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400000004

第4章 人的异质性假设的提出

借助假设条件进行经济分析,是各种不同经济学流派分析的基本的分水岭,是界定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的基本标准。不同的经济学流派一般都是在社会历史条件需要的时候才被大规模运用并得到重视的。从管理学角度看,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必须是从若干基本的分析假设出发,按照一定逻辑规则进行分析、论证、演绎的理论体系。经济学研究是以人的行为假设为前提展开的。凯恩斯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和方法》一书中概括英国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传统时指出:“直接地引用具体事实或归纳方法作为经济学的起点是不合适的,正确的步骤是从人的本质的很少几个和不可缺少的事实——把它们同在其基础上产生的生理性质和人的生理构成联系起来开始的演绎方法。”本章试图在经济人假设及其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人的异质性假设,进而进行必要的理论阐释。

一、经济人假设

理论创建的权威不是一种理论根本否定另外一种理论,而是从特定的需要出发解决某一问题有效性的程度。以其有效性来衡量一项理论的成功,这在科学界是一种备受尊敬的传统。“经济人”是经济学说史上历史最悠久、最基本的人性假设。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不朽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就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前提建立起古典经济学的整个体系的。亚当·斯密指出,正是有了为自身利益打算的人类本性,才有了交换的倾向,而交换导致了分工,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国民财富。

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人假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即经济人不仅追求自身利益,而且还拥有完全信息,因而,可以实现最大化。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是,出于利己的动机,消费者在既定的支出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也就是把产量确定于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从而以最低投入成本实现最高产出,要素所有者把要素提供给出价最高的厂商获得收益最大化。这样,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以至于在不减少任何成员福利的情况下,无法再增加任何一个成员的福利,达到整个社会的所谓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人假设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前提。

二、对经济人假设的不同意见

经济人假设自提出以来就遭到了众多的批评,批判主要围绕人的自利动机、极大化以及完全理性三个方面的内容。理论修正模型也纷纷出现,这里介绍比较著名的几种。

德国历史学派(包括新历史学派)认为经济人假设实际上把人说成是惟利是图而否认了任何良好动机的存在。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瓦格纳曾经详细分析过人的经济动机,他认为人有五种动机,而其中四种是利己动机,一种是利他动机,并指出这一种利他动机本身也具有利己的因素,或者说它是与利己融为一体的。对此,主流经济学家的答复是:“经济人”只是假设当人们从事经济活动而面临着各种选择方案时,由于这些选择的结果将对个人的福利产生不同的影响,他会选择那种花最小费用而达到最大效用的方案,而不是相反,从这个角度说他是依自利行事的。“经济人”假设并不意味着把所有人都刻板地视为极端的自私自利,也并没有把利己主义这一邪恶视为美德。

莱宾斯坦针对极大化假设提出了“X低效率”理论。“X低效率”指由于缺乏动力以致不能有效率地利用经济机会的各种低效率。人们只是在感受到极大压力的情况下,才会采取极大化行动,努力对决策做出仔细计算,尽可能把工作做得最好。而在没有很大的压力时,人们只是把部分精力用于做出合理决策的所必需的信息上,而让决策同时也依赖于习俗、惯例或道德规范等方面,因而并不努力追求最大化。例如,企业内部的劳动、机器、原材料并没有被最有效的利用,企业并不总是采用可以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与改善管理,即存在着一种低效率,他把这种状况称之为“X低效率”,因为它与通常所说的资源配置低效率不同。对此,主流经济学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都是采用极大化行动,不能否认“经济人”假设,因为“经济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总是在付出代价与收益比较中确定的,而人们对付出代价(努力程度)有着不同的理解或评价,一些人可能认为与收益相比,某种代价太高了,是不值得追求的。

西蒙针对完全理性提出有限理性经济人理论。西蒙认为要实现最大化原则,其前提条件是:(1)理性经济人在决策前,拥有全部的替代方案可供选择。(2)对每个方案所产生的结果都是明确的,这些结果能够按优先次序进行排列。(3)理性经济人在决策开始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效用函数。显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这些条件是难以满足的,因为寻找各种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是需要费用和时间的,人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人很难得到全部的信息,这样就不可能有最优化的选择,只能是可接受的效用与满意的利润。西蒙指出,需要什么样的寻找方式来发现适当数量的替代方案以供选择,决定于选择的标准。例如,要在所有针里挑选出一根最尖的针是困难的,但如果我们把选择的标准确定为能够缝衣服的针,那就容易多了。他认为应该用令人满意的标准代替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最优化标准。西蒙的理论不仅富有逻辑,而且也贴近现实,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无限理性的假设显然是需要修正的。1978年,西蒙因此而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公告说,西蒙思想中新的东西是,首先,他否认古典经济理论中有一个无所不在的、理性的、追求最大利益的人的假设。自此,西蒙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理论为以后经济学理论所接受。

三、异质性假设的提出

库尔特·费希尔指出,“标准的发展理论过于强调普遍的一致性,而忽视了代表人类普遍特征的差异性,对差异来源的研究(传统理论视之为随机的)揭示了差异内部的组织模式”(Oonna Coch,1997)。这里,普遍一致性即同质性,差异性即异质性。经济人假设是在人的共性层面上讨论问题。在人的共性讨论上,人是同质的,是没有差别的、具有共同属性的人。对此,可以从新古典综合理论关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进行证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与厂商——的经济行为,其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体经济行为,其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通过经济变量的总量或平均数对整体经济行为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倾向于同质性分析,这是与其静态、均衡分析相一致的。这种研究方法不考察人的异质性,不考察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或者说对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忽略不计的,作为经济主体的人是“同质”、“抽象”的。从同质性假设出发,实际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察世界的方法,用静止的、孤立的从而是片面的观点解释经济现象。同质性假设反映了人或者事物之间的共性,但忽视了对于人或者事物之间个性的考察。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统一,单纯从共性、从同质性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就会得出片面的结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经济学分析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社会的个人。”“在分析人类的行为时,应当充分认识面对无限纷繁的外部世界,人类行为的多层次性,对人类行为特征的认识,与其说要将它简单化地归纳为某一种抽象,不如说正确地认识这种多层次行为的结构性,它形成的自然、社会原因、行为层次结构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影响(李文溥,1999)。”作为社会的人不是同质的抽象的人。把具体的活生生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多样化的人抽象为单一化的人,只承认人的同质性,不承认人的异质性,把“具体人”变为“抽象人”,与事实存在较大的反差,其结果是,片面地从同质性假设出发的理论的解释力及其指导作用都会大打折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综漫世界行

    综漫世界行

    找回最初时的心,聆听最真挚的感动!动漫是不同于现实,却高于现实,它是我们心中的梦于憧憬!
  • 网游之宏图霸业

    网游之宏图霸业

    “哥哥,有人欺负我!”凌雪娇嗔的和稻晓说到。“刚才是谁欺负她的!”稻晓拿着神级武器,用身体挡在凌雪前面。比起在现实生活里的碌碌无为,稻晓在虚拟游戏世界里,和5个美女一起称霸天下!
  • 灰暗空间

    灰暗空间

    这是一本简单的诗集,有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也有愤青似的怨天尤人。有我们这代人的悲哀,也有我们这代人的幸福
  • 三国之最终梦想

    三国之最终梦想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意外到来的人,怀揣着对这个时代的向往,许下最终梦想!
  • 啄木鸟探案组

    啄木鸟探案组

    道友留步,看你愁眉不展是否是家中妻妾红杏出墙?没关系,只要一点钱财,贫道自会帮你找出奸夫。什么?不是?没关系,本探案组还负责暗杀,保证钱到人死。什么?也不是?你家的猫丢了,没关系,只要有钱,包在本探案组身上。
  • 情场交易:王子阁下的牢笼

    情场交易:王子阁下的牢笼

    现如今炙手可热的天王巨星苏衡与妻子秘密离婚,未育一子;拿着癌症化验单的女大学生周佳然为了生存被迫下海;开机前一秒佳然后悔激烈挣扎,阴差阳错,佳然被随家兄一起下来视察企业的苏衡从拍摄现场的床上捉到自己房间的床上:“既然下了海就别装什么贞洁圣女。”意外怀孕,嫁入豪门,受尽屈辱,闺蜜的背叛,最终被一直盼望抱孙子的婆婆利用后赶出家门,流落街头。面对自己已然不多的时日,佳然又该何去何从。失败的人生怎么办。重来!HE,宠文,请大家放心入坑~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我国的佛教寺庙有三大类型,这是由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形成的。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
  • 腹黑总裁首席的另类杀手妻

    腹黑总裁首席的另类杀手妻

    天使般的面孔,诱人的身材,让所有男人为之神魂颠倒。但是,她做事心狠手辣,绝不留情,只因她是个杀手!杀伐果断,高傲冷酷,集团总裁甘愿成为妻奴,这是为的哪般……
  • 其实,我一直都懂

    其实,我一直都懂

    十年前,年仅7岁的纪简随父母迁居G市,认识了邻居家的阳光男孩——韩朝,两人成了两小无猜的一对玩伴。可以说,两人都在彼此的成长生涯中扮演了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朝夕相对了十年,两人之间累积了不少默契。后来,韩朝爱上了一个叛逆的女孩,开始了一段一去不复返的堕落之旅--后来,纪简也遇到了让自己心动不已的少年,开始为了爱情义无反顾。两个一起成长的小伙伴,就这样忽然渐行渐远。多年后,再次相遇,纪简痛心于韩朝的改变,苦心相劝,最后却遭到他的狠心伤害……最后的最后,心爱之人为自己而死,昔日好友也锒铛入狱,纪简绝望过后,渐渐走出阴霾,开始新生活……
  • 对不起,只因我爱你

    对不起,只因我爱你

    当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阴谋而牺牲一切代价,甚至把自己的下半生给了自己帮的仇人,你会怎样做出下一步的判断?萧婕和冷宇轩,这两条平行线因为一个任务而相交。相爱,背叛,以及不为人知的机密,下一步棋,该如何走?她和他,又该如何找到自己最终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