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1900000042

第42章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人都知道曾国藩能忍,如果以此判定他懦弱好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与他的坚忍一脉相承的是,曾国藩一生刚强,坚而不脆。在他看来,不管是待人以恕或克己以忍,都不是柔弱的表现。

(1)曾国藩的明强之道

曾国藩一生刚强,坚而不脆,以为古来豪杰以“难禁风浪”四字为大忌。他自述道:“吾家祖父教人,也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又说:“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吾兄弟皆受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他上承家训,进而总结了自己的经历,深刻地认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他甚至“尝自称欲著《挺经》,说他刚毅。”这种倔强的性格,使曾国藩虽屡次踬跌,却依然充满刚毅,勇往直前。咸丰九年(1859年)十月十四日,他作一联以自箴: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正是他这种倔强性格的写照。但是,倔强绝不是刚愎自用。这点,曾国藩也说得很清楚: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曾国藩无时无处不在强调这《挺经》中的明强大法,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一日,在给他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写道:强字本是美德,我以前寄给你的信也讲明强二字断不可少。但是强字必须从明字做出,然后始终不屈不挠。如果对事情全不了解,一味蛮横,等到别人用正确的道理进行驳斥,并用事情的实际后果来验证,这时再俯首服输,前倨后恭,这就是京师讲的瞎闹。我也并不是不要强,只是因为见闻太少,看事不明不透,所以不敢轻于要强。再者,我们正处在鼎盛的时候,属员在外,气焰嚣张,言语放肆,往往令人难以接近。我们如果一味较劲,不稍稍收敛抑制,那么属员仆从就会不闹出大祸不止。明强就是敢争,当一种判断确定后,曾国藩从不迁就他人的意见,有主见,敢斗争。他出山不久向清廷伸手要权的事,就颇能代表他的明强品格。

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四日,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病死在湖南湘乡原籍。二月十一日,曾国藩在江西瑞州军营得到父亲的死讯后,哀伤悲痛之情无以自抑,“仆地欲绝”。十六日上《报丁父忧折》,不待清政府准假,就与曾国华从瑞州回籍奔丧。按例军营大员父母丧亡,应该先行奏请开缺守制,得到朝廷批准后,才能回籍奔丧。曾国藩这次却不是这样,他上奏的时间是二月十六日,脱离军营奔丧回籍是二月二十一日,显而易见,他奔丧回籍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这种情况是少见的。但清政府念他犬马之劳,二月二十七日给曾国藩赏假三月,在籍治丧,发治丧费四百两,以示恩宠,并命他于假满后仍回江西军营。然而,曾国藩要的是兵权,是部队,而不是虚荣。他在《谢恩折》中发牢骚说:“数载从戎,过多功寡……自愧调度之无方,兹又遽遭大故。自职离营,方忧惧之交深,欲陈情而悚息。”奏折中的“欲陈情而悚息”,在示意清政府,他暂时不准备回江西军营,其中有难言之隐。因而在奏折中要求开缺守制。但清政府仍然不准,一再敦促他重返江西前线督办军务,这便使他有些飘飘然、昏昏然起来,以为他与咸丰帝抬价、讲价的时机来到了。

于是六月六日,曾国藩又上《历陈办事艰难仍恳终制折》,在这个奏折中,他和盘托出了他为什么不愿重回江西军营、要求开缺在籍守制的理由。奏折的要点是:按照定例军营职位有空缺,先从在军人员拔补。我所带的湘军,多是招募来的湘勇,不仅参将、游击、都司、守备以上无缺可补,即如把总外委也不能递补实缺。武弁跟我出生入死数年,有的虽然保举至二品、三品职衔,而充当哨长者,仍领哨长薪饷,充当队目者,仍领队目薪饷。一日告假,即时开除,终不得国家正规军照绿营廉俸之例长远支领。弁勇互生猜疑,徒有保举之名,永不履任之实,长此以往,湘军弁勇,难免“长生觖望”。言外之意:我历年在外,不敢奏调满汉各营。各营官兵,实缺之将领太少,太少不足以相维,权位不足以相辖……虽居兵部堂官之位,事权反不如提镇。“此办事艰难之一端也”。国家定制,各省文武升迁罢免之权,责成督抚。督抚的喜怒,关系到州县官的荣辱进退。曾国藩办理军务,处处与地方官打交道,文武僚饷一事,诸如地丁漕折,劝捐抽厘,地方官从中阻挠。征收漕粮,百姓以浮收为苦。漕粮大事,循例由巡抚专主其事。身为客官,专办兵营军事,有劝捐扰民之实,而无能加惠百姓,“不敢越俎代庖,纵欲出一恺切说明之告示,以做官邪,而慰民望,而身非地方大吏,州县未必奉行,百姓亦终难信。此办事艰难之一端也”。曾国藩从帮办湖南全省团练开始,就用木质关防,关防上所刻大字为“钦命帮办团练查匪事务前任礼部右侍郎之关防”。咸丰五年(1855年)八月秋补缺,又换“钦差兵部右侍郎之关防”。自出征以来,得到皇上的命令,“皆系接奉廷寄,未经明降谕旨”。因此,外界讥嘲甚多,有人讥讽说“自请出征,不应支领官饷”;有人指责说“不应称钦差”;有人说他曾经革职,不应专折奏事。岁月既久,关防屡换,往往被人“疑为伪造”。部将出差外省,外省地方官不予信任,对盖有关之公文不予理会,甚者竟将湘部出差外省的官员关押,加以侮辱。如果现在再赴江西军营,又须改刻关防,则势必愈难取信于人。军营官兵立功受奖,咸丰六年(1856年)所请“实官执照”,至今尚未领到。此外,文员之凭,武官之札,皆由督抚专交曾营,常迟久而不到。“军中之事,贵取信义如金石,迅速如雷霆,臣则势有所不能,此办事艰难之一端也。”曾国藩仔细观察局势,认为“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决不能治军,决不能兼及筹饷。曾国藩伸手向清政府要督抚的官位,并不仅仅为个人争地位,主要是为湘军争权利,争政治待遇。按照清朝的惯例,曾国藩带的兵如此之多,作战能力又远较八旗、绿营为强,立下的军功又如此之大,授予巡抚,功赏过薄,不足填其欲壑,若授予总督,则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又为朝廷所不甘。

而恰在此时,胡林翼等已攻占了武昌,形成了高屋建瓴之势,水陆师直捣九江。长江下游方面,自咸丰七年(1857年)四月何桂清接替怡良为两江总督后,江南大营日有起色,正在进攻镇江,捷报频传。所以清廷便决定将长江上游战事责成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将下游战事、攻陷天京的希望寄托在何桂清与和春的身上。认为这样处理,定操胜算。因此,断然拒绝了曾国藩干预朝廷用人大政,并撤销了他兵部侍郎的职务,将他开缺在籍守制,削除了他的兵权。同时命署理湖北提督的杨岳斌总统外江水师,惠潮喜道彭玉麟协同调度。这样的结果,致使江西湘军很快陷入了涣散状态。后来,胡林翼虽然一度派李续宜等往江西统率湘军陆师,依然无济于事,而且李续宾、李续宜兄弟对清政府削除曾国藩的兵权也极为不满,心怀退志。

(2)困顿中等待时机

曾国藩人虽在湘乡,然所部将领与他书札仍往返不绝。可以说,除曾国藩外,别人指挥湘军是难以得心应手的。如1857年春,督办江西军务的福兴到瑞州军营视师,湘军诸将待以客帅之礼。因此福兴回南昌后,上奏请征兵,并说“勇丁不可用”。可见“曾家军”——湘军,非一般督抚、将军所能驾驭指挥的。这期间,在家乡守制的曾国藩进入了人生的一个“反省调整期”。他和弟弟曾国华设立了家庙,每天黎明和晚上都跪倒在父亲的牌位前,反省自己十几年从政、治军的得失,并回忆起父亲曾麟书的每一次教诲。曾国藩自被削去兵权后,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一手创办起来的湘军,“江右军事,刻不去怀。”悔恨自己办事“有初鲜终,此次又草草去职,致失物望,不无内疚”。每每想到这些,“夜间终不能酣睡,心中纠缠,时忆往来,愧惶憧忧,不能摆脱”。他在籍守制一共一年零三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日夜在悔恨自己的去职失权,迫切期待着有朝一日,咸丰帝命他重新走上前线,重掌湘军。自曾国藩离开江西后,由于石达开的分裂出走,直接削弱了江西太平军的兵力与内部团结,因此,清政府方面的军事形势始有所好转,连续攻陷了瑞州、临江、九江、建昌、抚州。但当时,分布在江西的湘军派系很复杂,有王鑫遗部的张运兰等部、江忠源系统的刘长佑等部,另外还有曾国藩系湘军曾国荃、李元度、刘腾鹤等部。由于这些统兵将领,官位相埒,派系不同,互不统属,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领导与指挥,因此,这些派系各异的湘、楚军攻陷江西各府州县后,将予解散乎?抑或由谁统率?

这是清政府亟待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李秀成击败江南大营后,曾国藩终于有机会出山了。因为八旗兵已不可用。同时,曾国藩、胡林翼对清政府关于东南的人事布局做了一番揣测。胡林翼说:“江、浙为仓廪根本,京师性命所系,然使泛泛以寻常办理军务之人前往,则事权不属,功必不成。近十日中,必有十余人奏请涤帅往援。林翼之意,必得地方之符乃可去,非此则不可去也。设涤帅去后,秋冬之间,贼必有三四十万大股并力西犯。”后来,曾国藩听说忠王李秀成略定苏常,惊呼:“苏常失守,杭州亦岌岌可危,东南大局决裂如此,不知尚有何术可以挽回……现奉寄谕,饬国藩往援苏、常,盖不知苏、常已失也。鄙意楚军刻不能救援下游,且当竭三省全力,御贼匪秋间之大举,如能于秋间两路大捷,然后有余力兼谋下游,目前实有不逮。”同时他对自己的出路,也做了一番猜测。他说:苏、常失守,“目下浙江危急之至……东南大局,一旦瓦裂,皖北各军,必有分援江、浙之命,非胡润帅移督两江,即余往视师苏州。二者苟有其一”,则进攻安徽的军事布局,不能不有所变更。“余则听天由命,或皖北,或江南,无所不可。”曾国藩、胡林翼迫切希望他们两人中能有一人出任两江总督,以扩大湘系地盘。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十三日,李秀成攻克苏州。

十九日,清政府以曾国藩署两江总督,着统率所部兵勇,取道皖南,恢复东南。七月上旬,又实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并命令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所有大江南北水陆各军均归其节制。又将杨岳斌、彭玉麟统率的湘军水师拨归曾国藩节制调遣。任命曾国藩总督两江督办江南军务,对曾国藩与湘军将领鼓舞很大。胡林翼得到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的消息后,亦“气息为之一壮,耳目为之一明”。后来,胡林翼又得知曾国藩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并实授为两江总督,所有大江南北水陆各军悉归其节制后,兴奋地说:“涤帅实授两江总督,殆如国相司马之气象。诚明之至,上感九阍,军气孔扬。”不过曾国藩总督两江后,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长期受压抑,现在总算熬出了头,得到了清政府的信任与重用,全军欢欣鼓舞,“或者数年抑塞之气,至是将畅然大舒乎”。忧的是太平军占有苏南,天京与苏、常联成一片,声势重振,力量倍增,杭州、皖南岌岌可危,东南大局“糜烂”,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无异要他火中取栗。他在家书中也道出了他的这种复杂心情。他说:“担此巨任,深以为惧。若如陆(陆建瀛)、何二公之前辙,则让我父母蒙受羞辱,即使兄弟子侄亦将为人看轻。祸福倚伏之机,竟不知有什么为可喜也。默观近日之吏治、人心及各省之督抚将帅,天下似无戡定之理。吾惟以一勤字报吾君……但守一勤字,终日劳苦,以稍分圣上之忧。”在理学思想的指导下,“吾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是他的绝对信条。他明知政治败坏,民不聊生,“天下似无戡定之理”,却无动于衷,仍然要一拼到底。

退一步海阔天空。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从古代先哲那里吸取智慧的大师,也是一个善于把所学知识与人生经验联系起来思考的哲人,因此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与经验: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子享受,则当谦退。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争,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退,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刚柔并用。片面地依靠“刚”而忽略“柔”或片面地依靠“柔”而忽略“刚”都将导致失败。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天下兴亡的大义面前不争何待?在人生难行的地段、在名利场中、在富贵之乡、在与人相处的是非面前,退让一下有何不好?所以说为人处世,善用刚柔,才能长久挺立,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事。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试婚总裁,别太坏

    试婚总裁,别太坏

    丈夫涉嫌故意杀人在拘留所内受尽折磨,莫静宜迫不得已用身体与恨她入骨的初恋情人交易。她问:“当年我背叛了你,所以今天你来羞辱我?”“错,我是来感谢你!”他在浴室里折磨她:“结婚四年还这么敏感,贺承允很少碰你?”她无地自容:“不关你的事。”他步步紧逼:“套子你不会戴,衣服总会脱吧?”莫静宜终于盼到丈夫无罪释放,裴铮丞却打来电话:“你欠我的九十九次是不是该还了?”
  • 盗墓异录

    盗墓异录

    爷爷拼命寻找上古麒麟血玉,后来失踪了,我是因为一次偶然发现了爷爷的笔记,为了查明真相踏上了这条永远循环的路……
  • 霸道小姐vs高冷帅哥

    霸道小姐vs高冷帅哥

    '嘿,那边那个娘娘腔.'伊辰曦非常拽的对着那边正在僚妹的钟离南说.刷刷刷,一阵阵的冷眼从四面八方射来.钟离南也转了过来看着他........一阵无语'曦曦,别闹,他可不是那么好惹得,''没事,怕啥,你没听过我伊辰曦德名言吗,那就是只要是美男,立马踢过去,他保准记住你.'伊辰曦不怕死的朝着钟离南大吼了一句...................于是乎他们就结上了缘...几年过去了,他们再次相遇.......尽情期待
  • 网游之神魔无双

    网游之神魔无双

    龙腾公司继《龙翔》之后又开新做《谁与争锋》,而昔日因为未知原因而离开龙翔的战王杨尘也重临游戏。他当初是因为什么而离开,他再临游戏又为了什么?本书有浓浓的兄弟情义,绝对经典的热血!(玄幻系网游,喜欢可以收藏推荐一下。暂时每天一更。)
  • 校园:我们恋爱吧

    校园:我们恋爱吧

    他们是小时候一起长大的朋友。比亲人还亲,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天生一对,因为他的一时冲动,她离开了……
  •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共四章,里面记载着作者对亲情、友情、生活、自然的点滴思考与感悟。作者将多年生活、工作的记忆点滴,罗列成文,内容涵盖幸福和快乐、感动和忧伤、相遇和别离等诸多情感经历。
  • 快穿反派逆袭BOSS

    快穿反派逆袭BOSS

    文艺文案:她是一只阿飘,从她有记忆开始就是一只阿飘,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到何处去。她的时光漫长而又无趣,直到某一天,遇到了一个自称系统的“生物”,从此展开了一段惊奇的旅程。中二文案:简单的来说,她是一只女鬼,一只没有任何生前记忆的女鬼,每天飘过来飘过去,然后一不小心遇到了系统,又一不小心被系统坑上了贼船,从此像奴隶一样被压榨,为系统做任务。系统许诺给她的条件是【我可以让你知道你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但是她想说:“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魂淡系统!!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我只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
  • 红杏出墙记3:剪不断,理还乱

    红杏出墙记3:剪不断,理还乱

    本书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三日恋

    三日恋

    高中毕业当晚,彼此暗恋彼此的青梅竹马——小赤与星杏香,两人约好明日一同约会,可因为异常意外让星杏香失去了生命。在“灵魂引渡扉间”,出现一个神秘人,这个人赋予星杏香三天生命。由此,星杏香复活表白,让他在这三天里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原阵——血印

    原阵——血印

    我们同为人类,却因为传统与责任,我们不得不接受与现世不同的世界观,我们是创世者的传承人,传承着他创立这个世界时所带来的法则与规则。。。。。。。。。。如果喜欢这本书,或者是对小说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可以加入qq群:560254030,只要有人喜欢看,我就会继续写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