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0300000027

第27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原则(2)

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首先要解决好知的问题,要向学生传授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知识,大到它的整体形成历史、演进变化、性质与范围、意义与作用,小到传统美德的具体德目或内容的含义,都要向学生尽可能讲清楚。这种知识积累过程是必要的。知识、认识和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行动将是盲目的、错误的行动。特别应该教育学生懂得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使之明白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什么要继承弘扬传统的美德。对传统美德的这种高度的思想认同是使他们树立美德意识,并且自觉身体力行的必要前提。中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极其旺盛的时期,教育者应抓住有利时机,提高其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形成美德意识和观念。另外,知行统一的另一方面是行,即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传统美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应体现于学生的行为表现上,使今天的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符合传统美德的要求。为此必须在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特别突出身体力行,强调“躬行”、“力行”、“体察”,视之为获得真知和德性的必要途径。这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现在必须恢复这一传统,改变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注重知性培养,忽视德性培养;重原则灌输、轻行为养成的弊端。传统美德教育虽然也需从认知、观念开始,但其成功必须依靠学生对知识观念的能动理解和创造性运用。教育者因此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并且树立行为训练的榜样。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要明确目标、创设情境,加强控制,严防训练的盲目和要求失当。至于树立榜样,中华民族历史上众多的道德楷模、仁人志士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要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使学生形成倾慕、敬仰和自觉仿效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知情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情感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此,既要重视知识教育,又要重视情感教育。

在品德形成发展中,认知与情感相互依存和制约,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要充分认识并积极发挥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效应,使情感成为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桥梁和中介,并推动促进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养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同样要如此。我们知道,人道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同样也是古代道德教育的一种原则。孔子的人生理想是“仁”,也是其崇行的最高道德规范。“仁”是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非高不可攀,只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有同情心”、“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就可以逐步达仁。仁离不开情,孔子“仁”化、人道主义的道德教育也就是一种情感化德育。我们今天的传统美德教育应得此真谛,做到情理交融。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使现代中华大地再度盛行仁爱礼和之风,使我们青少年重新成为新一代的“仁者”和“君子”,那么教育过程又如何离得开人情的陶冶呢?传统美德教育要以理服人,但没有爱心、同情心不行,只有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同样。传统美德教育也要进行行为训练,但机械的训练、“无情”的训练注定是无效的。可见,理与行都离不开情的作用。教育者在教育时要平等待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而且要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传统美德教育特别要激发学生对传统美德需求感和崇敬感,使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具体人物和事迹产生亲切、向往、崇敬和效仿的真情实感。

总而言之,对中小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紧紧抓住明理、激情、导行三个环节,并使它们互相促进。少年儿童正处于认识、情感、行为的关键发展阶段,其模仿性、可塑性都很强,为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从另一角度讲,当代人心理成长呈现早熟趋势,其个性化空前强烈,对现在的青少年儿童来说,要使某种道德观念和原则获得其自觉认同和主动践行,就必须具体内化为他们内在心理、情感、认识、意志及行为之中。这也要求我们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要特别重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结构各要素的统一协调发展,将其作为重要原则加以认真贯彻。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要与启发学生自觉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也直接源自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实质上是促使一定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自身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者起主导作用,他所施加的外部教育影响是不可缺少的,但受教育者不是机械的受体,他作为主体对任何外部教育影响都具有选择性,其内部心理矛盾运动是品德发展变化的动力,外界影响只有通过心理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教育者必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使德育任务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身要求,激起、促进受教育者的“自己运动”,使之进行自我教育。设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特别要贯彻这一原则,这也是由传统美德自身特点决定的。儒家伦理历来主张“内倾性”或“内在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取向,注重教育特别是修养的人性培养方式。讲求自我修养,这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德性培养方法,并且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孔、孟、荀等儒家学者看来,人们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不断进取,就可以达到既定的道德目标,实现既定的道德理想。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孟子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荀子再发挥孟子的思想,提出“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荀子·性恶》)告诉人们致圣的道路是“积善成德”、身体力行,从理论上阐明自我修养与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孔子的自我修养方法主要有4个方面内容: 1注重改过。孔子认为自我修养必须注重改正自己的缺点不足。他说:“过则勿惮改”(《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

2时刻内省。孔子认为自我修养要做有心人,以人为镜,时刻省察自己。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见贤恩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3严于责己。在与人相处之中,孔子提出严格要求自己,多找自己不足,多找主观原因。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4清洁自身。自我修养不但要改过,还要尽量避免过错,远离一切可能导致恶的因素。首先要清洁自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其次,要不同流合污。孔子告诫人们:“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这一思想尽管包含逃避矛盾的错误因素,但同其它自我修养方法主张一样,都是强调道德培养的自觉性,强调道德培养中个人意志的作用。孟子在孔子基础上,又提出一套“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包括“求其放心”,即把已有的优良品德的本性找回来;“反求诸己”,指当自己的道德行为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时,主动到自身寻找原因;“反身而诚”,旨在以反省自思形式,巩固自己已取得的道德成果;“养浩然之气”,主张德性非能从外界袭取而来,只能靠自身修养而得。儒家有关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的主张还“学恩并重”,“积善成德”、“慎言力行”、“慎独”等等。所有这一切激励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知识分子致力于个人道德修养,争做仁人志士,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独步于世的悠久灿烂的道德文化传统。

我们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孩子们,使之具有我们祖先圣贤所具有的严于律己、与人为善、身体力行等等传统美德,同时也要教给他们达到这些美德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我们如果能在教育过程中将孔孟上述之主张有效地实践一二,其教育成果就会是光彩夺目的!

贯彻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其核心环节是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首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使其懂得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低,关键在自己。中华民族种种传统美德更是“内倾性”、“内化性”特别强的道德,离开自身的修养教育,得不到任何美德的垂青。其次,要培养学生自身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的能力。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在自我评价基础上才能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批评,最后到自我激励,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当然自我教育还是要以教育为前提。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赖于教育培养,离开教育也无从产生自我教育。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必须注意的,那就是注意“内省”“律己”等自我修养的可接受性、可操作性。孔孟之修养的主张还强调“悟知”、“顿性”,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就给“内省”等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缺乏可操作性。对于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来讲,其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尚极有限,是不可能顿悟到道德的真谛的,也更无法去身体力行了,所以必须考虑自我教育方法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

五、教育影响的系统性、一致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时,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系统性,按教育目的要求,加以系统影响,并使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相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争取最佳教育效果。

先谈系统性的要求。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多次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经过不断的塑造和改造的过程。从建立一种道德观念,到养成一种道德行为习惯,要经过较长的时期。而且,即使当个体完成某一道德行为,也不能断言他已经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了。只有当他反复地完成一定行为,并根据经验和实践,深信他的道德规范是正确的,以至这种行为成为他经常的稳固的特征时,我们方能说他已经形成了这方面的道德品质,这是更加长期的过程。相应的,促进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德育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和再教育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一种过程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安排教育内容、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时,都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结合,系统有序地进行,这是增强德育实效的重要条件。

应该说,学校德育在系统性方面做得不好,这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现在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该认真吸取这一教训,充分注意教育的系统性。首先,确保传统美德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序列化、层次化。例如,不仅规划总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途径方法体系,而且要有各个教育阶段、各个年级的分目标体系、分内容体系和分途径方法体系。其次,要注意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的衔接性。分阶段规划不等于各自为主,自行其道,要有全面观点、发展观点,考虑承上启下。应杜绝疏漏,也应避免无效重复。在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系统性方面,从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心理学角度采取对策是一种较好的思路。例如,小学阶段,针对儿童可塑性、模仿性、向师性都很强的特点,搞好道德启蒙教育,重视传统美德知识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训练。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处于半成熟的不稳定时期,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强调知行统一,重视实践指导。高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形成,但不乏盲目性,青春期躁动和心理障碍也产生,这时的传统美德教育更应注意知、情引导与实践指导,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只是思路之一,实践中应按照系统、层次、衔接、有序等等要求,开发各种思路,探索各种途径。

此项原则的另一方面是一致性的要求。这一要求是依据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具有广泛性这一特点而提出的。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地来教育,而是由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地教育出来的”。德育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社会交互影响、本身又相对稳定的运动系统,即开放系统。在此开放系统内,每一个学生都身兼各种角色,他不仅是学生,也是家长的子女和社会成员。他接受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各自独立又相互交叉的各种环境的影响,如果各方面的影响不一致,相互矛盾,教育的作用就会不同程度地被抵消。特别是,在当代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学生所接受的环境影响空前多元、无序和复杂,教育影响被抵消的机率更大,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运用整体性原理,尽力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控制和消除不良影响,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充分重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问题。首先仍要坚信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应该改变以往学校德育的封闭状态,充分有效地发掘、利用校外教育因素。不能象以往那样简单化地、形式主义化地理解和利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各种措施,真正落实,实现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在这方面也有必要吸收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仅以家庭教育为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齐家、治国、平天下”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各种古籍中,有关家庭道德教育的记载颇多,如历代流传的《家法》、《家规》、《家训》比比皆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所写的《颜氏家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家庭教育的主张,堪称家庭教育的典范。其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2家庭教育内容必须以人伦关系为主。3家庭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与爱的关系。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富见地、很有科学性的。当然,上述主张并没有明确说明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结合、配合和促进,但我们不难看出其与学校教育本质的联系,这就是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和原则上的相通和统一。这种一致性才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最本质的要义。那么古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这种一致性是如何形成的呢?其中肯定有学校教育方面主动的引导和影响。颜之推本人便是有办学经验的教育家。我们今天主要是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探索学校教育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那么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措施,主动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施加有目的的影响,引导它们在教育目标、内容等方面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并且积极寻找和建立有效的外部渠道和途径,与家庭与社会保持有组织的联系。

同类推荐
  • 人间万象顺口溜

    人间万象顺口溜

    本书收集有文字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的顺口溜段子500余个(笔者创作的小部分),分作“社会百态”、“世人万相”、“官场调侃”、“话说吃喝”、“爱情婚姻”、“健康益寿”等篇,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健康益寿歌诀”80则。以供读者品味欣赏,并从中了解百姓的风趣幽默及智慧。书中的语言活泼、文字灰谐,雅俗共赏,给人启迪。
  • 生肖:猪的民俗与科学文化艺术

    生肖:猪的民俗与科学文化艺术

    本书以生肖猪为中心,从猪的进化过程,不同种类的特性等自然属性。到猪文化在民俗文化中的作用地位等,以及猪文化与天象星宿的关系。与猪有关的成语,俗语,传说,谜语等,还包括与猪有关的逸闻趣事。最后介绍了历史上属猪的名人,和猪年大事记。内容全面详实。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索马里狼孩

    索马里狼孩

    【索马里狼孩】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东的孩子生下来被父母遗弃,因一场意外被海盗带到了索马里,在生命奄奄一息的时候,丢失狼崽的狼群救活了它,并同狼群生活16年,后来在一次狼群斗争中被神界主宰九头龙王救下,揭开了身世之谜,在神界经历爱恨情仇,后来人间大乱,他奉旨返回人间,平息战乱。又在在人间经历了风风雨雨,爱恨交织,人性和兽性的对比,一步步扑朔迷离......
  • 管理员工的艺术

    管理员工的艺术

    任何一位置身于部门主管或领导岗位的人,首先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员工问题。管理工作之所以具有立体的和动态的操作程式,就因为这其中存在着活生生的人的因素。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的,且有与其思想、情感和欲望相对应的行为方式。
  • TFBOYS之时间相约

    TFBOYS之时间相约

    时间相约……你还在等我时间相守……我不会离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声泪

    声泪

    敏感的心思不忍浮世蹉跎,或作凡声点点渐渐沉寂在落寞。对未来的茫然无措,不善言谈又怎能平淡潇洒?紧掩的心门藏不住已然溢出的复杂心思,可是我怎么表达?
  • 金华子杂编

    金华子杂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救世邪王:第一胖妃

    救世邪王:第一胖妃

    女保安被同伴出卖穿越成肥婆,空有天才的档案,没有天才的实力,被家族欺凌,被世人看不起。她的他是天注定的伴侣,每天忍受这河马躯体,从厌恶到爱恋,就是这么有趣。女胖子的春天来了!
  • 一纸婚约:高冷老公忧郁妻

    一纸婚约:高冷老公忧郁妻

    婚后他用尽办法要和她离婚,待事情水落石出后,他的初恋回归,她与男闺蜜重逢。她将文件整理好出现在他面前,冷漠的开口:“这是离婚协议书,签字吧!”他看着已经签好的协议书,霸气的撕毁:“想走,窗都没有!”翌日,他一改往日的高冷,开口提议:“老婆,我们去度蜜月吧!”她听后白了他一眼回他两个字“有病”风水轮流转,他开始步步紧逼,时刻献殷勤,只为将她留在自己身边,而她想方设法的逃离,奈何他们之间却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我要离婚!”“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
  • 青春之雨落流年

    青春之雨落流年

    南中新生代校花黎兮阴差阳错与南中女生们梦寐以求的校草楚子轩相识。直到那次,楚子轩从黎兮后面抱住她,脑袋搁在黎兮肩上,说:“最美的时刻是你与阳光同在,我希望你能参与我的未来。”
  • 天蝎摩羯

    天蝎摩羯

    一切都只是发生于偶然,固执神秘的天蝎座男生吴世轩遇见理性单纯的摩羯座女生苏忆楠,似乎一切都是冥冥注定了一样,上天故意安排下一个个的故事考验着他们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