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1000000014

第14章 惶恐滩头

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更是吉安的母亲河。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赣江一直是沟通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于是可以说,沿途的赣州、吉安等地都是水带来的城市,它们因水而发达。多少年前,在没有铁路和公路的大规模的打造和开通之前,赣江,它就是一条北方通往岭南的唯一的航路。它是官道,也是维系着民生民情的生命道,可以说帆樯竞发、舟楫穿行的景象是名不虚传的。

然而,赣江又是一条天险之路,尤其是吉安的万安至赣州这段90公里的航道竟有着艰难险阻十八滩。“赣江之险天下闻,险中之险十八滩,船过十有九艘翻”,此说虽然邪乎,但由此也说明这段河道的非同一般。

十八滩的最后一滩即是惶恐滩。

我站在惶恐滩头向上看,两岸是高山绝壁,硬是把一条江挤在了怪石嶙峋的险狭之处,汹涌而来的江水无路可走,就在这一地段挤成破浪碎涛,而又由于水下暗礁林立,那水声就更显得惶恐争鸣,有诗说“赣石三百里,春流十八滩;路从青壁绝,船到半江寒。”惶恐滩是赣江上游的最后一个锁口,之所以叫锁口,其险可想而知。过了这道锁口,两岸豁然开朗,江水一决而过,像松一口气一样,变得舒缓平阔。

因而赣江行船的人听到惶恐滩,没有不感到惶恐的,然而要上行和下行又必得走这惶恐滩。“涛声嘈杂怒雷轰,顽石参差拨不开。行客尽言滩路险,谁叫君自险中来?”那时的人们,行船到这里,就等于把脑袋别在了腰间,拼过就活了,拼不过就会葬身在这万顷波涛之中。

我在岸边遇到一位撑筏的老者,老者说:他的爷爷就是死在这惶恐滩头了,那是他亲眼所见。爷爷和几名船工把着一条运粮船,行到水急浪高之处,那船就再也把持不住,由着水性被甩在了礁石上,船立时就翻了,人落在水里,冒了几冒,连叫的声音都没有,就再无了踪影。他后来只在岸边捡到了一些船的碎片,家人把那些碎片埋在了岸边,权当是爷爷的坟墓。

老者说,这片滩头那时多有拉纤人,也有胆大的撑船人。为了挣钱,总有些胆大的人要拿着自己的性命与这艰险搏上一搏。所以很多的船只到这一带也会把命运交到这些人手里。

这个惶恐滩头,水小了险恶,会更加怪石峥嵘,撑船人受到更大的限制;水大了也惶恐,因为水流加急,礁石隐在了水底,水流不定旋转到哪里就会划散船底。

当年的苏轼被贬广东惠州,而后又奉诏回京,必也经了这个赣江天险。他在《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的诗中写道:“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多少年过去,又一个人物辛弃疾路经万安县南的造口壁,也写有“郁孤台下清江(赣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想这两位大才子也经历过惶恐滩头波涛的洗礼,算得是有惊无险。

吉安人文天祥对这一带赣江应该是十分熟悉的,1277年,他在永丰兵败,从这里退往福建,两年后,在广东海丰被俘,因而有诗一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他或与这赣江太有缘分,被捕后,誓死不降,元兵无计,将他押解,乘船顺江而下,押至京城。文天祥绝食数日,计算好行程,决心船到家乡时魂归故里。然而船顺风而下,没有达到他的预想。假如船在这惶恐滩激流触礁,文天祥也便与这赣江组成一曲千古绝唱,不至于首刃刑场。

一阵风从上游的山口踅来,吹乱了我的头发,我猛然缓过神来,身边的老者也已撑筏远去。

实际上,我的眼前早已没有惶恐滩的争鸣景象,这个锁口之地,现在已变成了一座一公里长的大坝,大坝的下面就是在江西数第一的万安水电站。这个水电站1958年上马,后又在1961年下马,经过多少周折,前些年,才形成了现今的样子。

我走向大坝的中间,那是一个船闸,可供上下游的船只经过,而就在这船闸的下面,就是赫赫有名的惶恐滩的最险处。脚踏其上,内心还真的有种异样的感觉自脚底涌起。顺着大坝向前望去,赣江在这一段已经形成了一个高高的平湖,是大坝和两岸的山峰共同抬高了水面,同昔日的十八滩真的是两个景象了。

正看着,叽叽喳喳来了几个女孩子,问起她们可知这个地名,她们竟然不知道惶恐滩而只知道水电站了。

走下大坝,当地的一个朋友递给我一本书,我在书里看到一幅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的惶恐滩头的画,一时又让我陷入幽古之思。

归来打开博客,看到一个熟悉的网名的留言,听说我去了万安,也去看了惶恐滩头的水电站,而她就在那个水电站里上班。我倒想起来了,她曾经跟我说过并且留下了联系方式,我的眼前,一个女孩子天天守着这古老的赣江水,面对着惶恐滩头写诗的形象顿时鲜活起来。

同类推荐
  • 斯坦贝克俄罗斯纪行

    斯坦贝克俄罗斯纪行

    本书是世界著名的作家斯坦贝克与战地摄影家卡帕40天苏联之行的记录。以斯坦贝克的数百页旅行札记和卡帕的四千余张摄影负片,展示了俄罗斯大地与人民的真实。
  • 旷野里的歌唱

    旷野里的歌唱

    收录了79篇散文。旷野里的歌唱,故园·亲情,风中的话,都渗透了作者余芝灵对生存现实对人生意义的感悟、思索与独特的体验,是灵魂的歌唱,是有别于他人的独唱。著名评论家沈天鸿评论说:“纯净、飘逸,对具体的事情的忽略或者说虚化,和强烈的抒情性”,使“余芝灵的散文,是现实主义的却又表现为非现实主义。”
  •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为读者提供了如何利用一周的时间在爱尔兰中南部进行深度旅游的独特线路。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起点,包括如今被誉为欧洲最年轻的城市科克,水晶制品成名镇沃特福德、香侬湖区……仿佛一场大戏,作者以亲历的方式,记叙了整个行程,并有很个性的推荐。
  •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本书作者通过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昆仑山徒步探险事件的梳理和提炼,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已经沉陷于历史长河中的古道故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 无法靠想象完成的旅行

    无法靠想象完成的旅行

    这是夏奈写的一本有关“慢时光旅行”和“自我疗愈”的书。通过一场“慢旅行”来寻找和感知真正的自我。温暖的文字,沉静的图片,触摸地球上十个最特别的城市,从首尔到旧金山,从圣塔克鲁兹到蒙特利尔,从圣西蒙到圣芭芭拉,从圣地亚哥到纽约,再从伊斯坦布尔到上海……走马观花的“赶场”旅行从来都不是他会做的事,他宁愿到了一个新的城市,继续自己原有的步伐,不紧不慢,像这个城市的老居民一样,无所事事去度过一天。他不是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而是用心去轻轻体味。在“慢下来的美好时光”里,探索、欣赏、享受和思考。因为旅行,不在于了解和认识一个新的地方;而是在静静的徜徉中,了解和认识未知的自己。
热门推荐
  • 我是村干部

    我是村干部

    全球最好的手机是什么?苹果?no,当然是我们牛家沟村的山寨手机!中国第一村是哪里?华西?no、no,是我们牛家沟村好不好!某区农林水利局青年干部王奕程意外成为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在责任和现实的推动下,带领村民种田、养鱼、办厂,发展集体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有彷徨,有希望,有梦想,有友谊,有爱情,有运气,有奋斗!
  • 走上见鬼的道

    走上见鬼的道

    我是一名大学生,本该过得千篇一律的生活,和着一个深爱的女孩或许以后会结婚生子,可是一次躺在我身边的尸体打破了这份平静。一个因为甜筒而结缘的师傅,入了九字门,他对我说九字门当中每一个都是不平凡的,而你,子川更加不平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鬼,只是你没见过而已。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素手点江山

    素手点江山

    一个千年之后的灵魂穿越回武唐时代。这是一个公主的身躯,可惜却是一个落难的公主,位高权重的人欲将她处之而后快。还好,有一个如师如父的人将她养育长大让她得以依靠,还有一个英俊的小正太让她调戏。可是,杀戮如阴影般笼罩在她的生命中,逼她做出选择。素手持剑,白衣罗裙,是行走于江湖,藏匿于市井,还是逆水行舟,踏足于朝堂,为父母报仇。
  • 初涟公子

    初涟公子

    这是天地中央的浮城。浮城内,四季恒古不变。东方为冬季,雪山为主。西方为夏季,林木为主。南方为秋季,果园为主。北方为春季,丘陵为主。四方四季不同,其领主亦不同。每十年九雪十五日,城中便会有天梯出现,直通凡尘。而每位领主十五岁那年,必要下城去历练。现如今,正轮到了城中名满天下的初涟公子--洛末潋。
  • 独踏一条船

    独踏一条船

    “白云,我回来了。”是呀,你怎么还回来了呢?不是说好永远不会来吗?说好一辈子不理我,现在天天‘黏’着我;说好带我去看海,你却带我去爬山;说好做彼此的天使,你却偏偏当我的恶魔;说好不结婚的,你还为什么求婚......
  • 千金归来之灼灼其华

    千金归来之灼灼其华

    身负神秘的他女扮男装独自归来,谜团后隐藏着的真相又是什么,归来的他又有什么目的?谁是棋子,谁又是下棋之人,兜兜转转孰是孰非!
  • 北宋江湖

    北宋江湖

    江湖,何为江湖呢?这本书将带你领略北宋的快意恩仇,潇洒江湖!
  • 抗战救护队

    抗战救护队

    一部恢宏的抗战救护史册,一卷现代的水浒聚义传,一座壮丽的医护英雄群像,一曲大爱的人道主义颂歌。《抗战救护队》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著名作家杨义堂的一部反映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历史、塑造红十字民族英雄的30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抗战救护队》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抗战救护队》该书记述了一段被岁月掩藏的真实历史。抗战军兴,北平协和医学院执行院长、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把妻儿转移到新加坡,回国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并组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美国医药助华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在资金、药品和器材等方面给予他们大力支持。
  • 狂暴美食

    狂暴美食

    大约在一千年以后,第六次工业革命的失败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饥荒时代,为了利用有限的有机物质,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个操蛋的成果:食物一旦过期就会狂暴成狙击人类的怪物,称为“活态”,不过只要将活态击杀又会返璞成美味的食物,而靠着猎杀活态生存的职业人士被称为“猎食家”。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无数少年少女们拿起武器走上猎食家之路,斩杀,或者被斩杀!仿佛,这就是宿命!然,在这领者们一手炮制的生存法则之下,那被历史的洪流所湮没的真相终究会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