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4900000010

第10章 国子监

路过这个叫国子监的地方,便会联想到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如果说孔夫子是个教师爷,他推行的仅仅是私塾教育,那么国子监算得上是最古老的大学了——而且是皇家学院。国子监的领导不叫校长,而叫祭酒(这名称确实体现了儒家的传统),别小瞧祭酒,他也执掌着四品官印——享受着司局级待遇吧?至于学生,则叫监生。他们进国子监干什么?还不是为了考状元嘛。这是一项旱涝保丰收的教育——他们可比那些民间的酸秀才强多了,毕业后大都能分配到外省担任县级干部,虽然只是七品芝麻官,但前途无量;运气好的还能留在中央直属机关从事文秘工作。所以能进国子监的都是幸运儿,踏上了一条金光大道。所谓的“国子”,不就等于是皇帝的干儿子吗?

北京的国子监,是元代首创的。明清两朝又将其发扬光大了。元代的遗址,已无任何建筑物可寻了,只留下一棵古柏、一棵老槐——据传是当时的首任校长许衡亲手种植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现存的彝伦堂、大成殿以及林立的石碑,基本上都是明清留下来的文物。尤其作为校园中心建筑的辟雍殿,建成时系由乾隆皇帝亲自给剪的彩,皇帝还坐上讲坛,主持了“开学典礼”,并即兴演讲。这无异于聘请皇帝本人担任客座教授或名誉校长了。皇帝够给国子监面子的。辟雍殿相当于大礼堂,彝伦堂则是校长办公室,另有“四厅六堂”,作教师的科室、学生的课堂。不知图书馆在哪一间房子里。我在国子监的古旧建筑间漫步,逐一猜测它们的用途。国子监,可比剑桥、哈佛古老多了。

国子监是培养大学生的,贡院则是高考(或考研究生)的考场。明清两代,朝廷一般每隔三年举办一次会考,地点选在京师。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首届,在南京夫子庙附近的贡院举行。永久九年(1411年)三月,将全国科举会考地点移至北京。明朝时南京也有国子监,北京的这一座是后成立的,相当于它的分校吧。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止,500多年里两朝共举行进士考试201科,取中进士51624人。国子监内最吸引人的就是那块饱受风雨摧残的进士题名碑了,镌刻着所有进士的姓名。人都已不在了,只留下一个个空洞的名字——但当时那种“金榜题名”的狂喜,仍然是可想而知的。

进国子监,就等于进名牌大学了。鲤鱼跳龙门,需要纵身一跃。但听汪曾棋老人说过,国子监后来也有不权威的时候:“清朝每年国子监收入的监照银约有14万两,即每年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花钱向国家买证书而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监生的人就有八十二三万。原来这是一种比乌鸦还要多的东西!”这等于说,国子监也在卖文凭。谁花钱谁就能成为监生——哪怕他连国子监的校门(集贤门)都未亲眼见过。由此可见:文凭在那时候就很吃香了。

国子监,今已改作首都图书馆的馆址——倒也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安慰读书人的灵魂的。书香依旧。读书才能成材,这在古今是一样的道理。但国子监里出来的人,虽然是科班出身,真正留名青史的也屈指可数。至少我所感兴趣的明清文豪,似乎没有谁是国子监毕业的。国子监:一所像培养士兵一样来培养文人的学校——培养出的也尽是些御用文人。让他们草拟点机关文件、首长发言稿、工作报告还行,却绝对写不出好诗来的——即使能写,也脱不下宫廷诗人的紧身衣。所以国子监不知是幸运的呢,还是不幸的?五百多年的教育,还不如孔夫子在私塾里讲的几堂课生动、精彩且有效果。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热门推荐
  • 谦谦拇指

    谦谦拇指

    “幸好你在。”她躺在的怀里,伸手随意搬弄着他的手指。“傻瓜,我怎么会置你于泥潭而不管呢?”
  • 网王之流年不负

    网王之流年不负

    一层层厚重的帷幕拉开,一个新的平行世界正按着预定的轨迹缓缓运行着。浩瀚无际的星空中一个个时空漩涡在不同的时间段闪现后又快速消失。舞台已准备好,青春是一张华丽的交响乐,跳动的音符是那为梦想而战的少年,少女爱恋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少年的身影,但是请耐心等候,给予他们时间,等候成长。注意注意!!!本文内容庞大,主角众多,原创女主更是不少。女主们的“来历”不尽相同,涉及关系复杂,请及时梳理。评论什么都可以,吐槽,毒舌,嫌弃,都请随意。但是不能黑人!不能掐架!但是不能黑人!不能掐架!但是不能黑人!不能掐架!重要的事说三遍!三遍!三遍!要是谁“眼瞎”……怪我喽?(鄙夷脸)
  • 恶魔少主:美丽班长哪里逃

    恶魔少主:美丽班长哪里逃

    性格好强的少女夏凉为谋生计进入豪宅做女佣,却不幸落入当家少主的魔爪之中。被蒙双眼的她不知道少主的真实身份,却无意中从他呢喃中的“班长大人”得知他竟是自己的同伴同学。他的身份到底是谁,是温柔的他,是邪魅的他,还是不羁的他?
  •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讲述了:有一只小蜜蜂,太害羞了。不论见了谁,她的脸都羞得像苹果一般红,而飞起来也是东躲西~藏的。小蜜蜂妈妈很着急,想让她到人多的地方去,多和大家接触接触。但小蜜蜂总是不肯,这可把蜜蜂妈妈愁坏了。蜜蜂妈妈终于说服小蜜蜂跟着自己一起去采蜜了。后,小蜜蜂变得开朗了。
  • 绝宠萌妃狐作妃为

    绝宠萌妃狐作妃为

    她,初到异世,只想安安分分的做一只狐狸,却被他捡了回去,从此王府的生活不再平静,外人只知煜王爷养了一只颇通人性的小狐狸,却不知狐狸不只是狐狸。某天,京城中传出了煜王爷领回了一个小女娃,据说是私生女,不久之后,女娃不见了,煜王携王妃回京,至于那个女娃。。。估计是放在姥姥家了吧= ̄ω ̄=。。。“他们说我是你闺女”某人坏笑道。“是不是,你应该最清楚了,需不需要我身体力行的为你证明我们的关系?”说罢,欺身而上。
  • 涅凰劫

    涅凰劫

    十载相伴,她为他南征北战,大好年华都驰骋在了白骨累累的战场里。城楼之下,他居高临下,将她一箭穿心,只因一句功高盖主。她只恨痴心错付,最后赔上性命。不甘离去,敌国重生,徒剩满腔恨意,一腹执念。那一句句“你可信我”终成了催命的符咒......却原来,一切——只怪他明白得太迟,只怪他亏负得太深。
  • 十年之久,我已倾心

    十年之久,我已倾心

    经一场年少无知的爱恋,历现实的残忍,十年等待,终将你换来,十年的时光,或长或短,或有爱有恨,或喜或悲,悲欢离合。“不负楼兰不负卿”这是给乔子翊给乔梓馨的的承诺,十年走来,经历了那么多的忐忑,爱还在吗?注:本文是新手首发,从第三章开始算是正文,前两篇是引续,是人物的回忆。
  • 宛若凡心

    宛若凡心

    深爱她的男人其实一直在身旁,希望她的觉悟还不算太晚,还来得及和那人到老……
  • 谋成

    谋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划越完善则成事机会更大,这成事在天则不可违,天道缥缈不可琢磨,只可善待,为自己结下善缘弥补天道,则谋成也。
  • 凤飞翱翔

    凤飞翱翔

    三思做了一场梦,一场诡异的梦。她本是魏国的公主,却梦见自己变成了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