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7900000006

第6章 两汉时期数学发展概略

在古代中国,数学发展成系统的、专门的学科,是在两汉时期完成的。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学校中普遍设置了数学课程,并且出现了不少数学专著。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对汉代数学的发展做一个初步的概述。

一、两汉时期的数学家

在数学方面,两汉时期可以说人材辈出。并且,出现了一位知名的女数学家班昭,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先秦时代,没有专门以数学知名的人物[1]。比较起来,汉代数学家的大批涌现确是数学获得飞跃发展的明证。下面对这一时期的数学家逐一加以介绍。

西 汉

(1)张苍:秦时为柱下御史,后归汉,是西汉的建国功臣,文帝时,官至丞相。“明习天下图书计籍。苍又善用算律历”,[2]是汉初律历制度的奠基人。晋刘徽认为张苍在《九章算术》的形成过程中,曾经进行过整理:“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往者暴秦焚书,经术散坏。自时厥后,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者多近语也。”[3]

(2)落下閎:巴郡民间数学家。武帝时改革历法,造汉《太初历》,“乃选治历邓平及长乐司马可、酒泉候宜君、侍郎尊及与民间治历者,凡二十余人,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閎与焉。都分天部,而閎运算转历。”[4]

(3)桑弘羊:武帝时为治粟都尉,后升任御史大夫。“平準”、“均输”政策的制定者。“弘羊,洛阳贾人之子,以心计(师古曰:‘不用筹算’)。”[5]由于桑弘羊算法纯熟,可以不用筹这种计算工具,而凭默算即可得出答案,这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高超的计算家。老子就说过:“善数不用筹策。”[6]桑弘羊制定过均输法,《九章算术》第六章即讲“均输”。《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说:“运筹则桑弘羊”。可见,桑弘羊在核算、统计、运筹这方面是一个专家。

(4)路温舒:出身下层人民,自幼好学。“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7]宣帝时,官至临淮太守。路温舒曾经跟他的祖父学习过“历数天文”。[8]

(5)耿寿昌:宣帝时为大司农中丞,在经济政策方面曾提出许多改革建议。“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于上。”[9]御史大夫肖望之说:“寿昌习于商功分铢之事,其深计远虑,诚未足任。”[10]虽然肖望之是耿寿昌的反对派,不赞成他的经济政策,但也承认他“习于商功分铢之事”。《九章算术》第五章即讲“商功”。

(6)许商:先后为河隄都尉、将作大匠。许商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治河专家,著《五行论历》、[11]《许商算术》。[12]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河平三年(前26年)、鸿嘉四年(前17年),三次参加规划黄河的治理工程,多见功效。

(7)杜忠:成帝时人,生平不详。《汉书·艺文志》有《杜忠算术》十六卷。杜忠和许商齐名,“《九章术》,汉许商杜忠、吴陈炽、魏王粲,并善之。”[13]

(8)尹咸:官至大司农、太史令。“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14]侍医李柱国校方技。”[15]尹咸负责审订“数术”类图书,其中,天文、历法、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著作是最主要的部分。所以尹咸必定也是一个数学内行。

(9)卓茂:西汉末东汉初人。“元帝时,学于长安,事博士江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16]

(10)刘歆:刘向之子,西汉成帝时,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17]刘歆助王莽夺取政权,新朝建立后,封为国师、嘉新公。刘歆整理过历法史,著《三统历谱》。

东 汉

(1)杜诗:光武建武七年,为南阳太守。“善于计略,[18]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19]

(2)郅恽:光武时,官至长沙太守。“理《韩诗》、《严氏春秋》,明天文历数。”[20]

(3)许杨:“少好术数。”[21]“汝南旧有鸿却陂,成帝时,丞相翟方进奏毁败之。建武中,太守邓晨欲修复其功,闻杨晓水脉,召与议之……因署杨为都水掾,使典其事。杨因高下形势,起塘四百余里,数年乃立。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22]

(4)冯勤:官至司徒。“八岁善计。”[23]

(5)王景:“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辟司空伏恭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作浚仪渠。吴用景墕流法,水乃不复为害。”[24]

(6)班昭:班彪之女,班固之妹,扶风曹世叔妻,习称曹大家。“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25]“(和帝邓后)自入宫掖,从曹大家受经书,兼天文、算数。”[26]

(7)马续:“续字季则,七岁能通《论语》,十三明《尚书》,十六治《诗》,博观群籍,善《九章算术》。”[27]

(8)张衡:汉代著名的科学技术专家。“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28]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可以测知地震发生的方向,灵敏度很高,“验之以事,合契若神。”[29]张衡死于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年六十二。他的好友也善数学的崔瑗撰碑文,称赞他“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30]可见时人推许之高。

(9)崔瑗:“年十八,至京师,从侍中贾逵质正大义,逵善待之。瑗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31]

(10)郎宗:“学《京氏易》,善风角、星算、六日七分,能望气占候吉凶,常卖卜自奉。”[32]

(11)翟酺:“酺好《老子》,尤善图纬、天文、历算。以报舅仇,当徙日南,亡于长安,为卜相工。”[33]

(12)樊英:“少受业三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又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34]

(13)王延寿:字文考,一字子山。“有隽才,少游鲁国,作《灵光殿赋》……后溺水死,时年二十余。”[35]李贤《后汉书》注引晋张华《博物志》:“王子山与父叔师到泰山从鲍子真学算,到鲁赋灵光殿,归度湘水溺死。”[36]

(14)刘瑜:“瑜少好经学,尤善图谶、天文、历算之术。”[37]

(15)徐稚:出身下层人民。“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38]李贤《后汉书》注引《谢承书》曰:“稚少为诸生,学《严氏春秋》、《京氏易》、《欧阳尚书》,兼综风角、星官、算历、《河图》、《七纬》、推步、变易。”

(16)刘宽:李贤《后汉书》注引《谢承书》曰:“宽少学《欧阳尚书》、《京氏易》,尤明《韩诗外传》。星官、风角、算历,皆究极师法,称为通儒。”[39]

(17)单飏:官太史令。“以孤特清苦自立,善明天官、算术。”[40]

(18)何休:东汉今文经学大师,撰《春秋公羊解诂》传世,“休善历算”。[41]

(19)刘洪:汉宗室,官谷城门候、会稽东部都尉,后领山阳太守。“洪笃信好学,观乎六艺群书意,以为天文数术,探赜索隐,钩深致远,遂专心锐思。”[42]“洪善算,当世无偶,作《七曜术》。及在东观,与蔡邕共述《律历记》,考验天官。及造《乾象术》,十余年,考验日月,与象相应,皆传于世。”[43]刘洪是当时最优秀的数学家,蔡邕说他“密于用算”,[44]并非虚语。他的《乾象历》也为后人所称道。

(20)蔡邕:“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妙操音律。”[45]

(21)郑玄: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郑玄曾在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46]“(马融)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47]郑玄除经学外也擅长数学,闻名后世。晋皇甫谧说他兼通“《九章算术》”,[48]梁刘孝标说他“博极群书”,“兼精算术。”[49]

(22)徐岳:“东莱徐先生素习《九章》,能为计数”,[50]著《数术记遗》。

二、数学家对社会的贡献

上文介绍了两汉时期以数学知名的人物,共三十二人。他们掌握了数学知识,并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根据数学家们的主要活动来看,可以分作四种情况。一是用于经济理财,二是用于天文历法,三是用于工程机械,四是用于占卜谶纬。

两汉时期,中国脱离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混战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到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地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泽,群不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可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居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51]东汉时,皇室的开支“经用岁且二万万。”[52]象这样一个规模空前的统一的大国,管理政府的财政、税收、军费、贸易等等,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数学知识。甚至民间富商大贾要发家致富,也需要善于筹算,如西汉冶铁致富的蜀卓氏,“即铁山鼓铸,运筹算,贾滇、蜀民,富至童八百人。”[53]总之,经济的发展对数学是一个巨大的促进。西汉桑弘羊、耿寿昌就是精通数学的理财家。

汉代的天文历法学在总结先秦成果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天文历法的发展必须借助于数学。很多数学家同时也是天文家和历法家。张苍、落下閎、刘歆、班昭、张衡、刘洪、蔡邕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和社会生产直接相关的是把数学应用于修建工程和制造机械。汉代搞过多次大规模的治河及其它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每次大的工程都需要有“用算者”参与规划。如汉武帝开辟皇家猎场上林苑,“乃使太中大夫吾丘寿王与待诏能用算者二人,举籍阿城以南,周至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及其贾直,欲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54]新莽地皇元年(公元20年),修祖庙九所,大兴土木,“博征天下工匠诸图画,以望法度算,及吏民以义入钱谷助作者,骆驿道路。”[55]这两个例子谈的是皇家工程,其它工程也同样要有数学家参与其事,起到工程师和设计师的作用。西汉的许商就曾三次参加过治理黄河的规划。东汉的许杨主持过修建鸿却陂水库,王景主持过修建浚仪渠水利工程。另外,一些数学家把他们的知识用于机械制造方面,东汉的杜诗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铸农器,开发了廉价的动力资源,节省了劳力,提高了社会生产。张衡设计制造了著名的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一些懂得数学的人,把他们的知识用于进行占卜,解说谶纬等方面,宣扬迷信思想和天命观,特别是在东汉时期,更为突出,如崔瑗、郎宗、翟酺、樊英、刘瑜、徐稚等。在这一部分数学家那里,则是糟粕多于精华了。

三、数 学 教 育

汉代的数学很发达,产生了很多数学家,这是和当时的数学教育分不开的。

在汉代,自然村称为里,若干里组成一乡。里和乡设有学校,称为庠序,所谓“里有序而乡有庠。”[56]庠序在汉代也叫做小学,是初级学校,一般入学年龄为八岁(虚岁),开始学习的课程有六甲、五方、书计三门。书计就是算术,是一门必修课。《白虎通》“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57]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国家规定了统一的计量单位。“度长短者不失豪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其法在算术。宣于天下,小学是则。”[58]

由于民间重视数学,有一些数学家就是从民间而来,经过进一步的深造,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落下閎、路温舒、徐稚等人就是如此。西汉武帝时,改革历法,甚至连专管星历天文的官员都表示对新历法的数据“不能为算”,后来从民间聘请了落下閎等高手,才解决了运算的问题。由此可见,民间数学教育是很发达的。

在上层社会中,皇室贵族更需要学习数学。“《礼》制,人君之子年八岁,为置少傅,教之书计,以开其明。”[59]甚至皇帝的后妃也有通数学的,上文提到和帝邓后曾经跟班昭学过天文算数,此外,灵帝王美人“聪敏有才明,能书会计”,[60]也是一个例证。武帝的儿子燕王旦则“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招致游士。”[61]武帝姑母馆陶公主宠幸董偃,“始偃与母以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62]董偃挤入贵族阶层,必须学习文化,数学也成为科目之一。东汉权戚梁冀也是“口吟舌言,裁能书计。”[63]

如果要进行深造和研究,取得更高深的数学知识,仅仅在庠序一类小学中学习书计,当然是不够的。两汉时期,官学和私学并盛。最高等的官学是设在首都的太学,太学有专门的博士授业。但太学没有数学科目,进修数学则要投入私人的学校。汉代,私人讲学之风盛行,特别是在东汉,著名学者往往有数百甚至上千的学生。在这些学者当中,师徒相传。许多有成就的数学家都在私学中经过名师的指教。例如,“孝武时,夏侯始昌通《五经》,善推《五行传》,以传族子夏侯胜,下及许商,皆以教所贤弟子。”[64]再如,郑玄、徐岳都是刘洪的学生,三国吴阚泽又从徐岳学习天文历法和数学。总之,高等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要有师承的。

由于数学教育的发展,究竟怎样提高和深造也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周髀算经》上有一个故事,叙述陈子和他的学生荣方的一段对话,很具有启发性。荣方向陈子请教数学问题,陈子让他反复思考,荣方仍不能明暸,最后陈子说:“夫道术言约而用博者,智类之明;问一类而以万事达者谓之知道。今子所学算数之术,是用智矣,而尚有所难,是子之智类单。夫道术所以难通者,即学矣,患其不博;即博矣,患其不习;即习矣,患其不能知。”[65]陈子的话说明要学好数学必须先打好坚实广博的基础,然后反复钻研,最后才能掌握规律,才能“知道”,即“问一类而以万事达”,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又必须进行艰苦的思考,才能不断进步。这个见解,现在看来也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汉代的学校,无论小学或太学,也无论官学和私学,其所传授的内容是以儒家经典为主的纲常教化。但是,数学科目能够占有一定的比重,并产生一批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的数学人材,这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了。

四、计算工具和数学专著

汉代的计算工具叫算筹。《汉书·律历志》记载:“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说文·竹部》:“筭长六寸,计历数者,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二者记载长度相同。汉尺长23公分,六寸合13.8公分。算筹实际就是十多公分长的小竹棍,二百七十一根为一组。[66]它的样子很象吃饭用的筷子。一次刘邦正在吃饭,张良和他研究军事策略,就用筷子比作筹,说:“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67]1971年在陕西千阳县发掘了一座西汉墓,出土了三十一根骨质算筹。[68]1975年在湖北江陵发掘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时,和书写工具一起,也出土了一些“竹棍”,[69]实即算筹。这两次发现使我们具体地看到了算筹的形制。算筹的创设由来已久,开始使用的年代今已无考,但到了汉代确是很普遍地流行了。

算筹使用的方法很简单,和后来的珠算大体相同。用算筹代表数字分纵式和横式二种,摆法如下:

1234 5678 9

纵式

横式

为使进位不易弄混,表示数字时,纵横两式间错排列,如4872 摆成。加减乘除都可以用算筹的摆法以及位置的变动来进行运算。[70]

古代书写的材料主要用竹简和缣帛。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要进行大量的运算,一旦得到答案,运算的底搞就废弃无用。因此,使用竹简缣帛做底稿即浪费又不便。用算筹作计算工具,可以节省书写材料,而且简单准确,不易发生错误。在世界数学史上,算筹是我国独特的发明。

另外,九九表在当时社会上也很流行。敦煌和居延都发现过汉代九九表的残简。[71]汉代的九九表和现在的乘法口诀大体是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是汉代九九表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其顺序和现在相反。在汉代的史籍中,多次提到九九表,也可以证明它使用的广泛。

九九表当然不是真正的数学著作。专门的数学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从汉代开始才有的,但可惜的是许多重要著作已经失传了。《汉书·艺文志》记载的《许商算术》和《杜忠算术》以及张衡的《算罔论》,今已不存。徐岳有《数术记遗》之作,今存《算经十书》中的《数术记遗》一卷,显系伪作。

然而,汉代有一部讲天文和数学的著作《周髀算经》和一部数学方面的综合著作《九章算术》,却流传下来。根据这两部书,特别是《九章算术》,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数学所达到的高度。

《周髀算经》大约成书在公元前一世纪,即西汉末期,采用问答体。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讲数学。全书以周公和商高的对话开篇,实际上是解说勾股定理和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大地的运算。勾股定理在中国旧称商高定理,来源于此。下卷更多地讲天文,阐述盖天说的理论。

《九章算术》大约在东汉初期编写成书,[72]采用习题集的形式,共有二百四十六个应用问题,分九章来叙述。其中绝大多数的问题是和生产直接有关的。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提出来许多需要数学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逐步完善和提高,才形成了《九章算术》的体系。

《九章算术》的内容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广泛的。其中有各种形状的土地面积的计算、各种粮食的比例关系、破坏青苗的赔偿办法、日用商品的价格计算、共同狩猎时猎获物的分配、手工劳动的产品耗工率、各种土石工程的用工量、雇工劳动的工钱折算、运输物品的里程和工价、国家税收和劳役分配的比例等等。由此可见,数学和社会生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直到汉代以前中国数学成就的一个总结。在算术、几何、代数等方面,《九章算术》都表述了很多基本定理,采用了很多简明的计算步骤。在算术方面,包括了复杂的分数运算,并提出以最小公倍通分母的方法,阐述了各种比例关系,提出了“盈不足”问题。在几何方面,有关于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弓形、球面等平面几何学和球面几何学的问题,也有关于立方体、长方体、平截角锥体、圆锥体、方台、各种楔体、圆柱体、球体等立体几何学的问题。在代数方面,有多元联立方程、开平方、开立方和多次方程的计算方法,并且,已经引入了正负数的概念。《九章算术·方程》卷八中说:“正负术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九章算术》的成就在代数学方面是更为突出的。

《九章算术》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后直到唐代,数学的各分支虽然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但总的体系没有超出《九章算术》的范围。

两汉时期,在数学方面,出过许多专家,达到过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当时中国的数学完全可以加入世界最先进的行列,某些方面还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说,当时中国的数学应用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曾经对人类做出过较大的贡献。我们的祖先曾经争得的光荣,我们今天一定能够使之发扬光大!

注释:

[1]今存《孙子算经》一书,相传为春秋末孙武所著,要为后人依托,未可据信。

[2]《史记·张丞相列传》卷九六。

[3]刘徽《九章算术原序》。

[4]《汉书·律历志》卷二一。

[5]《汉书·食货志》卷二四。

[6]《老子·第二十七章》。

[7][8]《汉书·路温舒传》卷五一。

[9][10]《汉书·食货志》卷二四。

[11]《汉书·儒林传》:“(许)商善为算,著《五行论历》。”

[12]《汉书·艺文志》有《许商算术》二十六卷。

[13]《广韵》卷四,算字条。

[14]颜师古注数术为“占卜之书”,但《艺文志·数术略》包括天文二十一家,历谱十八家(其中即有《许商算术》和《杜忠算术》)、五行三十一家、蓍龟十五家、杂占十八家、形法六家。师古以占卜解数术,得少而失多。

[15]《汉书·艺文志》卷三十。

[16]《后汉书·卓茂传》卷二五。卓茂历西汉元、成、哀、平四帝,王莽居摄,为门下掾祭酒,东汉立,为太傅,死于光武建武四年。卓茂研习数学及其主要政治活动在西汉,故列于此。

[17]《汉书·楚元王传》卷三六。

[18]计略的计即“书计”的计,计略作计算,规划解。

[19]《后汉书·杜诗传》卷三一。

[20]《后汉书·郅恽传》卷二九。

[21][22]《后汉书·方术许杨传》卷八二。

[23]《后汉书·冯勤传》卷二六。李贤注:“计,算术也。”

[24]《后汉书·循吏王景传》卷七六。

[25]《后汉书·列女曹世叔妻传》卷八四。

[26]《后汉书·皇后纪》卷十。

[27]《后汉书·马援列传》卷二四。

[28][29]《后汉书·张衡列传》卷五九。《九章算术》卷五,刘徽注文引张衡《算》,或即《算罔论》佚文。

[30]《后汉书·张衡列传论》卷二四。

[31]《后汉书·崔骃列传》卷五二。

[32]《后汉书·郎顗传》卷三十。

[33]《后汉书·翟酺传》卷四八。

[34]《后汉书·方术樊英传》卷八二。

[35]《后汉书·文苑王逸传》卷八十。

[36]今本《博物志》卷四:“余友人下邳陈德龙谓余言曰:《灵光殿赋》南郡宜城王子山所作。子山尝之太山从鲍子真学算,过鲁国而殿睹赋之,还归本州,溺死湘水,时年二十也。”文字有异。

[37]《后汉书·刘瑜传》卷五七。

[38]《后汉书·徐稚传》卷五三。

[39]《后汉书·刘宽传》卷二五。

[40]《后汉书·方术单飏传》卷八二。

[41]《后汉书·儒林何休传》卷七九。

[42]《续汉书·律历志》注引《博物记》。

[43]《续汉书·律历志》注引《袁山松书》。

[44]《蔡中郎集·上汉书十志疏》。

[45]《后汉书·蔡邕列传》卷六十。

[46]《后汉书·郑玄传》卷三五。

[47]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二。

[48]《太平御览》卷五〇九引皇甫谧《高士传》。

[49]《世说新语》卷二刘孝标注引《(郑)玄别传》。

[50]《太平御览》卷七五四引魏王朗《塞势》。

[51]《汉书·地理志》卷二八。

[52]《后汉书·皇后纪》卷十。

[53]《汉书·货殖传》卷九一。

[54]《汉书·东方朔传》卷六五。

[55]《汉书·王莽传》卷九九。

[56]《汉书·食货志》卷二四。

[57]《白虎通·辟雍》卷二。

[58]《汉书·律历志》卷二一。

[59]《后汉书·杨终传》卷四八。

[60]《后汉书·皇后纪》卷十。

[61]《汉书·武五子传》卷六三。

[62]《汉书·东方朔传》卷六五。

[63]《后汉书·梁统列传》卷三四。

[64]《汉书·五行志》卷二七。

[65]《周髀算经》卷上。

[66]周正权《汉书律历志补注订误》解释“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一语,谓用算筹组成每边十根的正六边形,总数恰为二百七十一。

[67]《史记·留侯世家》卷五五。

[68]《千阳县西汉墓中出土算筹》,见《考古》1976年第2期。

[69]《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见《文物》1975年第9期。

[70]参见李俨、杜石然《中国古代数学简史》(上册),15页。

[71]《流沙坠简·小学术数方技书》、《居延汉简考释》卷四。

[72]《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成书的确实年代,不易考订,这里采用一般说法,参见钱宝琮主编《中国数学史》,29页、32页。

(原载《思想战线》1977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老婆六七个
  • 江山温柔

    江山温柔

    何为忠?领千军,跨万里,救黎民,却为心中的坚持放弃荣誉;何为孝?勇救父,忘生死,弃权势,却只换回父亲宁死永不悔;现代人袁沐风穿越到大周王朝,领鬼面,御阎罗,守护万民安康,却因理念不同而黯然。忠孝难两全,何不暂且放下,他弃功业,放权势,游万里江山,赏百媚千娇;只待时候到了,再次提刀追寻心中的坚定,重拾这大好河山。
  • 白色国王

    白色国王

    何处是战马?何处是骑士?盛宴何在?欢娱何在?哦,锃亮的酒杯!哦,骄傲的王侯!往昔如何消逝,似乎一切从未发生!
  • 唐行歌

    唐行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我们细如尘埃,却坚韧,勇敢,永不屈服!我们一次次跌倒,却又一次次爬起,只为向他们证明我们曾经来过,活过,存在过!重活一次的楚行歌看淡了很多事,也学会了去珍惜一些人,他在这个世界定下的第一个目标是:在山间有一屋,它要傍水依山。屋里有个人,能陪他种瓜养花,看夕阳西下。
  • 蜀汉新史

    蜀汉新史

    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刘志斌附身到一名孩童身上。不曾想,这科学无法解释的穿越,却让他碰见了。从此取名刘安,沿用志斌的字号,习文练武,希望有朝一日能让这战火纷飞的乱世得以国泰民安。但他那刘备堂兄刘德然的儿子这个比刘封还要尴尬的身份,是能助他安定天下,还是一个包袱,最终如刘封一般结局?
热门推荐
  • 吞噬 法则

    吞噬 法则

    你说你是黑道老大,你会武功,百人敌??靠!你会铁布衫不会?会弹指神通不会?会葵花宝典不会?都不会吧!告诉你,就算你真会,我一小指都能碾死你!什么什么?你说你是老大,有小弟无数?别让我笑了,多重位面的强大比蒙和精灵还是我小弟呢?王室公主给我当丫头,你比得了吗?!!本书是多位面穿越型文,有点类似无限流,行文搞笑轻爽,是以冒险升级为主题!(喜欢本书的朋友,敬请收藏!!!)
  • 陌上花开记

    陌上花开记

    神秘的包裹,不同寻常的周六。莫名的杀手组织,奇怪的美女快递员!将我推进一个无底的深渊,我到底怎么才能走出去!谁可以告诉我。。。
  • 风花凤舞倾满天下

    风花凤舞倾满天下

    我本以为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只是有点美、有点泼辣又有点霸道而已,我自认为也没做啥伤天害理的事啊。但是我却乌龙穿越了,而且穿的还不是人!是浑身上下长满毛的狐狸,狐狸就狐狸吧,还是个杂交的狐狸…这也就罢了,待我终于丑小鸭变天鹅,飞上枝头当凤凰后!就在飞升时一个没注意,就让旁边的黑毛狐狸陷害了一把,弄得我啥也不记得了,性情竟然也大变!摇身一变,变成了观音娘娘的坐下童女。这可让稀罕我的那些男子一个个都愁坏了,谁敢跟观音菩萨抢人啊!就这么等啊等,终于盼来了我要下凡历劫的日子。看妙龄少女失忆后大战冷酷神仙哥哥。小狐狸乖,跟哥哥走。有糖吃糖?谁稀罕,我要吃鸡!
  • 现代除魔之妖孽横行

    现代除魔之妖孽横行

    离奇命案牵扯出一个恐怖无比的真相。妖魔当道,邪灵作乱!恶魅丛生!如此一来,唯有将其一一铲除才能还天下太平!
  • 异世霸业

    异世霸业

    “陈玄霸来了!“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
  • 释闷

    释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锁深宫红颜泪:错嫁罪妃

    情锁深宫红颜泪:错嫁罪妃

    一夜恩宠,极尽缠绵后,他无情地将我推上高位,送上风口浪尖!一道圣旨,他让我从一名待罪的宫女成为鍙国后宫人人笑话的罪妃!责骂,耳光,我统统忍下,换来的却是他笑拥美人在怀,夜夜宠幸她人。而扒光衣服,雨中罚跪,这样狠狠的羞辱能否解他的心头之恨?
  • 幻世剑邪

    幻世剑邪

    百万红尘执一剑,执剑逆行破苍天!且看看少年雷鸣如何一步步攀向大陆顶峰,如何夺得各色美人欢心......一切精彩,尽在《幻世剑邪》,幻世剑邪书友群:172456618小弟恭候各位的大驾光临!《绝顶乞丐》一本好书,有空去看看,这本书估计会在明年开始续写。
  •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式的名字是与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写在一起的,然而,他却为许多中国人所不识。彭桓武,这位不著名的著名科学家在我国军事科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作家王霞的笔下,彭桓武是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在很多人眼中,彭桓武还是个怪人。蕙心兰质、自然天成。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潇洒风流的个性无一不印证他崇高完美的追求和自然超俗的秉性。彭桓武,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经历了怎样传奇而辉煌的人生?
  • 本源法师

    本源法师

    只要给我一滴清水,我便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要给我一粒尘埃,我便能震动山河,扭转乾坤。但你要是给我一缕火苗,我却愿为你燃尽世俗。在一座名为苍木的城市,诞生出了一个被上天遗弃的孩子,风云变幻,光阴流逝,长大之后,少年却仍然踏上了一条强者为尊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