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2800000016

第16章 群体决策不一定比个体决策好

在一个组织中,决策至关重要,决策的成败甚至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兴衰。决策又分为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个体决策主要靠个人的价值观、知识、经验以及个人所掌握的情报信息去进行决策,而群体决策是很多人在一起所做的决策。

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管理中,有的管理者认为,群体决策对比个体决策存在着如下的优点:第一,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第二,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第三,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第四,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因此,他们在决策中往往喜欢采用群体决策的方式。

然而,群体决策是不是真的就优于个体决策呢?事实上,决策是由个人做出,还是由群体经过分析讨论而做出,在决策的许多方面,诸如速度、效率、风险性、准确性等方面会存在明显的差别。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虽然有它的优点,但同时,群体决策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二是由于从众心理会妨碍不同意见的表达;三是如果群体由少数人控制,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四是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甚至会因难以达成一致观点而浪费时间。下面故事中萧先生采用的群体决策所给他带来的困扰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萧先生经过两周的管理技能训练,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后就急切地希望运用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星期一早上上班时,上周末的决策训练课他依然历历在目。“我们原来的决策方法确实需要改进一番!”他想。他离开工作岗位去参加训练之前,就遗留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而眼下,部门里又“冒”出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其中一个问题老板催促了好几次,萧先生也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他想:“这是我采用‘完全民主式’决策方法的好机会。我想他们一定会同意我这样做的。事实上,他们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非常明了,由他们自己提出的新的工作任务标准一定比我打算制定的还高。这两天就让他们讨论去吧,我也可以抽出时间去处理其他一些事情。”

萧先生管理监督着5个人,他们的工作任务是安装和检测生产线上的电子计时器。虽然现在在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生产线上的检测循环时间已大大缩短,但他们仍然在按几年前制定的老工作标准完成工作。萧先生觉得这次是让员工参与决策的绝好机会。

萧先生很快就向那5个员工布置了这件事情,他告诉他们由于计算机的使用、工作任务标准需要重新制定。他要求他们讨论一下这件事,并把讨论结果在星期二下午五点钟之前告诉他。这5个人对此非常感兴趣。专门在星期一晚上安排一小时进行讨论,甚至午餐和喝茶时都在谈论这件事。

可第二天下午,他们的讨论结果却让萧先生大吃一惊。他们认为任务标准应当再降低20%。他们说:“我们感谢计算机使得我们的检测工作变得似乎容易一些,但是生产线相对而言却越来越复杂了。当你已经习惯了某种工作方式后,原定标准的改变会使得你的工作一切从头开始。”

萧先生知道,老板决不会接受他们提出的降低任务标准的要求。但是他既然已让员工自己进行“决策”,又怎能断然否定他们的决策结果呢?“我怎样才能摆脱这个尴尬的局面呢?”萧先生很痛苦。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萧先生进行的群体决策完全没有考虑决策成员的心理因素,因而让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在管理中,很多管理者为了体现民主作风,在实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采用群体决策的方式进行决策。而事实上,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孰优孰劣,何时使用个体决策,何时使用群体决策,这主要取决于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要取得的决策效果,也取决于对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的有效控制。因此,当群体决策不适用某一特定问题时,管理者就应当考虑“个人决断”的好处了。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6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7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6个人的意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做决策的时候,6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坚执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

表面上看,林肯这种忽视多数人意见的做法似乎过于独断专行。其实,林肯已经仔细地了解了其他6个人的看法并经过深思熟虑,认定自己的方案最为合理。而其他6个人持反对意见,只是一个条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方案。既然如此,自然应该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因为,所谓讨论,无非就是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选择出一个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对的,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在管理中,管理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新的意见和想法一经提出,必定会有反对者。其中有对新意见不甚了解的人,也有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一片反对声中,管理者犹如鹤立鸡群,陷于孤立之境。这种时候,管理者不要害怕被孤立。对于不了解的人,要怀着热忱,耐心地向他说明道理,使反对者变成赞成者。对于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任你怎么说,恐怕他们也不会接受,那么,就干脆不要寄希望于他的赞同。重要的是你的提议和决策是对的,只要真理在握,就应坚决地贯彻下去。

同类推荐
  • 狼性管理

    狼性管理

    在当今社会,企业生存的环境有如狼生存的环境一样,竞争不断,险象环生,别说发展,就连最起码的生存都面临威胁。那么对于这个企业来说,到底该怎么办呢?透过狼的生存方式,我们找到了其中的奥秘——狼性管理,即像头狼管理狼群那样来管理企业及员工。在企业界,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把“狼性精神”引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本书就是针对这一点,对狼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汲取了狼性管理精华,把狼性生管理和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可以说,为追求卓越的企业团队提供了最好的管理模式。
  • 赛车道上的感动宣言:长寿化工企业文化解读

    赛车道上的感动宣言:长寿化工企业文化解读

    本书以用文化的独特视觉和理性思考剖析在长寿化工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改革改制资产重组以来的主要成就及企业的文化现象。全书由历史足音、特别关注、亮点聚焦、价值观念、编后感言:灵魂的震撼等板块构成。
  • 管人与用人

    管人与用人

    本书包含了300个企业管理小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说明权利问题、决策问题、创新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人性问题、沟通问题、招聘问题、留人问题、考核问题等18个问题。
  • 成功企业的12个基础

    成功企业的12个基础

    越是容易进入的行业,超容易被淘汰;越是热门生意,越容易摔跟头。记任这样一句话吧:只有赔钱的老板,没有赔钱的行当;只有疲软的商品,没有疲软的市场。
  • 管理学原理案例教程

    管理学原理案例教程

    本书由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众多国内知名管理学专家编撰。
热门推荐
  • 这些年与那些年的幻想乡

    这些年与那些年的幻想乡

    “嗨~好久不见了哟~”充满红色眼珠的黑紫色隙间拉开,一位穿着紫色连衣裙的金发‘少女’打着纯白色洋伞就从中一跃而出“......”我们的一米七少年和一旁的银发大马尾医师就瞪着死鱼眼就看着眼前的‘少女’,半响后女医师才打量起了眼前的友(敌)人,开口道:“怎么了,这次是腰酸背痛还是脖子酸?要开点什么药?”【狂躁的高速飞行体】【飞光虫之巢】【秘技.天网补蝶之法】【月咒.阿波罗十三】...看着眼前放着弹幕符卡对轰的两‘少女’,一米七的少年继续缓缓喝了口茶“今天的幻想乡也很和平呢...”本书是充满欢乐与悲伤的东方projet同人,感兴趣的人来看看,不感兴趣的就右上角红叉吧
  • 克隆老婆

    克隆老婆

    女科学家洁琳将一项被科技部叫停的科研项目偷偷的带回家做研究,并最终研究成功,她利用这项技术成功的克隆了一个新的自己。也因此惹来了大麻烦,被商业巨鳄刘易斯盯上,不但差点让自己送命,还连累了生物芯片工程师达熙,差点儿铸成大错。
  • 空间源力

    空间源力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各种生物都有可能会随着战争的洗礼而逐渐消失,不过,人类已然在这场争霸赛中站稳了脚步。一个人类小孩拥有最神秘的源力能量却懵然不知,人人也都不认为他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常受白眼,只是,终究有一天,这小孩会以最强的实力,站在所有生物的顶端!
  • 老鼠拖木楔子

    老鼠拖木楔子

    中国有句歇后语叫:老鼠拖木楔子——大头在后面呢。我想如果你是个硬科幻的铁杆粉丝,你一定会喜欢本书的,它值得一读!希望你读罢,除了获得快乐,还能有所得,于书中找到了黄金屋,于书中找到了颜如玉,于书中求得灵魂慰藉与心灵救赎,于书中找到了小众的存在感,那余愿足矣!
  • 妖灵爱奴:狂邪王爷我要

    妖灵爱奴:狂邪王爷我要

    你将心卖给月魔,我将自己卖给你。狂邪王爷,我还要!
  • 美人双生:一世清欢

    美人双生:一世清欢

    这年云京百姓中盛传的便是尚书府中失踪十余年的小姐被寻回,人人皆道此女大难已过必有后福。?后福?如果与一群整日勾心斗角的女人何处不相逢也算是的吧,那她以前可真是逍遥似神仙了。?也罢,此生她本就只求护得那人一世长安便可。?可从几时起谁又能告诉她,为何她无心求权,却里权势的距离越来越近,为何会沉醉于那妖人浅笑而呼吸微滞。?她非莲,手执三尺染血青锋,杀出这天地间自己的一尺三寸。?她非凰,却非命运所能摆布,更惹得那般自傲之人为之倾心。?美人多面,谁是她真实的容颜。?时过境迁,能否再度榆下清欢。?
  • 青衣剑神

    青衣剑神

    黑夜中,一轮明月滑上天空,一切都是如此的静谧。忽然,一道清利的剑光直插云霄。在高空之上,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年轻人,横空而立,显得那么的高大,威武~呵呵。装逼狗啦~
  • 镇惊天下:不是废柴是鬼才

    镇惊天下:不是废柴是鬼才

    大家不要在意细节!这是一个穿越剧,很老套哈!我希望能给你们一些新鲜点的,等着瞧吧!
  •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而中国如何能把握好这一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如何顺利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
  •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本书着重研究老人在高龄时与家中隔代人之间的关系:照顾关系模型和家庭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最新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世代间的关怀和照顾是通过对个人培养的过程来探索家庭的意义,在亲近与疏远,责任与放任,传统与革新间徘徊。