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与今日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条件。马克思指出,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时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还主张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在《资本论》中,他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社会发展“三形态论”。按照这一划分,人类社会经过了“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最初的社会形态,再经过“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形态,最终到达“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第三个阶段。
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尺度。
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要理论贯穿其学说始终。这是因为,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生产力的普遍发展;而只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才能提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要求的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是互为条件的。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青年的全面发展,是他们的根本利益。因此,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然反映在促进人民的全面素质发展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今日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是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写入我国宪法和执政党党章的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导人才全面健康发展的思想武器。在社会主义中国,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修养,或者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过时的”理论,就会犯方向性的严重错误,就会栽大跟头。缺少马克思主义的修养,是最大的不全面。在当代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根底,再出类拔萃的人才、再大的本事也要失败。邓小平同志曾经总结过我们执政党的两个总书记在政治上栽大跟头的教训。他说:“我们两个总书记都在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上栽了跟头。”“两个人都失败了,而且不是在经济上出问题,都是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上栽跟头。这就不能让了。”李先念同志也总结过这一沉重的教训。他在1989年7月7日全国政协常委会议闭幕会的讲话中指出了这一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它过去是我们取得革命事业顺利的保证,当前和今后将永远是我们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一切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原则。我不是理论家,但我总觉得赵紫阳同志之所以犯错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抛弃了毛泽东思想的这个根本原则。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指导,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也不顾中国的实际,就是像照搬西方那一套。他的这种做法,导致各种错误思潮趁虚而入,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成灾。他的这种做法,在人民群众特别是一些青年人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需要经过长时期教育和斗争,才能消除这种影响。”李先念同志的这段讲话十分中肯,值得一切人才从中汲取教训,不要自做高明地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而要老老实实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这是成才的思想保证。
今天,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就是沿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人们的全面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能力素质以及反映这些素质的基本品质、基本能力、基本观念的发展。促进人才的全面素质的健康成长,就是今天我们面临的伟大实践。
(2)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现实社会主义社会中,合理而稳定的人才评价体系无疑是推动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人才评价体系稳定而合理,才能形成引导人才健康发展的机制,才能形成人们向上的期盼,才能产生稳定而上进的社会秩序,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评价体系不稳定,人们就很难产生可靠的期盼,因而就不利于在社会秩序的轨道上推进社会发展,甚至会出现社会的混乱和动乱。如果评价体系不合理,不但不利于人才的成长,而且还会激化人民内部矛盾,产生不应该出现的混乱和对抗,使社会处于无秩序状态。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改革正在稳健进行,稳定而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还正在建立过程当中。在计划体制下运行相对稳定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处于无序状态。人才评价的许多方面,一时间几乎丧失了实事求是地评价事物本质的能力。这导致发生了许多事与愿违的事情,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在业绩考核、岗位聘任、技术或业务职称评定、先进模范人物的选定、青年杰出人物的选拔、荣誉的评定、奖金的发放等方面,由于没有稳定而合理的评价体系,往往使这些人才评价工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高校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考核,目前大多采取量化的评价方式,其中一条就是重点强调发表论文的篇数,甚至强调在外国某刊物上发表的篇数,至于这些论文实际质量和价值情况如何,则没有能力进行判断。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也很难评出真正应该鼓励的高水平人才。有些与某刊物具有特殊关系的人,则成为学术“大腕”,因为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人情和权钱交易。不论什么专业,一律追求在外国刊物上发表文章,这是形而上学的表现,弊病很大。清华大学校友、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校庆上发言的朱凤蓉少将说,人才的导向要科学,应该考虑母校应为哪些人骄傲和自豪,如果在国外作出成绩来才是母校的骄傲,那自然就把人才导向国外去了。朱凤蓉的话非常深刻,值得深思。
再比如高校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目前大多采取让学生打分的办法。只要学生给老师把分一打,领导就拿着这个分数到处指手画脚、说天说地。这种过于简单的做法,实质上是不愿意花工夫了解真实情况的懒汉之举。这里的问题在于,评价标准本身就没有多少科学根据,加上评价办法不科学,因此无法评出真实情况。有的任课教师抓住了这个“规律”,无论自己的授课水平高低,到了考核前夕,就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玩弄一些手法讨好学生,引诱学生打高分。一旦分数打出来,又有谁能够去核查真相呢?
社会上的各种评优活动常常引起人们的非议。“十杰”、“十佳”、“某某星”“某某先进”,都是有真有假。关键还是在于评价的体系,包括评价的标准和办法是否合理。据不少人反映,有些“杰出人物”的荣誉,是花钱买来的。某些具有推荐和决策权力的部门,接受或主动要求当事者交纳数目不菲的款额,然后便把耀眼的荣誉交换给他。有的还美其名曰“赞助”。这样,实际评比的是拥有金钱的多少和运用金钱的胆量,哪里是优秀人物的业绩?这样的评选,只能恶化社会风气,不如不搞。
对干部的评价体系也是这样。近年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中的腐败分子,在事发之前,常常是评价很高、提拔势头正旺的人物。腐败分子胡长清,在案发之前竟然是在“三讲”中获得“优秀”评价的干部。还有,1995年中央电视台在播出“东方之子成克杰”的时候,却不知他早在1986年就已经与李平勾结、进入贪污4000多万元的腐败进程了,之后成克杰竟然又从自治区政府主席爬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高位。这说明干部的评价体系和机制,肯定是有问题的。关于组织路线方面出现的腐败,社会上流行的顺口溜值得人们反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在一些地方的干部提拔和考核之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在山西省号称“活阎王”的姚晓红,被人民群众称作“文盲、法盲、流氓”,但他凭着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竟然当上了山西省绛县法院副院长。他随意抓人、刑讯,贪污受贿,喝人奶,为非作歹。当上级纪检部门调查姚晓红案件时,他竟然荣获“山西省十大新闻人物”、“运城地区十佳人民审判员”称号。当省司法部门根据中央指示决定拘捕他的时候,竟然有200多个“省市权贵”拨打姚晓红的手机报信,使他逃之夭夭。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评论说:“当地反映民情民意的渠道到底还能不能起到作用?姚晓红一步步地升官,一次次地避开对他的査处,这背后没有几个手握大权的人替他撑腰是绝对做不到的。”这足以说明评价体系缺失带来的严重问题。
人才评价体系不但应该合理,而且还应该做到标准稳定。只有稳定的评价体系,才能建立起人们对评价的认同感和期盼,从而调动人们向上进步的积极性。近年来,评价机制的不稳定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从一个时期的判断标准看来,某些人是先进的,但在另外一个时期的标准下,又变成把完全不同,甚至与原来先进对立的另外一些人评为先进。几次反复和震荡,就会伤害两部分人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一般群众看不到努力的方向。更加严重的是,在反复的变动中,上级评价机关也失去了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例如,一幅否定和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油画《冲出红墙》,竟然获得政府某主管部门授予的“大奖”。这种混乱状况,令人无所适从。有些有悖于主流文化的东西,却得到很高的荣誉,而真诚和正确的东西有时却被打成“有争议的作品”。这里的评价标准是怎么掌握的呢?有一首流行歌曲唱到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个更亮、哪个更圆。这就是评价体系不稳定的形象写照。这样的氛围,群众也不能形成对秩序的尊重和对前景的良好期盼。
总之,目前存在的人才评价体系,有着明显的缺陷,影响了人才的健康成长。这样的氛围,也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建立健全稳定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涉及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又涉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环节。
(3)追寻评价体系缺失的原因
评价体系既然是一个引导人的全面发展的指挥棒,也是人们发展全面素质的标准。这是不可或缺的。针对目前的现实,应该找出人才评价体系缺失的原因。
从总的情况来看,人才评价体系的缺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评价者本人不懂业务,不深入实际,怕负责任。不懂业务,就难免浮于表面,满足于搞形式主义;不深入实际,就得不到真知,得不到实际情况,容易滋生官僚主义、文牍主义;怕负责任,就会得过且过,明哲保身,打官腔,说假话,做假象,昧着自己的良心,欺骗自己和别人。这样就无法坚持真理,无法为民伸张正义,引导人们正确前进的旗帜就难以树立起来。
二是物质利益制约了评价者,使之徇私情而主观武断,故意抬高一些人,压制一些人,甚至指鹿为马,黑箱操作,与其他权贵互相勾结、沆灌一气。这是人才评价过程之中的腐败现象。
三是群众没有切实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一个社会风气不健康的环境里,要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能不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群众的政治冷淡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下大决心解决,就无法调动群众参与和监督人才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种脱离群众的人才评价体系,也就背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
人才评价体系的缺失只不过是问题的表现形式,真正制约人才评价体系的内在因素是人的素质,特别是评价人自身的素质。评价人自身的素质倘若低下,可能使任何完整的评价体系流于形式;而科学评价体系的缺失又制约人的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因此,只有两个方面共同启动,相互促进,才能推动人才健康成长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当然,从客观上说,出现这些问题,说明了我国仅仅具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也说明了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但是,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往前走,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畏葸不前。只有以高度的责任心来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我国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迈开前进的步伐,从而切实把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工程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