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4200000006

第6章 最佳法则——抓住最佳时间和时机

惜春且勿误春时

从前,有两个猎人看见天上有一群雁飞过,于是张弓搭箭,准备把他们射下来。箭未发,两人却争起来,二个说打下来烹了吃滋味一定不错,一个说还是烤了好吃,两个争执不下,后来找人来评论,总算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射下来的大雁,一半烹,一半烤;可是,等他们争论完了,再去射时,大雁早已飞走了。

这个寓言说明,不论做什么,都应该抓住时机,说做就做。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机”与“时”,就是指最佳时区和最佳时机。在农业上说“不误农时”,在军事上叫“抓住战机”,在作家称之为灵感,在运动员名为顶峰状态,在科学家则叫做开窍。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经历了一种既有创造的冲动,又有完成这种创造的能力的那样一种状态。

比如大部分科学家、文学家出成果往往集中在一生中的某一段时间里,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记忆力、理解力都很强,经验丰富,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敢作敢为,容易有重大突破。居里夫人一生事业的顶峰时期是从1896年决定要从化学上证明放射性元素镭的客观存在,到1902年终于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的纯镭。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的创造力、想像力、记忆力、调节力和人体的生命力的高度综合的产物。在这个时期内,上述因素进行最佳组合后,就会出现最高的工作效率,发挥最佳的时间效能,创造出最佳的工作成绩。

那么,人才成功的最佳时区在哪里呢?根据对1500—1960年,全世界一千二百四十九位科学家、发明家做出的一千九百二十八项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统计,发现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区是二十五~四十五岁,其最佳峰值年龄在三十七岁左右,杰出科学家的成名峰值年龄约三十二岁,二十岁以下做出重大贡献率仅占7%,五十岁以上做出重大贡献率仅占14%。这是因为,青春期是人生的体力高峰期,一个人的骨骼、肌肉和身体各器官在二十岁左右发育成长后,耐劳动强度和耐疲劳的能力急剧提高,开始出现人生的体力高峰和精力高峰。二十五岁以后,每年力量消失百分之一,但耐力还在继续增加,使高峰持续到三十岁左右。至于大脑的发育,虽然二十岁以前的存储量急速增加,而理解力则有待于发展,三十多岁时尽管记忆力稍有下降,但理解力却显著提高,形成二者综合指标的高峰。假如所年龄做为横坐标,把各年龄的体力值、智力值、精力值、进取精神值、创造性劳动值和经济负担分别列入纵坐标,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高峰曲线,有的在青年时形成前峰,有的把后峰一直延续到中年,有的则大部分集中于青年时期。但出现高峰的时间都在青年时代。

有趣的是,科学家的年龄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对世界科学的贡献。根据日本学者汤浅研究发现,各国科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这个国家极度兴隆,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有时候,另一个国家又后来居上,取而代之,使科学中心不断转移,而大凡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都必须拥有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五十岁的杰出的青年科学家。比如意大利在上升为科学中心的前夕,杰出科学家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四十五岁之间,形成了从1540—1610年以伽利略为代表的“黄金时代”;英国成为科学中心的前期,科学家的平均年龄在十八岁至四十五岁之间,所以从1660年到1730年,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稳执世界科坛牛耳;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法国科学家群星灿烂,从1770~1830年,几乎垄断了世界科学发明总数的25%以上,这时法国科学家的平均年龄是四十三一五十岁。但是,在1808年科学家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时,法国科学明显地度过了自己的鼎盛时代,开始走下坡路了。当1850—1860年发生“非常老化”时,法国科学家衰落到谷底。在1810~1920年,德国科学威震世界科坛,德国在赶超阶段平均年龄是四十一四十五岁。从1920年起至今,美国一直是世界科学的中心,他们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内,创造了不少科学奇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哈理特·朱克曼统计,美国从1901—1972年共有九十三人获得诺贝尔奖,其平均年龄为39.2岁。在人才成功的问题上,如果抓住最佳时机,可望捷足先登,大器早成。在科学上,一个国家想赶上并居领先地位,关键是要有一批杰出的青年科学家。现在,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比起世界上先进的水平大约落后了二、三十年,要赶上世界上的先进水平,需要造就大批中青年管理人才,科学、技术和教育人才,老一代人才与新人才的衔接问题也亟待解决。

秋天金谷银棉的收获,离不开在“不误农时”的及时播种;人生要创造出辉煌业绩,离不开青年时代的奋发努力。如果一个农民错过了播种的最佳时机,那就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如果一个人混过了青春这个黄金时代,那就会造成终生的遗恨。西汉乐府有首《长歌行》,发出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告,岳飞在他著名的《满江红》的结尾勉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陶渊明更是大声疾呼:“盛年不重来,一日难重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有人说过,生命是奇特的,它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并不保证都能结果,能不能结果,就看你是否辜负了自,己的青春。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强,唐朝诗人贺知章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为什么这样难改,就因为那是从小开始学的东西。

青少年时期精力最充沛,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杜勃罗留波夫从小就立志成功,十三就读了四百一十种书。他在一首诗里说:“啊,我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才能,在一天中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都读完。”青春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是做学问、干事业、出成果的好时机。据青年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神经机能优势与心理优势使青年期成为学习的最佳时期,不赋予青春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他就如同小溪的流水,只能带去凋谢的青春花瓣,却永远不能运载成就的远洋货轮。怎样才能不误春时,在青春期就为成功打好基础呢?

古今中外名人贤者成功的实践证明,渊博的知识是成功之本,它犹如一幢宏伟大厦的基石,赋予巨厦以支撑力。他们之所以功垂千古,流芳百世,大都与他们在青年时代勤奋学习分不开的。马克思在上大学时,勤奋自学,两个学期就读完了按着学校的进度二十个学期也学不完的课程。一次生病期间,还把黑格尔的著作,从头到尾研究了一遍。列宁十七岁进大学,由于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可是,他在校外竟用一年半时间自修完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并参加大学毕业考试,获得第一名。至于古人,在青少年时,勤学苦读的事就更多了。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李白,就“五岁诵六甲,七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白居易自述他年轻时,曾经“苦学力文”,“没有功夫睡觉、休息”,以致“口舌成疮手肘成胝”。韩愈也说他自己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书于百家之编”。很难想像,爱迪生要是没有勤学精神,他的一千三百二十八项发明,是怎样搞出来的?

成功的人才不光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强健的体质。人才是人与才的有机结合,人才的知识结构与体质结构是一个统一体。丁肇中博士如不具备连续工作几十小时的体力,要发现J粒子就难了。7+1>8,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师院附中教师王南勋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内容是一天坚持学习七小时,体育锻炼一小时,全班五十三名学生,在1980年高校联考中全部录取。这个公式是有辩证法的,它把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示出来了。

有些青少年想成功,但在青少年时期不抓紧时机刻苦学习,而企图于之后一鸣惊人,还美其名曰“大器晚成”。他们不明白“晚成”之时的博大精深,来自一生各个时期的艰辛劳动,不断积累。“大器晚成”含有在晚年末岁刻苦学习,继而获得成功的意思。如果把一切宏伟的目标安排在未来,而对“黄金”年华时如金似银的光阴却不加爱惜,那么要想“晚成”,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杨雄在《杨子法言》中说“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意思是说千百条河川向大海学习,一直滚滚向前,终于到达海洋之中;而那些丘陵,想学高山,自己却老呆着不动,以致终不能接近高山。杨雄这句话,富有深刻和哲理。但有些年轻人口头上也立志要干一番事业,做出点成果,然而却不付诸行动,岂不有点“丘陵学山”的味道?惜春切勿误春时。让我们热爱并抓住青春这黄金时代,以顽强的毅力去攀登直立在我们面前的各门科学技术的奇峰峻岭吧!

才气过时不用则衰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金紫光禄大夫叫江淹,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郭璞,从此后,江淹再写诗、文便没有优美的句子了。因而后世产生了“江郎才尽”的成语。

当然,所谓郭璞向江淹要去了五彩笔,江淹因此写不出好文章,那只是传说的梦呓而已。但江淹做官以后,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不认真学习,恐怕是他在文坛上从此淹没无闻的主要原因。纵观古今,横观中外,有不少人在青年时代所获得的成就往往比壮年老年时期要多得多。宋朝苏东坡,少时文章议论纵横飞动,冠绝一世,而进入中年后,便逐渐萎顿了,谢肇浙以此为例,曾感叹说:“人之才气,须及时用之,过时而不用则衰矣。”十九世纪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一篇评论果戈里的论文中说:“优秀的人们,这样或那样地,都是在生活的重担下变得疲惫无力的;但等时机一到,当他们从对于鲜丽的青寿的热情迷恋中醒过来,用成年人的敏锐的眼光来看生活的时候,他们就都萎亡了。普希金的性格虽然轻松而欢快,可是在三十岁上,却像果戈里一样,精神变得疲悉无力了。失去了成为民族领导者的力量,过不了几年就死了。”当然,对人的才气要及时使用,过时而不用就会衰竭这个问题,也没有一概而论,但也确有这种情况。这里讲的江淹、苏轼、果戈里还是在青年时创造出了最佳成绩,中年以后逐渐萎顿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那些本来很有才气,但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年龄区”而遗恨终生的人那就不计其数了。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及时发挥出来呢?

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个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的人,很难在比赛中夺取冠军。青年人人要有远大抱负,要相信世上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山峰。马克思曾多次运用过这样一句格言:“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站起来吧!”

正确处理积累和创造的关系。输入是为了输出,学习是为了积累起来的知识去创造,古今中外,有不少人,知识非常渊博,但却毫无建树。东汉时的胡广,知识非常渊博,有“万事不理问伯始”之说(胡广字伯始);唐朝李善,也是知识广博,为《昭明文选》作法,旁征博引,后人叹服,但却没有自己创造的东西。在知识不多时便可直接进入创造,按创造目标的需要选修知识,这样的例子也不少。爱因斯坦在大学时,对数学不感兴趣,但到他攻克广义相对论堡垒时,发现所短缺的正是非欧几何那个武器,于是,他下苦功学了七年数学,终于取得辉煌的成果。尤其我们处于“知识爆炸”时代,据有人估计,人类知识的总量,每隔七年至十年就要翻一番。因而,尽可能地早一点选择目标,使自己的知识积累带有方向性。

否则,就会被越来越为之爆炸了的知识所吞没,纵你有满腹学问,也可能一生无所作为。

讲究方法,善于过度。人常说,得法者事半功倍。如果一种方法不成,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如果没有直接通顶峰的大道,可以另找羊肠小道。一手摘不到苹果,可以搬个凳子,也可以用竿打,还可以摇树或藉助梯子去摘。人常说,善过度者路自宽。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是一个善于过度的人。大学毕业没有能在大学或科研单位工作,他可以去当银行的小职员,边工作边研究。如果他只想坐直达快车,不肯在必要时坐船或骑马,那他就可能坐失良机,永远被埋没。

“常用的钥匙总是发光的”——这是伟大科学家富兰克林一句名言。要使自己的才能不断进发出创造的火花,也需要经常使用,爱迪生一生中完成了数以千计的发明,难道不是他经常搞发明的结果?

当然人的才能不能及时发挥出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原因,一种是本身原因。苏东坡、普希金和果戈里在三十岁以后的变化多数都是由于社会原因,虽然普希金才气衰竭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他娶了一个不顾丈夫事业,只爱打扮赴宴、挥霍的“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丽,但主要还是当时社会制度不容许他这样一个富于反抗性的诗人存在下去,最后死在沙皇的暗箭之下。又如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不少,一九七八年占获得者的四分之三,一九七九年占二分之一。据粗略统计,在一九七二年以前选中的所有各国的二百八十六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了19%。使犹太人在获奖人数当中所占的比例九倍于犹太人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但在以色列的犹太人中,至今却没有一个人得奖。可见,社会原因也是一个人的才能不能发挥出来的重要原因。所以,要使一个人的才能及时地发挥出来,不但要靠人才本人在青年时代奋发努力,也要求社会给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不要因为种种原因使人才的“最佳”时光白白流失,使才气不用而衰!

情景一失永难摹

科学史上常常有这种情况:人们研究某一个问题已经很久了,但还是迷雾一团,没有找到解决的线索,而是在受到某一种现象的启示,灵机一动,顿时大彻大悟。如阿基米德从洗澡得到启示,发现了浮体原理;战国时的鲁班,由于草叶划破手指得到启发,发明了锯;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沃斯由于无意中碰翻了纺车得到启迪,发明了比横锭纺车效率高几倍的竖锭纺车;德国化学家开库功由于梦象的启发,提出了苯的化合物是六边形的设想。科学史上还有一种常见的情景,即本来要寻找某种预期的现象,但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种甚至更重要的现象和结果。例如,美国发明家古德意的橡胶加工的硫化技术,就是在实验中不小心让橡胶和硫横的混合物偶然跌落后,意外中发现的;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在解剖青蛙的实验过程中,偶然从蛙腿与金属环接触时的痉挛现象中发现了生物电;法国物理学家伦琴在重复阴极射线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X射线;贝克勒从抽屉里几张照片曝光,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

这种被称为“灵感”和“机遇”的东西,在科学发现和创造中有极大的重要性。韩愈说过:“动皆中于机会,以取胜于当世”。袁枚在一首谈灵感的诗中也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但是,一旦有了新思想,就要立时紧紧抓住,否则便有丢失的危险。“作诗火急迢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这确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经验之谈。据说药物学家洛伊,有一天晚上一觉睡醒,头脑里产生了一个很好的设想,他简单地记了下来,可是,第二天他怎么也看不懂。夜间,他一次睡醒这个设想又突然出现了,他立即详细记了下来,经过实验证明了神经波动的化学媒介作用。所以,我们在研究最佳时区和最佳时机时,一定要研究怎样充分利用这突如其来的灵感和意外的机遇。

每个人都有发现机遇的可能,但机会不会赋予人以智慧。与其坐等机会,不如寻找智慧。科学巨人爱因斯坦,首次报考大学竟然名落孙山,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在瑞士一家专利局当小职员,机会并没有帮他的忙,而且当时一无名师指导,二无良好的设备,三无参考资料,甚至连专业科学工作者都不是,但是他凭着坚强意志,刻苦努力,二十六岁提出了狭义相对论,震动了科学界之后,才得到广阔发展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产生灵感的可能,但灵感并不是随意就可以产生。每一个人都洗过澡,为什么偏偏是阿基米德发现了浮体原理,因为他朝思暮想都想测出王冠是否是纯金。所以对某个问题毫无考虑,毫无研究,或者对这个问题的知识极度贫乏,灵感无论如何是不会产生的。

爱迪生说得好:“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捕捉灵感,抓住机遇,穷追不舍,反覆研究,从而一鸣惊人,这在文学史和科学史上比比皆是。但是,错过机遇而遗恨于终生的也大有人在。著名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在实验中已经得到了当时还未曾发现的元素——溴,但由于他武断地断定为氯化磺,而错过了发现溴的机会;工程师贾埃佛在他的大量实验中,已多次接触到“超导隧道效应”的现象,但由于旧的物理观念的框框,因此没有发现这个效应;德国著名化学家维勒,在研究墨西哥产的褐色铅矿石时,发现矿里有一些金属化合物,他想当然地认为也许是铬,因而“没有能够敲开凡娜吉斯女神的大门”而发现钒……。

虽然说灵感、机遇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它们又确实隐藏着必然性。那么,怎样把偶然的灵感、机遇变为必然的科学规律呢?一是要科学知识丰富,这样才能善于识别灵感和机遇所提供的线索,如果伽伐尼不了解电方面的知识,他怎么能知道引起蛙腿痉挛的是电流。二是要有极强的创新意识。研究化学的人很多,为什么偏偏是门得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因为他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在研究相对论上作出重大贡献,因为他“这四年来没有间断地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三是认真观察,善于观察,深究其出现的必然规律。千百万人都见过河中的行船,唯有英国物理学家斯科特罗素第一次发现了“孤立波”,从而导致了人们对孤粒子的研究。千百万人都见过苹果落地,唯有牛顿从中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四是要解放思想,不受传统理论和原有知识的束缚,即不要因前人研究过没有成就而放弃,也不要因为新现象与现有理论不符而不理睬。在达尔文之前,拉马克、圣提雷尔等人也提出过生物进化的假说,但他们没有达到使社会接受,便轻易地放弃了。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让我们首先使自己有一个知识渊博、创造欲望极强的头脑吧!否则,坐等机遇,那只能是“身在宝山不识宝,相逢仍是陌路人”。就是侥幸天赐良缘,重大发现的机遇找上门来,你也会坐失良机。

生不逢时还是生不爱时

最近,常听到一些青年发出“心欲奋飞”,但“生不逢时”的感叹——出生在困难时期,成长在动乱时期,就业在调整时期,谈何成功。他们埋怨自己被耽误了,埋怨工作不景气、环境不理想,在彷徨中虚度自己青春的大好时光。这使人想起了《鹤林玉露》中讲到一个女尼寻春的故事,说是有一个女尼“尽日寻春不见春”,是春天没有到来吗?不是,春到眼前,可她偏要到处去寻。后来女尼省悟:“归来笑指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

人,不仅有被环境规定了的一面,还有按照自己心愿改变环境的一面。美国作家爱默森说:“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来学习的。”德国的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幼稚园的创始者,他是怎样萌发这个创造性灵感的呢?一是他有个艰难的童年,九个月母亲病故,继母虐待他。二是成年后,他哥哥去世了,他担负抚养三个侄儿的义务,于是他想何不把抚养孤儿和研究教育结合起来,他召集邻近儿童一并教育。一八二六年,他总结了自己从事教育的经验,发表了《教育论》,但他并不满足,创立了幼稚园。还有一个作家,叫肖洛姆·阿莱姆,小时候,后母常打骂他;每天晚上,他悄悄躺在床上流着泪把白天后母骂他的话一一记下来,天长日久,竟记了一大本。后来,他把这本骂人的辞汇按字母的顺序,编了一本辞典,取名为“后母娘的辞汇”。他说,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此后,他的其他作品中,许多尖酸刻薄的话,也都是从“后母娘的辞汇”中抄来的。自古雄才多磨难,问题是不要在逆境里消沉,而是要在“逆境”中奋飞。同逆境奋斗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不可能设想人生会出现永远一帆风顺的境况,普通人和人才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对待逆境是未战之前先找出逃跑的路,还是激流勇进,百折不挠。

“最佳年龄区”被耽误了吗?那也不要紧,失却了黄金时代,就赶快抓紧你的“青铜时代”。俊鸟先飞固然好,笨鸟后飞,犹未为晚。人常说“十年寒窗”,下决心学它十年,足可以学一门知识,学会一种本领的。文化知识少吗?但对于有志于自学者,学历也不是决定因素。高尔基上过二年小学了,十岁就走向“人间”;奥斯特洛夫斯基十岁做工,也只念过三年书,后来都在文学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是说人皆知的。不久前,一位科学工作者给一位年轻人复信时写道:“你如果觉得自己奋斗晚了,你的权利就是赶快鼓起倍于别人的力量奋斗,而没有理由放弃奋斗,放弃奋斗,在科学上找不到任何理由。”

工作平凡、乏味,没有什么东西可学吗?这些人不懂得,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科学的踪迹,美国朋友寒春说:“什么是科学,钻进去就是科学。”四川省雅安县人民医院清洁工沈前明灭鼠二十六年,当上了灭鼠专家,被某医学院聘为研究员,他为了弄清各种老鼠的活动规律,有时整天蹲在粪池边,忍住蚊子咬,不怕大粪臭,屏声息气,细心观察。由于掌握了老鼠的特性和活动规律,据报导他的捕鼠技能竟然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地:他能学鼠叫,把其他老鼠引出来。正因为如此,他创造了灭鼠七十万只的奇迹。至于钟表匠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理发师阿克莱发明了线机,宝石工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这一切都说明,岗位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方便,但却不能决定一个人有没有科学成就。

条件不好吗?镭是在“一所既类似马厩,又宛若马铃薯地窖”的十分简陋的实验室里提炼出来的;祖冲之是用小竹棍计算出圆周率冗的近似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著名小说《呼啸山庄》是女作家艾蜜莉·勃朗特在厨房里写出来的。条件好,当然是每个有志成功者所希望的,条件不好也不必泄气,可以创造条件。有时在创造条件中,往往可以作出重要的发现。如世界上第一具望远镜是伽利略为了给自己创造观察天体运行的条件而发明的,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雷文霍克在研究微生物时,发明了显微镜……。所以,人才,在——

定程度上就是奋斗之才。如果坐等条件,认为条件不好就影响自己成功的话,就像有一个笑话中讲的那样,有一个人自诩为杰出的人才。他向世界宣告说:“只要你们把一切都准备好,安装好,最后只要我按一下电钮,就能创造出奇迹。”所有这些,难道不使我们受到一点启发吗?机会难得吗?不,机会就在你身边。枪弹和炮弹的坠落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可导致推翻亚里斯多德关于重物体比轻物体坠落为快的错误结论的发现,就得伽利略在轻重不同的枪弹和炮弹坠落中发现的;谁都见过泥巴干了要裂缝,但李四光却从研究这些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出发,并以此为实验依据,研究了地球板块学说,确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为研究地理、开发能源探出了新的道路。以上说明,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那么为什么只有个别人能认识它、抓住它,这里用得着爱迪生一段话:“我平生以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每次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严格实验的结果。”

同类推荐
  • 人生逆境应变术

    人生逆境应变术

    本书介绍了人生逆境有千种,应变之道有万种,每一种逆境都需要高超的智慧去应对。
  • 毕业后,工作局面是怎么打开的

    毕业后,工作局面是怎么打开的

    走出校园后,很多毕业生又走入职场的迷惘中。有太多的人毕业十年都会在迷惘和不甘心中徘徊。这个时候,需要学习一下别人出成绩的经验。但是毕业生又很难了解到那些打开工作局面的方法,为此我们把职场中普通员工出成绩的经验搜集和挑选,助毕业生到了职场好好发展。
  • 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烦恼,怀有很多渴望,遭受许多挫折。本书就是可以不断鼓励、陪伴你的良师益友,迷茫的时候,它会提醒你: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最实用的求职工具书,历经五年检验,数十万人验证后自发口碑推荐。很多大学生和白领纷纷感叹:“要是大一大二看到这本书就好了”,确实如此。比如:它提供N种方法慎重择业,帮你避开“频繁跳槽”的弯路。它剖析HR审核简历的法则,帮你避开“简历海投”的弯路。它解析上百个面试问题,帮你避开“面试没底”的弯路。 ……有关求职面试最基本的道理,这本书通通告诉你,而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们都是过来人,曾咨询上万学生及职场案例,自己也都实现了职业成长与成功。这些咨询与经验使这本书呈现巨大的信息量,百试不爽的实战经验与方法,娓娓道来的知识与智慧……
  • 中华神童故事(三)

    中华神童故事(三)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童,他们的故事反应了中国人的智慧。为此,这套故事丛书共精选了众多中国古代名人童年时期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他们的聪明与智慧,能给广大儿童读者以智慧的启迪,中华神童故事系列丛书共分为《中华神童故事(一)》、《中华神童故事(二)》、《中华神童故事(三)》和《中华神童故事(四)》四册。
热门推荐
  • 终极宠物师

    终极宠物师

    如果有来生,我绝不会对任何一个人手软!这是,叶铭枫临死前,发下的最后誓言!也是,杀手于心不忍所需付出的代价!
  • 神之语:盗墓传奇

    神之语:盗墓传奇

    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铸造九鼎。然而这九鼎却有着匪夷所思的作用,有传言它是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如果活人开启地狱之门,那么就可以得到长生之力,到达另一个世界。但是九鼎并不是唯一的钥匙,为了寻找另外的途径,我开始回忆我的盗墓生涯,寻找其中的可疑和线索,一切只为心中的一个答案。可当我找到方法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真相竟然是......书友QQ群:367272980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游嗜血十二郎

    幻游嗜血十二郎

    “流连,如果这次决斗赢了可以回归真实世界了,我一定会去找你,嫁给你”“小屁孩,如果这次决斗赢了我没法和你们一起回归的话,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网虫白玉沉迷游戏因接收到了新型游戏而坠入游戏空间,为了生存,为了爱情,为了基情,为了兄弟情,不得不拼,眼睁睁的看着十一个结拜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姐妹们一个一个的在自己的身边死去,她又会何去何从?
  • 恶魔专属:丫头,

    恶魔专属:丫头,

    ‘’唔,,‘’一次意外他夺走了她的初吻。本想和这恶魔撇清关系。哪知心却在冥冥之中为他舞动着。缘分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她被迫签了一份协议。之后他便到处偷香。一次,他便将她压在床上。用暖味的语气对她说“雨樱,你就像樱花树上的一片小花瓣,经过雨水的滋润变得芬芳迷人,我一句沾了你花瓣的毒,你要对我负责。”
  • 龙魂圣帝

    龙魂圣帝

    大乾坤!大自由!大境界!大沧桑!三千男人的世界,三千女人的天堂!龙魂剑上,十二道龙纹熠熠生辉,那消失的第十三道龙纹,在哪儿,在哪儿,到底在哪儿!?
  • 王妃来自现代

    王妃来自现代

    被皇族至宝带来异世,为重回故乡,不得已嫁给四王爷萧御,日渐相处中,心归属于他,却无奈皇族男人注定三妻四妾,但为了爱,她一直动摇。付出全部后才发觉,只是他跟自己进行的一场游戏,她终于狠心,斩断情丝重回现代,她以为事情会是一个终结,却不想,一切只是刚刚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中泪的点点星光

    梦中泪的点点星光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碰撞,只有距离产生了美。孤独,眼泪都交织在她的身上,可青春时所遗忘的,再遇见后却格外的清晰了。回忆以前的时光,原来我们只是命运之轮上所定格的,但无法遗忘。
  • 商用心理学全集

    商用心理学全集

    本书通过七个主题力求全面、生动地向读者介绍“商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巧。包括:商务场合的身体语言破译、商务场合的细节识人方法、读懂消费行为的心理分析、把握顾客心理的情感营销战术、成交高于一切的销售心理把握、企业管理阶层的领导心理法则、职业生涯常青的个人心理自助。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心”想事成、用“心”管理,赢得快乐,赢得未来!
  • 如若此生未相恋

    如若此生未相恋

    七年前她为了他舍弃了一切,最终却惨遭抛弃。因为他,她生母惨死,还未出世的孩子以最残忍的方式离开人世,她成了有名的“荡妇”“贱人”,她把自己逼成了一个“木偶人”。而这一切,原来不过是一场算计,他的背弃,不过是演的一场戏。他获得亿万身家,名利双收。她一败涂地,一无所有。“你知道吗,傅以陌,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一件事不是我爱你,你负我,而是你并未负我,可我已经体无完肤。”当七年后,他再回来的时候,面对生无可恋的她,将一切清盘拖出的时候,是否,还能赢回昔日的恋人?“从她选择跟我走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无论往那边走,都是输……”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在最无能为力的年华里,遇见了最想守护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