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6700000023

第23章 军事冒险——走向战争之路

希特勒在冒险毁约、扩军备战的同时,还在世界范围内加紧寻找政治上的盟友,力图拼凑侵略同盟。

在欧洲,为了突破英、法的包围,希特勒极力拉拢意大利作为盟友。为了笼络意大利,他对意大利在非洲侵略阿比西尼亚采取了纵容的态度。他表面上宣布德国在意、阿战争中保持“中立”,暗地里却为墨索里尼加油打气。当国联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时,德国却为意大利提供煤炭。希特勒的支持,取得了墨索里尼的好感,使他相信只有在德国那里才能找到友谊和支持。

在1936年7月开始的武装干涉西班牙的战争中,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这两位独裁者再次找到了共同点,全力支持西班牙叛军,最终绞杀了西班牙共和国。在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双方的友谊也急剧升温,高层来往十分密切。1936年10月,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访问德国,与德国正式签订了“柏林协定”。在这份协定中,德国正式宣布承认意大利兼并阿比西尼亚,意大利则表示不再干预德国吞并奥地利。“柏林协定”虽然还不是双方直接缔结的军事同盟条约,但却是双方为结盟所采取的重要步骤。

在亚洲,日本是希特勒争取的主要对象。希特勒之所以要拉拢日本,是因为想利用日本牵制苏联。经过多次试探和接触,1936年11月,双方代表在柏林正式签订了“德日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即“反共产国际协定”。该协定规定德国和日本在反对共产国际方面采取共同行动。秘密附件则规定,缔约国一方与苏联发生冲突时,另一方“不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很显然,这个协定主要针对苏联。

1937年8月,意大利加入德、日两国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标志着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希特勒在走向战争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做好军事、政治上的各项准备后,希特勒开始实施他的对外侵略扩张计划。希特勒认为,“为了改善我们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地位,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在任何一种卷入战争的情况下必须征服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以便在可能对西方进行的战争中解除我们侧翼的威胁。”地处中欧,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因而首先成为纳粹德国侵略的对象。

希特勒为自己的侵略政策找到了一个幌子,那就是保护德意志民族。希特勒认为,居住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国家的德意志人受到欺凌,需要拯救,而作为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德国则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召集军政首脑举行了一次重要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外交部长牛赖特、国防部长勃洛姆贝格、陆军总司令弗立契、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空军总司令戈林。在历时4小时的会议上,希特勒重申“德国的前途……仅仅取决于生存空间问题”,德国人有权力比别的民族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他“决心冒风险诉诸武力”实现这一计划。在这次会上,希特勒部署了侵略扩张方案,其中有对奥地利实行武装占领的“奥托方案”,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突然袭击的“绿色方案”。当牛赖特、勃洛姆贝格、弗立契对这一计划提出疑问时,希特勒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撤职,由自己亲自担任最高统帅,由里宾特洛甫担任外交部长,由勃劳希契任陆军总司令。这一系列重要的人事变动,是希特勒向东扩张的信号。

希特勒要想吞并奥地利,关键要看西方各大国的态度。早在1934年7月25日,希特勒曾唆使奥地利的纳粹分子发动政变,刺杀了当时的总理陶尔斐斯,但政变未能成功。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刚刚开始重整军备,未敢武装入侵奥地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意大利当时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墨索里尼还谴责了政变分子刺杀陶尔斐斯的行为,甚至陈兵意、奥边境与德国相对抗。由于墨索里尼的强硬态度,希特勒未敢轻举妄动。1936年柏林—罗马轴心建立后,两国关系更为密切。为了取得德国的友谊,当里宾特洛甫访问罗马时,墨索里尼明确表示,不干涉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

在排除了意大利这个障碍后,英、法的态度如何,成了德国兼并奥地利的关键。1937年5月28日出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对德国推行绥靖政策。5月31日,英国驻德国大使亨德森在同巴本会谈时声明,“英国完全理解在德国范围内解决奥地利问题的必要性”。同年11月,英国枢密大臣哈里法克斯访问德国,他大肆赞扬德国“阻塞了共产主义向欧洲发展的道路”,并对希特勒表示,英国不反对德国合并奥地利,只是强调“要通过和平演进的途径来实现”。至于法国,在此时则完全放弃了独立的外交政策,亦步亦趋地跟随英国,在德国吞并奥地利的问题上也采取了支持的态度。

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把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召到德国,宣布德国要用武力吞并奥地利,并强迫他答应以下要求:释放被奥地利政府关押的所有纳粹分子;任命奥地利法西斯头子赛斯—英夸特为内务部长兼公安部长;不得限制奥地利境内法西斯分子的活动。希特勒威胁说,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下令德军向奥地利进军。在强大的压力下,许士尼格在纳粹政府事先拟订的议定书上签了字。许士尼格的卖国行为激起了奥地利人民的强烈反对。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许士尼格宣布于1938年3月13日举行公民投票,表决奥地利是否与德国合并的问题。希特勒得知这一消息后暴跳如雷,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要求许士尼格延期举行公民投票,并让他立即辞职,由赛斯—英夸特担任奥地利“临时政府总理。”在希特勒的威胁下,许士尼格在同克拉克总统以及内阁成员磋商后,取消了这次公民投票。

3月11日,许士尼格收到一份最后通牒,限他在19时30分前满足德国的要求,否则将有20万德军开进奥地利。与此同时,希特勒向国防军发布了做好进军奥地利、并投入战斗准备的命令。于是,许士尼格宣布辞职,总统克拉克被迫按照希特勒的意愿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总理。赛斯—英夸特以奥地利临时政府的名义给希特勒发去一封电报,要求德国派军队帮助奥地利防止“共产党骚动而发生流血事件。”随后,德军在3月12日占领了整个奥地利。3月13日,纳粹德国政府和赛斯—英夸特政府同时发布了德、奥合并的公告。14日,希特勒签署命令,宣布奥地利是德国的一个邦。德国不费一枪一弹,实现了对奥地利的不流血征服。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使德国版图扩大了17%,人口增加了10%,而奥地利良好的工业基础亦开始为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服务。

纳粹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违背了《凡尔赛和约》和《圣日耳曼和约》中关于德、奥不得合并的条款。对于这样一种明目张胆的违约行为,作为和约主要保证国的英、法两国政府只提出了一些形式上的抗议。4月2日,张伯伦政府正式承认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法国也采取了同样的态度。

吞并奥地利之后不久,德国法西斯又开始筹划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位于中欧的心脏地带,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德军东进波兰、苏联的重要通道,也是通往巴尔干地区的必经之地。捷克斯洛伐克经济比较发达,有着雄厚的军事工业基础,如果能将其吞并,将大大增强德国的战争经济实力。

纳粹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同样是拿民族问题做文章。在捷克斯洛伐克1400万人口中,除了占人口大多数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之外,还有325万德意志人,主要居住在西部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区。早在1933年10月,希特勒就在苏台德区培植了以康拉德·汉莱茵为首的德意志人党,并提供活动经费和武器装备,以充当纳粹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第五纵队”。1938年3月28日,汉莱茵被希特勒召到柏林进行密谈,希特勒指示他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利用民族问题制造事端。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在4月24日召开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代表大会上,汉莱茵提出了苏台德区自治的纲领,并要求捷克政府释放被监禁的纳粹政治犯。随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与汉莱茵举行了谈判。捷克政府拒绝了苏台德自治的要求,只同意释放政治犯。由于要求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汉莱茵中断了同政府的谈判。与此同时,德国军队开始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一带集结,不断举行军事演习,以战争相威胁,以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就范,从而酿成了“五月危机”。5月19日,集结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军队已经做好了入侵的一切准备工作。5月20日下午,在贝奈斯总统的主持下,捷克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实行部分动员,40万人应征入伍,军队开始进入边防的堡垒工事。面对捷克政府和人民抵抗外敌入侵的决心,希特勒选择了退却。5月23日,德国政府通知捷克驻德国公使,德国并没有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企图。5月26日,希特勒又命令汉莱茵恢复同捷克政府的谈判。从表面上看,形势得到了缓和。

暂时的妥协并不表明希特勒已经放弃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野心。5月28日,在国防军高级军官会议上,希特勒表示要“一劳永逸地、彻底地解决苏台德问题”。他叫嚣道:“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是我不可动摇的意志!”

在“五月危机”期间,紧张的局势让伦敦方面极其恐慌。英国政府极力劝告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满足汉莱茵的要求,以防止战争的爆发。张伯伦在一次非正式的场合还说,一旦德国发动进攻,英国和法国都不会出兵支援捷克斯洛伐克。为了和平的利益,英国赞同把苏台德区划归德国。8月3日,张伯伦派下院议员伦西曼到捷克进行“调解”,实际上他真正的使命是劝说捷克政府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经过几个月的观望,希特勒逐渐摸清了英、法两国的底牌。他确信,英、法绝对不会为了保全捷克斯洛伐克而冒战争的风险。正是看穿了英、法的虚弱本质,希特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月12日,在纽伦堡纳粹党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希特勒表示,他对苏台德区的“自治”不感兴趣了,要用武力征服捷克斯洛伐克。与此同时,苏台德区的德意志党人开始发动叛乱,德军又一次在德、捷边境进行大规模集结,局势再度紧张起来。在希特勒武力恫吓面前,英、法政府惊惶失措。张伯伦不顾年迈,在两个星期内三次造访希特勒。经过协商,英国和法国政府拟定了一个联合方案,建议捷克政府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个联合方案被英、法政府以最后通牒的形式递交给捷克政府,并威胁道,如果不接受英、法的建议,捷克斯洛伐克只能单独对德国作战。在英、法的压力下,捷克政府终于屈服了,接受了屈辱的建议。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4国首脑聚会德国慕尼黑,并于30日凌晨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政府从10月1日起,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这些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运输工具也全部无偿移交给德国;其他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地区,由德国分阶段占领。

《慕尼黑协定》不仅使德国从捷克斯洛伐克获得了1.1万平方英里的领土和360万人口,还使德国占据了中欧的战略要地,取得了向东欧和巴尔干地区扩张的桥头堡。《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希特勒在1938年10月21日命令消灭捷克国家的残余部分。1939年3月15日,德国军队入侵并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先后被德国吞并,解除了德国向西扩张的后顾之忧,瓦解了法国在中东欧多年经营的同盟体系,迫使参加这一体系的小国纷纷自寻出路,改变了欧洲的均势局面,从而使实力对比有利于德国。英、法的绥靖政策还进一步刺激了希特勒的扩张野心,助长了他的侵略气焰。在屡次冒险并得逞后,希特勒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波兰。

同类推荐
  • 温侯陨殇

    温侯陨殇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真的,什么又是假的,他远去的背影最终也似乎没找到答案。
  • 山河问故

    山河问故

    远离帝都已久的温氏家族迎来了一位神秘的皇族客人,因已故帝师梦中交与的一幅画像而重回权利漩涡的中心,隐藏在帝国背后的神秘势力令危情一触即发,整个王朝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是早已涌起的诡谲风云。权高位重的李氏家族、勇敢聪慧的温氏家族、神秘富足的楚氏家族、疯狂危险的杨氏家族、复杂莫测的颂恩家族,几大家族各为其利,风景如画的江山为谁而秀丽,高不可及的皇位为谁而俯首?
  • 三国群英传之五虎将

    三国群英传之五虎将

    他们莫名回到三国。他们改变历史之录。他们可比智比谋士。他们威猛于乱世间。他们皆为文臣武将。他们在乱世中生存。他们骁勇于沙场中。他们生存于乱世中。他们有这传奇故事。
  • 历史的B面

    历史的B面

    962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即将结束的黎明。涌动的黑潮里,那些几乎就要忍受不住的人们终于看到了一丝熹微的亮光。自唐末以来近百年的战乱就要结束了。或者说,已经有人正在考虑并着手实施如何拉上这百年暗夜的帷幕。
  • 义演国三

    义演国三

    中谈笑付都,事少多今古,逢相喜酒浊壶一。风春月秋看惯,上渚江樵渔发白。红阳夕度几,在旧依山青,空头转败成非是。雄英尽淘花浪,水逝东江长滚滚。——调寄《仙江临》本文纯属虚构,脑洞大开,将三国演义倒过来写。
热门推荐
  • 影后归来,总裁请接招!

    影后归来,总裁请接招!

    三年前,她如丧家之犬,被赶出z市。当日,她双眸充血,对天发誓:她一定会再次回来,只为报仇!
  • 藏剑吟

    藏剑吟

    某之剑,藏锋于鞘,剑出即杀人!某之剑,锋芒万丈,入鞘则轻吟。我自横剑,敌者皆杀!欺我者,杀!辱我者,杀!谤我者,杀!欺我辱我谤我诽我惑我阻我之路者杀!杀!杀!
  • 贱在有情天

    贱在有情天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流逝。年长的我们是否经常回忆过去,过去的人生有你也有他,未来的路是过去的自己选的。贱在路上,有情才有晴天。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等问题。
  • 梦醒之余

    梦醒之余

    穿越异世,解开重重迷雾,却又面临抉择。梦醒时分,该如何了结。“秦师妹,我以后叫你小吱好不好?看你多像一只胖乎乎的耗子啊!”他指着厨房定时蹲点的一只笑着说。“小吱,你的符咒课学的如何了?”他关心地问“嗯,那啥,你不会的话千万不要来问我,我很忙的!”一边说着这样的话,一边又用亮晶晶的眼神望着你,头上只差没写:快来问我!快来问我“小吱,这里交给我,你快走!”他把后背留给她,萧索中带着孤注一掷。“秦之宜,你这个骗子!”他的声音沙哑里饱含痛苦。“你是谁?”如此冷漠,这就是代价吗?
  • EXO之你是我们的爱

    EXO之你是我们的爱

    关于十二个的爱情故事。。。玛丽苏文噢!喜欢的就进来,不喜欢的就绕道走,有什么建议可以告诉我噢!
  • 邪王独宠:王妃太猖狂

    邪王独宠:王妃太猖狂

    俗话说得好,一入邪王深似海,哪天我把邪王甩,我甩!我甩!怎么甩不掉啊!前世在海边散步,被飞盘砸晕,没想到就这样离奇的穿越了。“娘子,我们来洞房了。”某王破门而入。刘雪琴一看,立马从床上起来,好啊,又来了,你丫的不是有洁癖吗?哼哼,我恶心死你!刘雪琴清了清嗓子,把裙子一扯,露出白花花的大腿“夫君~你终于来啦!快来!”某王勾唇一笑,向床走去“这不就来了。”啊——从此惨叫连连,外面的人说王爷宠爱王妃,刘雪琴憤怒一锤胸“丫的,这叫宠?!谁说的,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他!”欢喜冤家,逗逼女主,欢迎各位书友入坑。
  • 赖上萌妻

    赖上萌妻

    一次意外,竟被人吃了豆腐!还因此生意搞砸,还要赔违约金!悲催!屋漏偏逢连夜雨,啥时候自己的侦探社房东变成了那混蛋?总裁你要搞啥呢?潜规则?绯闻!逼婚!你要诱拐萌妹子不成……只见某男冷若冰霜的脸流出一丝阴险的笑。尼玛,原来这就是一个陷阱哇!
  • 山的那一头

    山的那一头

    现实,就是一座座“山”,围困着我,压迫着我,写作的高峰,则是我的“那一头”。对“山的那一头“的希冀和追寻,承载着我全部的欢乐和憧憬,维持我的信心和尊严:在现实中失去的欢笑和幸福,在这里我一一拾取,得到补偿。“山”再大,“那一头”依旧对我充满了诱惑。和写作中的“山”相比,现实生活中的“山”更加沉重和不堪。13岁的那场重病,给我和我贫困的家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我不得不从此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那场变故,抹去了一个农村少年所有的欢乐和憧憬,也就是那一年,我开始了我的写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写作是对生活和命运的反抗,是在绝望中挣扎的青春之歌。
  • 回命邪妃:江山来做药

    回命邪妃:江山来做药

    “王爷,娘娘去了妓院!”男人拿着剑冲出摄政王府。“王爷,娘娘见了小倌。”男人一身戎装将女人扔到塌上。“王爷……”“王妃又怎么了!”“王妃晕倒了……”男人摸摸鼻子,“去把龙塌搬过去,别让王妃冻着……”那一年,她重生归来,一身病。只有江山,才是药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