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5800000035

第35章 李世民:励精图治的英武帝王

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即唐太宗。祖籍陇西成纪(甘肃静宁西南),后世居陕西武功,系高祖李渊次子。隋末佐父起兵反隋,战功卓著。唐统一战争中的各次主要战役,多为他策划、指挥。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继位皇帝。在位期间,以亡隋为鉴,励精图治,用贤纳谏,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军事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军事战略家。

李世民出身于关陇贵族家庭。先人世为武将,幼时曾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他不仅善读《孙子兵法》,而且“尚威武”,“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是一位颇有卓识远见、并且骁悍勇敢的贵族子弟。他一生的军事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十六岁至十九岁,初历戎阵、小试锋芒。二十岁至二十一岁,佐父起兵,创建唐朝。二十二岁至二十八岁,率军出征,统一中原。二十九岁至五十二岁逝世,运筹帷幄,经略边疆。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出巡边塞,被突厥军包围于雁门。李世民应征入伍,随屯卫将军云定兴赴援。因当时敌军势众,他曾献疑兵之计,说:“虏敢围吾天子者,以无援故也。今宜先后吾军数十里,使其昼见旌旗,夜闻钲鼓,以为大至,则可不击而走之。不然,知我虚实,则胜败未可知也。”云定兴采纳其建议,军至崞县(山西原平),突厥毕始可汗果然解围而去。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李渊受命为太原留守。当时甄翟儿(历山飞)部农民起义军,经常活动于太原地区。李渊率军出击,被起义军包围,李世民率精骑数十,突入重围,救出李渊,复乘势奋击,大败起义军。李世民开始显露出其机智勇敢的军事才华。

李世民虽然镇压了甄翟儿部起义军,但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势不可遏。李渊及李世民等有识之士,均已看出隋运将终。遂交结豪杰,网罗人才,暗作反隋准备。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突厥侵犯马邑(山西朔县),隋将拒战不利。李渊身为太原主帅,深恐为此获罪,李世民乃乘机协助其父策划了“晋阳起兵”,北和突厥,巩固后方;东和瓦岗,借为屏障;并出击西河(山西临汾北),以树声威,开仓济民,扩大影响。于是从者日众,兵力剧增。遂建大将军府,李渊自为大将军,以长子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各辖三统军。当年七月间,李渊率军三万,由太原沿汾水南下,进军关中。当军至贾胡堡(山西霍县西北)时,连日阴雨,军中乏粮,又得知隋将宋老生已率军两万扼守霍邑(山西霍县)。屈突通率军一万守河东(山西永济西)。并传闻刘武周将袭太原。裴寂等认为前有阻兵,后有被袭可能,虽联合瓦岗李密,但并不可靠,于是建议撤回太原。李渊同意退军。李世民极力反对,他说:“今禾菽被野,何忧乏粮。老生轻躁,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忘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人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并进一步分析利害说:“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五日”。经他苦谏,李渊终于改变决心,继续前进。在霍邑大败隋军,俘宋老生及所部数万人。霍邑之役,是李渊成败的关键之战。如稍一迟疑,则将失去乘虚战机。这次的胜利,既补充了军力,又振奋了军心,也挫丧了隋军士气,为尔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宋人评论说:“霍邑之战,唐事几败而成,太宗由此始定霸业。”

霍邑获胜后,李军乘势直下临汾、绛郡(山西新绛)、龙门(山西河津),包围了河东。由于屈突通据城固守,久攻不下乙李世民认为“兵贵神速”,应乘虚从速入关,不能坐顿坚城,徒耗日月。李渊乃留一部兵力围城,率主力西渡黄河,命李世民经略渭北。李世民军到之处,隋军皆降,又收编当地农民起义部队,不久就号称“胜兵九万”,屯于洛阳,与李建成军东西相对,对长安形成钳形合围。此时,李渊原在关中的贵族及当地豪强,也均率部响应,并由李世民指挥。十一月初九攻占长安,次年,李渊称帝,国号唐,改元武德。以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

在创建唐王朝的战争中,李世民虽立有大功,但仍位为部将,在李渊直接领导下执行作战任务。唐王朝建立之后,天子不便亲征,太子建成也需在京城襄理军国政事。李世民遂以军事统帅的身分,指挥唐军主力,担负起统一中原的主要作战任务,共领导了四次战略性战役。

薛举集团盘踞陇右(甘肃兰州、天水一带)地区,自称秦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六月,李渊称帝不久,薛举就率军进攻泾州(甘肃泾川)。李世民率军拒之于高土庶(陕西长武北)因恃众轻敌,在浅水原被薛军。李世民返长安休整。适薛举病死,其子薛仁杲继位,屯军折土庶(甘肃泾川东北)。当年冬,李世民再度率军击薛仁杲,双方对峙于高土庶。李世民接受失败的教训,决定改用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指导。薛军大将宗罗喉多次挑战,李世民均坚壁不出。相持六十余日。薛军粮尽,其将梁胡郎来降。李世民认为战机已到。命梁实设阵浅水原以诱薛军。宗罗喉果然尽力来攻。梁实扼险固守,急切难下。李世民见薛军已疲,又派庞玉在浅水原南布阵,宗罗喉掉头来攻,李世民自率主力自浅水原北侧击薛军,形成前后夹击,薛军大败溃逃。李世民认为“破竹之势,不可失”率军急追,包围了折土庶。最后薛仁杲被迫投降。

战后,诸将以为李世民舍掉步兵,又无攻城工具,能一战而胜,表示惊异,世民说:“罗喉所将皆陇外之人,将骁卒悍,吾特出其不意而破之,斩获不多。若缓之,则皆入城。仁杲抚而用之,未易克也;急之,则散归陇外,折土庶虚弱,仁杲破胆,不暇为谋,此吾所以克也。”浅水原之役是李世民所指挥的一个杰出战役,先疲后打,后发制人是其特点,在作战指导上制造敌人暴露翼侧作为突击点。敌既败之后,又以精骑猛追,使敌无喘息机会。无组织抵抗能力,这样出色的指导,是建立在深刻分析敌情和正确判断敌情的基础上的。先疲后打的方针,是兵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体现,李世民通过这次战役,指挥才能进一步得到锻炼。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四月,马邑刘武周在突厥唆使下向唐发动进攻,袭取了榆次(山西榆次)。此时,易州(河北易县)宋金刚被窦建德起义军击败,投附刘武周,武周令金刚攻取太原,唐军连连失败,晋州(山西临汾)以北,除汾州(山西汾阳)外,全落入刘军之手。河东形势紧张,关中震动,唐朝在决策上有所争论。李渊认为“贼势为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李世民反对其父的消极决策,认为“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资。”请求自率兵去讨平刘武周,恢复河东。

李世民在十一月利用坚冰,自龙门渡河,屯军柏壁(山西新绛西南)。与宋金刚军主力对峙,秣兵休马,坚壁不战。十二月,李世民派军邀击宋军于美良川(山西夏县北),不久,又亲率轻骑,间道夜趋安邑,全歼该地宋军。唐军士气甚振,诸将请求李世民出战,李世民认为时机不到,分析情况说:“金刚悬军深入,精兵猛将,咸聚于是,武周据太原,依金刚为扦蔽。军无蓄积。以掳掠为资。利在速战。我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分兵汾、隰,冲其心腹,彼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当待此机,未宜速战。”次年一月,唐军击降王行本;又派军击败刘军于汾州地区,进至石州(山西离石),战略形势转为对唐军有利。四月,宋军粮尽,被迫北逃。李世民军乘势追击,紧追不舍。一昼夜行二百里,大小数十战。进至高壁岭(山西离石南)时,刘弘基执辔劝谏世民说:“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李世民认为“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不听劝阻,继续追击,追及宋金刚于雀鼠谷(山西介休西南),一日八战皆胜,俘斩宋军数万人。时李世民已二日不食,三日不解甲。以后,又追歼宋军残部于介休,宋将尉迟敬德等降,刘武周、宋金刚逃向突厥,河东遂平。

柏壁之役,李世民再次采用后发制人,先疲后打的作战指导,取得胜利。其在追击时的不畏难险,不惧疲劳饥饿的穷追猛打的战斗精神,在历代战例中,也不多见,给后人以极有益的启发。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率军东进,包围了洛阳。洛阳守将为王世充,此时已废杨侗自称郑帝。被围后,派人向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夏王窦建德求救。窦建德恐王世充灭后唐将攻己。遂一面出兵赴援,一面派人劝说李世民解围。李世民军久攻不下,士气不高,将士疲惫思归,李渊也有休兵之意。但李世民认为“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不同意撤军,并宣布“洛阳未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以示决心。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窦建德率军十余万西救洛阳,屯军在成皋西源,唐军在坚城不下、强敌骤至的情况下,内部有两种不同主张:一是主张围攻洛阳,据险以阻窦军,相机击破,可以一举两克;一是认为有腹背受敌危险,主张退据新安,暂取守势。李世民同意前一意见,不同意后一种意见,并进一步分析情况说:“世充兵摧食尽,上下离心,不烦力攻,可以坐克,窦建德新破海公,将骄卒惰,吾据虎牢,扼其咽喉,彼若冒险争锋,吾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战,旬月之间,世充自溃。城破兵强,气势自倍,一举两克,在此行矣。”

世民决心既定,使李元吉率军主力续围洛阳,李世民率精兵三千五百人,东趋虎牢。世民常逼近窦军,亲侦情况,并常以小部队,袭扰窦军。窦军阻于虎牢,月余不得进,数战不利,将士思归。唐军又袭其粮运,俘其大将张青特,士气更为低落。李世民得谍者报告窦军将乘唐军马草用尽,到河北牧马之际,袭击虎牢。李世民将计就计,率一部兵力,北渡黄河,察敌形势,留马千匹,牧于河边,以诱窦军。窦建德果然尽出其军,在汜水东岸布阵,北依黄河,南至鹊山,正面宽约二十里,有一举而攻下虎牢之势。唐将有的怯战,李世民分析形势说:窦军“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今渡险而嚣,是无纪律,逼城而陈(阵)。有轻我心:我按甲不出。彼勇气自衰,陈久卒饥,势将自退,追而击之,无不克者。”

果然,窦军列阵,自晨至午,士卒疲乏,多坐于地上,并争饮水,队伍混乱。李世民令宇文士及率轻骑三百由北向南驰行,并预示他如敌阵严整不动,即行回军,如阵势动摇,即乘势冲击。宇文部行动后,窦军阵势动摇,唐军放牧的马也恰好回营,唐军遂全军冲击,李世民亲率精锐直冲窦军大营,窦建德正在朝会,仓促应战,遂大溃败,唐军追击三十里,俘窦建德及其将兵五万人。唐军回师洛阳后,以窦建德示王世充,王不得已请降。李世民一举两捷,虎牢一战而平定夏、郑两国。这次战役的胜利,在于李世民审时度势坚持既定战略方针,毫不动摇;在战役指导上除仍采先疲后打的办法外,又有试阵方法察敌虚实,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中央突击窦军心脏的战法,都是很出色的。

窦建德被俘后为李渊杀害,激起其旧部刘黑闼等再度举义反唐。先后击败唐将李神通、李世绩,俘薛万均、李玄通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又恢复了窦建德故地,以漓州(河北永年东南)为都,自称汉东王。李世民率军进击刘黑闼。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三月,在进行了短期的、互有胜负的一系列战斗后,双方对峙于沼水两岸。李世民仍采用后发制人的方针,主力坚壁不战,而派遣部分兵力断绝刘军粮道。他判断刘军在粮尽后必来决战,派人在沼水上游筑堰,准备在刘军渡河时放水。相持六十余日后,刘黑闼因缺粮被迫南渡沼水强攻唐军。当渡河时,唐军决堰并进行反击,刘军大败,“斩首万余人,溺死数千人”。刘黑闼率残部北逃突厥,河北平定。

当年秋,刘黑闼再次进军河北,为李建成歼灭。江汉地区的萧铣集团和江淮地区的辅公柘起义军,也先后为李世民等平定,其余较小割据势力纷纷降唐。唐的统一全国战争,基本上胜利结束。从战争整个过程看,主要的几支反唐武装力量,都是在李世民领导的四次战略性战役中被消灭的。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在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支持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长兄、太子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李渊被迫“处之元良(太子),委之国事”。八月间李世民正式即皇帝位,李渊退为太上皇。次年改元贞观。

李渊在位期间,李世民一贯亲自统军,东征西讨,冲锋陷阵。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其军事活动发生了变化,从直接指挥作战转为运筹帷幄、对战争进行战略指导。

突厥是北方强大的民族。隋末,全国分裂,突厥利用形势,时有内犯,使北方各割据势力多向其臣服。唐朝建国后,突厥进犯不断,李世民即位后,突厥颉利可汗亲率大军十万,直抵长安附近,京城戒严,李世民因国内尚需巩固,除严阵以待外,以大量财物赂之求和,在渭水便桥,与之订盟,突厥退军。以后,突厥连年灾荒,牲畜大量死亡,人民逃离;该地的汉族人民,也到处聚结,保据山险。因而突厥内部分崩离析,趋于衰败。李世民遂派李靖、李绩以大军出击,突厥全面崩溃,颉利可汗被俘。突厥亡后,一部北逃,往依薛延陀,一部西逃,进入中亚,向南逃归附唐朝的约十万人。李世民采用羁縻政策,保全突厥部落组织,不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安置在河套一带,仍从事游牧生活。同时,还选择突厥贵族任官,优待颉利可汗。李世民对突厥的这些政策,增加了沿边各少数民族的向心力,请求臣服,共尊李世民为“天可汗”。此后,又相继灭掉薛延陀,击降吐谷浑,平定高昌,战败龟兹。唐在归附的民族地区设羁縻州、府,各由其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县令。这一措施,使唐的边境更加巩固。又执行和亲政策,屡以宗室公主嫁与少数民族首领,这是羁縻政策的另一种形式,有利于文化、经济的交流和促进民族间的关系。其中,以文成公主出嫁吐藩王松赞干布,影响深远,及于现代。

贞德末年,李世民曾利用高丽内讧机会,发动征高丽战争,并亲自带军出征,原拟速战速决,终以高丽军民抵抗,数月之久,天寒粮尽,被迫回军,唐军颇有损失。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大置舟舰,准备发兵三十万,再征高丽,未及出兵,而李世民于次年病死。对高丽的战争,是李世民晚年的一次错误军事行动。当时房玄龄曾评之为“所存者小,所损者大”。

同类推荐
  • 中国大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科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陈永贵传

    陈永贵传

    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记述了陈永贵从一个穷苦农民成长为全国劳模,直至升任中央高层领导的非凡人生。生动展示了他带领大寨人艰苦创业的感人经历,记述了大寨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后,学大寨运动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也记述了“文化大革命”中大寨推行“左”倾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陈永贵晚年的反思。
  • 军事家成长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

    编者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相信孩子们会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些军事家的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 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间谍

    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间谍

    也许是无情的战争造就了他们,也许是特殊的职业为她们戴上了神秘的光环,她们大多集美丽。狡黠。勇敢、坚毅、敏捷的物质于一身,她们擅长用最有效的方式诱捕“捕物”,而采用的武器的智慧与美貌,曾肩负过艳谍使命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这样说过:“秘密战争不能没有女人,除非这个世界只剩下了男人。”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
热门推荐
  • 当黑夜太过漫长

    当黑夜太过漫长

    她是至阴之体,身怀强大的暗黑之力,可笑的是她却心地善良,心怀怜悯。更可笑的是在黑暗中蹒跚挣扎的她,遇到了如同暖春三月般温暖明媚的他,妄图抓住,却不敢靠近。他却轻轻牵起她的手,如果黑夜太过漫长,哪怕长到令人绝望,也一定要相信,黎明一定会降临。
  • 灵鬼志

    灵鬼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酒尽众生

    酒尽众生

    岁月杀星海逆从冰原走出的懵懂終有一日立于大道绝巅
  • 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

    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转未来:绝命异能特工

    逆转未来:绝命异能特工

    公元23世纪2219年—一个绝对理智的世界是怎样的?明明处处光明,她却只能栖身黑暗....她以为自己就要在这混沌的罪恶泥潭中越陷越深时,一次意外,阴差阳错的重生在了一个两百多年前的世界之中!虽是倒退两个世纪的重生,可脑力不减半分,异能爆发,枪支炮弹分分钟虐成渣渣!说她废物?对不起,她只不过是主宰所谓“善人”生死的撒旦;说她残忍?对不起,她只不过是将应得的报应施与恶人的天使。他是隐藏最深的罪渊恶魔,却能为了她,献出自己那颗最柔软的心脏!浴火重生,她再次站在世界的顶端转身回望,再见不到那一抹温暖残缺的身影他曾笑着说过:“你犯下的纯洁罪恶,由我来替你赎过...”
  • 修真神女在都市

    修真神女在都市

    美女火梦雅在一次煤气泄漏事故中开始接触修炼功法,通过不断的强大使自己在大学期间谱写了一段传奇佳话,两段情感,两个男人甘愿为阿雅献身,一段世仇,一个恶魔逼迫阿雅浴火重生。人间悲欢离合,世间善恶美丑一切尽在本书之中。
  • 莫名情妙

    莫名情妙

    拒绝车祸,拒绝重症,拒绝虐心,是因为一直坚信着“平淡”的爱情才是一种幸运。
  • 我爱上了同桌

    我爱上了同桌

    暑假结束,胡彩蝶又迎来了新一次换座位,同桌却是全年级长得最帅的男生,但他脾气不太“好”,多次欺负胡彩蝶,却没想到她渐渐爱上了他……
  • 丑女重生:绝色王妃得独宠

    丑女重生:绝色王妃得独宠

    高中生顾珂意外与秦国宰相之女交换灵魂,遇见了他,这个后来深爱的他。但怨恨,厌恶,是他对她仅有的情感。他的目的就是折磨她,来弥补自己深爱的人儿,就是因为这个丑女他才不能与他的人儿双宿双归,他恨她,他要把她折磨到死!古可儿,我会让你生不如死!!!秦文轩,我会让你爱上我的!!!
  • 青苗

    青苗

    四条人命,谁是真凶?全书用15个POV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