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3300000013

第13章 物我分际说

心能滋长造成物我矛盾之“欲”。相对并亦具有了解物我变化之“理”。根据前章分析,既知物我变化之理,一本自然,非人所能为力;由是显示,物我矛盾之欲,原系妄为,无异自寻烦扰。庄子看清此点,为求调整物我之间现存的矛盾关系,因之提出“约分”之说。

“约分”之说,原见于《秋水篇》中,郭象注之云:“约己归于其分。”另如《知北游》亦有谓:“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成玄英注之云:

“虽与物相顺,而亦各止其分。”均承《秋水》约分之意而来。简括地说,就是凭得超化之心,约束自己的知欲和物欲,回到应守的本分范围内去,而不再有所逾越。这在“物”的方面来说,且让他顺应自然而化,或可谓之为任万物自身演化,叫做“自化”。另在“我”的方面来说,我是万物之一,或顺应物理而变化;或深体物性,而求与物感通,都叫做“物化”。

上述物之“自化”,与我之“物化”,各行其道而不相碍,便是“约分”之本义。

万物之自化,属于宇宙间普遍现象,而且永不停息,不知所终。如说:

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秋水》)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钧。(《寓言》)因为自化,全属天然的演化,所以又叫做“天均”。“天均”即“天钧”,意即自然的安排。固然造化之下,一切演化,由之所造;但其原本自然,虽有规律,只是一向宽松的轮廓。故万物于自然规律之中,仍得保有“自化”的活动余地。(人心之有超化成就,亦源于此)故能形成天地之间,飞、走、潜、跃,各别发展,生趣盎然。惟庄子无法寻出所有自化的真正原因,只能任之。有如《天运篇》所云:“化其万化,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 ”

依次,论到人之物化,则有形体和精神两种情形,可以分别一说——

一是形体的自然演变,人死化为异物,这与近代科学分析,完全相符。骸骨归土,不过变为若干硫、磷、镁、铁、石灰、碳素之类。纵使文人笔下,逞其想象,而谓“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虽较美好,仍无补于实际。庄子了解这一人死物化之事实,外表上故作达观任运的态度,理性上也接受与化俱往的公例;这样,固可不为当下的形体所拘系,随造化而俱化。然而感情上仍免不了无限悲怆的意味。如说:

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刻意》)……万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效物而动,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田子方》)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 ……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大宗师》)再是人于现实生活之中,使日常生活之理与天地万物之理适应,形成双方的一似天然无间,这样,人的生活一切显得天真自然,虽随处与外物接触,而并不觉物之窒碍,有如与物化而为一。如说:

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达生》)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同前)仅此尚非物化之精义,尤当凭一己之精神高度修养内心超化,使得与物自然相通,亦即是保持与物为一之感情,而不复知有物我之分。这种物化之境,乃为庄子的一大创见。跨越了天地间生命界的一切隔阂,将之浑然融为一体。而于其中,不见任何“理”之掺杂,但觉“情”之流露。别是一种人生之美善。如说: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则阳》)从物之“自化”,到我之“物化”(特指人心之超化),在这其间,使物我各畅其情,关键所在,便靠人能善自尊重约分之说。关于这种约分的来源,庄子坦承得自前人的启导。故说:“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 ”

(《秋水》)所谓“不闻”,便是不求知欲之开展。“不得”便是不求物欲的伸张。“无己”便是任物之“自化”与我之“物化”。约分而能如此,便是达到了最高的修养。有此修养,则物我的关系,可以大见改善。其改善的结果,一是见之于我对物的不伤,再是见之于我对物的欣赏。我对物的不伤,在乎物我将迎之际,无所容心,则两无拘束,牵连自少。如此将迎,任物而已。于物何损,又于我何害。如说: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知北游》)(按,王叔岷校正末句曰:人,唐写本作之,指物言。)另,我对物的欣赏,即是使物所禀自然之性,而与我之精神相通。因而,自然之美,我心之乐,各能得尽其性。如说: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秋水》)

我对物之不伤,仅表明二者无碍与和谐。我对物之欣赏,则已使双方关系,进而融会为一。

“万物与我为一”,乃庄子的重要思想之一。但万物与我,既加以分别,一名为“我”,另一名为“物”。则物与我之间,自有不能“为一”之差异性。盖以物我之来源虽同,而其禀赋并非一律。人既为万物之灵,或以惊奇之心,求能了知物象;或纵习染之欲,转而役物。这两种作为,无论为前一种以心知物,后一种纵欲役物,概皆以我之有限,而逐物之无限。陷溺必深,后果堪虞。庄子有鉴于此,遂以“物化”之论,强调物我之可合,用证“为一”之可能;更以“约分”之理,说明物我之可分,借补不能“为一”之缺憾。合之初阶,在我之对物寄情于欣赏,相互感通。分之要点,在我之对物,用心无所将迎,相互不伤。庄子之“万物与我为一”思想,于此分合之际,可以略见其大旨;至于“浮游乎万物之祖”,与“通乎物之所造”,诚为物我自然之最高境界。惟求其出发点,殆皆以此“大一”之思想为本。

群与己

西哲有言:“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即谓一己,社会则指群体。进一步言之,一己乃以自我为中心之每个人。群体为自我以外之众人(或由众人合组而成之社会)。一己之个人与群体之众人,两者同属人类,本宜和睦平等相处。但每一个人,基于天赋之自我保存和发展的本能,总觉一己之优越性,超乎他人。此一本能充量发挥,遂以自我为中心,或多或少,形成种种充满私见、私心、私利的对外行为,而逐渐尖锐化。

这种对外行为逐渐尖锐化的起因,当导源于意欲的增加,生活的扩展,社会的变动。文化突破早期的淳朴形态,不断更张,趋于复杂万状。以是群与己之间,接触频繁,利害密切。

每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之一己,复因接触频繁而冲突益多,利害密切而芥蒂难免之故,彼此由对立,转而纷争迭起。这种群与己的纷争,与前章物与我的矛盾相同,成为人生期望由 “德”而“道”,由“人”而“天”,所将遭遇的又一困难。一己陷入人事旋涡,形体不由自主,随波逐流。结果是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齐物论》。

这也是急待检讨的问题。

照庄子的看法,群与己相处,最易发生的纷争,概括说来,共有三种:一为彼此意见的不同,而引起无穷的争辩。二为内在情欲的扩张,而产生相互牵连纠结。三为强力政治的束缚,而导致上下怀私。针对这三种群与己的关系,庄子复又提出其独有的解决意见,那便是:为了避免彼此无穷的争辩,莫如是非之齐。为了根除相互不必要的牵连纠结,莫如相忘之道。为了改善上下相对的怀私,莫如自然之治。最后并构想一 “至德之世 ”,作为群与己未来的理想社会。

同类推荐
  • 简单逻辑学

    简单逻辑学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 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三生镜:正是妖孽欲上时

    三生镜:正是妖孽欲上时

    你误了我的一生,我误了你的一世。都说,世人无眼。为什么,你却没有心。前世是前,今生是今。命运难捉摸,来无影,去无踪。可叹苍天一场,却都是过去式。不兴一念之错,不做阴差阳错。她曾无数次悔恨那个决定,可是再也回不去了。“一日笑断红尘,一月哭断命根。”“不必悲伤,孩子,该来的总会来。”她黯然失笑,足轻登,飞向大海。临水一生前尘老,只把君幽作涟萧。我不知作何话语,只是静静的看着你,就好。“临水,君幽就交给你了。”君幽?是……涟萧吗?好像。
  • 启禀王上,王后要摄政

    启禀王上,王后要摄政

    她是异界的一缕孤魂,命中注定,成了这沧暮王朝的王后。他是最不被宠爱的王子,却是在十五岁那年亲手发起了政变,小小年纪便被冠上“暴君”之名,当所有人都想扳倒他的时候,她却……“王上,您这江山怕是保不住了呢?”“那王后有何高见?”“不如……让臣妾摄政可好?”……于是,某一夜,当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房间,他却从被窝钻了出来……“王后处理国事辛苦了,今夜便让孤王好好伺候王后吧。”
  • 永将

    永将

    一切都要从轮回那个开始,时代变了人也变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 幽幽药草香

    幽幽药草香

    生活在21世纪的少女林晗羽因为吃了一块巧克力而穿越到了异世大陆,那儿的人们崇尚修炼,门派繁多,主要依附于两大世家——南宫家和孟家。晗羽因为不会武功,不懂修炼而被欺负嘲笑,虽有孟轩的保护,但牛脾气的晗羽还是决心修炼。多次尝试后无果,晗羽很丧气,可孟轩的一番话却提醒了她,晗羽家世代都是中医,所以晗羽对中药也是有研究的,再加上药剂师的身份很尊贵,这更加坚定了晗羽的信念。晗羽这才开始了炼药的漫漫长路……
  • 孽海

    孽海

    孽海下了摩斯大街,拐进赫德路,市面的繁华和喧嚣便隐去了。嵯峨的楼厦不见了踪影,撞入眼帘的尽是花园洋房和西式公寓,有阵阵花香在空气中飘逸。车夫脚下原本尘土飞扬的士敏土路也变得温润起来,夕阳的柔光将路面映得亮闪闪的。路上是幽静的,偶有三两小贩的叫卖声,再无让人心烦的市声聒噪。只是洋车却明显少了起来,一路过去没见到几辆,朱明安便觉得自己坐在洋车上很扎眼。在白克路口,一辆黑颜色的奥斯汀迎面驰来,像似要和朱明安的洋车迎头撞上去,车夫扭住车把去躲,差点儿把朱明安扶在身旁的猪皮箱甩到地下。
  • 众神回归记

    众神回归记

    赵云龙原本是一个学生,后来众神归来,看其如何纵横世界
  • 惊世传

    惊世传

    一次偶然的奇遇,一次命运的转折。且看一个山里出来的孩子,如何在波谲云诡的奇幻大陆上,一步步走到强者之巅。这里有惊奇的冒险,有激烈的打斗。更有美妙的爱情,和不论生死的友情。一枪在手,夺命锁喉。一往无前,天下我有
  • 魅王爆宠:逆天小医妃

    魅王爆宠:逆天小医妃

    她是阮家臭名昭著的废物,人人厌恶,唯独权倾朝野的逸王殿下对她誓死纠缠,倾心相待。殊不知世人眼拙,废物实为逆天神医!他是她的夫,欺他就是辱她,害他就是伤她,人若辱她、伤她,她必除之后快!龙有逆鳞,狼有暗刺,她就是他的命,谁要是动了他的命,他定灭其满门,诛其九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大学有点萌

    我的大学有点萌

    你上过大学吗?不认识大学!来,我让你认识认识。我的大学生涯喂了狗,狗粮就记录在这里了,即将毕业的我给大家带来我的大学生活,看看和你的有什么不一样!
  • 卉木萋萋

    卉木萋萋

    心地善良的枕书,于深山里救了一个男人,男人一切皆成谜,却走进了她柔软的心,暴雨之夜,他半是诱哄半是强硬地占了她的身子,与她互许了终身,然而意外顿生,男人下落成迷生死不知。四年后因缘巧合,她嫁给了与昔日之人一模一样的男人傅蠡——名震天下的大将军王,野心勃勃冷酷无情的傅蠡从来对情爱嗤之以鼻,一系列的猜疑、利用、危情接踵而来,郎心如铁,她征服不了戎马江山,也征服不了他。爱情和权利孰轻孰重?一个女人求爱的心路,几段缠绵纠葛的爱情。你可曾深爱过一个人?你可曾辜负过一个人?清风朗月长相忆,佩蕙韧兰早晚还。如果你欠了一个人的情债,也许根本无法用情来偿还的。------《卉木萋萋》群号:114722415。各位喜欢的朋友们入群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