住着留着稀疏胡子性格活跃的祖父;正厅上挂着三个黑底金字的大匾,是什么名流送给祖上的;厅门是六屏二开,门的下部有人物浮雕,上部是空心镂花,匾和厅门的油漆都已脱落,匾上的金字已淡然无光,而且厅门已露出木质年轮纹,多处见到裂口。回想起来,颇感凄凉;南边一栋四间房,自东向西是车房、磨坊、农具房和牲畜房。四合院以外的北边和西边,有一个相连的拐弯形大空园子,也是属于张家的,但已经荒芜了,时有野兔出没,不知原来是花园还是庄基,不过作庄基似乎太大了点。

我六岁就学,偌大的红布书包是母亲亲自为我缝制的,背着它直打腿,里面装着六块鸡蛋大小的四方纸片,上面是启蒙老师李老先生用秃笔写的“日、月、星、天、地、人”六个字,后来纸片多起来,但都是纸片。

几年后的一天,我心血来潮,就在北边空园子的堂屋北檐下靠着墙的一个角落用砖砌起一个小砖桌和小砖凳,是母亲帮我砌的。桌面有两块砖大小,这并排着的两块砖面,便是我的“纸”了;母亲给了我一个有缺口的碗,权作“砚”,里面加上水,泡上黄土,即是“墨”,那里有用不尽的黄土。桌面小,原本也矮,土砚台自然放在地上,用起来倒也方便;一枝七紫三羊,就写起来。那是一个幼小心灵无限欢乐的小天地。有一天傍晚,我记得是个初夏的傍晚,太阳已经下了大园子的西墙,晚霞染红了高高的天空,我又高兴得坐在我的小字台前了,张开了稚嫩的幻想翅膀,任凭彩色的影幻在晚霞中翱翔。正写着字,突然响起了沉闷的隆隆声,是日本飞机来了,吓得我扔下笔就跑,唯恐炸弹落在小砖桌上。原本放在地上盛“墨”的碗,被我在惊慌中踢碎了,心爱的“墨汁”洒了一地,也溅满了妈妈给我新作的浅圆口布鞋,为了这件事,我伤心地哭了好久。后来还是妈妈找了一只木碗,妈妈说:“木碗是不怕日本飞机的”,我一下子也乐了,这场风波才算平息。

1948年7月,二婶去世,时年29岁,此后家境更加清淡,这年我12岁,已算是村里“有文化”的人了。年末下了一场大雪,房前屋后到处是雪堆。在春节前夕的一天,我听到一个人说共产党是红头发,绿眼睛,长舌头。正在惊恐之时,一个人要我写对联,但我们都不知道要写什么词,为难了好一阵子。春节过后,我便收集民间对联,走访邻村近社。母亲为我订了一个用针线装订的白麻纸本子,要我记录。尚记得有“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一首。初中一年级时,班长张雅兰是我小学时的同学。班上办壁报时用毛笔抄文字总少不了我。有一次报头没有画,张雅兰要我画,画的是海洋和太阳。贴出去一看,直害羞,因为在画面的右下角有一朵小浪花,画得像个松树枝。这个松树枝的小海浪在我记忆里一直保存了50年。初中毕业那年,学校曾组织课外学习小组。我加入了哲学组,初次接触到胡绳、杨献珍、孙定国的文章,后又学习艾思奇的文章。这个组到高中一年级时还断断续续学习过,可由于我是参加排演《穷人恨》、《梁秋燕》的伴奏,也热心于读《红楼梦》,就把哲学学习搁置了。但哲学学习影响了我的一生。在大学时经常用很多时间苦读哲学著作。

古诗的学习启蒙于中学。考大学时,语文试卷里就有对《石壕吏》的翻译和思想分析一题,这组古典文学试题可让我抓了一把,高兴极了。究竟何时开始写自己的诗,已记不清了。去年在编选诗集时,在日记本里发现一首1954年写的《月逢月圆辞楼地》的诗,而收到《诗选》里的诗是从1957年开始的,全集收入古体诗歌83首,新体诗5首,词8首,楹联14幅,共计110首。时间截至1999年底。这些作品未必都是好东西,但她寄托着我对自己生活的情思。

改革开放的光芒,照亮了书画文艺的大道,也打碎了羁绊我思想的枷锁,使我对书画等艺术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深化、提高的时期。

我深感,一个真正的书画艺术家必须受到良好的审美训练,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一个人审美水平和作品内涵的首要条件,当然书画技巧也是必要的,也应予以操练和提高。所以愿意投身书画的人,在学习技巧的同时要学习美学(Aesthetics,准确地应译为“审美学”)知识,以期在理性的高度上为书画提高打下基础。

审美观的形成和世界观一样,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指望一个“五年计划”或“十年规划”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学习书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禀赋,二是刻苦。这两点是我在书画函授大学给学员们讲的,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认为“时间”的磨炼和艺术的长期沉淀是必不可少的。在下深以为然,比如20年或更多时间,这已为中国几千年的书画史实所证明。

一个人审美意识的形成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观方面有一个所谓“悟性”。悟性中有一个方面就是“禀赋”。但禀赋只有与美的事物相接触时才能显现出来。并非西方“生而知之”的“主观派”的观点。前面所谈到的“刻苦”也属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即是美的事物,它存在于主观之外,这是审美意识的来源,是促进或延缓审美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战国荀子说“无伪则性不能自美”。他的“伪”即指美的事物,他的“性”即指人的主观。此外我感到家庭条件虽属客观条件,似应特别提出,因为它在一个人审美意识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诸如王献之之出自王羲之之家。

书写技巧对审美意识是从属关系。技巧有相对独立性,二者并非绝对统一,但归根到底是反映审美意识的工具。良好的审美意识修养会通过良好的技巧反映到书画作品里。许多书画文艺评论家的字画作品也算不了上乘,其原因也是技巧的相对独立性在起着作用。

与逻辑思维的社会意识、科学意识不同,“情”在审美意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以及书画作品创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对大自然没有爱“情”,对人类没有热“情”的人是不可能从事美学工作的,他可能是一个生活单调的优秀科学家,但绝不会成为审美家。至于书画作品,更是离不了“情”。“情”不深的书画作品称不上作品。我是把传统书画中的“神”的概念并入“情”来理解的。因为“神”这个概念自从顾恺之从先秦哲学中引入艺术领域之后,一直作为衡量书画艺术品的重要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它未涉及“神”在审美意识形成过程中以及书画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以书画为例,这些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个性的反映,它反映着中国特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情趣,自然它有着自己的审美原则。对于它的理解、研究、欣赏都要立足于汉文化,从这些艺术的内部去寻找它的特征、规律,诸如它的本源、演化、规律、特征等,从中得出结论,指导创作和欣赏。引用国外理论,尤其是西方的美学理论是为了使我们从它的观点、方法中得到启示,并与汉艺术的特征进行对比,运用它们的成果(比如构图等)丰富自己,从而促进书画艺术的发展,而不是用西方的美学观点来批评中国的艺术,更不能把他们对中国作品的某些结论作为自己对中国艺术论述的根据。

以上所述,只是我在书画道路上的一些足迹和体会,未必都对,只是希望把自己展现给朋友,借此《诗选》、《书画集》、《墨丹》三本书出版的机会,权作并记,不到之处敬请同仁斧正。

2001年3月于西安长庆

同类推荐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当代中国译制

    当代中国译制

    有人说如果没有翻译,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到中国;如果没有翻译,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不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说译制是电影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那么译制工作者就是世界电影的普罗米修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译制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翻译或者配音,因为诸多的译制生产元素,再加上生产之外的政策要素和市场要素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译制文化。显然,当代的译制文化不仅仅涉及外来作品的引进,而且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国产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由此才能说明译制的全部意义。希望通过此书,把我们对译制工作的热爱、体验和认识奉献给广大读者。
  •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客家山歌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其功能具有隐秘和公开化的两重性。因为是唱歌,可以解释为艺术的虚构,因而有隐蔽性;但是,又因为是面对面的唱和,对方也可以理解为真情直露。作为娱情的手段和作为传情的渠道,是合二而一的。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热门推荐
  • 夏纪不忧伤

    夏纪不忧伤

    2014年8月3日,九国航空JH130号消失事件轰动了全球夏纪,一知名电视台主编,跟踪采访了九航JH130号消失事件后的全过程在一次采访遇难者家属的过程中,她无意中得到一厚重的日记本,然而令夏纪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本日记,改变着她的一切…………
  • 人权之上

    人权之上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人类肆意妄为的享受着身为大陆霸主的特权。当然若是《人权至上》条约原件毁坏,那么异族的革命也必将到来...
  • 赤龙帝士兵

    赤龙帝士兵

    迷茫是每一个人都会有。主角不知道何时开始有了迷茫,也许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只是不自知。看主角如何在强敌面前,打出最强赤龙帝‘士兵’。
  • 水煮红楼

    水煮红楼

    本书以《红楼梦》的人物和情节为框架,在虚拟的“大观园时装有限公司”里搬演了一幕幕生动的职场活剧,为读者展示了管理学的真相,解答了一系列家族企业管理常遇到的难题。
  • 首长大人:绝世宠妻

    首长大人:绝世宠妻

    为了忤逆家里的长辈,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背叛了和自己刚领证老公,却没想到将自己带走保证会爱护自己疼爱自己的男人确实骗人了,最终死在那个男人的手里,那个男人死在了自己老公的手里。再次醒来,回到了刚认识他的那一年,那么熟悉的场景,这生再来一次绝对不会背叛这个将自己宠上天的男人。
  • 如果我是一尸婴

    如果我是一尸婴

    我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更改了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从阴谋的初现,一直到阴谋的结束,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存在在一个阴谋的旋涡中!
  • 起人三界

    起人三界

    给兔子按摩换血喝,浇满身的粪便看熊打架,还要模仿蛇争宠!杜清这辈子都想不到,一个起人的名字带给了他怎么的变化。专业演员来到异世,且看他怎么演绎别人的人生。
  • 尖耳朵的莫格

    尖耳朵的莫格

    加莉娜没有丝毫表情地叹气,这个精明而危险的家伙偶然间透露出的疲惫感引起了莫格哈尼的注意。那时的情景,莫格哈尼一定终生都无法忘怀吧。加莉娜的手里,握着曾经珍视的人留下的东西,她眯起眼轻声诉说。莫格踏上了旅途,连同加莉娜一起。古怪又孩子气的精灵少年,以及散发着危险气息的女人,童话般的奇幻冒险即将起航!
  • 旋风少女续写之以牙还牙

    旋风少女续写之以牙还牙

    百草打败了婷宜,她和若白的爱情遇到重重考验,他们能否坚持他们的美丽爱情呢?*(本文开头几章和其他作者的一样,有时楼楼还会借鉴,但后来就不一样了,欢迎欣赏!)
  • 食品营养与卫生

    食品营养与卫生

    本书主要阐述了各类营养素的功能与各种食物的营养特点;合理的膳食指南与正确的食物加工;特定人群的营养膳食;食谱的编制;食源性疾病与食品卫生管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