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1700000007

第7章 文赋(节选)

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1)窃有以得其用心(2)。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3)。妍蚩好恶,可得而言(4)。每自属文,尤见其情(5)。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6),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7)。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8),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9),他日殆可曲尽其妙(10)。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尔。

“注释”

(1)余,我;才士,有才能的文士;作,作文。

(2)窃,私下;用心,作者之意;得其用心,悟解到作品中用意所在。

(3)放,放开;遣,发;良,的确;多变,文章变化多端。

(4)妍,美好;蚩,丑陋。好恶与妍蚩意思相近。可得而言,可以得到说明。

(5)每,常常;自,自己;属文,作文;尤,尤其;见其情,看见其中的实情。

(6)恒患,总是害怕;称,称合;逮,及,表达出。

(7)知,认知;能,将认知实践于文。顾施桢疏解说:“知者,明于文者也。能者,善作文者也。”

(8)述,叙述;先士,古代的才士;盛藻,繁盛的词藻。

(9)因,因此;论,论述;利害,得失;由,由来。

(10)他日,其他时日;殆,差不多;曲尽其妙,以曲折的文笔写出文章之奇妙。

操斧,拿起斧子;柯,斧柄;取则,取法。方廷皀《昭明文选大成》:“持斧以作斧柄,喻作文而取法于古之文”。

随手之变,文章的意象随手改变;良,确实;难以辞逮,谓不可用言辞显现。

所能言,所可以论说的;具,具体;于此,在此。

“译文”

我常常观览有才能的文士所写的作品,私下觉得已经把握到作者的心思。写诗著文,遣言用辞,的确变化多端。那些地方写得好,那些地方写得坏,可以言说明白。我自己写作文章,尤其清楚其中的奥妙。心里边最顾虑的是主观的意象不能称合客观的事物,文章没能表现出思想感情,这还不仅仅是认知上的困难,而主要是将认知实践于创作中的困难。所以要写作《文赋》来叙述古代文士的创作,论述作文规律中的关键所在,至于婉转地写出奇妙的文章,则有待于其他的时日。持斧伐柯是为了作斧柄,学习古文是为了写出好文章。虽然作文时取材着笔于眼前的事物,但文章意象随手改变,有时的确难以用文辞捕捉。我只能将所能言说的,全写在这里。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1)。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2);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3)。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4)。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5)。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6)。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7)。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8),耽思傍讯(9),精骛八极,心游万仞(10)。其致也,情曈曨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层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注释”

(1)伫,久立;中区,区中;玄览,深入的观看;颐,颐养;典坟,三坟五典。

(2)遵,循;四时,春夏秋冬;逝,流逝;瞻,观瞻;思纷,情思纷纭。

(3)悲、劲:秋暮衰落故悲,秋气阴杀故劲;喜、芳:春条飘柔故喜,春花飘香故芳。

(4)懔,懔,危惧、恐惧的样子;怀霜,形容心志之洁;眇,高远;临云,形容情志之高。

(5)咏,即歌咏;世德,世间之盛德;骏烈,伟大的功业;先人,古人;清芬,清新芬芳的文章。

(6)游,游览;林府,谓丰富多彩如森林之木,如府库之物;嘉,赞叹;丽藻,美丽的词藻;彬彬,文质掺半。

(7)慨,叹词;投篇,抛卷;援笔,执笔;聊,姑且;宣,表明;斯文,此文。

(8)始,开始;收视,收回视觉;反听,反听于内心。

(9)耽思,沉思,专心致志;讯,问讯;旁讯,左右问讯求索。

(10)精,精神;骛,飞驰;八极,八方,即东、西、南、北、西南、西北、东南、东北;仞,长度单位。包咸《论语》注曰:“七尺曰仞”。

致,情致所至,韅,模糊;弥鲜,更加鲜明;昭晰,清楚。

倾,倾注;群言,百家之言;沥液,涓滴,喻文之精华;漱,含;六艺,六经;芳润,芳香润泽,喻文之精粹。

浮,浮上;天渊,水之高远;安流,安排水流;濯,洗涤;下泉,水之清深;潜浸,潜入浸润。

沉辞,深邃的文辞;怫悦,情思将来而未来,喻难出;游鱼,喻文思;衔钩,上钩;重,渊,极深的泉源。

浮藻,飘浮的词藻;联翩,以鸟飞喻文词活跃;翰,本指鸟羽,这里指辞藻;翰鸟,活跃的文思;缨缴,射鸟的箭上所系缨;坠,坠落;峻,崇山峻岭。

收,收集;阙文,古人未叙述的文章;采,即采集;遗韵,古人未使用的音韵。

谢,扬弃,谢绝;启,开发,开启;朝华已披,喻古人已用之意;夕秀未振,喻故人未述之旨。

观,观看;古今,古往今来;须臾,一会儿;抚,抚摸;瞬,眼睛开合之间;一瞬,喻时间之短。

“译文”

静静地立于深远的境界之中,用古代的文化遗产颐养自己的情志。踩着春夏秋冬的步调,感叹时光之流逝,瞻望世间的万事万物,不由得思绪纷纷,悲叹寒木落叶于秋风萧瑟之中,惊喜暖光柔条在春风送芳之时。胸怀高洁,一尘不染如霜雪之白;志向远大,展翅凌云如鸿鹄高飞。诗篇歌咏世族大家之功业,文章讽诵先贤鸿儒之精神。畅游在文章的百花园中,吮吸精华和芳润,如此美丽的词藻,怎能不使人心旷神怡。不由得丢弃旧稿,慨然执笔,开始抒写这篇文章。

创作初始阶段,作者应该潜心内运,收其目而内视,敛其耳以反听,沉潜于形象思维的境界,旁通于意象网络之圆合。精神驰骋八极之外,心思飞临万仞之高。在神思运行的过程中,主观感情从欲明而未明的模糊状态逐渐走向鲜明,客观物象在思想情感中伴随着成为清楚明晰的意象。创作需吸取诸子百家的精华沥液,更要体味儒家经典的芳香润泽。写文章要放开思想,构思更应该纵意而为。异想天开,可以浮上天空安排水流;奇思地裂,可以深入泉源潜游浸润。沉重的文词欲出而未出,深邃的情思将来而未来,构想困难时,文思就像深渊里欲上钩而又未上钩的游鱼,怎么也把它拉不出水面;构想顺利时,浮藻联翩,文思泉涌,这就像看见高空中的飞鸟拖着自己射出的箭缨坠入山谷时那样令人惊喜。收集千百年来古人未叙述的文章和音韵,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文章。谢绝那些陈词滥调,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器识恢弘,纵观古今文章在须臾之间;气势昂然,横览五湖四海之诗篇于一瞬之功夫。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1);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2)。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3),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4),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5),或妥贴而易施,或穦緅而不安(6)。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7),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8)。始踯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9),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10),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注释”

(1)此二句意谓按照内容和布局的需要来选择、安排文辞语句。选义,选择义理;遣辞,遣使词句。

(2)抱景者,怀抱光景者;咸叩,全部欲叩门而出;怀响者,怀抱音响者;毕弹,全部欲弹奏表现出来。

(3)或,或者;因枝以振叶,谓由枝布叶,由本及末;沿波讨源,指由末流探讨本源。

(4)本隐,根本深隐;显,明显;求易,求其易知;得难,反得其难。

(5)虎变,文思雄壮如虎之变;兽扰,文思头绪繁乱如兽之扰;龙见而鸟澜,文思之奇妙如龙浮游出水面,如水鸟掠过波澜之间。

(6)妥帖,恰当;易施,容易实施;穦緅,与龃龉意近,但前者因山立义,后者因齿立义,都意谓不平、不安。

(7)罄,尽;澄心,澄澈的心情;凝思,凝神思索;眇,深;眇众虑,超于众人思虑之外;为言,写出自己的语言。

(8)笼,笼络;形内,文学形象之内;挫,挫折,役使;笔端,文笔之端。

(9)踯躅,通踟蹰,意谓犹豫;吻,口边,口吻;燥吻,吟诵太久,口吻干燥;流离,津液流出或水墨染纸;濡翰,沾濡着墨水的笔。

(10)理,义理;扶质,扶持文章的本和质;立干,树立主干;垂条,低垂的枝条;结繁,果实结满了枝条。

信,相信;情貌,感情和形貌;不差,不失;变,变化;颜,颜面,容颜。

思涉乐,文思涉及快乐;方,副词,正当,刚刚;言哀,涉及悲哀。

觚,木简;率尔,很容易地写成;含毫,口含着毛笔;邈然,文思离得很远,怎么也写不出来。

“译文”

然后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布局选择义理,考察文辞;光景蜂拥而来,文采喷涌而出,音响交互并作,声韵旋律盈耳。创作可以由主干延及枝叶,亦可以由末流溯及本源,可以由隐藏着的根本写起,逐渐走向鲜明,亦可以先从容易写起,此后解决难点。就文绪纷繁而言,有时情思雄壮如虎之变,有时又头绪繁多如兽之扰。就文思之奇妙而言,有时意象如巨龙游出水面,有时兴意又如水鸟掠过波澜之间。写作顺畅时,一切都被操作得妥妥帖帖;写作坎坷时,前后语句总感到龃龉不合。心灵极尽澄澈,凝神构想文意,超越前人之成就,写出自己独特的语言。以文学形象笼括天下万事万物之内容,用思想情感役使五湖四海之空间。开始写作时吟哦再三,口干舌燥,文词仍然难以出口,到了最后,文思终于来了,鲜明生动的情思通过毛笔活现于纸上。文理扶持着本质构建成文章的主干,文采繁华似锦,布满了枝条,长成丰硕的果实。创作上的这种规律不会有什么差错,文章感情深厚,必然会表现于形貌;文情发生变化,也必然显现于容颜。思想高兴时就会笑逐颜开,情感悲痛时必然唏嘘哀叹。有时拿起笔来一挥而就,有时咬着狼毫半个字也写不出来。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1)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2),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3)。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4),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5);粲风飞而蕍竖,郁云起乎翰林(6)。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7),纷纭挥霍,形难为状(8)。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9),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10)。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注释”

(1)伊,惟;兹事,此事,指作文之事;可乐,使人快乐;固,一定;钦,钦敬。

(2)此二句谓从无象中求象,从无声中求声。课,考课,考究;责,寻求;叩,敲击。

(3)此二句谓含深远的文思于尺素之上,吐滂沛的情感于寸心之间。绵邈,深远;滂沛,水之盛大;素,帛。

(4)此二句谓语言愈大愈增其广,文思愈按愈增其深。言,语言;恢,大;思,文思;按,按下。

(5)播,播种;芳蕤,芳香的花蕤;馥馥,形容香气;发,生发;青条,清翠的枝条;森森,形容生机勃勃。

(6)此二句意谓文采粲然如风飞飚立,浓郁繁茂的辞章诞生于文坛。粲,明丽;蕍,通飙、飚,疾风;竖,立;郁,浓郁;翰,笔;翰林,文坛。

(7)此二句意谓万事万物,其体态不同,文章的风格也是千变万化的。殊,不同;一量,一致。

(8)纷纭,思绪纷纭;挥霍,文辞纷至沓来;形难为状,事物的气色运动难以形容摹状。

(9)二句意谓文辞见才而致巧,立意以理要为宗。程,量;效,致;伎,巧;司,主;契,合。

(10)僶俛,仰首,俯首;当,应当。五臣注:“思在有无之间,或俯或仰,或浅或深,意务得于妙,来必不让。”许文雨《文论讲疏》:“论意则僶俛?有无,论辞则浅深不让。”

虽,虽然;离,离开;遁,逃遁;离方而遁圆,谓不守成法;形,形容;相,形象;期,期望;穷形尽相,穷尽事物的形象。

夸,通夸,夸耀;夸目者,主于修辞者;尚奢,崇尚浮艳;惬心者,惬合心意者;贵当,崇尚合理。

此二句主于言尽意畅,议论通达。穷,尽;无隘,不偏狭;论达,议论畅达;旷,放旷不拘束。

缘情,因情发生;绮靡,华丽;体物,铺陈事物;浏亮,清明爽朗。

披文,以文为形式;相质,辅佐实质;缠绵,婉转;凄怆,凄凉悲怆。

博约,事博文约;温润,温和润泽;顿挫,谓不直致其事;清壮,清新雄壮。

优游,从容不迫;彬蔚,华丽茂盛;精微,精谓精致,微谓细致入微;朗畅,明朗通畅。

平彻,平和通彻;闲雅,闲静文雅;炜晔,明亮;谲诳,诡诈。

在兹,在此;禁邪,禁止浮诡;制放,控制放纵。

辞达,辞理通达;理举,以事明理;冗长,繁多。

“译文”

创作文章是一件令人快活的事,所以历来为古今圣贤所钦敬。考课酝酿,从虚无之中寻求实有;妙解玄机,从寂寞中聆听音声。涵泳广远的文思于尺素之上,喷吐滂沛的情感于寸心之间。语言愈是挥洒愈是气势恢宏,文思愈是按压愈是壮阔深沉。用情思传播百花园馥馥之芳香,以文笔抒写山林涧森森之青条。文采粲然风飞飚立,文情风起云涌,翰林园真是盛况空前。

世间的物体各有不同,文坛上的辞章更是千差万别。意象纷至沓来,文辞挥洒繁乱,后者很难将前者的气象神色予以形容摹状。文辞依靠才能在奇巧中量体裁衣,意义契合义理在主体中匠心独运。情思活跃于有无之间,或俯或仰;言语斟酌于雅俗之际,或浅或深。文章自有法度,但为了穷尽事物的奥妙,创作却常常冲破规矩和方圆。所以主于修辞者崇尚文语华艳,思想绵密者追求恰当合理。言尽于意,情思无隘;论议通达,理致旷放。诗歌表现情感,语言华丽。辞赋铺陈事物,清明爽朗。碑文以简朴的文字,辅佐实质。诔文凄情缠绵,悲意哀怆。铭文博雅简约,温馨润泽。箴言抑扬顿挫,清新壮丽。颂词从容不迫,文质彬彬。理论精细朗畅,层层深入。奏议平和闲雅,丝丝入扣。辩说花言巧语,诡诈虚诳。这十种体裁虽有区分,但统一的要求是应控制放纵,禁止浮诡。作品要写得辞章通达,义理集中,竭力避免繁琐和冗长。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1)。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2)。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3)。虽逝止之无常,固崎瞭而难便(4)。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5)。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6)。谬玄黄之秩序,故膇発而不鲜(7)。

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8),因宜适变,曲有微情(9)。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10),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注释”

(1)物,万事万物;姿,姿态;体,不同的文体;迁,变化。张凤翼《文选纂注》:“物相杂而为文,故曰多姿。文因物而赋形,故曰屡迁”。

(2)会意,会集众意;巧,奇巧;遣言,遣句造言;妍,美丽。

(3)暨,至于;音声,音韵声调;迭,更换;宣,明。五臣注:“至于宫商合韵,递相间错,犹如五色文采以相宣明也。”

(4)逝止,犹去留;无常,没有一定规律;固,通“故”,所以;崎瞭,不安;难便,不便于。

(5)苟,如果;达变,通变;识次,认知次序;开流,开通水流;纳泉,接纳泉源。

(6)失机,失去机会。一曰:失次;操,操持;末,末尾;巅,首也。五臣注:“如思虑失机而后会合,则常持尾续首,莫能见成。”

(7)二句意谓弄错了玄黄次序,使得文句低劣不鲜明。谬,弄错;膇発,污浊;不鲜,不鲜明。

(8)若夫,发语词;丰约,丰满简约;裁,剪裁;俯,下视;仰,上望;形,形状。

(9)因宜适变,以适宜为标准进行变化;曲,曲折;微情,微妙的感情。

(10)或,有时;言拙,语言笨拙;喻巧,比喻巧妙;理朴,文理质朴;辞轻,文辞飘逸。

二句意谓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袭,沿袭;故,陈旧;弥新,更加显出新意;沿,顺着;浊,混浊;更清,更加清澈。

览,观览;察,察觉;研,研究;精,精通。张凤翼《文选纂注》:“览之必察,研之后精,咀嚼之而后知其为美者也。”

譬犹,就像;舞者,跳舞的人;赴节,跟着节奏;投袂,甩袖。

歌者,唱歌的人;应弦,随着弦乐伴奏;遣声,发声,唱出歌声。

轮扁,古之善凿轮者,见《庄子》。轮扁认为:得心应手之妙非口所能言。

华说,难以实行的巧言。五臣注:“凡发言不能成功者,谓之华说也。文章之妙,故非此辈所能精察而言也。”

“译文”

客观的万事万物多姿多彩,主观的文体风格千变万化。文章的意态崇尚巧会,其遣言用词贵在妍丽。至于音韵声调的递相变化,犹如五色文采之间错渲目。写文章留下什么,去掉什么,虽没有什么常规,但声律和音韵不和谐,必然艰涩难读。如果能通达事物的变化,把握住文章结构的次序,这正如顺着水势疏通了河流,又在流淌中不断地纳接泉源,必然会事半功倍。假若在思虑中错失了良机,后会文情,这必然会本末颠倒,持尾续首,以玄充黄,前后失序,文章变得难以卒读。

文章风格的构思剪裁,或者丰满,或者简约,或者俯视,或者仰望,都要以适宜为标准进行变化,目的是为了表达曲折微妙的感情。有时语言笨拙但比喻巧妙,有时义理质朴但辞章飘逸。最奇妙的是能够用陈旧的题材,抒写出一片新意,还能够沿顺着混浊的河流,驰入清澈的港湾,这正是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在创作构思的过程中,有时通过观览方能自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有时通过研究才能使文章变得更为精致。创作构思的规律,正如跳舞的人跟着节奏提裙而甩袖,唱歌的人随着伴奏应弦而遣声,这其中的奥妙即使让善于把握奥妙的轮扁也难于说清楚,任何花言巧语者也难以将其论说精确。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1)来不可遏,去不可止(2)。藏若景灭,行犹响起(3)。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4)。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5);纷葳蕤以马及睞,唯毫素之所拟(6)。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7)。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8),兀若枯木,豁若涸流(9)。览营魂以探赜,顿精爽而自求(10);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注释”

(1)若夫,句首语气词,意谓“至于说到”;应感,灵感;会,会通;通,灵感通达;塞,灵感闭塞;纪,机遇。

(2)此二句意谓创作灵感的来和去是难以把握的。遏,遏止;止,停留。

(3)藏,隐藏;景,通“影”;影灭,影子消失;行,活动;响,声响;起,起来,发作。

(4)天机,自然之机;骏利,敏捷爽利;纷,纷乱;何纷而不理,何等纷乱而难以条理化。

(5)此二句意谓文思的生发如风之激荡在胸臆,其言辞如清泉流动于唇齿。思,文思;言,言辞。

(6)纷,纷繁;葳蕤,美盛;马及睞,雄壮;毫,狼毫,借指毛笔;素,布帛;拟,摹写。

(7)文徽徽,文章鲜亮;溢目,充盈在目前;音泠泠,音韵清爽悦耳;盈耳,响彻在耳边。

(8)六情:喜、怒、哀、乐、好、恶;底滞,沉积不动。方廷皀《昭明文选大成》:“志,心之所之。神,心之灵机”。志往神留,情志欲前往,神思欲停留。

(9)兀,静止貌;枯木,干死的树木;豁,竭尽貌;涸,干涸,指水尽。五臣注:“兀若枯木,思不动也。豁若涸流,思之竭也。谓豁然空虚,涸而无水。”

(10)览,即揽,收揽,集中心力;营魂,魂魄,精神;赜,深;顿,整顿,振作;精爽,精神爽快;自求,用心去苦苦探求。五臣注:“观览心腑与魂魄,探赜文理,顿蓄精爽而求之。”方廷皀《昭明文选大成》:此二句是“状其入路之苦”。

理翳翳,深暗貌;伏,不起;思轧轧,难出貌;抽,向外拉;方廷皀《昭明文选大成》:此二句是“状其出路之难”。许文雨《文论讲疏》:“状思理初发之致”。

是以,所以;竭情,绞尽脑汁地思考;多悔,常常后悔;率,轻率;率意,随意;寡,很少;尤,过失。

兹,此;物,事物,这里代指文机,灵感;在我,指文机在我;非余力之所戮,并非我的力量所能把握。程会昌《文论要诠》:“文思开塞,时系天机”。

故,所以;时,时时;抚,抚摸;惋,惋惜;未识,没有认识到;由,原由。李善注:“开谓天机骏利,塞谓六情底滞”。

“译文”

至于说到创作中的灵感、会通和闭塞中的机缘,来的时候不可遏止,去的时候难以停留。灵感隐藏时就像影子消失一样,灵感发作时则宛若响声在耳边旋转,自然所赋予创作的这种机遇何等敏捷爽利,又是何等纷乱而难以条理。文思的生发如风一样在胸臆中激荡,文章的言辞如清泉一样在唇齿间流动。文采的华美如雨后的春苗一样葱郁,其结构之刚劲像骏马奔腾一样有力,惟有毫素才能够将它们模拟和表现出来。展现在眼前的是如此光彩夺目的外观,再加上爽朗悦耳的音韵。创作中灵感闭塞时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喜怒哀乐好恶六种情感消失沉淀,情志意欲前往,神思掣肘停留。情感若干涸的河流,文思如死灰枯木。在搜肠括肚中思索文理如何深入,用尽心思苦苦地探求,然而文理却隐藏在昏暗之中,思想怎么也活跃不起来。所以在有些情况下竭情尽力写作却写不出满意的作品,心里常常感到懊悔;在有些情况下率意而为却写出了好的作品,几乎没有一点瑕疵。创作中灵感的奥秘仿佛就在我的心中,但是它实在不是我所能掌握的。所以不由得时时抚摸着空怀而惋惜感叹说:我至今仍然没能破解灵感会通和闭塞中所隐藏的秘密。

“作品简介”

《文赋》是西晋时期的文论作品,作者为陆机。陆机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并总结前人的经验,在中国文论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刘勰氏出本陆机氏说而畅论文心”。钱钟书说:“《文赋》非赋文也,乃赋作文也”。《文赋》对创作过程中的想象问题和感兴问题的论述最为精辟。《文赋》全文载于《文选》,郭绍虞主编的《历代文论选》有较详的注释。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创作的纲领及其自己写《文赋》的目的。这主要表现在《文赋序》中,也就是上文中所选的第一段。他写道:“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物、意、文的关系是《文赋》论述创作的纲领。陆机说自己写作《文赋》的目的是要“论作文之利害所由”。

“内容讲解”

《文赋》中创作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1.认为创作的来源是由于外界事物的激发或受前人作品的启示。创作中意应称物、文应逮意。2.创作在构思阶段应“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以期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境界。构思是一个复杂过程:第一,结构布局要“选意按部,考辞就班”;第二,把握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要“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第三,构思剪裁要在众多的形象中选择、概括。3.论述了创作中的“应感”即灵感。认为“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4.论述了各种文体及其与风格的关系。

“附录”

三国、两晋时期的文论作品

三国、两晋时期,文学挣脱了经学的桎梏,此时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文论作品。除了上面所介绍的《典论·论文》和《文赋》以外,还有曹植的《与杨德祖书》、挚虞的《文章流别论》、葛洪的《抱朴子》等。三国、两晋时期的文论作品中数《典论·论文》和《文赋》影响最大。

三国、两晋时期的文论特点

三国、两晋时期,中国文学理论进入自觉的时代。曹丕“文本同而末异”六个大字,拉开了自觉时代的序幕。两汉文论重善轻美,其文学混同在经学之中;三国、两晋时期的文论重美轻善,其文学与儒学开始分化。由于思想上比较开放,此时期产生的魏晋玄学对文学发生了深刻影响。这个时代的文论家首先从外延方面明确地将诗赋括入文下,并充分地挖掘了文本的审美内涵,分析了文本中所包含的不同品种。他们认为:文学是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文学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德行并不比文章更重要。

“参考资料”

1.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1~93.

2.袁峰,中国古代文论义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88~89,91~94.

3.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66~83.

“思考题”

1.陆机论述创作的纲领是什么?

2.如何理解创作构思和创作传达?

3.陆机是否破解了创作中的应感通塞?你认为创作中是否有应感通塞?

同类推荐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这本文集从多个方面展示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刻画的24个节气,定位准确,惜墨如金;他描绘的花卉果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他抒发家和国的情感,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等等。《东篱夜话》中,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写人物的,比如《王彦章铁船开灌河》和《有个男孩名叫可可》这样的文章,作者把人物和历史、人物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人物写出了传奇英武,孩童可可写出了天真可爱,虽然每篇文字不长,但是读来让人印象颇深。
  • 大冲动

    大冲动

    《大冲动》以东南沿海另一个小镇为背景,延续九十年、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直至一零年代前叶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演绎出的有声有色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展示出了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内心产生的一波又一波不止歇的“冲动”。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双剑化龙之传说

    双剑化龙之传说

    身为一个铸剑师,铸成绝世好剑是其毕生的追求。他为此,赔上了深爱的妻子的性命。干将莫邪双剑由此得以出世。他一直在苦苦寻觅她的踪迹……六百年后,已是物是人非。经过数次轮回的他已尽忘前事,也忘了心中的那个执念。然而干将宝剑的现世终究促成他们的相遇。干将宝剑问世,引起骚动。妖魔出动,混迹世间。小鬼儿们紧追不舍,千年魔君横刀夺爱。为他们的相守带来重重的考验……守护宝剑,佑护苍生,是他不容推卸的责任。面对她的爱,彼时身为道士的他,也只能隐忍……后来……他和她可还会有后来?
  • 疯狂的丧尸

    疯狂的丧尸

    末日丧尸人人得而诛之,我却带领丧尸称霸末日世界!丧尸之王,唯我独尊!
  •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安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荼罗义述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安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荼罗义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祠梦余生

    祠梦余生

    上一世你护我却只是为了取我三魄,这一世你为了天下夺我三魂,余下这四魄不死之身,我只为报恩无怨无悔。
  • TFBOYS之爱你不放手

    TFBOYS之爱你不放手

    三个明星千金在一场无意间碰见了三只,这也是她们命运的改变,她们不在孤独,这也是她们爱情的开始。
  • 天黑欲落雨

    天黑欲落雨

    当方蓝知道范奕航是范宇景的儿子时,流着泪对他说:“范奕航,如果我不是范宇景的女儿,当赤道留住雪花眼泪融掉细砂你肯珍惜我吗?”’小蓝,下辈子只愿你我永不相遇。“曾经他为她挨了一刀,他们在一起了。现在她为他断了双腿,他却失忆了,娶了别人。最终秘密揭开的时候,他是养子、她是真千金。然而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
  • 龙脉之金鳞传说

    龙脉之金鳞传说

    现代宅男跟随研究院好友穿越到遍地是龙的古代,寻找传说中的隐龙脉。在这遍地是龙、武林高手满大街的古代,他该如何生存,从而找寻到真正的隐龙脉。
  • 天尊战圣

    天尊战圣

    一个平凡的少年,拜入门派后,凭着机智和勇敢,一步步崛起,经过无数的危险和机遇,夺法宝,争功法,无数杀戮,终成大道,化身成圣。成就一代最强天尊。
  • 谁给我青春最后一场华丽

    谁给我青春最后一场华丽

    林馨悦的闺蜜刘颜欣,亲哥林语悦都脱了单这让本身就不是独身主义的她脱单愿望更加强烈这时自己的青梅竹马,宋秉宪回来了向林馨悦表白,林馨悦答应了但是自己一直拒绝的林北执,不喜欢的徐夏开始报复了看似乖乖女形象的赵若曦,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这些都需要林馨悦一一解答...
  • 我和校花是情敌

    我和校花是情敌

    校花?如果你不知道校花是什么就上网查一下。校花,是指一个学校中最美的女学生……等等一串美丽的形容词来形容校园中男生们心里的梦中情人。我们的女主,先和校花相识、相知、然后成为“生死之交”,最终败在了爱情面前。一个是美丽温柔的校花,一个是活波开朗的男人婆,男生们?你们应该怎么选择自己的爱人?和校花做情敌,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