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5800000032

第32章 诸葛亮:智谋化身的蜀国宰相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东汉徐州琅琊郡阳都县(山东沂南)人。

他少怀大志,虽隐居隆中(湖北襄樊北)躬耕于陇亩之间,却博览群书,关心天下大事,他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将相管仲、乐毅自比,可见其抱负所在。

诸葛亮自二十七岁起辅佐刘备创立基业,后为蜀国丞相,直至五十四岁病死军中。近三十年期间,他一直是三国中左右局势、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历史作用仅次于曹操、孙权和刘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卓越政治家,也是我国军事史上的杰出的军事战略家。

东汉末年,封建王朝在黄巾起义的冲击下已是摇摇欲坠,豪强地主,富室军阀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伐,混战不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怀有雄心大志但屡遭挫败的刘备在荆州新野地区聚集兵马,寻访人才。在名士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出来相辅。诸葛亮对刘备提出了著名的,后人称为“隆中对”(也叫草庐对)的战略。

诸葛亮首先概述天下纷争之势:“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指出:自汉室日渐衰微,群雄起而相争以来,曹操击破袁绍,平定北方,挟制天子,号令诸侯,已拥有百万之众,成为势力最强者;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其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有贤能之士辅佐,可以为援而不可相图。

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志,自然与曹操势不两立。只因曹操过于强大,暂时无法相争。而孙权虽不及曹操强盛,但其江东基业已成,不能与其为敌,只可结盟为友。诸葛亮在这里已确立了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的战略格局,这一联合抗曹的战略格局是刘备利用曹、吴矛盾,争取自身生存的关键所在。此后能否恰当地处理三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保持已经确立的战略格局,始终影响着刘备集团的兴衰存亡。

诸葛亮接着分析了荆、益二州的地理位置:“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位于南北要冲,交通便利,是用武之地,而其主刘表无力据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称为“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据此而成帝王之业。其主刘璋和北面汉中的张鲁昏庸软弱,那里的智士能人愿求明主。

诸葛亮选择荆州、益州为刘备攻取的战略目标是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地理、人物等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做出的综合决策。以形势论,曹操和孙权所控制的中原及江南地区都是刘备无法与其争夺的。但荆、益二州却是曹操、孙权尚未抢到手而相对空虚的。以地理论,荆州连接四方易于向外扩展;益州土地肥沃便于建立基业;若将荆、益二州连成一片,进可乘势相攻,退可据险自守,足以与曹操、孙权相抗衡。以人物论,荆州之主刘表徒有虚名,益州之主刘璋,昏庸无能,汉中之主张鲁也难成气候,正是夺取其地的天赐良机。

诸葛亮最后说:“将军既帝室之胄……汉室可兴矣”。指出:刘备有忠义之名,又求贤若渴,如能占据荆、益二州,安抚民众,励精图治,并与孙权结为联盟,待天下有变时,则以荆、益两路人马,兵分两路进取中原。

诸葛亮提出的这个战略规划是要刘备在曹操占天时,孙权居地利的形势下,充分发挥“人和”的长处,聚拢贤才,夺取荆益,内修民政,外结孙权,等待时机统一天下。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个具有初步战略体系的决策系统。有人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重益轻荆,导致了后来蜀国失去荆州拘于一隅而不能进争中原的局面。实际上,“隆中对”作为一个预测型的大决策系统,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不可能是非常精确的。从后来的战争进程看,应该说“隆中对”是当时刘备所能选择的最佳决策系统,是基本符合客观现实的。

对于实现这一战略体系的最终目标——复兴汉室,统一天下,“隆中对”规定了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联合孙吴,共抗曹魏;二是拥有荆、益二州及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实力;三是“天下有变”的可乘之机,这三者缺一不可。而在整个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从未同时具备过这三个基本条件。因此说刘备集团有夺取中原,统一天下的可能只是一种空想。至于荆、益二州孰轻孰重,谁正谁奇,只能待取得二州后再依势而决,因机而变,又怎可预先据此判定蜀汉一国的终局。

“隆中对”作为一个战略决策系统,充分显示出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在我国战略发展史上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诸葛亮出任刘备的军师不久,曹操即率大军攻取荆州,准备渡江灭吴。刘备败退到夏口,处境危急,诸葛亮前往东呈与周瑜、鲁肃一起,说服孙权结成联盟,合力抗曹。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随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取得了东吴的谅解,趁势攻取了荆州,接着又利用刘璋借兵之机,进军益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取得益州。至此,刘备集团从“失众势寡无立锥之地”发展到雄据荆益,虎视中原与曹魏、孙吴相鼎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三国时期极为重要的一年,其风云变幻之莫测,形势转化之急速,都是令人惊诧不已的。试看:正月,刘备率军进逼定军山,老将黄忠力斩曹军大将夏侯渊,迫使曹操放弃汉中。七月,关羽领兵围攻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甚至曾想“迁都”,以避其锋。

其时蜀汉大有西迫长安,东进许昌,扫荡中原,复兴汉室之势。但正当樊城危在旦夕之际,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仓促回防,已然为时过晚,终于败走麦城,被擒而死。荆州为东吴所占。

益州之军出秦川,荆州之兵向宛洛确是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战略规划,可这应在“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基础上实施。刘备攻取益州后,诸葛亮在“安民治蜀,足食足兵”方面很有成效。但对于荆州方面的处理却疏而不当,隐患极深。荆州为兵家必争之地,魏、蜀、吴三方对此都很清楚。孙权曾听从鲁肃“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的主张,将荆州的南郡“借”与刘备,是希图刘备为东吴抵御曹操。后见刘备取得益州,已自成一方之势,孙权便要索回荆州。当“结吴为援”与“占据荆州”这两个隆中对策所要求的基本条件相互冲突起来时,如何使二者兼容并存,是刘备能否实现其进取中原这一最终目标的关键环节。由于存在着抗拒曹操这个共同点,而且东吴的主将鲁肃(其时周瑜已死,由鲁肃代之)也是极力主张联合的。所以如果处理得当,筹划巧妙,那么以共抗曹操来转化孙刘之间的矛盾,保住荆州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但刘备诸葛亮却未能把握住这个关键环节,竟以取得凉州后再还荆州为借口拒绝了孙权的要求。同时驻守荆州的关羽对东吴的态度也十分恶劣,使得孙刘两家由相联变为相争。而对于战略格局的这种重大变化,刘备及诸葛亮又没有应变之策。等到孙权派吕蒙收降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及诸葛亮方才急忙率兵东下,欲与东吴争夺荆州,然而已是“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后果然因为曹操进军汉中,刘备及诸葛亮恐益州有失,只得与孙权平分荆州。此后,孙权仍一直想将荆州全部夺回,刘备及诸葛亮也并非不知,但仍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反而在孙权伺机进兵,荆州地位未稳的情况下,让关羽攻打襄樊,犯了兵家的大忌。此是刘备之意?诸葛亮之谋?或是关羽自作主张?史无记载。

刘备在失去荆州后,决意东征伐吴。孙权遣使求和,刘备不允,结果在夷陵被吴将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回。蜀国自此元气大伤,刘备也一病不起。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在白帝城将嗣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望他能辅佐刘禅完成大业。

刘备取得益州后,未能抚慰东吴,将其战略矛头引向曹操,同时对荆州的防务重视不够,留守兵力不足,先失三郡,后又轻率出兵攻曹,导致荆州失守,已是大错。接着刘备又率军伐吴,从根本上破坏了联吴抗魏的战略格局,更是错上加错。诸葛亮先没有补荆州之失,后未能阻东征之举,(史书上仅说他在伐吴失败后曾叹息:“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其间自有许多客观因素在内,或是违背他的本意初衷的。但无论如何,蜀汉希图统一天下的大业就此夭折了。

刘备去世以后,其子刘禅继位,改元建兴。诸葛亮执掌军国大事。时值蜀军新败,国弱兵疲,刘备身亡,人心恐慌。而且外有魏吴相伺,内有南中,(即今云、贵、川交界处)叛乱,正所谓“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面临危局,处置有方。他练士养民,不动干戈。对内采取抚安劝降的政策,希图和平解决南中叛乱;对外实行联吴抗魏的方针。遣使修复吴蜀联盟。蜀国的局势得到了稳定,国力逐步有所回升。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决定南征平叛。他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降服了蛮族首领孟获,平定了南中地区,改善了民族关系。随着吴蜀联盟的恢复,内部统一的加强,经济力量的发展,诸葛亮开始作北伐的准备。“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建兴四年(公元226年)夏,魏帝曹丕死。秋,孙权亲率大军围攻江夏,又遣诸葛瑾出兵襄阳。而魏新城太守孟达也有叛魏归蜀之意。诸葛亮认为时机已到,向刘禅上“出师表”。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春,亲率大军进驻汉中,相机北伐。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不用将军魏延奇兵出子午谷攻长安之策。命赵云、邓芝据其谷为疑军,与魏军曹真相拒。诸葛亮自率大军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响应降蜀,关中震动。后因马谡失利于街亭而退军。当年冬天,诸葛亮得知东吴陆逊领兵大破魏军曹休于石亭,魏军东下,关中虚弱后,上表说魏军“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遂即率军出散关,围陈仓,久攻不下,粮尽而退。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蜀国诸臣认为蜀汉是正统,要与吴国“绝其盟好”。诸葛亮力排众议分析得失指出:“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于是遣使至吴庆贺并订立攻魏盟约。由此可见,联吴抗魏是诸葛亮一贯的指导思想。从蜀国方面看,荆州失去后,欲取中原,只能吴、蜀联盟,东西并举。当时蜀有诸葛、吴有陆逊,皆具谋略。若能联合攻魏,且以吴军为主力,尚有成功的希望。但一来双方虽是盟国,却各有猜忌疑虑。二来,诸葛亮以北伐中原为己任,而陆逊以稳保江东为其责;所以吴蜀两国空有“共交分天下”的盟约,可从未真正进行过有统一计划的联合作战。即使形成夹攻之势,吴军也是稍有失利便收兵罢战。因此诸葛亮只能以吴国作为“犄角之援”而满足。

后来诸葛亮又几度率军北伐,创制了木牛流马转运粮草,并“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间虽有取胜之役,但始终未能击败魏军进入中原。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后人评论不一,有“以攻为守”之说,有“疲师劳兵”之说,都有一定的道理。简要的说,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准备比较充足,同时魏国曹丕刚死,人心慌乱,而且外有东吴相攻,内有孟达反叛,正是所谓“天下有变”之时,诸葛亮如能迅速进兵,与孙权、孟达相呼应,并采用魏延兵分两路,直取长安的作战计划,形势可能会有转机。但蜀国后来的几次北伐都不具备应有的条件,一是魏蜀实力强弱悬殊;二是蜀攻魏守,劳逸不同;三来魏国司马懿老成持重,深谙兵法,所以诸葛亮已尽心而为,却难以取胜。徒耗国力,无所成就,从战略全局看,是得不偿失的。明知无成功之望,仍要报“知遇之恩”,这正是诸葛亮的悲剧所在。《后出师表》是这个悲剧最清楚不过的自我解说。

同类推荐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大英雄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

    反清复明的壮志豪情,一波三折的情人之恋,空前壮观的台海大战……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期播出同名电视剧,本小说给广大读者述说郑成功颇具传奇的真实人生,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小说以宏大的篇幅着重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高材生的万桐书,被周恩来总理派往新疆抢救十二木卡姆古典音乐的动人事迹,讲述了万桐书与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家生死与共、情深似海的民族情谊和灵魂交融的艺术生涯。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热门推荐
  • 林城迷情

    林城迷情

    本小说讲述的是一名年轻的现实主义作家与木雕学徒共同创造出一个女生的奇妙故事。木雕学徒陈明亮来贵阳与在出版社做编辑的贺纯钧合租在一起,不巧的是,两人都是被各自女朋友抛弃的失恋之人。贺纯均写了一部自己与女朋友王怡欣的自传小说,而陈明亮雕刻了自己女朋友李莹的雕像。第二天早晨,两人起床准备去上班,发现有一位女生正在厨房做早餐,女生的外貌是雕像李莹的样子,然而思想灵魂却是小说中王怡欣的思想灵魂。当两人确定这个女生是由小说和雕像共同创造出来的之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该女生应该属于自己。于是两人开始了爱情争夺战……
  • 男人气质解码

    男人气质解码

    本书着眼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现代男性独特的气质和各种形态,是男人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身修养,女人透视男人、正确选择男人的指南。
  • 永恒战火

    永恒战火

    战争之光,纵贯千古;战争之火,横穿八荒。且看一个少年如何在迷失后找到回家的路,在一场宏大的战争如何自处。
  • 腹黑二王爷:拐个王妃种宝宝

    腹黑二王爷:拐个王妃种宝宝

    五年前,她强上了他。第一次见面,她玩笑似的吐槽他那玩意。第二次见面,他还是他,她身边却多出来四个小崽子是咋回事!“说实话,四小包子是不是本王的?”她瞥了他胯下一眼,“王爷,您行吗?”“行不行,晚上见分晓。”早上,她下不了床。敢说本王不行,就算是她也不行!女人,你是本王的,永远!该死,我为什么要说他不举?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当天,她颤颤巍巍的爬起来,暗自悱恻。招惹谁,也不能招惹这个男人,因为他太凶残!太污!太流氓!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青涩卷

    青涩卷

    痴情专一于去世男友的她,从不敢敞开心门接受任何一个,只有他慢慢的闯进了这个荒芜的世界当中来,却从未打动过她,看着别人的故事品味自己的人生,在一段又一段的悲情快乐伤感事情中领悟到了,失去远不比得到,回头望去那个一直守护她的男人一直都在,感动之余还请勿忘初心。
  • 绝世奇才临异界

    绝世奇才临异界

    当一个智慧并帅气的男人来临到异界,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名吴天,注定无法无天。创建自己的法则,谁敢不从,杀。
  • 绝世废材要逆天

    绝世废材要逆天

    主家穿越到元武大陆,从一个所有人都看不起的废材,进小魂洞后,偶然得绝世宝物,开始逆天。
  • 气凌乾坤

    气凌乾坤

    乾坤万物,天地演变,都已变作了尘埃,只有玄修者,通过吸纳天地灵气,在这片土地上演奏着一曲曲不灭的战歌。玄士、玄者、玄君、玄灵君、玄皇、玄星尊、玄天宗、玄圣、玄帝。只有一步步的向前,才能成为天地间的主角。ps:走过的,路过的,给个支持!多余的就不说了,唯有谢谢!!!新书《珠神域》过几天上传!欢迎光临!
  • 豪门隐婚:蜜宠甜妻99天

    豪门隐婚:蜜宠甜妻99天

    某办公室八卦:“真是天怒人怨啊!你知道嘛总裁居然是个GAY,现在长的帅又有钱的都有男朋友了。”某女咬牙扶腰,欲哭无泪的某女其实很想说:大BOSS不仅不是而且还精力旺盛!!!一场皆大欢喜的交易促成一段仓促的婚姻,谁是猎物,谁又是收盘者?又是谁的心沉沦在温柔的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