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4500000022

第22章 永远的罗马假日

有一种爱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但依旧美丽。或许,真正的爱情都是不考虑后果的,是瞬间的事情——具备着花的品质,该凋零就凋零吧,只要开放过就好。然而一旦把它最辉煌的瞬间保留下来(通过记忆抑或艺术作品),我们会诧异地发现:它其实已达到永恒的境界。相反,许多现实中的人们即使巧妙设计、苦心经营,也常常跟永恒相差一步之遥——甚至擦肩而过。

爱情并不仅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制造了浪漫,记忆才是它最大的造化。它在记忆中活着,哪怕当事人早已分手,早已衰老。我们可以断定:这一段爱情并没有死亡,只不过迫于诸多限制换了一种方式存活,生命力依然在回忆中延续着。这样的爱情简直是一件艺术品:虽然遗留有大量空白,其实比许多在现实中维持着、但早已失去了推动力的婚姻还要丰富。

什么才是爱情的结果——仅仅指婚姻吗?仅仅指天长地久长相厮守?假若这样的话,诸多经典的爱情将被开除出局——譬如《罗马假日》、《魂断蓝桥》,以及综合了它们的影子的《廊桥遗梦》,直至人鬼情未了的《泰坦尼克号》……在我眼中,能够拥有一段完美的记忆的,已经堪称是终成善果的爱情了。别管它的过程多么短促。

在过程的短促方面,谁能够跟《罗马假日》比呢?它仅仅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也仅仅是一个男人一生中的24小时。然而当一个女人跟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宝贵的24小时重合在一起,却创造了永恒。

对于那些因为爱情而相伴终生的幸运儿,可以按老习惯称之为美满的夫妻。

对于只能相互拥有24小时的这一对男女,我们只能含蓄地称之为情人了。幸好,并没有谁觉得他们真的不幸。羡慕还来不及呢。他们轻而易举达到了令世俗我等望尘莫及的最高境界。大家已习惯了根据维持时间的长短来命名“金婚”、“银婚”、“钻石婚”;但这一对度假的青年,仅用24小时就打制出钻石质地的爱情——丝毫不显得逊色。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他们同样也是深受爱神佑护的幸运儿。他们的爱情只能在回忆中反复重演,但也将持续得跟分别后的余生一样漫长。

有一种情人是不可能结合的——因为清规戒律、门第观念抑或战争、灾难与死神的重重阻挠,但他们依旧有相爱的权利,回忆的权利。譬如《罗马假日》里的这一对,无力打破现实的制约,只能在内心深处保守这个秘密。秘密的花,有时比公开的果实还要缠绵悱恻。

有一种爱情是为分离而预备的——如同米兰·昆德拉所说“为了告别的聚会”,但依旧美丽!

我已记不清看过多少遍《罗马假日》了——对于经典的爱情,人是不会感到厌倦的——哪怕永远只是局外人。每个人心里都有类似的渴望、类似的梦想,只不过难以实现罢了。正是这种难度,反而使我们乐意相信:它是真的。这是现实之外的现实,这是平庸的日常生活之外的浪漫假日,这是梦,这是诗。欣赏别人的爱情,同样能帮助我们超越现实。我们只比他们少了一点运气,少了一点勇气。仅仅因此,就只能永远滞留在他们的彼岸。生命中若连这种彼岸的风景都不存在,将显得何其苍白?那还能信任什么呢?

奇怪的是,我总是记不住男女主人公的真实姓名。他们像两个无名氏,我在反复观看无名氏的爱情。为方便起见,我把他们一个叫做记者,一个叫做公主——可见其身份给人印象之深。后来又索性以扮演者的名字来代替:一个叫派克,一个叫赫本。赫本在罗马(而不是好莱坞)巧遇派克,各自隐瞒身份相聚一昼夜之后又翩然离开……因为《罗马假日》的缘故,我觉得这两位演员此生也再不应该有合作机会了。两张面孔摆在一起,只能使人联想到《罗马假日》,会失真的——除非给《罗马假日》拍个续集,抑或老年版。我经常胡思乱想:记者和公主若老了之后还有缘相会该怎么办?记者或许已升任报社总编,公主说不定已是皇太后了。他们是否还能透过被岁月摧残的容颜辨认出对方?该如何面对年轻时的一段情史(虽然只有24小时)——尤其是和现实加以对照的时候?如果索性过了离退休的年龄也好,至少可以摆脱折磨了他们一生的那种忌讳——他们的秘密,纯粹是因为忌讳(包括自身的责任)而造就的。他们是否会遗憾:要是年轻时不那么负责就好了?记者可以辞职,公主可以私奔——倒也不失为反封建的壮举。但那已是另一种风格的故事了。

既然已经选择了,还是索性别再见面为好。所以《罗马假日》的结尾,安排的并不是悬念,而是一个画得很圆满的句号。公主临别的那次记者招待会,注定是他们此生的最后一面。多感人啊。遗憾也是一种美感。弥补遗憾极容易不小心损伤了美感。许多爱情都是因为遗憾而长生不老的,《罗马假日》也不例外。爱情是没有工作日的,永远是放假的感觉。真正的情人必须具备艺术家的素质,把彼此的关系当做艺术品来对待:知道什么时候该戛然而止,什么地方该精致什么地方该粗砺,什么地方该留有必要的空白。爱情总是一次性完成的,是拒绝修补的(那只能画蛇添足)。像稍纵即逝的《罗马假日》,似乎只是爱情的半成品(他们只是在离别的钟声中才吻了一下,但这或许比肌肤相亲还要刻骨铭心),其实是使事物的发展停顿在高潮。

《罗马假日》没有“床上戏”,是柏拉图式的经典,剔除了肉欲的成分,迫使我们把注意力全集中在爱情属于精神的那一面。只有精神才会恋爱,当精神恋爱比肉体狂欢还要重要,则说明它打下的烙印将更为深刻。正因为这样,它才会“保鲜”(不仅指这部电影,还指这部电影里的爱情)。在现代人眼中,这种恋爱的方式可能太古典了。这是一对不曾做爱的情人,一对假日结束就各就各位重新“上班”的情人,一对永远生活在离别中的情人……或许正是这诸多因素,才导致他们的爱情永褒青春?他们的灵魂仅仅在现实中会合了一天,却完成了可供一生享用的盛宴——而不是一顿即食的快餐。

赫本拍《金色池塘》时,风韵犹存。我近期还从电视上见到白发苍苍的老派克。《罗马假日》里的男女主人公,老了的话也该是这番模样吧?但他们还是不要再见面为好。只要记忆力还保持着,宴席就不会结束。所有的观众也不会提前退场。还有比这更好的结局吗?存活在各自心目中,都是对方最年轻、最完美的形象。打破了它才会更加遗憾。

没有什么爱情,能比《罗马假日》更遗憾的了。也没有比它更完美的了。

没有什么爱情,能比《罗马假日》更短暂的了。也没有比它更长久的了。

在我们周围几乎找不到这样的爱情。没有比它更古典的,也没有比它更年轻、更富有生命力的了。

赫本会老,派克会老。《罗马假日》里的那一对情人,却是不会老的。

“你喜欢哪部电影?很多人常常这样问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非说不可的话,我就借用公主会见记者时赫本说的那段著名的台词作答:许多电影都令人难忘,要说喜欢哪一部一时也很难……不,《罗马假日》!当然是《罗马假日》。”

这段话不是我说的,是拍有《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的日本导演山田洋次说的。但也是我想说的。看来《罗马假日》吸引着的、影响着的远远不只我一人。

因为这部电影,我甚至对罗马这座城市产生了更多的好感。在此之前我最向往巴黎,后来却崇拜罗马了。我不关心那儿的历史传统或假日经济什么的,只知道那儿有爱情的遗址——在许多人都已不相信爱情的时代。巴黎的艳遇与罗马的邂逅是有区别的。

但是,我今生即使有周游世界的条件,也不会去罗马的。我怕自己的梦会被打碎。这已是我的最后一个梦了。只有这样,才能对一座城市(包括在城市里逗留过的那两个虚构的人物)保持着充沛的想像力。

雅典与罗马,都是人类的古老文明照耀过的名城。雅典的保护神是女战神雅典娜,这我知道。罗马的保护神是谁呢?我希望它是爱神维纳斯——尤其在我看过电影《罗马假日》之后。

情人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模糊了,要么变得宽泛了,要么变得狭隘了。看了《罗马假日》,我对情人的理解反而明朗了。

情人也是需要负责任的:对自己的责任,对对方的责任,乃至对社会的责任。当这诸多责任产生矛盾的时候,就必须做出牺牲。譬如《罗马假日》里的那一对情人,做出的选择,是牺牲他们爱情的未来。《罗马假日》结尾有公主与记者无声的对视(在招待会上),山田洋次曾想像着公主的语气加以注释:“对了,你原打算给我拍照,写独家报道来着,后来又变卦了。那是因为爱上我了吧。我也爱你呀!我要永远珍藏这份爱。见到了你使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派克当时说了一句有声的台词:“恐怕无人会背弃公主的信赖吧。”他不仅牺牲了爱情,还自愿地额外牺牲作为职业记者本已到手的一次赚钱或晋级的机会。

爱的牺牲肯定是一种损失,会造成缺憾。但爱情正是因为做出了牺牲而显得伟大。懂得牺牲的情人才是合格的情人,才配拥有伟大的情感。他们是以牺牲的方式向爱情敬礼呢。

《罗马假日》礼赞的是一种无私的境界,一种“大爱”。看完之后我在想:有自私的爱情吗?自私的爱情算得上爱情吗?自私的人,什么时候才能懂得去爱呢?爱的牺牲几乎无处不在,是无法逃避的问题——只有当情感上升到无私的程度,才会心甘情愿,并且视为奉献。但说实话,这其实挺难的。

我特意选择新世纪的一个情人节,来重温《罗马假日》。但愿这不是一份太古旧的礼物。但愿天籁般的爱情永远不会过时。

同类推荐
  • 带露的草芥

    带露的草芥

    每当诗意来临,我总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包围,我觉得这是伟大的造物主赐予我的最荣耀的恩典和眷顾;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这是生我养我的这块淳朴土地给予我的最大程度的偏爱和关照;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自己是在享受生命里最自由最浪漫的一件事。
  • 陆游文集3

    陆游文集3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一种精神

    一种精神

    本书收录“一种精神”、“兴隆之本”、“从吴起开始”、“山林的界碑”、“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等报告文学。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热门推荐
  • 新西游路

    新西游路

    唐僧!悟空!悟能!悟静!小白龙!又一世的西天之旅!又一世的轮回!又一世!牛魔发现红孩儿的身世!又一世!悟空承认对紫霞的感情!又一世!悟能敢于面对嫦娥的质问!又一世!所有的谜底都将揭开!欠下的情,也将赎还!这一切的一切,冥冥中!都是一个蓄谋已久骗局!一个人人都有的私欲!
  • 天价影后:总裁,强势宠

    天价影后:总裁,强势宠

    寒汐下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惹毛了苏臻,结果温柔竹马黑化成了鬼畜总裁!为了不被某鬼畜总裁豢养成金丝雀,一代名媛从此走上了影后的不归路……“总裁,夫人要离家出走!”“走到哪买到哪,哪来的离家出走?”“总裁,夫人拍戏被人刁难了!”“那就让刁难的人再也不能拍戏。”“总裁,夫人说她要拍激情戏!”“把人绑回来,不,我亲自去演男主角!”
  • 花开伴叶

    花开伴叶

    这是一部有许多短篇小说组成的,偏虐心,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 铭唐恩仇录

    铭唐恩仇录

    少年丧父,家道没落,少年被迫背井离乡,踏上恩仇之路。偶然遇上神秘的前辈强者,小小少年能否最终成为顶天立地的强者,最终讨回属于自己的公道呢?“一把玄机在手,铭唐大陆任我纵横!”这是尘埃的第一本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 孤世争霸

    孤世争霸

    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的世界,承载着不同责任与斗争!这个世界,隐藏着许多的未知和诱惑,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角度,渐渐向世人解析……是斗争?是阴谋?那么需要降临与体验……
  •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被视为柏拉图之后世界古代史的另一位大思想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
  • 永和妃

    永和妃

    从一开始,她就知道她不能爱上她的丈夫,那个被尊称为永和皇帝的人。他是个优秀的帝王,一个绝对不会为女人所迷惑的帝王,一个杀伐果断的帝王,他能宠她,却终究无法爱她。
  • 云动苍天

    云动苍天

    皇瑞者,呈上苍吉祥之意,福运伴其身,然修行却难有所成,上苍既然眷顾如斯,为何会如此?破绝地,登仙路。云动苍天,众仙臣服!书友交流群:312428582,老狼期待你的加入!
  • 另类的“爸爸去哪儿”

    另类的“爸爸去哪儿”

    手握一份“爸爸去哪儿”征集令,程天浩的双眼立刻亮成一对小灯泡。离异后,跟儿子扬扬之间的关系就渐渐疏远了。“‘爸爸去哪儿’原班幕后团队,为您和孩子打造一场温馨的体验。扫二维码报名参赛,获胜者还可以获得神秘大奖一份……..”一拍桌子,这可是难得的与扬扬相处的契机啊!儿子又是“爸爸去哪儿”的绝对忠粉。还有神秘大奖,简直了!满心期待,一路兴奋地奔至约定地点。结果……..什么叫做“唯一一对人类父子”啊?喂,死吸血鬼!叫你家儿子离扬扬远一点!扬扬,跟着叔叔千万别睡啊。我给你们跪了。“爸爸去哪儿”不是相亲节目啊大爷们!………….一路温馨搞笑,看程天浩父子如何在另类中求生存、交好友、结良缘。
  • 衡问

    衡问

    子车大概有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坚持。他想用双脚慢慢探索这世界的模样,想用双眼慢慢了解这世界的变换。在血与火中,在战与乱中,在文明与文明的交汇中,在一个他看来充满新奇与未知的世界里,寻求一种平衡的明悟。他不是不败的英雄,也不是幻想的超人,他只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平凡人。但他大概有一种坚持。所以他依然可以成为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