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6300000021

第21章 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

提要

在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也在健康发展。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盈利水平、资产质量状况和财务风险四个方面来看,2000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保持了持续增长,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状况和资产利用水平也是稳步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公司规模扩大、盈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也保持了稳定,并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分行业情况看,2000年以来,采掘业,金属、非金属,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益情况较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较差。宏观经济、市场制度和居民消费都会对上市公司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就上市公司未来的经济效益状况而言,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将为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提升提供稳固的保障,消费升级将为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拉动作用,制度创新因素对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还将进一步深化。

在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也在健康发展,尤其是2005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从2000~2007年上半年的上证指数的走势图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5年9月份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大盘始终在1500~2000点上下波动。但从2005年的下半年开始,大盘一路走高。从2005年6月份的最低点1080点,持续上涨,于当年11月份突破2000点。进入2007年以后,更是延续了这种上涨的势头。大盘先是在当年2月份突破3000点,然后又在当年5月9日盘中突破4000点关口。面对证券市场繁荣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情况,对影响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一、2000年以来上市公司总体经济效益情况

以下分别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盈利水平、资产质量状况和利用水平以及财务风险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增长

2000~2006年,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体上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2006年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2000年相比,增加了3.69倍,年均增长率约为29.39%。同时,值得强调的是,这6年的净利润增长情况,前5年增长速度相对缓慢,2006年则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从2000~2005年的情况看,2005年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2000年相比增加了1.2倍,年均增长率为17.12%。而2006年的净利润同2005年相比,增加了1.15倍,几乎与前5年的增长率之和相等。另外,从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看,2000~2006年也保持了持续增长,2006年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2000年相比,增长4.25倍,年均增长率为31.82%。

如果综合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和证券市场指数的增长情况来看,2005年是一个重要的拐点。2000~2005年,无论是净利润增长还是证券市场指数增长,总体上变化不是很大,而2006年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和证券市场的指数都出现了急剧上升,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前5年。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证券市场反映了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换言之,证券市场的快速增长具有一定的微观基础。

同时,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历年来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约为6%,但是在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的同时,上市公司的亏损面(即亏损企业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总体上呈现了下降趋势,2006年的亏损面同2001年相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仅为12.1%,亏损企业数为176个。其中,2004年、2005年,亏损面出现小幅上升,2005年亏损面为19.94%,亏损企业数为267个。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亏损上市公司的绝对数比2005年少了91家,不仅终止了自2003年以来亏损数量逐年增加的现状,并且将亏损面降到最低。如果结合上市公司净利润情况看,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2006年上市公司整体经济效益实现了重大突破。

2.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势头

在这里,我们使用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基本指标,使用总资产利润率、盈利现金保障倍数和股本收益率三个辅助指标,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从净资产收益率情况来看,2001~2005年总体上保持了上升的趋势,2005年净资产收益率同2001年相比增加了2.79个百分点,为8.26%。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为9.34%。2001~2005年,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同净利润的变化基本上保持了一致的增长趋势,其间2004年最高,2005年略有下降。

从主营业务利润率情况来看,2001~2005年总体上在20%上下呈现出小幅波动,并在2005年略有下降,达到历年来的最低值16.5%,这表明在2005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有所下降。

从总资产利润率情况来看,2001~2005年总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005年总资产利润率同2001年相比增加了1.41个百分点,为5.15%。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利润率最高,为6.35%,从数值上来看,总资产利润率所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相似,2001~2004年处于上升阶段,2005年有所回落,但与2003年的值相等。这表明2001~2005年上市公司总资产运营效率总体上保持了上升的趋势。

从盈利现金保障倍数情况来看,2001~2005年总体上在1.58上下呈现出小幅波动,并略有下降。2001年、2002年在上市公司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较高,2003年、2004年现金盈余质量较低,其中2004年最低,为1.37,而在2005年现金盈余质量较上两年有所提高,为1.71.

从股本收益率情况来看,2001~2005年总体上保持了上升的趋势,2005年股本收益率同2001年相比增加了6.48个百分点,为20.48%。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上市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最高,为25.54%。2001~2005年,上市公司股本收益率的变化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基本上保持了一致的增长趋势,其间2004年最高,2005年略有下降,总体上股本获利能力处于上升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总体上保持了上升趋势。2001~2005年期间,2004年的情况最好,2005年略有下降。进入2006年以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0.3%。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总体提升的同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并没有稳步提升,其间出现了小幅波动,并略有下降。

3.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状况稳步提升

我们主要通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四个指标对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状况进行分析。

从总资产周转率情况看,2001~2005年保持了持续上升,2005年总资产周转率同2001年相比增加了0.27次,为0.89.这表明上市公司资产经营的质量和利用的效率都在逐步提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和2004年两年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增加较快,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09次和0.12次。

从流动资产周转率情况看,2001~2005年呈现出了稳步增长的势头,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率同2001年相比增加了0.81次,为2.1.该指标与总资产周转率体现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这说明上市公司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在稳步提升。

从应收账款周转率情况看,2001~2005年总体上保持了上升的趋势,2005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同2001年相比增加了4.15次,为11.96.其中,2003年出现了小幅波动,比上年下降了0.91次,为9.33次。这表明,总体上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在不断加快,坏账损失逐步降低。

从存货周转率情况看,2001~2005年表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2005年存货周转率同2001年相比增加了1.18次,为4.78.该指标的变化趋势同流动资产周转率保持一致,表明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不断提升,产品销售状况良好。

通过对以上四个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利用效率在稳步提升。如果结合公司盈利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在收入和盈利水平提升的同时,还增强了资产的运转能力,上市公司在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张的同时,经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

4.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较为稳定

在这里,我们使用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四个指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

从资产负债率情况看,2001~2005年略有上涨,增长幅度很小。其中,2001年最低为47.33%,2005年最高不过54.28%。该指标说明上市公司总体负债水平不高,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从现金流动负债情况看,2001年以来,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保持在21%左右,近乎于一个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这表明上市公司从现金流动角度看,在经营方面没有增加偿债风险系数,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经营比较稳定。

从速动比率情况看,2001~2005年呈现了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最高值90.25%,降为2005年的64.03%,下降了26个百分点。该指标说明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减弱。

从有形净值债务率情况看,2001~2005年呈现了小幅上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102.08%上升到2005年的140.25%。该指标是从更为谨慎的角度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上市公司负债水平有所上升。

综合四个指标的变化情况来看,2001~2005年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较为稳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两个指标有所上升,但是也都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速动比率逐年下降,这也说明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短期偿债能力略有下降。

总体上看,2000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保持了持续增长,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状况和资产利用水平也是稳步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公司规模扩大,盈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也保持了稳定,并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也反映了在上市公司总体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2000年以来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情况

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行业依次是:机械、设备、仪表(221家);石油、化学、橡胶、塑料(151家);金属、非金属(125家);批发和零售贸易(92家);医药、生物(90家);信息技术业(84家);综合类(78家);纺织、服装、毛皮(65家);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61家);电子(61家)。

上市公司总资产行业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金融、保险业(24787.71亿元);金属、非金属(7401.05亿元);采掘业(6112.69亿元);机械、设备、仪表(4855.59亿元);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4471.6亿元);交通运输、仓储业(3980.5亿元);石油、化学、橡胶、塑料(3514.54亿元);信息技术业(2919.53亿元);批发和零售贸易(2107.49亿元);房地产业(1633.57亿元)。

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行业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采掘业;金属、非金属;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石油、化学、橡胶、塑料;房地产业;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行业净利润也表现出较高的集中度,排名前5位的净利润总额占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接近80%,为78.45%;排名前3位的净利润总额占比超过60%,为64.37%;排名前2位的采掘业和金属与非金属业的净利润总额占比为54.56%,超过50%。

上市公司资产利润率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采掘业;金属、非金属;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石油、化学、橡胶、塑料;社会服务业;食品、饮料;机械、设备、仪表;医药、生物。其中,排名前8位的行业资产利润率,高于上市公司平均资产利润率(2.3%)。再有,就是电子,农、林、牧、副、渔业,其他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综合类,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资产利润率水平较低。其中,电子,农、林、牧、副、渔业,其他制造业,这三个行业总体上还处于亏损状态。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采掘业,金属、非金属,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这3个行业无论是净利润总额还是资产利润率指标都是排名前3位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虽然行业的净利润总额排名为第8位,但是资产利润率排名比较靠前,名列第4位。另外,虽然机械、设备、仪表行业,金融、保险行业的净利润总额排名比较靠前分别位第5、6位,但是资产利润率水平较低,分别为第9和14位。当然,除了金融、保险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外,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还有待提升。

从历年的变化情况看,自2000年以来,采掘业,金属、非金属,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情况较好,而电子行业、综合类和其他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一直较差。

三、未来上市公司经济效益情况的展望

1.影响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上市公司提升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自2000年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基本上都保持在10%左右。2006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7%,其中,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实际上,上市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消费结构升级是上市公司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投资、消费和外部需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其中,消费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而言,消费结构升级将会带动主导产业的发展,而主导产业发展最终将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产业角度看,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主导产业的出现和带动,而这些主导产业是由市场需求,最终是由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那么,在主导产业发展的背后又表现为相关行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近年来,一个新的特征是,起先导作用的是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发展迅速,并拉动了一批中间投资品性质的产业和基础行业的增长,例如,原材料行业。实际上,这与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不同行业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如采掘业、金属和非金属行业,电力行业、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排名比较靠前。

制度创新促进了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股权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活动,为上市公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极大地促进了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首先,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使上市公司的价值与股东的利益之间更具有一致性,使得上市公司大股东积极性的发挥成为可能,并愿意对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承接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的业务,注入能够增加上市公司价值和股东财富的优质资产。例如,2006年在股改中提出业绩承诺的有155家公司,这些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78.46%。事实上,由于利益的一致性,大股东从原来的有计划“掏空”上市公司,改变为有计划改善上市公司状况,从“掠夺的魔鬼”变为“赠与的天使”,并通过定向增发、整体上市、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各种办法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其次,是股权激励制度的推进。2006年1月4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办法》,同年9月30日,国资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股权激励制度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利益一致性的问题。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通过产权纽带提高经营者对公司利益的关切度,提高管理层工作的努力程度,有助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的提高,保证股东和经营者双方利益的增加。再有,2006年12月,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就预示着国资委将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母公司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鼓励、支持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中央企业,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上市公司。上述三个方面的制度创新,都为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空间,将会极大地促进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

总体上讲,宏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制度创新对深层次问题的解决,这些外部因素从多个方面共同促进了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

2.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分析

我们通过主营业务增长率、累计保留盈余率、主营业务鲜明率三个指标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分析。

主营业务增长率能够反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增长率总体上不仅保持上升的趋势,处于高速发展的上升阶段,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20%以上。

从累计保留盈余率指标来看,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靠自身经营积累的发展能力大小。近年来上市公司累计保留盈余率呈稳定上涨的态势,这充分说明上市公司靠自身经营积累的发展能力是不断增大的。

主营业务鲜明率指标反映了营业利润扣除其他业务利润之后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突出了企业主营业务的鲜明程度。近年来上市公司该指标变动趋向于水平,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综合上述三个指标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增长保持了稳定上升的态势,主营业务鲜明程度也较高,同时上市公司靠自身积累的发展能力也在不断增大。可以说,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上市公司将会具有较高的成长速度。

3.对未来上市公司经济效益情况的展望分析

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将为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提升提供稳固的保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2007年的中国GDP增长率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分别为10%和10.3%。因此,在良好宏观经济形势背景下,可以预测未来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还将保持上升的势头。另外,从行业情况看,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电力热力生产供应、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等行业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也将会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消费升级既会对新一轮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经济效益提升的有力保证。200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为13.7%,高于2005年的12.9%。2007年1~2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随着全民“医保”和“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农村消费的启动和城市消费的升级,我国庞大人口的消费市场将带来国内需求的爆炸性增长,从而使我国经济进入以内需为主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以政府现有的财政实力,完全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向社会的中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占人口大头的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的、急需的公共用品和公共服务。因此,伴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可以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经济效益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就涉及的行业而言,由于人们外出购物、旅游等假日活动将大量增加交通运输、零售商业、食品饮料、酒店住宿和旅游景点等相关行业和公司的营业收入;全民医保和低保的实行,将给医药企业,尤其是普药类企业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经营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城市消费升级将给生产、经营耐用消费品和奢侈品的企业带来更大机遇;“三农”政策的贯彻实施、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的启动,也会给相关支农行业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制度创新因素对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深化。面对证券市场良好的制度环境,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将进一步延续和强化。具体而言,上市公司经济效益提升的途径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外延增长的方式提升经济效益,例如,通过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方式。截至2007年3月2日,在现有上市公司中有资产注入概念的有96家,整体上市概念的27家,资产重组概念的50家,外资并购的有24家。同时,还有大量海外大型蓝筹股公司回归国内A股市场。二是通过内涵增长的方式提升经济效益。由于股权激励制度的创新,使股东的利益与经营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致,经营者将具有更好的积极性,去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伴随股权激励制度的全面铺开,最终会在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上逐步体现出来。

专栏20—1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践

中国证监会正式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资委与财政部适时出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试行股权激励的条件,实行办法主要强调了三点:一是必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股权激励是公司的所有者对经理人的激励,如果所有者不到位,就可能变成经理人自己激励自己,达不到所有者通过股权激励促进公司持续增长的目的。所有者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建立了真正代表所有者利益、能够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约束的董事会。二是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试行办法》要求实行股权激励的企业必须发展战略明确,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良好,具有持续发展能力。为了避免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出现财务利润作假或人为操纵股价,特别提出企业的经营业绩必须稳健,财务审计合格,经营业绩不佳或大起大落的企业,在证券市场有违规行为的企业,不应进入股权激励的范围。三是企业内部应建立适应市场的新机制。《试行办法》要求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在劳动、用工、薪酬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变。

截至2006年末,A股市场共有49家上市公司实行了股权激励。激励手段包括股票、期权和现金增值权三种(含H股的上市公司未包括在内)。证监会《办法》中规定,拟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通过以下方式解决标的股票来源:(一)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二)回购本公司股份;(三)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办法》中详细说明的激励办法包括“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实际上,管理层激励方式还包括受让股东转让的股份、上市公司提取激励基金回购流通股、股票增值权和现金股票混合选择权等方式。

随着2007年有关部委关于国资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使得央企建立长期激励机制的环境日益成熟。宝钢股份股权激励的消息,体现了“宝钢特色”的多重约束机制在市场上引来一片赞誉,也为后续央企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战略提供有益参考。宝钢的激励计划规定:每期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的总和,加上公司其他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票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非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首期实施时,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总和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激励对象激励额度上限最高不超过其薪酬总水平的30%。这些都在《试行办法》中有所限制。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它的有效实施还需要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既需要在上市公司内部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也需要在上市公司外部逐步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完善高管人员的市场化聘用机制。同时,按照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而有效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

资料来源:根据国资委企业分配局:《规范实施股权激励·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载国资委网站,2006年12月6日;封殿胜:《股权激励制度:在激励与约束之间寻求平衡》,载中国管理传播网,2007年5月10日;刘湘宁:《如何建立完善的股权激励制度》,载《新财富》,2007(3)。

同类推荐
  • 沃野拾穗

    沃野拾穗

    本书收录了《他就像一棵胡杨树》、《童心一片重如山》、《农村呼唤机械化》、《我能告诉你》、《播雨记》、《大连城市建设与管理对我们的启示》等文章。
  • 领导干部每天读点经济学

    领导干部每天读点经济学

    本书主要介绍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事关民生的经济常识、市场运转的经济常识、企业管理的经济常识、国家调控的经济常识、投资理财的经济常识等。
  •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本书以财经管理写作概论为知识基础,以财经管理行政公文、财经管理通用文书、财经管理专业文书、财经管理时政文章为平行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架构,围绕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的中心,建构财经管理应用写作体系。本书分为五大模块:1.财经管理写作概论;2.财经管理行政公文;3.财经管理通用文书;4.财经管理专业文书;5.财经管理时政文章。
  •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政治是分配财富、经济是创造财富;第二章历史不可重现、人性亘古不变;第三章增长不等于发展;第四章财富不等于幸福;第五章一切从“头”开始;第六章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第七章勤俭与奢靡: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第八章公平与效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第九章市场的帝王:诚信法则;第十章树与草:人治与法制;第十一章消费商品化;第十二章商品的品牌等。
  • 美国需要什么样的中国

    美国需要什么样的中国

    一本堪比《货币战争》的时政金融畅销书,全新角度呈现中美间远未结束的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著名军事专家戴旭、著名政治经济评论家马耀邦鼎力推荐:我希望更多的读者乃至中国最高领导能够看到这本著作。美国究竟怎样操纵世界,怎样操纵中国?中国究竟怎样一步步陷入美国的圈套?中国究竟能否在美国全球围剿中成功突围?著名经济学家余云辉秉笔直书,大胆建言,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困境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敏锐的分析。
热门推荐
  • 王爷太妖孽妃太调皮

    王爷太妖孽妃太调皮

    “王爷,瞧,看我多美。”衣服下那洁白的腿一点一点地露出来,“妈的,贱女人敢勾引王爷,看我的麻辣拍逼掌。”某女丝毫不Hid收敛,“王爷,你要是敢霍乱后宫,本姑奶奶代表嫦娥收了你这个妖孽。”某男气的直跳脚,但是心却温柔地快要滴出水来。“呜呜,王爷,你欺负我,我,我,我要改嫁。”某男扬言谁敢收了他的王妃,他让人把他变成太监。—————————“爱妃,你永远是本王最爱的人,记得,记得阿,千万不要使用你的独门神掌麻辣拍逼掌阿,不然爱妃你的性福看汽油阿。”哇——————————一声狼嚎响起。
  • 神魔苍穹传

    神魔苍穹传

    这是一个以法术为生的世界,谁的法术高,谁就拥有主宰和毁灭任何一切的权利,当柳叶村少年林布法术觉醒,又会引来怎样的风波呢?一切尽在神魔苍穹传…………
  • 食色大陆

    食色大陆

    没有味觉怎么当厨师?没关系!外挂在手,天下我有!黄金手指,再带美女师傅,有灵植空间!从此,秦天一本正经的走向了成为美食之神(后宫之神)的道路!
  • 豪门阔少:穷追逃妻

    豪门阔少:穷追逃妻

    贵族大学内,豪门世家子弟云集。秦梅雨突然被学校里的传奇校草和现任校草包围,还有一个清秀帅哥时时在她身边关心她……她想要的平凡安静突然之间与她无缘……可是哥哥为什么突然也……危机陷阱一步步逼近,暗中是谁的手在靠近?故事由贵族大学开始。
  • 铮峰武道

    铮峰武道

    星属世界,一个本命器的世界。燕铮,本是修真世界一名金丹老祖。只因争夺天外之物而陨落,不曾想却令天外之物认主,近而护住其金丹和其神魂转世重生。
  • 娇妻难养:腹黑老公太霸道

    娇妻难养:腹黑老公太霸道

    昏暗逼仄的车厢里,她仰起头,眼见男人那张颠倒众生的面容噙着笑。“我和你,我们天生就合适。”她和他的关系,仅限于结婚证上的两个名字,甚至连陌生人都不如。一张结婚证书,绑住她两年。……他出生尊贵,暗藏的野心,注定要为万人追逐。她家境平平,此生与富贵无缘,却阴差阳错卷入这场豪门争夺。暗夜里,她憧憬着未来开口:“傅晋臣,什么样的是好男人?”他笑的邪恶,一字一句信誓旦旦,“好男人就像你老公这样,爱一个女人,爱一辈子!”当她亲眼看到,他将另外的女人拥在怀中诉说绵绵情话,她才知道,彼时他的承诺,不过是个笑话。……名门权贵的傅家,暗潮汹涌。他冷眼旁观,无情的见证她被阴谋吞噬。这场婚姻,她赔尽所有,亦能潇洒走远。而他稳操胜劵,竟在黑暗降临的夜晚,辗转无眠。当爱覆水难收,要拿什么拯救。原来他早已画地为牢,为自己判处了无期徒刑。……【精彩片段一】当她站在豪门权贵的顶尖,光耀满身。那一眼,他便身陷囹圄。面对他的四面楚歌,她淡然处之,道:“傅晋臣哪里需要我来救?他属猫的,有九条命。”众叛亲离中,他输得一败涂地。【精彩片段二】几年后,清晨。沐果果问:“妈妈,爸爸的心和肝生病了吗?”某女皱眉,答:“为什么这样问?”儿子眨了眨眼,疑惑地说:“昨天晚上,爸爸整晚都在喊:唔,我的心肝。”某女:“……”★☆★☆推荐汐奚的完结文:豪门系列:http://www.*****.com/?info/490803.html《裸爱成婚》http://www.*****.com/?info/441404.html《假爱成婚》完结现代文:http://www.*****.com/?info/343253.html《总裁的烙痕》http://www.*****.com/?info/390424.html《冷少霸宠妻》推荐挚友好文:圣妖《豪门隐婚》http://www.*****.com/?info/557301.html
  • 昨日朝来雾去

    昨日朝来雾去

    我何其不幸,我爱的人不爱我。我又何其有幸,爱我的人仍然爱我。
  • 青梅竹马:智斗腹黑竹马

    青梅竹马:智斗腹黑竹马

    伊浅,这辈子注定是穆言的老婆。因为,伊浅的第一眼是穆言的!伊浅从小就缠着穆言,上学、睡觉……他们都是在一起干的。伊浅一生只为扑倒穆言,殊不知,伊浅从小就被腹黑的穆言给骗了!呆呆傻傻的她遇到腹黑的他,注定永远要生生世世纠缠不清。
  • 王牌修理工

    王牌修理工

    广阔得看不到边际的神州大陆上,极北荒原群魔并起,南疆大山巫族诡谲,西天废土神佛布道,中原沃土七大门派则一直为匡扶正道前赴后继……只是那和我没有关系。“你……你真的只是一个修理工?”阴沉着脸的陈黔扔掉手中报废的灵宝,吐了一口痰道:“没错,老子的理想就是当一个修理工!”
  • 宝贝,私奔好不好

    宝贝,私奔好不好

    她从婚礼上被劫走以为命不久矣,却没想到劫匪竟是个时而温柔缱绻时而优雅冷艳的美男子,而且还毫无遮掩的说要跟她私奔,简直就是疯了。她可是有未婚夫之妇,尝试各种办法寻死觅活,绝不低头,直到听到他亲口说出的真相,直到他浑身是伤奄奄一息的躺在她怀里还笑着对她说他没事,她才突然醒悟这个男人已经不知不觉深入她的心底。可是,才决定要一起私奔,为什么又冒出来一个人说是他的未婚妻?她林沐瑶的爱情就真的不能有一次是一帆风顺,一不小心就白头偕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