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6700000031

第31章 从“柏林墙”到《基础条约》:两德关系的演变

两个德国成立后各自依附于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美、苏的操纵下,它们各自把柏林视为自己的国土。联邦德国《基本法》规定:柏林是联邦德国的一个州;民主德国宪法宣布:民主德国定都柏林。从地理位置上看,柏林位于民主德国境内,它距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边界还有176公里之遥。然而,联邦德国与西柏林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极力想把西柏林与联邦德国融为一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三国十分重视西柏林的地位,把它视为与苏联争夺欧洲的“前线城市”,宣称保证联邦德国和西柏林的安全。随着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紧张关系的加剧,柏林问题成为双方矛盾斗争的焦点。

1953年爆发的“6·17”东柏林事件平息后,西方三国柏林驻军司令强烈谴责苏军用武力造成了柏林公民的伤亡,并抗议对东、西柏林居民自由往来的限制及对不法分子的惩处。民主德国和苏联认为,“东柏林事件”是西柏林占领当局培植的特务势力进行破坏造成的。同时,西柏林为民主德国外逃人员提供了方便的“安全”地带,从这里逃到联邦德国的人员大约有150万人。大量人员外逃造成民主德国劳动力和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给经济带来重大损失,苏联千方百计想把西方三国赶出柏林。1958年11月27日,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宣布取消柏林的四国共管地位,建议把西柏林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非军事化自由城市”。赫鲁晓夫当天举行记者招待会,他把西柏林比喻为“一个毒瘤”,现在建议把西柏林变为“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是一种“无痛的切除手术”;如果西方不同意这一建议,把坦克开到柏林,用武力来保卫其地位的话,苏联的火箭将要“自动发射”。西方三国和联邦德国复照苏联,拒绝了苏联的建议,认为“赫鲁晓夫的‘自由城市’建议必然破坏西柏林的自由”。美国宣称要“不惜用武力”保卫柏林,“华盛顿准备采取核战争的手段来保卫柏林”。苏、美互相对立的强硬态度,使柏林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了,从而爆发了持续3年左右时间的“第二次柏林危机”。

由于美国在柏林问题上毫不退让,赫鲁晓夫被迫让步,双方同意就柏林问题进行会谈。1961年6月3日,美国新任总统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会晤。肯尼迪指责苏联的威胁导致了柏林危机的发生,没有就柏林问题、缔结对德和约问题达成协议。随后双方又进行武力威胁。在此情况下,为了阻止民主德国人员逃往西方,以及防止西方对民主德国的颠覆活动,苏联建议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和民主德国其他地区与西柏林之间修筑“柏林墙”。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出动大批武装警察、军队和坦克,对西柏林边界线实行封锁,开始沿西柏林边界构筑“柏林墙”。“柏林墙”的建筑先后花了4年时间方告完成。“柏林墙”的建筑,又加剧了柏林的紧张局势,双方大有剑拔弩张之势。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三国在西柏林不断进行军事演习,进行战争威胁,赫鲁晓夫又被迫让步,宣布不急于解决西柏林问题和缔结对德和约。西方盟国对筑墙后仍保留西柏林通道的畅通,也没有触犯西柏林占领国的利益,因而对筑墙也没有进行任何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用一道墙的办法解决了。

两德关系除柏林问题外,还有一个德国统一问题。在整个50年代,民主德国外交事务的注意力主要是谋求解决德国问题,即反对联邦德国加入西方集团和重新武装,努力争取盟国早日缔结对德和约、在和平与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德国的重新统一,建立一个有主权的、民主的、和平的全德临时政府。1950年11月30日,民主德国总理格罗提渥致函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希望在“缔结一项和约,以及恢复德国的统一”问题上,德国人民要“相互谅解”,并建议“在两个政府之间就成立一个全国立宪议会问题进行讨论”。鉴于美国积极准备武装联邦德国,并将其拉入西欧防务体系,德国统一面临困难的局面时,民主德国政府于3月14日向全体德国人民发出号召,争取实现全民投票,反对西德重新军国主义化,争取缔结对德和约和成立全德立宪会议。联邦德国政府也一直坚持德国要重新统一。只是由于受西方盟国的影响,阿登纳在德国统一问题上所遵循的原则是:“自由先于统一”,“不能以脱离西方范围和放弃欧洲一体化的成就为代价来换取统一”。由于联邦德国完全倒向西方,从而妨碍了德国问题的解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九国签订了《巴黎协定》和联邦德国议院批准《巴黎协定》之后,德国统一问题逐渐陷入僵局。尽管如此,联邦德国也一直没有放弃德国统一的旗帜,一直拒绝从国际法上承认民主德国,并希望用其强大经济实力把民主德国统一过来。

民主德国虽然一直到1959年还不断发表声明和建议,表示愿意缔结和约和实现德国的统一,但自“柏林墙”建筑之后,美、苏“冻结”德国问题,但民主德国也一步一步地紧闭了通往统一的大门,逐渐放弃了德国统一的旗帜,认为提出两个德国实现统一是“不现实的”。随后,民主德国的外交活动主要是谋求联邦德国及西方大国从国际法意义上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1962年3月,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乌布利希发表声明,同意赫鲁晓夫提出的关于苏联“将不坚持在1961年12月31日以前缔结对德和约”的观点。1967年4月27日,乌布利希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同帝国主义的联邦德国联合当然是不可能的”。随后,民主德国坚持两个德国的观点,主张两个德国之间相互承认,并要求联邦德国从国际法上承认民主德国。1968年3月25日通过的民主德国新宪法规定:“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维护两个德国的正常关系和合作,是民主德国的民族要求”。在1971年民德党的“八大”上,昂纳克甚至提出民主德国是“社会主义民族”、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民族”的两个德意志民族的观点,两个民族“水火不相容”,因此德国不存在重新统一的问题。

“柏林墙”建筑之前,尽管两个德国在美、苏的操纵下,在德国统一问题上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分歧,但毕竟都没有拒绝讨论德国统一问题。“柏林墙”建成之后,虽然给民主德国暂时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促进了民德经济的发展,但却进一步加深了德国的分裂和两个德国的紧张关系。两个德国不但停止了讨论德国统一的话题,而且双方死死关闭了互相交流的闸门,形成了互相对立的局面。除了上层彼此不接触、不往来之外,民间接触也十分困难。“柏林墙”只有7个过境站,实际上阻断了东、西柏林及西柏林与民主德国其他地区的一切交通联系,使两国骨肉同胞相互不能正常往来。不少民主德国公民出于各种原因,冒着生命危险非法翻越“柏林墙”,逃亡流血事件经常发生。人口200多万的西柏林变成了一座“孤岛”,西柏林与联邦德国之间的联系也仅仅只借助于3条空中走廊、4条公路、4条铁路和3条水路。不难想象,“柏林墙”给两德人民带来了多么大的精神痛苦和灾难!

虽然自基辛格大联合政府开始对苏联、东欧实行的“松动政策”的同时,开始对民主德国实行“小步子政策”,寻求与民主德国政府进行对话,并就双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但仍拒绝从政治上承认民主德国。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东、西方关系进一步缓和的大背景之下,1969年上台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正式推行“以接近求转变”(WandeldurchAnnaherung)的“新东方政策”。在其发表的政府声明中首次承认德国存在着两个国家,并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一正式名称来称呼民主德国,强调必须阻止德意志民族继续分离地生活下去,要尝试通过一种正常的并存关系达到一种合作关系。他尽管承认了民主德国,但拒绝从国际法上加以承认,认为两个德国“彼此不是互为外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能是特殊性质的关系”。这就是他的“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理论。但民主德国仍然坚持联邦德国必须从国际法上承认民主德国。1970年3月,两德领导人在埃尔福特举行会谈,双方同意要努力改善两德之间的关系,但民主德国总理维利·斯多夫强调“两个主权国家”,“是不能合而为一的,因为对立的社会制度不能合而为一”,要求在普遍承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的基础上,达成双方尊重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可侵犯性、互不干涉内政等内容的“平等关系条约”。而勃兰特拒绝了民主德国的建议,强调两个德国“有责任维护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不互为外国”。由于双方意见分歧,会谈没有成功。同年5月,两德总理在卡塞尔会谈,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后,民主德国对联邦德国的政策受到东、西方缓和的越来越大的压力。联邦德国推行的和平外交攻势和经济外交,逐渐改善了与东欧国家的关系。苏联从60年代末起,由于中、苏关系的变化等原因,也更为迫切希望实现欧洲东、西方的缓和。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签署了《莫斯科条约》,与波兰签署了《华沙条约》,美、苏、英、法四大国也于1971年达成了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国际大环境不允许两德关系继续停滞不前。1971年,埃里希·昂纳克上台后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政策。《四方协定》签订后,民主德国分别与联邦德国和西柏林就实施《四方协定》的细则进行了一系列会谈,并签订了一系列协定。《四方协定》生效后,两个德国开始就签订一项基础条约问题进行谈判,终于在1972年12月签署了《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关系的基础条约》(简称《基础条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条约明确规定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相互之间的正常的睦邻关系”,双方遵循联合国宪章中确定的目标和原则,特别遵循主权平等,尊重独立自主和领土完整、自决权、维护人权和互不歧视的原则,用和平手段解决双方的争端,放弃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同时,还规定双方将在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处理实际的和人道方面的问题,促进经济、科技、交通、法律、邮电、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及其他方面的合作,在双方政府所在地互设常驻代表机构。双方保留在民族问题上的分歧,在《基础条约》中写明“不损害双方对原则问题,包括民族问题的不同看法”。联邦宪法法院在对《基础条约》的裁决中,也强调不把民主德国视作外国,没有放弃重新统一的目标。

《基础条约》奠定了两德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为落实条约两德就一系列问题签署了协议,并对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医疗、环境保护、交通和通信以及家庭团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双方都放宽了对人员往来的限制,从而使两德间人员的往来大大增加。从联邦德国和西柏林前往民主德国和东柏林访问的人数,1970年为250万人次,70年代后期达到每年800多万人次。从民主德国前往联邦德国和西柏林访问的人数也大幅度增加。两德间的直通电话线路1969年只有34条,到1978年已增加到了440条。两德贸易从1969年到1975年增长了一倍。联邦德国为促进两德贸易发展,多年来将其作为德意志内部经济关系来对待,使民主德国对联邦德国的贸易享受欧共体内的优惠待遇。从1968年起联邦德国又定期向民主德国提供无息贷款。70年代中期,施密特就任联邦德国总理,此时西方正受到经济危机和滞胀的影响。但是,施密特政府决定继续实行“新东方政策”,并尽量运用经济杠杆来促进两德关系的发展。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东、西方关系又趋紧张,因而影响了两德领导人的互访,两德关系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但是,两德并没有放弃已经开始的对话和关系的改善。从80年代开始,两国谋求领导人之间的访问。1981年12月,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应邀首次访问了民主德国。会谈发表的联合公报宣称,两国决心“再也不允许在德国的土地上发生战争”,“双方均意识到自己对于保障欧洲和平承担的重大责任”。在这次会谈中,施密特向昂纳克发出了访问联邦德国的邀请。只是由于“寒冷的国际大气候”,昂纳克的访问才被再三推迟。科尔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继续推动两德关系发展。1983年,美、苏中程导弹谈判破裂,东、西方关系再度紧张。苏联对两德关系发动了猛烈的批评,并指责联邦德国有“军国主义”、“复仇主义”和“日耳曼民族主义”倾向,想破坏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制度。1983年,因苏联的反对,昂纳克取消了原计划对联邦德国进行的访问。然而,联邦德国大批政要却纷纷前往民主德国访问,为两德关系加温,与昂纳克及民德政要接二连三地会见,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1983年,两德领导人在参加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的葬礼时进行了非正式的会晤。1984年9月,在苏联对两德关系的一片抨击声中,昂纳克再次取消计划中的联邦德国之行。1985年3月,两德领导人又利用在莫斯科参加契尔年科的葬礼之机,举行非正式会晤,再次确认两德为“命运共同体”,两德要在《基础条约》的原则下继续发展睦邻关系,有责任防止在德意志土地上再次发生战争。

与此同时,两德间的经济交往和人员往来达到了一个新高潮。联邦德国利用其经济优势,积极加强两德经济联系,以影响和加强与民主德国之间的关系。1983年,联邦德国政府决定为以巴伐利亚银行为首的一个银行团向民主德国贷款10亿马克提供风险担保。1984年,联邦德国又决定向民主德国提供为期5年的9.5亿马克贷款。1985年,两德签订新的《无息透支贷款协定》。两德还恢复或进行了文化、科技交流和合作的谈判,签订了新的协议。民主德国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如拆除两德边境部分地段上设置长达13年之久的自动射击装置,取消原来对15岁以下的联邦德国儿童入境每天必须按民主德国汇率兑换7.5马克的规定,降低了联邦德国退休人员入境所必须兑换的金额,首次允许民主德国公民移居联邦德国与家人团聚或同外国人结婚,延长了联邦德国居民访问民主德国可以逗留的期限。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主张缓和东西方关系、支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新思维”思想,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在这一背景下,两德关系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1986年2月,民主德国部长会议主席辛德曼率代表团访问了联邦德国,这是自1949年以来民主德国访问联邦德国的级别最高的代表团。双方再次表达了维护和平、促进缓和、发展两德多方面的关系的愿望。1987年9月,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终于实现了他对联邦德国的正式访问。这次访问尽管没有消除两德对于民族、德国统一等问题的不同主张,但双方都从现实出发,赞成发展和扩大现有关系,继续加强经济合作和较高政治级别的接触。双方领导人进行了范围广泛的会谈,签署了几个关于双方在环境保护、防止辐射和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合作的协定。昂纳克的访问受到了国宾待遇,表明联邦德国实际上承认了民主德国的国际地位。这次访问是两德关系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自《基础条约》签订以来,两德关系得到迅速改善和发展。它不仅对欧洲的和平做出了贡献,而且促进了两德的德意志人民的民族亲情和认同感。这种亲情和认同感,为德意志民族的最终统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同类推荐
  • 明末之成王败寇

    明末之成王败寇

    求功要求百岁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明末苍凉大地,谁主沉浮。穿越的吴帆徽,以草根之身崛起。左擒苍,右牵黄,锦帽貂裘,万骑卷平岗。羽扇纶巾,谈笑朝廷,指点我江山。铁血柔情,纵横捭阖,掀起狂飙浪。看明末之苍凉大地,我主沉浮。
  • 穿越当权臣

    穿越当权臣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一代权臣,横空出世。上通天子,下令百官。于万民与军士中,获贤能之名。我是一个权臣,一个动一动手指,就能引起朝堂震动的大权臣。
  • 青空战季

    青空战季

    帝国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同样,云庭也不是一天毁灭。伴随着数千年来不断喷发的火山,瑰丽的岩浆岩、温泉以及肥沃的土壤,为城市带来了富饶与无比繁荣,可是,为什么说云庭从建造的开始就决定了最终的命运?后世之人总是试图寻找答案。风云诡谲的遗忘之海上,那座神秘莫测的修罗岛,是否早已埋下动荡的预兆?也许,只有在翻滚的火山岩浆冷却后,大地才会最终露出那一条条,疤痕似的焦土。
  • 始皇帝的悲哀

    始皇帝的悲哀

    秦王嬴政年间,皇宫之中:“来美人,快穿上这比基尼,让寡人好好兴奋一番”“哎呀!陛下这又是什么啊!人家才不要勒!就这点布料好是羞人”而咸阳街头“欢迎大家参加快乐男生的选拔现场”此刻空中一人划破天际众人抬头仰望“那是什么,哇神仙!”“土货!那是鸟人”“那分明是黄家少爷制作的滑翔伞嘛!”还是这位公子见多识广,黄家少爷难道又鼓捣新玩意了?我得赶紧去禀报陛下!
  • 齐天下

    齐天下

    一个人的成长总会伴随这样那样的坎坷与艰辛,最终被磨砺成一颗顽石或者一捧碎沙...年少时总是快乐的,包括我们的男主角齐三少爷。多金、聪慧、顽劣、不以为是、惹是生非等等等等汇集与悠悠之口成为了三少爷少年时身份的代名词。但人总归是要经历成长并伴随苦痛。一瞬间家没了!国亡了!对于这样的打击一个翩翩少年郎该是苟延残喘的继续活着,还是轰轰烈烈的去面对未知呢!我们期待三少爷的表现。当然,也会尊重他的选择.....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与尔同行

    快穿之与尔同行

    消遣所作,小白文,欢迎各位指点,不喜勿入,勿喷,感谢!!
  • 我的幻想之树

    我的幻想之树

    本来因该死去的叶青在另一个世界活了,而且变成了精灵,更有一颗种子在他的面前,而有人告诉他将这颗种子种出果实,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而这颗种子则是幻想之树,吸收人类的幻想而长大的树,所以叶青在这片幻想空乏的世界,开始了植树的生活。(萌新作者求支持。)
  • 非凡筑基

    非凡筑基

    莫问烈炎几腔雄,一缕心火云中留;挥剑斩云苍穹现,长怒清吟震中州。且看一个筑基期弟子如何在高手如云的修真世界搅动一方风云。本书为爽文,越级战斗对主角来说如饮水;主角遇到危险往往会逢凶化吉,绝地翻盘,有仇现报绝不拖沓。
  • 十二贵族抢老婆

    十二贵族抢老婆

    一种关于爱情的哲学:一个人过分专注于某事某物,长时间沦陷于某种情绪,这一情结就会成为有形,将之束缚住。一场关于颜色的灾难:白是纯洁的颜色,一尘不染,也是最靠近光亮的颜色,明明是美好的,为什么不能轻易触碰?一次特殊失手的拍卖:就这么偏激,决绝,带着独占欲的味道,甚至接近于恨的刻骨铭心……闯进了他们的生活中,但是似乎是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只是恰好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然后就此这样了而已。他们也只是希望这个干净的少女永远的呆在自己身边,即使不可以轰轰烈烈,也希望平平静静守护她,即使是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如果可以,他们也想出手,亲手折断了她的翅翼,从此把她禁在身边。但是,一切都是虚的,片刻的宁静和美好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少女会蜕变,会离开,会带着他们早已送出去的心残忍的留下背影……因为,她才是世界的Queen,不是只属于他们自己的princess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我就蒙蔽了,别看简介那么虐心其实这篇文傻白甜到一种境界,简称玛丽苏。EXONP文,看完别打我,从不存稿,文笔很渣,写好就发。
  • 我的手机女友

    我的手机女友

    “苍天啊,你要是有眼睛,就让我变成我男朋友手中的手机吧!”童筱月在生日这天跟视手机如器官的男友决裂,没想到一道闪电兜头赐下,她摇身一变变成了手机。
  • 天使街的99号

    天使街的99号

    因为一件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天使街小区和九十九号小区的人就反目成仇。开始攀比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人才。今年两个小区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人物。明明是要斗智斗勇,相互攀比的。为什么....她看着他,忽然就有了一种心动的感觉。
  • 梦回此生

    梦回此生

    努力了一生,却,终究逃不过命运,欠下的,情,若有来生,我定能还清,要好好爱自己,记得要等我.........
  • 三国的刺客信条

    三国的刺客信条

    “当其他人盲目追求真相和真实的时候,记住.....”“万物皆虚”“当其他人受到道德和法律约束的时候,记住.....”“万事皆允。”作为刺客信条忠实粉丝的吕泰意外穿越到了三国,从那以后,三国的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组织,兄弟会......咳咳,新人新书,多指教....
  • 凯源玺与溪馨韵的爱的邂逅

    凯源玺与溪馨韵的爱的邂逅

    甜品弟弟和士多啤梨总之非常有爱的一对,你们来看看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